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

      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

      時間:2024-08-03 20:26:44

      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范本

      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范本

      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范本

        一、工作思路回顧

        201x-201x上期,xx校區教科室在市教育局關于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意見,以及學校新課程改革工作意見為指導,在“綠潤生命、盛及未來”辦學理念引領下,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切入點、三項工程、十個載體”的工作思路,樹立“六自精神”,堅持“雙不越級”原則,突出教科室工作“精細化管理”。以教育教學研究為教師培訓主渠道,教研教改展示為教學研究平臺,學科名師工程、藍青工程、教師梯級團隊建設工程載體,大力探索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途徑,積極實踐新課程改革。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推動學校課程改革進程。

        (工作思路解讀)

        圍繞一個中心:課堂模式改革

        找準兩個切入點:學科課型(模式)研究、課堂教學觀察

        實施三項工程:名師工程、藍青工程、梯級教師團隊建設工程

        依托十個載體:專家引領、專題培訓、教育科研、十課活動、校際互動、讀書活動、論壇沙龍、競賽活動、網絡平臺、成果展示

        二、常規工作介紹

        1.教師培訓

        (1)薄弱教師指導

        教科室以“藍青工程”為重要載體培養年輕教師。本學年,xx校區共有結對教師27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工作:第一,在學期初召開了結對教師工作會,布置好每學期的工作任務,堅持進行月考核,月通報,督促年輕教師及時完成任務。第二,以課堂為培養青年教師的主要陣地,結對教師全年上公開課70次(調研課、亮相課各27節,考核課16節),課后及時評課議課,提升課堂教學技能。第三,努力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臺,全年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15人次,涵蓋中小學語文、數學、藝體、政史等學科,加速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2)教師通式培訓

        教科室針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適時開展教師通式培訓活動,把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改革等知識能力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本學期開展的主要教師通式培訓活動8次(課改示范活動、培訓匯報活動)。

        (3)教師國培

        根據國家教師培訓工作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國培”遠程培訓、集中短期示范培訓、置換培訓、專題培訓等活動。到目前為止,組織1名信息技術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國培”遠程培訓,6名教師參加“國培”短期集中培訓,1名教師參加“國培”置換培訓。協助教科所承辦了初中物理和小學語文的“國培”短期培訓工作。

        2.教學研究

        教科室堅持以教學研究為專業平臺,努力營造濃郁的教研氛圍,加強教研組精細化管理,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積極實踐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本學期各教研組開展自主教學研究、專題學習、質量分析等活動10余次,開展校級課堂教學研究活動105節次(青年結對教師70節次,“我的模式我的課”展示課32節次,匯報課等3節次),開展區級及以上優質課、說課、技能展示研討60節次(小學品德、科學、中小學英語、中小學音樂)。有效的教學研究活動,促進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各教研組初步形成了主題課型教學模式。

        3.教學科研

        進一步規范了各級科研課題管理,突出科研成效;積極開展了圍繞課堂模式改革的全員微型課題研究,全校各教研組共有課改微型課題28項;2項課題獲得XX市2014年課題立項;2項課題獲得高新區2014年課題立項;積極組織教師撰寫教育教學經驗論文,參加國家、省、市論文競賽。一學期來,共推薦61篇教育教學論文、教案、課件參加市級及以上論文競賽。教學科研工作有效提升了教師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

        4.科技創新活動

        教科室積極組織師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本學期40人次教師參加科技輔導員培訓。初步申報9項科技活動,現已制定活動方案,在認真組織活動后進行市級活動申報。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高輔導員科技創新指導能力。

        三、特色工作展示

        1.提煉主題課型教學模式

        主題課型模式研究的最終目標,是相對形成該課型教學基本的、有效的、科學的、成型的、可推廣的教學方式。為此,各教研組在前期主題課型教學模式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較為深入的討論、總結、提煉,形成主題課型教學模式。本學期15個教研組(備課組)開展主題課型教學研究活動,初步提煉出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主題課型成果報告29份,多數成果報告總結提煉出了某一主題課型的教學模式和基本環節。

        2.組織課改培訓、外派培訓匯報交流

        針對學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科室針對南湖校區主要問題,組織了系列培訓活動。開學初,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培訓專題,分別邀請張xx、梁xx老師做小組建設經驗交流,辜xx老師做小組合作學習示范課;組織開展“課改名校課堂模式培訓”活動3次(分別觀摩xx中學、xx中學、xx28中學);組織外出培訓教師匯報培訓活動10人次。做到嚴肅紀律、嚴密組織、嚴格要求,有效提高了培訓的效益,一定程度上轉變了教師課改理念。

        四、主要成績匯報

        一學期來,教科室在學校分管校長及各部門大力支持、配合下,通過教科室的精細管理和務實執行以及各教研組教師的辛勤付出,學校教研師訓等工作取得優異成績。

        1.打造良好的教研團隊,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教師教學研究氛圍濃厚;大部分青年教師成長迅速,發展較好;主題課型模式初步提煉,教師課改意識和能力得以提高,課程改革與實踐有序推進。

        2.教學科研成績突出。2個課題獲得xx市2014年課題立項,2個課題活動高新區2014年課題立項。61人次教師參加市級及以上教學論文、教案、課件競賽并獲獎。

        3.教師專業發展成效顯著。本學期我校教師參加區級以上優質課、教學技能競賽取得優異成績。8名教師獲市一等獎、3名教師獲市二等獎、3名教師獲市三等獎、9名教師獲區一等獎、6名教師獲區二等獎。

        五、主要問題查找

        一是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培訓者層次不高,視覺不廣,對課程改革的指導作用發揮不夠。

        二是學校新進教師、新分配大學生培訓任務重、培訓要求高、管理難度大,教科室在專業發展的指導上不能高效督促,缺乏有效的教師培訓指導指導、跟蹤方式。

        三是xx校區教科室剛剛組建,工作人員,尤其是科室負責人對科室工作不熟悉,組織缺乏經驗,工作效率較低。

        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性有待提高。

        五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過程管理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和監督落實。

        六、下學期工作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xx校區工作實際,貫徹落實學校“精細化管理”和“綠色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教研質量,繼續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切入點、三項工程、十個載體”的工作思路開展工作:

        1、開展好全員讀書活動。深入學習課程標準、課堂教學改革理念,切實把課改標準要求分解到各學科各年級并加以實施。

        2、以立項課題研究為龍頭,做好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尤其以校級微型課題研究為載體,把解決教師教學實際中的問題融入教研教改之中。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

        3、狠抓教研常規管理不放松,改進檢查辦法,走進教研組研討會、走進教師課堂、走進教室、走進學生,力求使認真做好教學教研常規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4、抓好學部之間的銜接,加大對畢業班教學的指導力度,中小學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銜接教育。

        5、積極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繼續開展“六課”活動:青年教師“同課異構”優質課競賽,課改專題教學模式研討課,骨干教師示范課,學部銜接課,青年結對教師考核(展示)課,家長開放課。

        6、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切實落實“一幫一”措施。落實對結對幫扶的考核管理。

        7、抓好“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及輻射帶動,確保各學科名師工作室的順利啟動及正常開展活動。

        8、狠抓教師教育工作,拓寬教師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學校外派教師培訓資源,搞好外派教師回校的“四個一”。

        9、抓好“教育云平臺”的開發利用,發揮“在線研討”、“直播課堂”等多形式校本研修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10、豐富學生活動,培養學生能力。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人才工作總結02-14

      學校計生工作總結范文03-20

      秋季學校工作總結03-19

      學校創城的工作總結02-24

      學校師德工作總結參考03-20

      學校思想政治的工作總結03-20

      學校檔案工作總結3篇03-01

      學校國防教育的工作總結03-19

      學校教育教學的工作總結02-02

      學校計劃生育工作總結03-20

      用戶協議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另类激情校园动漫卡通 | 中文字幕你懂的在线 | 亚洲一区自拍偷拍 |

        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范本

        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范本

        學校教科室工作總結范本

          一、工作思路回顧

          201x-201x上期,xx校區教科室在市教育局關于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意見,以及學校新課程改革工作意見為指導,在“綠潤生命、盛及未來”辦學理念引領下,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切入點、三項工程、十個載體”的工作思路,樹立“六自精神”,堅持“雙不越級”原則,突出教科室工作“精細化管理”。以教育教學研究為教師培訓主渠道,教研教改展示為教學研究平臺,學科名師工程、藍青工程、教師梯級團隊建設工程載體,大力探索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途徑,積極實踐新課程改革。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推動學校課程改革進程。

          (工作思路解讀)

          圍繞一個中心:課堂模式改革

          找準兩個切入點:學科課型(模式)研究、課堂教學觀察

          實施三項工程:名師工程、藍青工程、梯級教師團隊建設工程

          依托十個載體:專家引領、專題培訓、教育科研、十課活動、校際互動、讀書活動、論壇沙龍、競賽活動、網絡平臺、成果展示

          二、常規工作介紹

          1.教師培訓

          (1)薄弱教師指導

          教科室以“藍青工程”為重要載體培養年輕教師。本學年,xx校區共有結對教師27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工作:第一,在學期初召開了結對教師工作會,布置好每學期的工作任務,堅持進行月考核,月通報,督促年輕教師及時完成任務。第二,以課堂為培養青年教師的主要陣地,結對教師全年上公開課70次(調研課、亮相課各27節,考核課16節),課后及時評課議課,提升課堂教學技能。第三,努力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臺,全年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15人次,涵蓋中小學語文、數學、藝體、政史等學科,加速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2)教師通式培訓

          教科室針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適時開展教師通式培訓活動,把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改革等知識能力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本學期開展的主要教師通式培訓活動8次(課改示范活動、培訓匯報活動)。

          (3)教師國培

          根據國家教師培訓工作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國培”遠程培訓、集中短期示范培訓、置換培訓、專題培訓等活動。到目前為止,組織1名信息技術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國培”遠程培訓,6名教師參加“國培”短期集中培訓,1名教師參加“國培”置換培訓。協助教科所承辦了初中物理和小學語文的“國培”短期培訓工作。

          2.教學研究

          教科室堅持以教學研究為專業平臺,努力營造濃郁的教研氛圍,加強教研組精細化管理,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積極實踐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本學期各教研組開展自主教學研究、專題學習、質量分析等活動10余次,開展校級課堂教學研究活動105節次(青年結對教師70節次,“我的模式我的課”展示課32節次,匯報課等3節次),開展區級及以上優質課、說課、技能展示研討60節次(小學品德、科學、中小學英語、中小學音樂)。有效的教學研究活動,促進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各教研組初步形成了主題課型教學模式。

          3.教學科研

          進一步規范了各級科研課題管理,突出科研成效;積極開展了圍繞課堂模式改革的全員微型課題研究,全校各教研組共有課改微型課題28項;2項課題獲得XX市2014年課題立項;2項課題獲得高新區2014年課題立項;積極組織教師撰寫教育教學經驗論文,參加國家、省、市論文競賽。一學期來,共推薦61篇教育教學論文、教案、課件參加市級及以上論文競賽。教學科研工作有效提升了教師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

          4.科技創新活動

          教科室積極組織師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本學期40人次教師參加科技輔導員培訓。初步申報9項科技活動,現已制定活動方案,在認真組織活動后進行市級活動申報。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高輔導員科技創新指導能力。

          三、特色工作展示

          1.提煉主題課型教學模式

          主題課型模式研究的最終目標,是相對形成該課型教學基本的、有效的、科學的、成型的、可推廣的教學方式。為此,各教研組在前期主題課型教學模式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較為深入的討論、總結、提煉,形成主題課型教學模式。本學期15個教研組(備課組)開展主題課型教學研究活動,初步提煉出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主題課型成果報告29份,多數成果報告總結提煉出了某一主題課型的教學模式和基本環節。

          2.組織課改培訓、外派培訓匯報交流

          針對學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科室針對南湖校區主要問題,組織了系列培訓活動。開學初,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培訓專題,分別邀請張xx、梁xx老師做小組建設經驗交流,辜xx老師做小組合作學習示范課;組織開展“課改名校課堂模式培訓”活動3次(分別觀摩xx中學、xx中學、xx28中學);組織外出培訓教師匯報培訓活動10人次。做到嚴肅紀律、嚴密組織、嚴格要求,有效提高了培訓的效益,一定程度上轉變了教師課改理念。

          四、主要成績匯報

          一學期來,教科室在學校分管校長及各部門大力支持、配合下,通過教科室的精細管理和務實執行以及各教研組教師的辛勤付出,學校教研師訓等工作取得優異成績。

          1.打造良好的教研團隊,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教師教學研究氛圍濃厚;大部分青年教師成長迅速,發展較好;主題課型模式初步提煉,教師課改意識和能力得以提高,課程改革與實踐有序推進。

          2.教學科研成績突出。2個課題獲得xx市2014年課題立項,2個課題活動高新區2014年課題立項。61人次教師參加市級及以上教學論文、教案、課件競賽并獲獎。

          3.教師專業發展成效顯著。本學期我校教師參加區級以上優質課、教學技能競賽取得優異成績。8名教師獲市一等獎、3名教師獲市二等獎、3名教師獲市三等獎、9名教師獲區一等獎、6名教師獲區二等獎。

          五、主要問題查找

          一是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培訓者層次不高,視覺不廣,對課程改革的指導作用發揮不夠。

          二是學校新進教師、新分配大學生培訓任務重、培訓要求高、管理難度大,教科室在專業發展的指導上不能高效督促,缺乏有效的教師培訓指導指導、跟蹤方式。

          三是xx校區教科室剛剛組建,工作人員,尤其是科室負責人對科室工作不熟悉,組織缺乏經驗,工作效率較低。

          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性有待提高。

          五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過程管理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和監督落實。

          六、下學期工作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xx校區工作實際,貫徹落實學校“精細化管理”和“綠色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教研質量,繼續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切入點、三項工程、十個載體”的工作思路開展工作:

          1、開展好全員讀書活動。深入學習課程標準、課堂教學改革理念,切實把課改標準要求分解到各學科各年級并加以實施。

          2、以立項課題研究為龍頭,做好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尤其以校級微型課題研究為載體,把解決教師教學實際中的問題融入教研教改之中。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

          3、狠抓教研常規管理不放松,改進檢查辦法,走進教研組研討會、走進教師課堂、走進教室、走進學生,力求使認真做好教學教研常規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4、抓好學部之間的銜接,加大對畢業班教學的指導力度,中小學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銜接教育。

          5、積極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繼續開展“六課”活動:青年教師“同課異構”優質課競賽,課改專題教學模式研討課,骨干教師示范課,學部銜接課,青年結對教師考核(展示)課,家長開放課。

          6、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切實落實“一幫一”措施。落實對結對幫扶的考核管理。

          7、抓好“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及輻射帶動,確保各學科名師工作室的順利啟動及正常開展活動。

          8、狠抓教師教育工作,拓寬教師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學校外派教師培訓資源,搞好外派教師回校的“四個一”。

          9、抓好“教育云平臺”的開發利用,發揮“在線研討”、“直播課堂”等多形式校本研修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10、豐富學生活動,培養學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