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被壓扁的沙子》教學設計
關于《被壓扁的沙子》教學設計
民眾中學 蘇銀鳳
一、教學目標
1、把握本文有關恐龍滅絕的觀點。
2、本文說明其觀點的行文順序及語言特點。
3、善于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二、教學重點、難點
善于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本文說明其觀點的行文順序及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 激趣法 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被公認為當今美國科幻小說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寫的一篇說明性文章《被壓扁的沙子》。看到本文的題目《被壓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會寫些什么呢?大概會介紹類似沙子為什么被壓扁,或者被壓扁的沙子是什么樣的之類的問題吧。本文到底介紹什么科學知識,我們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請大家和我一起進入阿西莫夫書寫的科學世界吧!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學生先學:課堂上再深入閱讀,復查已完成的“初步理解文章內容”,自我完成課堂上合作研討問題,之后與同學交流意見。
(四)教師引導轉入正文學習,主要是通過解決學生上述“先學”內容,來完成教學的重點內容。(結合課件)
1、作者提到恐龍滅絕的兩種理論,你能找出來嗎?你贊成哪一種?為什么?
2、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據又是什么?
3、文章為什么要舉斯石英和金剛石的例子?
4、為什么舉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例子?
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說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五)課內重難點測試與突破
品味語言的準確、嚴密
(1)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2)即非常純的沙子。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愿意這樣做呢?
(六)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短文兩篇》
教師提示可以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角度、說明語言、中心思想等進行比較。
(七)、課文小結
通過《被壓扁的沙子》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親密接觸了阿西莫夫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他用縝密的 順序、 的語言,使我們明白了 的原因。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再次遇到類似文章時,能夠學以致用。
(八)板書設計
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 恐龍滅絕原因——撞擊說
(化學)(地理學)(天文學) (生物學)
不同的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九)布置作業
1、課外延伸訓練
【《被壓扁的沙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被壓扁的沙子》教案設計(精選10篇)10-22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