【精選】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9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不在站臺上亂跑,要站在黃線后排隊等候,先下后上,不爭吵。
2.培養幼兒的公德意識和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培養幼兒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地鐵站內圖片一張 彩紙 白紙。
活動過程:
1.通過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地鐵站內圖片,讓幼兒辨認,并引導幼兒說出“地鐵站”的名稱。提問:圖片上面有什么?有地鐵列車、有黃線,有上有下地鐵的人,有等候的人,有正在下樓的人。
2.講述故事《乘地鐵》。
教師:小朋友知道我們大街上的紅綠燈嗎?它們有三種顏色,紅、黃、綠。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有了這個我們的交通方便多了。那么我們地鐵里的黃線是做上面用的呢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電是具有危險性的,了解生活中哪里有電。
2、在共同游戲中了解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電。
3、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電的作用。
4、探索、發現生活中電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過程:
一、引入1、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的家里需要放許多東西,我們一起來幫它出出主意,它需要哪些東西呢?
2、原來小白兔還需要這么多的家具,還要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燈這么多的東西。我們的家里有沒有這些東西呢?
3、那怎么樣才能讓這些東西動起來呢?它們需要什么?
4、原來這些都是電器,只有電才能讓它們動起來。他們是電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電器。
二、 找電器1、出示電的標志(寶寶們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嗎?這是什么標志?這是電的標志)
2、在我們的教室里有沒有用電的電器呢?
3、我們一起找找哪里有電器,找到之后把這個電的標志貼在它上面吧。
4、共同進行游戲。
5、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們有沒有找對教室里各種各樣的電器。
6、和幼兒一起檢查。
三、 危險的電1、電也是十分危險的,你知道為什么嗎?
2、那我們平時有哪些動作不能做?(引導幼兒講出不能去玩電器,不能去碰電插頭的道理。)
3、幼兒了解觸電的危險。
4、共同進行討論除了電還有什么是危險的。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認識廚房中的各種器具及功能。
2閱讀幼兒用書,了解廚房中各種器具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隨便觸碰。
活動準備
1 教師自備廚房一角場景圖,并貼上可以反復粘貼的廚房用具圖片。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出示廚房一角場景圖,貼有廚房用具的圖片,玩游戲“圖片藏貓貓”。
(1)教師:小朋友,我們來玩一個“圖片藏貓貓”的游戲吧!這是哪里?廚房里有什么?請小朋友看清楚,有哪些東西?
(2)教師隱藏廚房場景圖,取下一張廚房用具圖片,再次向幼兒展示廚房場景圖。
教師:找找看,什么不見了?它是做什么用的?
(3)游戲3-4次。
2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教師:(1)開水瓶、燒開的水壺里面裝的是什么?為什么不能隨便碰它們?
(2)打火機、火柴是用來干什么的?能不能隨便玩?如果隨便玩會發生什么情況?
(3)微波爐是做什么用的呢?微波爐好像沒有火,也沒有煤氣,里面也沒有開水,我們小朋友可以用嗎?(它雖然沒有火,還是不能隨便使用哦,因為它是帶電使用的,電老虎很厲害,我們可別去惹它哦。)
(4)煤氣灶、煤氣罐有什么用?如果隨便開煤氣灶,里面煤氣會怎么樣?(煤氣是有毒的,我們會中毒昏倒,還會引起爆炸,所以不能隨便開。)
3 引導幼兒在幼兒用書上進行操作活動。
教師:(1)請小朋友看看這個廚房里有什么,哪些東西有危險?
(2)請小朋友用筆把他們圈出來。
4幼兒交流各自操作結果,結束活動。
(1) 教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認為什么東西有危險,為什么?
(2)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家里的廚房里面有這么多有趣的器具,可是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小朋友不能隨便碰廚房里的用具哦。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讓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通過這次四川的地震,讓幼兒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3.培養幼兒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知識的電教設備
【活動過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聞及地震是的錄像片段,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
提問:剛才新聞里說了什么?(地震)哪兒發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縣)四川省是哪個國家的領土?(我國的領土)地震時,地面怎么樣呀?(劇烈震動)
二、放地震的片斷圖片,讓幼兒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地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師小結: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斷裂,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三、放地震形成錄像,讓幼兒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師:現在,看看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師領讀:地震的形成觀看后提問:地震是什么發生變化形成的?(地殼)師小結錄像內容
四、地震避難小常識
1.出示幻燈片并提問,要求幼兒判斷發生地震時,怎樣做是安全的?怎樣做是不安全的?(幼兒討論。看幻燈,老師幫助幼兒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
2.出示幻燈片,幼兒看圖師逐一講解發生地震時,什么地方是安全的?發生地震時應該怎么辦?(為了自己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將門打開,確保出口;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五、愛心教育
師:這次地震給我國四川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害,這是一次很強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還有許多人民無家可歸,有些小朋友沒有教室上課,你感覺怎么樣?(幼兒討論)你們說得真好,我們來看看當時有哪些人幫助了他們?
出示幻燈片,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圖片內容,通過新,老汶川的對比,使幼兒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們互相幫助,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反思:
在本節課中,通過視頻、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經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游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平衡、跳躍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3.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兒人數);錄音機和音帶;一塊較寬敞、柔軟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每人拿一把小椅子進入場地,四散站立。
2.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各種椅子游戲。
今天我們一起騎馬去郊游吧!這椅子就是我們的馬,我們上馬!
①騎馬。引導幼兒將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騎馬動作在場地內來回行進2~ 3次
②馬術。鼓勵幼兒模仿馬術做各種動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過椅背跳下、單腳站在椅 子上等等,鼓勵幼兒合作游戲。
③爬山。引導幼兒兩人一組將椅子縱向并排放置成"小山",進行"爬山"練習,即踏上椅面→跨過椅背 →踏上另一椅面→跳下。
④走獨木橋。引導幼兒自由組合將椅子橫向并排當作獨木橋,進行"走獨木橋"的練習。練習一段時間后 ,引導幼兒將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練習走"長獨木橋"1~2次。
⑤走腳印。引導幼兒將椅背著地,把椅背與椅面之間的空間當成馬蹄印,沿"馬蹄印"行進1~2次。
3.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松活動。
①我們玩得真開心!時候不早了,我們慢慢騎馬回家吧!(幼兒做放松活動。)
②下面我們把馬牽回馬廄吧!(幼兒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動室。)
簡介:
這一活動所用的器械是幼兒園均具備的小椅子,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能力創編了以"騎馬 郊游"為主題情節的各種椅子游戲,較好地發展了幼兒的體能,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
在活動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讓給幼兒活動。如:給每個幼兒一張椅子,以減少等待,減少不必要的整隊 ,從而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當幼兒利用小椅子進行走、跨、跳等練習時,我將全面觀察和 重點觀察相結合,分類指導,及時調整活動計劃,以滿足幼兒的需要,從而改變了以往只重教材、忽視幼兒或 只重結果、忽視過程的教學方法。
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心理環境。無論是 幼兒的個體活動、結伴活動,還是集體活動,我始終以培養幼兒的創造才能為重。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設計由來是幼兒經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后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后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手受傷的布娃娃玩具
重點難點:
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活動過程:
1.出示布娃娃玩具,通過故事導入:
"今天布娃娃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討論:
(1)這個布娃娃的手怎么啦?
幼:哎呀!流血了。
幼: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會出血呢?
幼:被東西劃破了。
幼:摔破的。
幼:摔倒蹭爛的。
(3)什么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么?
幼:玻璃片,針葉可以刺破。
幼:鐵釘也能刺破。
幼:鐵絲;剪刀……師:為什么呢?
幼:因為很利。
幼:因為太尖了。
小結: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容易把手劃破。
(4)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幼:我的手被劃破過,流血了,很疼很疼。
幼:上次我這被刀子割破了(指左手中指),包了好長時間,都是媽媽給我洗臉洗手的。
幼;我也是,受傷的手不能濕水。
幼:濕水會化膿的。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幼:平時不玩剪刀。
幼;刀也不能玩,還有玻璃(片)。
……幼:危險的都不能玩。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布娃娃(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么?
幼:不能。
幼;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么辦?
幼:找大人(老師、爸爸媽媽)幼:去醫院,讓醫生抹點藥就好了。
師: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后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4)手包扎后還要注意哪些事項?
幼:不能讓傷手濕到水。
幼:不能隨便揭掉包布,保護傷口。
幼:還要找老師、醫生換藥。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活動反思:
結合我園的安全活動教育月,我設計了此次安全教育活動《手指劃破了》,讓幼兒知道愛護自己的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并且知道手劃破后如何進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自己手不受傷的方法。
活動一開始,我首先出示布娃娃玩具,通過玩具導入:“今天布娃娃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請幼兒討論:
(1)這個布娃娃的手怎么啦?
(2)好好的小手怎么會出血呢?
(3)什么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么?這一環節讓幼兒聯想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幼兒都積極的思考并且舉手發言,然后我們共同總結出,因為有些東西很尖,很鋒利,容易把手劃破。在展開環節我繼續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在怎樣保護受傷的手這一環節中,幼兒知道了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后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個別幼兒還說出不能讓傷手濕到水。不能隨便揭掉包布等寶貨傷口的辦法。
通過活動,完成了教育目標,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不足的是活動沒有深入,如果再讓幼兒繼續說一說、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物品可能會更好。安全工作一直是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環節,我們還應當隨機滲透,不能忽視。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
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在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知道用"喊叫"(如喊叫親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來求助。
2、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每人一只,兔媽媽、大灰狼頭飾各一只。
活動過程:
一、游戲:主班教師扮兔媽媽,配班教師扮大灰狼,小朋友扮小白兔,分別戴上頭飾。
教師邊講解邊教會幼兒按以下情節開展游戲。
兔媽媽帶領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采了滿滿一大筐。小兔們渴了,兔媽媽讓小兔休息一會兒,自己去找水。大灰狼出現了,小兔"驚慌"萬分,有的哭,有的躲……這時一只小兔(開始由老師替代)大聲喊:"媽媽快來!來人哪!救命呀!"媽媽及時趕到,趕走了大灰狼。
二、總結:"媽媽"表揚在緊急情況下會喊叫媽媽的小兔。教育幼兒遇到緊急情況或危險時要喊叫"來人哪"、"救命"、"媽媽快來"。(此游戲可重復玩,讓幼兒練習呼喊的內容。)
三、提問:"小朋友,你們遇到有危險的事會喊叫嗎?你是怎么喊叫的?"教育幼兒在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知道用"喊叫"(如喊叫親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來求助。
大班安全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越來越有獨立生活的愿望和需要了,他們開始嘗試就近獨自在馬路上行走,所以,讓孩子了解一些交通規則的常識,就顯得很有必要了。《課程指南》中的幼兒園階段目標中也明確指出:幼兒關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簡單標志,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規則。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有責任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真正地走進社會這個大家庭。這個集體活動將以“遵守交通規則”為話題,以“了解交通標志”為切入點,通過“討論交流、了解標志”、“采訪民警、遵守交通”、“模仿游戲、體驗生活”三個環節,提高孩子獨立在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識,學習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嘗試了解各種不同的交通標志圖,正確表達它們各自的作用。
2、體驗游戲的快樂,樂于遵守交通規則。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有關“交通標志圖”的信息圖片。
2、立體的交通標志(停車標志、信號燈、左右轉彎標志)。
3、自制信號燈(紅色八盞、綠色八盞)。
4、“十字路口”場景布置。活動難點:解讀交通標志圖。活動重點:讓幼兒明白如何正確穿越“十字路口”。
活動過程:
1、“前些日子,老師請小朋友在馬路上仔細尋找各類交通標志圖,并畫了下來,謝謝你們。今天,我們開展一個“交通標志圖”的交流會,請小朋友把各自找到的標志圖展示出來,并要用自己的語言完整講述,讓我們聽明白這個標志圖所表達的含義。”
2、幼兒自由交流,展示標志圖,表達具體含義。
3、教師引導孩子設想路段的情況,以生動的例子、形象的手勢,啟發孩子理解標志圖的作用如某幼兒出示“禁止鳴喇叭”這個標志圖后,教師引發幼兒思考:
(1)這個路段旁可能有什么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筑設施?
(2)假如你聽到連續的喇叭聲,你會感覺如何?
(3)預設的答案:可能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睡午覺;可能醫院里有病人需要休息;可能大哥哥大姐姐正在考試;
(4)小結:當我們看到這個標志,在走過這個地方時,絕對不能鳴喇叭,要保持安靜。
4、“現在,老師扮演交通警阿姨。你們想不想當一個小記者來采訪我?”
5、教師引導孩子從交通警的職業情況、辛苦程度、交通手勢等不同角度進行采訪。
6、具體了解民警在指揮交通時有什么手勢?這些手勢告訴我們哪些交通規則?(微笑立正表示對人尊重;右手掌往上,手心向外,體前平舉表示請停下;右手臂側舉,來回移動表示前行;)
7、請幼兒學做民警阿姨指揮交通。
8、“在十字路口,設有明顯的交通標志圖,叫什么名稱?”(信號燈,也叫紅綠燈)
9、游戲:過馬路要看燈幼兒分成信號燈、行人兩類角色,自由體驗生活。教師引導孩子正確做好信號燈的閃亮工作。(幼兒站在小椅子,手持紅、綠兩種燈作準備狀。處于十字路口的八盞信號燈,要有規律地輪換跳動,為確保幼兒調換紅綠信號燈這一動作的整齊性,他們以倒數10——1的齊聲念讀為輔助手段,進行合理操作)。A、幼兒徒步行走在人行道上。B、幼兒學做開汽車狀,穿梭于馬路上,面對交通標志,正確識別,認真開車,最后把車停靠在停車場,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展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通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讓幼兒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很好的效果。
大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這節活動的選材關注了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食品衛生安全。
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地同時,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謀利,將各種各樣的垃圾食品帶入市場。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為了避免這種危害,我們首先應該擁有一些安全食品的常識,那么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想通過本次活動,使孩子們具備選擇安全食品的最基本的能力。逐步的建立起購買食品應具有的自我保護意識。其次本次選材也遵循了綱要精神——科學教育生活化,學習身邊的科學。食品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為幼兒認識周圍世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了獲得直接經驗的前提和可能。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能主動的發現食品包裝袋上的各種標志。
2、技能目標:能觀察各種食品包裝袋上的圖文標志,理解不同的標志代表不同的含義。
3、態度目標:知道食品包裝袋上應具備這些標志的食品才是安全的,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食品袋上的標志,并理解不同標志的含義。
難點:知道食品包裝袋上應具備哪幾種標志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并在表格中找出各類標志。
活動準備
1、收集各類帶有不同圖文標志的食品包裝袋布置成超市。
2、用白紙遮住底部文字注解的各種食品標志圖片。
3、大小表格、小小質檢員掛牌、鉛筆、兩個不同顏色的大塑料籃和六個小籃子。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發現標志。
1、以幼兒購物引入活動,提出問題。
問:“你選的是什么食品,你為什么選它?原來很多小朋友只是通過包裝袋的漂亮、感覺這種零食很好吃來選擇食品的,其實食品包裝袋上有很多的秘密——各種標志,它們分別代表食品是安全的、綠色的、沒有過期的?小朋友們,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幼兒通過觀察,找出包裝袋上有的各類標志。
二、主動探索,理解標志。
1、老師將幼兒找出來的主要標志以圖片的形式貼于黑板上。
(1)質量安全(2)食品的身份證(3)食品安全食用期(4)綠色食品
2、請幼兒猜猜每個標志分別所代表的意思。
問:“這些包裝袋上的秘密被我們找出來了,那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呢?你能告訴我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3、教師歸納、總結標志的正確含義。
三、加深理解,討論危害。
問:“小朋友們,原來食品包裝袋上有那么多的標志,有了這些標志就說明食品是安全的、合格的;如果我們不認識這些標志,吃了什么標志都沒有的那種不合格的食品,會發生怎樣的后果呢?
四、扮演角色,檢查標志。
1、老師出示大范例,講清填表的細則。
2、幼兒扮演小小衛生質檢員,到超市檢查食品袋上的標志,并將合格、不合格的食品分類放。
3、請幼兒拿著表格分享講述自己檢查的結果,將不合格的食品進行銷毀,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亮點就是充分的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以孩子的主動觀察、探索為主。以及教師的退位。在活動中,從最初幼兒找出各種標志,通過觀察猜想它們的含義到在表格中檢查標志,分類找出食品,處處體現出教師在活動中的退位,使幼兒成為了本次活動的主體。充分的體現了孩子的主動觀察和主動探索。
【大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 大班《安全》教案08-22
安全大班安全教案11-23
大班經典的安全教案03-29
大班的安全教案03-31
大班安全教案04-28
安全大班教案10-31
《安全》大班教案11-13
安全教案大班03-14
大班安全教案06-01
大班經典的安全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