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秋季跟崗總結

      秋季跟崗總結

      時間:2024-06-29 20:42:59

      秋季跟崗總結范文

      秋季跟崗總結范文

      秋季跟崗總結范文

        整個跟崗學習15天,從剛來之時的忐忑疑惑,到中途一度產生的歸家思緒,到最后的用心體悟。總結之際,我可以自信滿滿地說,來湛江跟崗是付出有所得、收獲滿滿的!

        跟崗伊始,李主任和林校長主講為何來湛江跟崗、該如何跟崗,心里對跟崗就頗有期待。當我把梁哲工作室跟崗手冊中的文章都看完時,感覺所選文章挺接地氣,剛好切中我最近疑惑的問題,頗有所得。剛安定兩天,又輾轉東莞。東莞的2014年廣東省歷史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的確是歷史教學的年度盛宴,收獲不少、也滿懷激動。但在回程之際,有近家門而不能回之感,隱約的歸家思緒相伴隨。既回湛江,需把心安定;無奈暫住中英酒店,網絡不暢、霉味相隨。好在屈居時間不長,接到湛師園府酒店入住電話,滿心歡喜把窩搬。跟崗過半之后,終于不再彷徨,專心備課、做簡報、思感悟、寫心得,感覺時間過得不快,但卻轉瞬即逝。總結之際,想我所得,思我所悟,感覺收獲滿滿。

        一、名師引領,盛宴薈萃

        梁老師給我們安排了豐盛的精神盛宴,整個跟崗期間,我一共參加了十四場講座,其中湛江十場,東莞的省歷史教學改經驗交流會四場。每一場講座,要么是專家教授們的方向引領,要么是一線名師們的經驗精華。

        1.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成長類:主要有梁哲老師的《歷史教師深度備課與高效教學》、嶺南師院王林發教授的《名教師成長:環境、特質與機遇》,東莞省教改年會有張丁教授《打開塵封的記憶-------民間家書的征集與編研實踐》、盧潔峰老師的《從非專業到專業-------我的研究之路》,及兩場廣東省優秀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教研經驗總結會。梁哲老師的《歷史教師深度備課與高效教學》專題講座,重點介紹了深度學習的理論基礎及其對于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從理論及實踐兩層面闡述了深度學習是深度備課的基礎,深度學習、深度備課又都是高效教學的基礎。嶺南師院王林發教授《名教師成長:環境、特質與機遇》講座,主要從環境、特質與機遇幾大要素剖析名師成長的規律;王教授鼓勵我們要從考試、公開課、教改、教研等基本途徑培養自己“難以(被)替代”的特質與能力;在順勢時要借勢而為,在逆境時要竭力奮起,以形成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張丁教授的《打開塵封的記憶-------民間家書的征集與編研實踐》,把他十年前開始推進的家書征集項目的發起、實施、成果展現及價值等做了完整的介紹。盧潔峰老師的講座,重點介紹了了她對廣州中山紀念堂設計理念、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等的考訂考究,她為保護廣州新一軍公墓而進行的系列努力;及她對仁安羌大捷的重新考訂等等。東莞的廣東省優秀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教研經驗總結會,讓我體會不怕吃虧,不怕苦不怕累,正確專業成長方式的選擇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前提。

        2.課堂改革研討類:主要有湛江市教研室李斌主任的《湛江市中學歷史教學現狀與展望》、湛師附中林文良校長的《共養至誠風尚,普行至真教育》、陳洪義主任的《教師的觀念與行動-------觀課的“入乎其中”與議課的“出乎其外”》、梁哲老師的《翻轉課堂》。李斌主任的《湛江市中學歷史教學現狀與展望》,讓我們了解了湛江地區的經濟及教育發展概要情況。林文良校長給我們應如何跟崗、跟崗后如何把學習到的先進理念應用于實踐中予方向指引。陳洪義主任的《教師的觀念與行動-------觀課的“入乎其中”與議課的“出乎其外”》,引導我們從定主題、觀課維度、觀課位置、觀課記憶重點等方面學會觀課,做到“入乎其中”;從議課的角色定位、理念、基本表達方式、注意問題等方面學會正確議課,做到“出乎其外”。梁哲老師的《翻轉課堂》專題講座,以他自身的《民主政治的擴展》為例,具體介紹了他最新的教改探索:翻轉課堂方面所進行的實踐及取得的初步成果,對于時下翻轉課堂這一教改新趨向的理論支撐、實施步驟、實施細節方面給予了我們具體的指導。

        3.教學研究類:主要有潘倫老師的《怎樣寫課題開題報告》、陳洪義主任的《課題研究與教師的專業成長》、《湛師附中2014課題研究工作會議》、梁哲老師的課題研究計劃交流會。潘倫老師的《怎樣寫課題開題報告》,以他自己做的《高中歷史課堂的史料教學》課題研究為例,給我們系統地介紹了課題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同時把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都進行了全面闡述。陳洪義主任的《課題研究與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我們認識到教學與教研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體兩面,以研究的視角和方法看待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即為課題。課題研究要貴在堅持;課題從教育教學實踐中來;教育教學好文章以創新和小視角為基點。《湛師附中2014課題研究工作會議》讓我了解教科研特色突出的湛師附中的教科研現狀及累累碩果。以上系列講座為我們在實踐之上如何開展教科研予具體有益的指引。而梁哲老師的課題研究計劃交流會,給我們準備研究的課題予針對性的明確指導,如及時的春雨般,助力我們那稚嫩的教研課題發芽成長。

        總體而言,名師專家教授們從教學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課程觀、學生觀等角度給予了我們最前沿的理論指導,沖擊了我們原有的傳統教育教學觀念,有效地更新了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

        二、前沿課堂,示范指引

        跟崗期間,梁老師給我們安排了課型類別多樣的觀課議課機會。跟崗期間,共觀課15節,其中東莞省課改示范課1節,湛江名師課改示范課8節,跟崗學員匯報課6節。

        1.梁哲老師的示范課《民主政治的擴展》:梁老師精心設課,真正做到以學定教,在看似平實中透露著生動與精彩,令我詫異:一是切實實施了“翻轉課堂”的自主課改實驗,學生課外自學,課上答疑與提升。二是學生的活動精彩生動!據不完全統計,整節課先后有13位學生發言、詰問或互相質疑。學生的發言在平實之中透露出他們思想的光輝,比如有學生問“既然法國總統權力那么大,那為何說法國總統是對議會負責的呢?”、“德國是否是資資產階級代議制?”“政治制度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等。真正踐行了新課改的生本、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梁老師全課所講用時(含答疑)不超過20分鐘!三是學生發言有理有據。四是教師的引導獨特到位。在引導學習德意志皇帝權利部分時,拋出“德意志君主是實、立憲是虛”讓學生討論辨析,在問題看似解決時,梁老師戲路一轉,突然拋出另一看似相近問題“德意志君主是真、立憲是假對嗎?”,學生疑惑之余,梁老師講起了德國皇帝威廉拆除卻又重建民房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之立憲不假。

        2.東莞的省課示范課南城陽光實驗學校李四華老師的《秦漢開拓西域與絲綢之路》和湛江東海島東簡中學的教改示范課吳麗菊老師的《美蘇對峙》。兩課都采用導學案基礎上的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以導學案落實基礎知識,要求在課前完成。上課都有小組合作探究、探究展示與質疑等節。東莞陽光實驗學校在導學案落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課堂上不再兼顧基礎知識,而把重點放在課程資源整合、情景創設及體現歷史人文教養功能的課外問題的探究上,東簡中學的探究重點則以課內重難點知識的理解落實為主。由此導致學生質疑的導向有所不同,陽光實驗學校學生的質疑更多地在表現在價值觀的碰撞、課外知識的補充與拓展上,學生資源、學生綜合素質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展現,所以孩子們的質疑與補充往往讓觀課者驚嘆和訝異!東簡中學的小組合作探究因以課內知識為主,對于身為歷史教師的觀課者而言,可能并不稀奇。但對于農村學生而言,其研究與創造,可能并不遜于陽光實驗學校,體現在學生基本自主解決了課內的重難點問題,其思考思路涉及不同角度,其思考的全面性是不亞于一般歷史老師的。

        東莞南城陽光實驗學校的課展現了先進發達地區的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實驗的成功做法;湛江東簡中學的課則展現了一般農村地區踐行課改的堅韌探索;湛江培才中學和湛師附中眾多名師名家的課充分展現了常態課下如何堅持課改的有益探索。

        3.湛師附中及培才中學老師的課:分兩類,一是示范課,二是推門課。

        示范課類:謝春燕老師的《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爭取光明前途的斗爭》:課程資源很豐富,其獨特在于用幾種情景把整節課貫穿起來:山雨欲來風滿樓:重慶談判;煮豆燃豆箕:內戰爆發;尖刀刺向敵人的胸膛,并以“去,還是不去”、“守,還是不守”、“進,還是不進”來展示共產黨當時面臨的種種抉擇,課程設計和課程思路很好。湛江培才中學王曉煥老師的《美蘇對峙》,課程資源豐富多樣,課堂知識容量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落實到位。湛江東海島東簡中學王調英老師的語文課《小圣施威降大圣》采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

        推門課類:何語盈老師的《美國1787年》:以1787年何以劃圈子、制籠子、擲骰子來串線教學,注重史料教學,所有問題的理解都通過史料來鋪墊引導,常規課能有獨特的構思,挺不錯。潘倫老師的高三一輪復習課《英國的制度創新》:緊扣高考考點,把本節課相關的知識梳理全面到位:有古今中外政體確立發展演變的梳理,有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的梳理,有英國史的梳理,還有同時期英國與中國明清階段特征的比較梳理等等;課內知識梳理體系結構清晰,分民主思想、爭取民主、確立民主、完善民主、感悟民主等方面回顧梳理知識;精彩(易混易錯點)點撥非常到位;最后以感悟民主有效提升了整節課的教育內涵與價值。陳洪義主任的《脆弱的民主------以德法兩國為例》:果然是情思激發的高手!陳主任注重情景導入,其“脆弱的質量,生命經不起道德的摧殘”導入視頻讓人心靈震撼,在有效情景創設的基礎上引入課題,奠定了本節學習的情意基礎;組織學生看、演、說、評、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4.學員們的跟崗學員示范課各有精彩。許獻華老師的《美國1787年》,用問題導學法,以生活化的《北京人在紐約》的臺詞導入,在總括全課思路的基礎上提出系列問題,重難點突出。張益強老師的《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以“為何要改變世界”、“怎樣改變世界”、“建立一個怎樣的世界”、“馬克思主義改變了世界嗎?”串起整節課,條理清晰,重難點突出,課程資源很豐富。徐金龍老師的《民主政治的擴展》重情景創設和史料教學,在提供史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相關問題,逐步突破重難點。袁一尹老師的《美國1787年》,生活化氣息濃厚,以現實話題“2009年美國總統擬向阿富汗增兵”為基礎話題,設置系列環環相扣、漸進深入的問題,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理解美國各政府機構的權限及其制約關系。整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歡聲笑語擂動!賴海波老師和廖慶老師的《諸子百家》體現了初中歷史課堂的活躍與精彩!

        以上種類繁多的示范課、推門課,讓我們接觸到了最先進的課改實踐案例和經驗,了解了示范課和常態課等不同情形下如何堅持踐行課改的有效做法。多維度的觀課議課,觸動了我們傳統的構課觀念,為我們回去后的課改實驗提供了行動示范與指引。

        三、徜徉嶺師,收獲友誼

        憑籍湛江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的獨特地理優勢,跟崗十五天,我們吃住都在湛江師范學院(現名嶺南師范學院,除中間外出東莞及因校慶外住兩天外),仿佛重回大學生時光。雖然整個跟崗議程非常緊張,任務繁重,但偶爾的飯后散步,重溫大學情懷,享受大學校園那獨特的人文氣息,那種幸福,難以言表!湛江師范學院的飯堂伙食也是一流的,沒有太多大鍋飯的感覺,菜式總體精致入味,如家庭小炒般。學習工作在中學,生活在高校,估計這是全國絕大多數中學都不具備的優越條件!

        跟崗十五天,與老師、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雖然跟崗即將結束,但他們鮮活可愛的個性仍歷歷在目:梁老師工作繁忙,恰逢工作變動,但堅持一絲不茍地完成我們的跟崗指導工作,多維度、多渠道、多樣式地誘導我們、鞭策我們,讓我們感受到崇高師德的魅力;桃子工作認真細致,對我們的關照細致入微;袁一尹班長率真爽朗而不失細膩,每天以敲門這一獨特的鈴聲提醒我們起床、出發;許獻華老師溫柔善良,虛心向上,學習力強;賴海波老師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是一位成功的老師,且培養出了許多成功的學生;徐金龍老師溫文爾雅,循循善誘,是我們當中的年輕大哥;張益強老師淡定自如,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廖慶老師酷愛足球,個性既淡泊又積極向上,是我們當中的年輕小弟。

        我們的跟崗辛苦、緊張,白天聽講座、觀課議課,晚上寫日志、讀書、備課、做簡報、思考課題等,作業眾多,常常做到凌晨一兩點;但我們收獲、我們幸福!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秋季跟崗總結】相關文章:

      園長跟崗研修總結參考范文01-21

      秋季學校工作總結03-19

      風電場秋季安全大檢查的總結10-22

      關于秋季安全大檢查總結(精選9篇)05-02

      秋季進補要有度注意防秋燥的總結03-20

      秋季保教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4篇)06-15

      秋季減肥計劃攻略11-23

      小學秋季工作計劃07-31

      簡單幾招瘦身計劃讓你跟贅肉說再見03-19

      電力公司秋季安全大檢查情況總結(通用10篇)10-24

      用戶協議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影视 | 在线120秒观看视频日本大片 | 日本乱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

        秋季跟崗總結范文

        秋季跟崗總結范文

        秋季跟崗總結范文

          整個跟崗學習15天,從剛來之時的忐忑疑惑,到中途一度產生的歸家思緒,到最后的用心體悟。總結之際,我可以自信滿滿地說,來湛江跟崗是付出有所得、收獲滿滿的!

          跟崗伊始,李主任和林校長主講為何來湛江跟崗、該如何跟崗,心里對跟崗就頗有期待。當我把梁哲工作室跟崗手冊中的文章都看完時,感覺所選文章挺接地氣,剛好切中我最近疑惑的問題,頗有所得。剛安定兩天,又輾轉東莞。東莞的2014年廣東省歷史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的確是歷史教學的年度盛宴,收獲不少、也滿懷激動。但在回程之際,有近家門而不能回之感,隱約的歸家思緒相伴隨。既回湛江,需把心安定;無奈暫住中英酒店,網絡不暢、霉味相隨。好在屈居時間不長,接到湛師園府酒店入住電話,滿心歡喜把窩搬。跟崗過半之后,終于不再彷徨,專心備課、做簡報、思感悟、寫心得,感覺時間過得不快,但卻轉瞬即逝。總結之際,想我所得,思我所悟,感覺收獲滿滿。

          一、名師引領,盛宴薈萃

          梁老師給我們安排了豐盛的精神盛宴,整個跟崗期間,我一共參加了十四場講座,其中湛江十場,東莞的省歷史教學改經驗交流會四場。每一場講座,要么是專家教授們的方向引領,要么是一線名師們的經驗精華。

          1.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成長類:主要有梁哲老師的《歷史教師深度備課與高效教學》、嶺南師院王林發教授的《名教師成長:環境、特質與機遇》,東莞省教改年會有張丁教授《打開塵封的記憶-------民間家書的征集與編研實踐》、盧潔峰老師的《從非專業到專業-------我的研究之路》,及兩場廣東省優秀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教研經驗總結會。梁哲老師的《歷史教師深度備課與高效教學》專題講座,重點介紹了深度學習的理論基礎及其對于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從理論及實踐兩層面闡述了深度學習是深度備課的基礎,深度學習、深度備課又都是高效教學的基礎。嶺南師院王林發教授《名教師成長:環境、特質與機遇》講座,主要從環境、特質與機遇幾大要素剖析名師成長的規律;王教授鼓勵我們要從考試、公開課、教改、教研等基本途徑培養自己“難以(被)替代”的特質與能力;在順勢時要借勢而為,在逆境時要竭力奮起,以形成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張丁教授的《打開塵封的記憶-------民間家書的征集與編研實踐》,把他十年前開始推進的家書征集項目的發起、實施、成果展現及價值等做了完整的介紹。盧潔峰老師的講座,重點介紹了了她對廣州中山紀念堂設計理念、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等的考訂考究,她為保護廣州新一軍公墓而進行的系列努力;及她對仁安羌大捷的重新考訂等等。東莞的廣東省優秀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教研經驗總結會,讓我體會不怕吃虧,不怕苦不怕累,正確專業成長方式的選擇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前提。

          2.課堂改革研討類:主要有湛江市教研室李斌主任的《湛江市中學歷史教學現狀與展望》、湛師附中林文良校長的《共養至誠風尚,普行至真教育》、陳洪義主任的《教師的觀念與行動-------觀課的“入乎其中”與議課的“出乎其外”》、梁哲老師的《翻轉課堂》。李斌主任的《湛江市中學歷史教學現狀與展望》,讓我們了解了湛江地區的經濟及教育發展概要情況。林文良校長給我們應如何跟崗、跟崗后如何把學習到的先進理念應用于實踐中予方向指引。陳洪義主任的《教師的觀念與行動-------觀課的“入乎其中”與議課的“出乎其外”》,引導我們從定主題、觀課維度、觀課位置、觀課記憶重點等方面學會觀課,做到“入乎其中”;從議課的角色定位、理念、基本表達方式、注意問題等方面學會正確議課,做到“出乎其外”。梁哲老師的《翻轉課堂》專題講座,以他自身的《民主政治的擴展》為例,具體介紹了他最新的教改探索:翻轉課堂方面所進行的實踐及取得的初步成果,對于時下翻轉課堂這一教改新趨向的理論支撐、實施步驟、實施細節方面給予了我們具體的指導。

          3.教學研究類:主要有潘倫老師的《怎樣寫課題開題報告》、陳洪義主任的《課題研究與教師的專業成長》、《湛師附中2014課題研究工作會議》、梁哲老師的課題研究計劃交流會。潘倫老師的《怎樣寫課題開題報告》,以他自己做的《高中歷史課堂的史料教學》課題研究為例,給我們系統地介紹了課題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同時把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都進行了全面闡述。陳洪義主任的《課題研究與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我們認識到教學與教研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體兩面,以研究的視角和方法看待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即為課題。課題研究要貴在堅持;課題從教育教學實踐中來;教育教學好文章以創新和小視角為基點。《湛師附中2014課題研究工作會議》讓我了解教科研特色突出的湛師附中的教科研現狀及累累碩果。以上系列講座為我們在實踐之上如何開展教科研予具體有益的指引。而梁哲老師的課題研究計劃交流會,給我們準備研究的課題予針對性的明確指導,如及時的春雨般,助力我們那稚嫩的教研課題發芽成長。

          總體而言,名師專家教授們從教學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課程觀、學生觀等角度給予了我們最前沿的理論指導,沖擊了我們原有的傳統教育教學觀念,有效地更新了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

          二、前沿課堂,示范指引

          跟崗期間,梁老師給我們安排了課型類別多樣的觀課議課機會。跟崗期間,共觀課15節,其中東莞省課改示范課1節,湛江名師課改示范課8節,跟崗學員匯報課6節。

          1.梁哲老師的示范課《民主政治的擴展》:梁老師精心設課,真正做到以學定教,在看似平實中透露著生動與精彩,令我詫異:一是切實實施了“翻轉課堂”的自主課改實驗,學生課外自學,課上答疑與提升。二是學生的活動精彩生動!據不完全統計,整節課先后有13位學生發言、詰問或互相質疑。學生的發言在平實之中透露出他們思想的光輝,比如有學生問“既然法國總統權力那么大,那為何說法國總統是對議會負責的呢?”、“德國是否是資資產階級代議制?”“政治制度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等。真正踐行了新課改的生本、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梁老師全課所講用時(含答疑)不超過20分鐘!三是學生發言有理有據。四是教師的引導獨特到位。在引導學習德意志皇帝權利部分時,拋出“德意志君主是實、立憲是虛”讓學生討論辨析,在問題看似解決時,梁老師戲路一轉,突然拋出另一看似相近問題“德意志君主是真、立憲是假對嗎?”,學生疑惑之余,梁老師講起了德國皇帝威廉拆除卻又重建民房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之立憲不假。

          2.東莞的省課示范課南城陽光實驗學校李四華老師的《秦漢開拓西域與絲綢之路》和湛江東海島東簡中學的教改示范課吳麗菊老師的《美蘇對峙》。兩課都采用導學案基礎上的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以導學案落實基礎知識,要求在課前完成。上課都有小組合作探究、探究展示與質疑等節。東莞陽光實驗學校在導學案落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課堂上不再兼顧基礎知識,而把重點放在課程資源整合、情景創設及體現歷史人文教養功能的課外問題的探究上,東簡中學的探究重點則以課內重難點知識的理解落實為主。由此導致學生質疑的導向有所不同,陽光實驗學校學生的質疑更多地在表現在價值觀的碰撞、課外知識的補充與拓展上,學生資源、學生綜合素質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展現,所以孩子們的質疑與補充往往讓觀課者驚嘆和訝異!東簡中學的小組合作探究因以課內知識為主,對于身為歷史教師的觀課者而言,可能并不稀奇。但對于農村學生而言,其研究與創造,可能并不遜于陽光實驗學校,體現在學生基本自主解決了課內的重難點問題,其思考思路涉及不同角度,其思考的全面性是不亞于一般歷史老師的。

          東莞南城陽光實驗學校的課展現了先進發達地區的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實驗的成功做法;湛江東簡中學的課則展現了一般農村地區踐行課改的堅韌探索;湛江培才中學和湛師附中眾多名師名家的課充分展現了常態課下如何堅持課改的有益探索。

          3.湛師附中及培才中學老師的課:分兩類,一是示范課,二是推門課。

          示范課類:謝春燕老師的《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爭取光明前途的斗爭》:課程資源很豐富,其獨特在于用幾種情景把整節課貫穿起來:山雨欲來風滿樓:重慶談判;煮豆燃豆箕:內戰爆發;尖刀刺向敵人的胸膛,并以“去,還是不去”、“守,還是不守”、“進,還是不進”來展示共產黨當時面臨的種種抉擇,課程設計和課程思路很好。湛江培才中學王曉煥老師的《美蘇對峙》,課程資源豐富多樣,課堂知識容量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落實到位。湛江東海島東簡中學王調英老師的語文課《小圣施威降大圣》采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

          推門課類:何語盈老師的《美國1787年》:以1787年何以劃圈子、制籠子、擲骰子來串線教學,注重史料教學,所有問題的理解都通過史料來鋪墊引導,常規課能有獨特的構思,挺不錯。潘倫老師的高三一輪復習課《英國的制度創新》:緊扣高考考點,把本節課相關的知識梳理全面到位:有古今中外政體確立發展演變的梳理,有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的梳理,有英國史的梳理,還有同時期英國與中國明清階段特征的比較梳理等等;課內知識梳理體系結構清晰,分民主思想、爭取民主、確立民主、完善民主、感悟民主等方面回顧梳理知識;精彩(易混易錯點)點撥非常到位;最后以感悟民主有效提升了整節課的教育內涵與價值。陳洪義主任的《脆弱的民主------以德法兩國為例》:果然是情思激發的高手!陳主任注重情景導入,其“脆弱的質量,生命經不起道德的摧殘”導入視頻讓人心靈震撼,在有效情景創設的基礎上引入課題,奠定了本節學習的情意基礎;組織學生看、演、說、評、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4.學員們的跟崗學員示范課各有精彩。許獻華老師的《美國1787年》,用問題導學法,以生活化的《北京人在紐約》的臺詞導入,在總括全課思路的基礎上提出系列問題,重難點突出。張益強老師的《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以“為何要改變世界”、“怎樣改變世界”、“建立一個怎樣的世界”、“馬克思主義改變了世界嗎?”串起整節課,條理清晰,重難點突出,課程資源很豐富。徐金龍老師的《民主政治的擴展》重情景創設和史料教學,在提供史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相關問題,逐步突破重難點。袁一尹老師的《美國1787年》,生活化氣息濃厚,以現實話題“2009年美國總統擬向阿富汗增兵”為基礎話題,設置系列環環相扣、漸進深入的問題,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理解美國各政府機構的權限及其制約關系。整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歡聲笑語擂動!賴海波老師和廖慶老師的《諸子百家》體現了初中歷史課堂的活躍與精彩!

          以上種類繁多的示范課、推門課,讓我們接觸到了最先進的課改實踐案例和經驗,了解了示范課和常態課等不同情形下如何堅持踐行課改的有效做法。多維度的觀課議課,觸動了我們傳統的構課觀念,為我們回去后的課改實驗提供了行動示范與指引。

          三、徜徉嶺師,收獲友誼

          憑籍湛江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的獨特地理優勢,跟崗十五天,我們吃住都在湛江師范學院(現名嶺南師范學院,除中間外出東莞及因校慶外住兩天外),仿佛重回大學生時光。雖然整個跟崗議程非常緊張,任務繁重,但偶爾的飯后散步,重溫大學情懷,享受大學校園那獨特的人文氣息,那種幸福,難以言表!湛江師范學院的飯堂伙食也是一流的,沒有太多大鍋飯的感覺,菜式總體精致入味,如家庭小炒般。學習工作在中學,生活在高校,估計這是全國絕大多數中學都不具備的優越條件!

          跟崗十五天,與老師、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雖然跟崗即將結束,但他們鮮活可愛的個性仍歷歷在目:梁老師工作繁忙,恰逢工作變動,但堅持一絲不茍地完成我們的跟崗指導工作,多維度、多渠道、多樣式地誘導我們、鞭策我們,讓我們感受到崇高師德的魅力;桃子工作認真細致,對我們的關照細致入微;袁一尹班長率真爽朗而不失細膩,每天以敲門這一獨特的鈴聲提醒我們起床、出發;許獻華老師溫柔善良,虛心向上,學習力強;賴海波老師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是一位成功的老師,且培養出了許多成功的學生;徐金龍老師溫文爾雅,循循善誘,是我們當中的年輕大哥;張益強老師淡定自如,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廖慶老師酷愛足球,個性既淡泊又積極向上,是我們當中的年輕小弟。

          我們的跟崗辛苦、緊張,白天聽講座、觀課議課,晚上寫日志、讀書、備課、做簡報、思考課題等,作業眾多,常常做到凌晨一兩點;但我們收獲、我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