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

      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

      時間:2021-02-24 10:56:28

      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范文

      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范文

      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范文

        一、打造“一體兩翼”,探索商會新型業務。推進落實街道商會辦理社會團體注冊登記工作,確保穩定發展;根據市總商會、工商聯“一體兩翼”的工作思路,強化“工商聯”的政治優勢,突出“總商會”的經濟性和民間性,發揮“總商會”民間社會團體優勢,開展商會平臺下的法律、管理、咨詢等有償服務項目,推動服務工作創新發展。

        二、優化會員結構,堅持不懈發展會員。開展會員梳理工作,加強日常性走訪,鼓勵老會員發展新會員,對轄區內未加入工商聯、總商會的重點企業、上規模企業、納稅大戶等,要爭取發展入會,不斷壯大會員隊伍,優化會員結構,逐步充實工商聯執委會、總商會理事會領導班子。

        三、豐富金融服務,解決會員融資困難。牽頭有條件的會員企業籌建借貸服務中心,促進出資會員與商會事業發展的互利共贏;進一步加強與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繼續推動“點對點”對接融資服務,暢通會員企業融資渠道,解決企業資金難題。

        四、建立培訓機制,加大會員培訓力度。與著名高校、名牌教育機構、專家合作,結合社會熱點課題,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小范圍、高質量的培訓課程,提升企業家經營管理水平;面向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開展政策法規、企業管理、職業技能等培訓,幫助企業提高經營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20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縣教育將圍繞全縣“三基地一新城”發展戰略,堅持以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統籌推進“全國農村基礎教育改革試驗區”、“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驗區”等建設,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入推進全縣教育綜合改革,努力開創蒲江現代田園教育發展新形態。

        一、立足社會發展大局,加快重點項目規劃和建設

        近年來,隨著地方產業的不斷壯大和外資企業的大批引進,蒲江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我們一定要立足經濟發展大局,前瞻謀劃、整體規劃,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創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優質教育環境。

        (一)立足教育發展目標,加快學校建設項目進程。近年,根據整體規劃、分層推進、逐年實施的思路,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運動場改造等項目全面完成,城鄉中小學辦學條件全面升級。目前,我們要巧借全省對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薄”計劃東風,補長辦學條件短板。按照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提升工程規劃,打好攻堅戰,努力完成新建長秋鄉、白云鄉、壽民社區、松華社區、敦厚社區等5所幼兒園工程,改擴建南街幼兒園舊園、復興鄉和甘溪鎮等3所幼兒園;做好校舍建設和校舍加固維修工作,完成鶴山初中圖書科技樓建設和白云學校舊教學樓加固;逐校逐棟完成標準化學校校舍外墻整治工程,進一步美化校園風貌。

        (二)前瞻現代化發展形式,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開展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和推進應用等系列活動,堅持應用驅動,大力開展信息化應用試點工作,拓展信息技術應用廣度與深度。以“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為基礎,以“有線/無線雙網全覆蓋”為載體,加快城鄉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積極推進數字教育資源滿覆蓋,為探索微課程、電子書包、翻轉課堂等教學新模式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逐步推進未來教室、未來學校建設,有效利用現代化手段開展電子備課、網絡教學、專遞課堂、同步課堂等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加強學校管理系統、招生考試系統、安全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教育政務管理現代化。

        (三)著眼經濟發展需求,加快重大教育項目推進。以創建優質高中為目標,積極推進蒲江中學整體遷建項目,實現高中教育提檔升級;以蒲江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為導向,借力“中德(成都)職業教育委員會”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建立健全與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的合作辦學機制和工作模式,積極推進德國ahk教育培訓中心、教師培訓中心和考試認證中心建設,逐步推進壽安職業教育園區建設;開展“農村綜合高中實驗項目”工作,開展農村高中學生分流分類培養研究,探索普職融通、多元發展的新型農村高中發展模式。

        二、著力現代教育治理,深化學校管理改革和創新

        以“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驗區”建設為依托,積極推進教育治理方式創新,引領教育發展方式創新,深化學校管理改革,完善教育治理體系,實現教育治理的法制化和規范化。

        (一)堅持制度和文化并重,深化現代教師隊伍管理。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教師準入與退出機制,完善獎勵性績效分配制度和多方參與的監督考評機制,暢通教師進出渠道,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強化“縣管校用”制度建設,建立多樣化教師發展共同體,積極探索學校、教研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崗位互換、鍛煉提升“三位一體”發展新機制,增強教師隊伍發展活力。深化“農村教師綜合素質提升蒲江基地”建設,加強種子教師管理和培養,實施卓越教師提升工程,完善與教育部、高校的協同培養機制,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與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深化“依法執教、以德施教”教師文化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培訓,加大師德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師德考核約束和評價監督機制,培養具有“職稱級別發展和職業聲望發展”的現代田園教師。

        (二)堅持規范與創新并重,深化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立足實施“頂層設計、分層實施、基層落實”三大步驟,踐行“比對-改進不斷循環”、“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保底+創新”三大戰略,瞄準重點、突破難點,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驗區”建設,以“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為主線,建立健全以目標導向和質量管理為抓手,以全員考評為保障的現代學校制度體系,構建政府、社區、家長三方共同促進學校發展的現代學校發展機制。全面實施XX縣《教師工作質量監測指標》、《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評價冊》、《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考核評估細則》等,健全教育評價考核體系,強化督學責任工作,引領學校師資隊伍、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制度創新,不斷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三)堅持開放與融合并重,深化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深入推進職業中學、敦厚金鑰匙學校托管,泡桐樹學校蒲江分校領辦等工作,結合校本文化與人本實際,實現兼容并蓄、融合創新,讓優質資源落地生根;加強干部教師接續培養,注重教師交流培養,總結典型經驗,固化優秀制度,快速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深化縣域內學校聯盟、名校集團、托管領辦等學校管理機制,將南北幼領辦農村園的`優秀經驗和成果進行推廣,切實做好實驗中學領辦成佳學校工作。完善幼兒園、中小學到成人教育國際交流體系,努力將職業中學打造成國際化窗口學校,實驗中學成佳分校打造成國際化標準窗口學校,發揮校本茶文化資源優勢,開展師生互訪、游學體驗等交流互動,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

        三、圍繞立德樹人目標,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

        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尊重教育規律,關注學生發展,將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貫穿人才培養始終,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機制,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以特色課程建設為主抓手,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強化課堂教育的主陣地意識,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法治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人格塑造與技能培養相結合,強化體育藝術教育,扎實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狠抓一小時體育鍛煉,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辦好綜合運動會、優秀藝術人才選拔等活動,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藝術素養;加強德育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特色課程建設,逐步推進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中華文化(非遺)傳承基地、農耕文化體驗基地等“營地群”建設,實施課程帶動、基地聯動,為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搭建平臺。

        (二)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陣地,不斷提高綠色教育質量。基于近年高效課堂實踐研究成果,著眼學生個體發展和個性化需求,突出“綜合素質本位”,開展翻轉式課堂、智慧云課堂等教學新模式本土化實踐研究,探索選課走班、教師走教等多形式教學,構建多元學習共同體,落實“因材施教”,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自由生動發展。加強教育管理制度和體制的改革創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家長的主要責任及社會的重要職能,統籌規劃課堂、校園及社會教育課程和平臺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和作業量,落實各類課程計劃,完善品德發展、學業水平、身心發展、學業負擔等有機結合的綠色評價體系,實現由“知識為主”轉向“素養為重”評價,從根本扭轉唯分數論質量的局面,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以教育教學科研為主引擎,不斷增強教育發展動力。教育教學科研是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和內在動力。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科研在教育教學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課程建設、學生成長中的主引擎作用,加快先進理念的學習和更新,不斷完善現代教育方法和措施,有效提升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效性和科學性。堅持“內生型”發展路徑,前瞻“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和“《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驗區”發展要求和發展目標,立足教育教學一線,關注教師專業發展,著力學校特色發展,以區域性系統研究為抓手,以微型課題研究為突破,及時化解問題和障礙,科學完善方法和策略,精心培育典型和品牌,提升教育改革發展成效。著力規范立項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和管理,將教學、教研、科研有機結合,將學校校本課程建設、校本課題研究、校園文化建設融合滲透,解決學校管理和教學困難,突破瓶頸,注重經驗總結和成果提煉,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有力推動教育改革發展。

        (四)以校社平等共育為主渠道,不斷健全社會教育體系。開展《家校社三位一體化共育機制的研究》,改變傳統單向共育模式,創新“家校社”三向平等共育模式,著力多方教育資源的分析、重組與整合,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立體育人環境,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作用最大化。以爭創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為重點,以社區特色項目課題研究為抓手,特色活動為載體,探索“智慧效能型”有效性培訓發展模式,開發社區教育特色課程,開展適應本地產業發展需求的各類培訓,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完善“五中心”(市民學習中心、早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成人教育中心、老年活動中心)、“一講堂”(了翁講堂)、“一平臺”(數字化學習的平臺)、“一刊物”(田園蒲江)建設,為市民搭建學習的公共服務平臺,滿足不同層次市民需求。

        四、強化務實為民作風,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和保障

        以作風建設為有力抓手,堅持從嚴治黨、從嚴治教,堅決有力、馳而不息的強化“為民務實清廉”改進作風,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抓好黨組織建設,以樹黨風強作風正教風,為深化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凝練教育實踐活動實踐、制度成果,積極落實“聚精會神抓黨建”,注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以“黨性和道德教育”為核心,強化黨員干部教師思想教育,以“依章治理”為導向,推動黨建常治常嚴新常態。大力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廉政文化進校園”,將廉政文化建設與機關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扎實開展黨風黨紀、警示教育等主題活動,增強黨員教師廉潔自律意識。

        (二)加強慵懶散治理,促進教育行風作風建設。以“四走進、四貼近”活動為載體,走進學校、走進班級、走進家庭、走進社區,聚焦教師、學生、家長、社區居民等反映強烈的教育行風作風的問題,實施重點專項治理,嚴肅整治全系統庸懶散浮拖問題,有效利用公開信箱、公開電話等平臺,發揮行風監督員、人民群眾等社會監督職能,推動教育正風肅紀常態化,進一步強化教育作風,營造教風嚴謹、學風濃郁、校風純正的教育行風。

        (三)創新宣傳等工作,營造改革發展良好氛圍。聚焦教育特色亮點,堅持正面宣傳和輿論導向,以教育網、校園網等主陣地建設為重點,挖掘微博、微信等新平臺潛力,傳遞真信息,唱響主旋律,激發正能量,為新一輪教育改革營造良好氛圍。以主題活動創設為載體,統籌推進工會、共青團、婦女、統戰等工作,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參與和推進教育改革發展主動性和創造力,切實做好校園安全和信訪穩定工作,促進各項工作協同增效。

        同志們,辦好一方教育,造福一方百姓,是人民群眾的強烈期盼,更是全縣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2015年新的征程已經開啟,讓我們攜起手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開拓創新的膽識魄力、鍥而不舍的執著干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齊心聚力,攻堅克難,努力開創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范文】相關文章:

      工商聯下半年的工作計劃范文03-12

      工商聯下半年工作計劃03-12

      供銷社重點工作計劃范文03-13

      年度學校教研工作計劃范文03-20

      有關年度的工作計劃范文03-20

      年度的班級工作計劃范文03-19

      公司年度團委工作計劃范文03-13

      廠年度安全工作計劃范文03-13

      超市年度的工作計劃范文03-19

      安全的年度工作計劃范文03-22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AⅤ免费播放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 亚洲限制级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范文

        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范文

        工商聯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范文

          一、打造“一體兩翼”,探索商會新型業務。推進落實街道商會辦理社會團體注冊登記工作,確保穩定發展;根據市總商會、工商聯“一體兩翼”的工作思路,強化“工商聯”的政治優勢,突出“總商會”的經濟性和民間性,發揮“總商會”民間社會團體優勢,開展商會平臺下的法律、管理、咨詢等有償服務項目,推動服務工作創新發展。

          二、優化會員結構,堅持不懈發展會員。開展會員梳理工作,加強日常性走訪,鼓勵老會員發展新會員,對轄區內未加入工商聯、總商會的重點企業、上規模企業、納稅大戶等,要爭取發展入會,不斷壯大會員隊伍,優化會員結構,逐步充實工商聯執委會、總商會理事會領導班子。

          三、豐富金融服務,解決會員融資困難。牽頭有條件的會員企業籌建借貸服務中心,促進出資會員與商會事業發展的互利共贏;進一步加強與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繼續推動“點對點”對接融資服務,暢通會員企業融資渠道,解決企業資金難題。

          四、建立培訓機制,加大會員培訓力度。與著名高校、名牌教育機構、專家合作,結合社會熱點課題,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小范圍、高質量的培訓課程,提升企業家經營管理水平;面向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開展政策法規、企業管理、職業技能等培訓,幫助企業提高經營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20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縣教育將圍繞全縣“三基地一新城”發展戰略,堅持以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統籌推進“全國農村基礎教育改革試驗區”、“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驗區”等建設,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入推進全縣教育綜合改革,努力開創蒲江現代田園教育發展新形態。

          一、立足社會發展大局,加快重點項目規劃和建設

          近年來,隨著地方產業的不斷壯大和外資企業的大批引進,蒲江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我們一定要立足經濟發展大局,前瞻謀劃、整體規劃,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創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優質教育環境。

          (一)立足教育發展目標,加快學校建設項目進程。近年,根據整體規劃、分層推進、逐年實施的思路,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運動場改造等項目全面完成,城鄉中小學辦學條件全面升級。目前,我們要巧借全省對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薄”計劃東風,補長辦學條件短板。按照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提升工程規劃,打好攻堅戰,努力完成新建長秋鄉、白云鄉、壽民社區、松華社區、敦厚社區等5所幼兒園工程,改擴建南街幼兒園舊園、復興鄉和甘溪鎮等3所幼兒園;做好校舍建設和校舍加固維修工作,完成鶴山初中圖書科技樓建設和白云學校舊教學樓加固;逐校逐棟完成標準化學校校舍外墻整治工程,進一步美化校園風貌。

          (二)前瞻現代化發展形式,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開展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和推進應用等系列活動,堅持應用驅動,大力開展信息化應用試點工作,拓展信息技術應用廣度與深度。以“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為基礎,以“有線/無線雙網全覆蓋”為載體,加快城鄉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積極推進數字教育資源滿覆蓋,為探索微課程、電子書包、翻轉課堂等教學新模式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逐步推進未來教室、未來學校建設,有效利用現代化手段開展電子備課、網絡教學、專遞課堂、同步課堂等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加強學校管理系統、招生考試系統、安全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教育政務管理現代化。

          (三)著眼經濟發展需求,加快重大教育項目推進。以創建優質高中為目標,積極推進蒲江中學整體遷建項目,實現高中教育提檔升級;以蒲江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為導向,借力“中德(成都)職業教育委員會”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建立健全與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的合作辦學機制和工作模式,積極推進德國ahk教育培訓中心、教師培訓中心和考試認證中心建設,逐步推進壽安職業教育園區建設;開展“農村綜合高中實驗項目”工作,開展農村高中學生分流分類培養研究,探索普職融通、多元發展的新型農村高中發展模式。

          二、著力現代教育治理,深化學校管理改革和創新

          以“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驗區”建設為依托,積極推進教育治理方式創新,引領教育發展方式創新,深化學校管理改革,完善教育治理體系,實現教育治理的法制化和規范化。

          (一)堅持制度和文化并重,深化現代教師隊伍管理。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教師準入與退出機制,完善獎勵性績效分配制度和多方參與的監督考評機制,暢通教師進出渠道,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強化“縣管校用”制度建設,建立多樣化教師發展共同體,積極探索學校、教研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崗位互換、鍛煉提升“三位一體”發展新機制,增強教師隊伍發展活力。深化“農村教師綜合素質提升蒲江基地”建設,加強種子教師管理和培養,實施卓越教師提升工程,完善與教育部、高校的協同培養機制,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與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深化“依法執教、以德施教”教師文化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培訓,加大師德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師德考核約束和評價監督機制,培養具有“職稱級別發展和職業聲望發展”的現代田園教師。

          (二)堅持規范與創新并重,深化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立足實施“頂層設計、分層實施、基層落實”三大步驟,踐行“比對-改進不斷循環”、“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保底+創新”三大戰略,瞄準重點、突破難點,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驗區”建設,以“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為主線,建立健全以目標導向和質量管理為抓手,以全員考評為保障的現代學校制度體系,構建政府、社區、家長三方共同促進學校發展的現代學校發展機制。全面實施XX縣《教師工作質量監測指標》、《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評價冊》、《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考核評估細則》等,健全教育評價考核體系,強化督學責任工作,引領學校師資隊伍、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制度創新,不斷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三)堅持開放與融合并重,深化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深入推進職業中學、敦厚金鑰匙學校托管,泡桐樹學校蒲江分校領辦等工作,結合校本文化與人本實際,實現兼容并蓄、融合創新,讓優質資源落地生根;加強干部教師接續培養,注重教師交流培養,總結典型經驗,固化優秀制度,快速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深化縣域內學校聯盟、名校集團、托管領辦等學校管理機制,將南北幼領辦農村園的`優秀經驗和成果進行推廣,切實做好實驗中學領辦成佳學校工作。完善幼兒園、中小學到成人教育國際交流體系,努力將職業中學打造成國際化窗口學校,實驗中學成佳分校打造成國際化標準窗口學校,發揮校本茶文化資源優勢,開展師生互訪、游學體驗等交流互動,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

          三、圍繞立德樹人目標,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

          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尊重教育規律,關注學生發展,將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貫穿人才培養始終,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機制,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以特色課程建設為主抓手,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強化課堂教育的主陣地意識,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法治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人格塑造與技能培養相結合,強化體育藝術教育,扎實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狠抓一小時體育鍛煉,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辦好綜合運動會、優秀藝術人才選拔等活動,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藝術素養;加強德育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特色課程建設,逐步推進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中華文化(非遺)傳承基地、農耕文化體驗基地等“營地群”建設,實施課程帶動、基地聯動,為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搭建平臺。

          (二)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陣地,不斷提高綠色教育質量。基于近年高效課堂實踐研究成果,著眼學生個體發展和個性化需求,突出“綜合素質本位”,開展翻轉式課堂、智慧云課堂等教學新模式本土化實踐研究,探索選課走班、教師走教等多形式教學,構建多元學習共同體,落實“因材施教”,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自由生動發展。加強教育管理制度和體制的改革創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家長的主要責任及社會的重要職能,統籌規劃課堂、校園及社會教育課程和平臺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和作業量,落實各類課程計劃,完善品德發展、學業水平、身心發展、學業負擔等有機結合的綠色評價體系,實現由“知識為主”轉向“素養為重”評價,從根本扭轉唯分數論質量的局面,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以教育教學科研為主引擎,不斷增強教育發展動力。教育教學科研是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和內在動力。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科研在教育教學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課程建設、學生成長中的主引擎作用,加快先進理念的學習和更新,不斷完善現代教育方法和措施,有效提升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效性和科學性。堅持“內生型”發展路徑,前瞻“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和“《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驗區”發展要求和發展目標,立足教育教學一線,關注教師專業發展,著力學校特色發展,以區域性系統研究為抓手,以微型課題研究為突破,及時化解問題和障礙,科學完善方法和策略,精心培育典型和品牌,提升教育改革發展成效。著力規范立項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和管理,將教學、教研、科研有機結合,將學校校本課程建設、校本課題研究、校園文化建設融合滲透,解決學校管理和教學困難,突破瓶頸,注重經驗總結和成果提煉,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有力推動教育改革發展。

          (四)以校社平等共育為主渠道,不斷健全社會教育體系。開展《家校社三位一體化共育機制的研究》,改變傳統單向共育模式,創新“家校社”三向平等共育模式,著力多方教育資源的分析、重組與整合,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立體育人環境,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作用最大化。以爭創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為重點,以社區特色項目課題研究為抓手,特色活動為載體,探索“智慧效能型”有效性培訓發展模式,開發社區教育特色課程,開展適應本地產業發展需求的各類培訓,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完善“五中心”(市民學習中心、早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成人教育中心、老年活動中心)、“一講堂”(了翁講堂)、“一平臺”(數字化學習的平臺)、“一刊物”(田園蒲江)建設,為市民搭建學習的公共服務平臺,滿足不同層次市民需求。

          四、強化務實為民作風,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和保障

          以作風建設為有力抓手,堅持從嚴治黨、從嚴治教,堅決有力、馳而不息的強化“為民務實清廉”改進作風,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抓好黨組織建設,以樹黨風強作風正教風,為深化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凝練教育實踐活動實踐、制度成果,積極落實“聚精會神抓黨建”,注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以“黨性和道德教育”為核心,強化黨員干部教師思想教育,以“依章治理”為導向,推動黨建常治常嚴新常態。大力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廉政文化進校園”,將廉政文化建設與機關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扎實開展黨風黨紀、警示教育等主題活動,增強黨員教師廉潔自律意識。

          (二)加強慵懶散治理,促進教育行風作風建設。以“四走進、四貼近”活動為載體,走進學校、走進班級、走進家庭、走進社區,聚焦教師、學生、家長、社區居民等反映強烈的教育行風作風的問題,實施重點專項治理,嚴肅整治全系統庸懶散浮拖問題,有效利用公開信箱、公開電話等平臺,發揮行風監督員、人民群眾等社會監督職能,推動教育正風肅紀常態化,進一步強化教育作風,營造教風嚴謹、學風濃郁、校風純正的教育行風。

          (三)創新宣傳等工作,營造改革發展良好氛圍。聚焦教育特色亮點,堅持正面宣傳和輿論導向,以教育網、校園網等主陣地建設為重點,挖掘微博、微信等新平臺潛力,傳遞真信息,唱響主旋律,激發正能量,為新一輪教育改革營造良好氛圍。以主題活動創設為載體,統籌推進工會、共青團、婦女、統戰等工作,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參與和推進教育改革發展主動性和創造力,切實做好校園安全和信訪穩定工作,促進各項工作協同增效。

          同志們,辦好一方教育,造福一方百姓,是人民群眾的強烈期盼,更是全縣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2015年新的征程已經開啟,讓我們攜起手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開拓創新的膽識魄力、鍥而不舍的執著干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齊心聚力,攻堅克難,努力開創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