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出師表》復習教案

      《出師表》復習教案

      時間:2024-05-14 17:35:33

      《出師表》復習教案

      《出師表》復習教案

      《出師表》復習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

        2、學習本文從容不迫、條分縷析的寫法。

        3、了解諸葛亮忠心輔佐兩朝的赤忱,了解他的政治主張,特別是對后主劉禪的勸勉。

        教學重點:目的1、2

        教學難點:目的2、3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基礎復習

        1、請在括號里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⑴。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士之氣,⑵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⑶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⑷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⑸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⑹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⑺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ǎ�,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⑻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⑼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⑽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⑾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⑿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2、請依次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拧�

        ⑵、

        ⑶、

       �、取�

       �、�、

       �、�、

       �、�、

       �、獭�

       �、�、

       �、巍�

       �、�、

       �、�、

        二、要點回顧

        1、作者: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

        2、表:古代奏議的一種。用于向君主陳說作者的請求和愿望。

        3、理解性背誦:

       �。�1)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3)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4)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5)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圣聽;②嚴明賞罰;③親賢遠

        佞。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

        (6)諸葛亮在劉備幾乎全軍覆沒的處境下,出任軍師,追隨劉備創業。他在《出師表》中寫到: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7)表達了作者對劉氏父子深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4、你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怎樣的賢臣?

        諸葛亮是一位知恩圖報、忠誠堅貞、盡心盡職的賢臣

        5、結合《出師表》全文,說說諸葛亮為什么要在出師之前竭力規勸劉禪任用賢能?

        答案要點:①為了解除后顧之憂②為了漢室之隆

        6、本文主要表達了什么情感?

        蘊含著作者對先帝的感恩圖報之情,表達其竭力效忠劉備父子的心愿。

        7、下面的一副對聯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列出的六項中任意選出兩項,寫出具體所指。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顧:三顧茅廬

       �。�1)六出: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獲(3)東和:東和孫吳(4)北拒:北拒曹魏(5)收二川:收取東川、西川(6)排八陣:擺設八陣圖

        三、強化練習

        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古今沒有發生變化的一項是()

        A.誠宜開張圣聽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D.茍全性命于亂世

        2.下列句中加點字與“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B.河曲智叟亡以應。

        C.亡命天涯

        D.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3.下面兩句話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危急存亡之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無敵國外患者

        C.蓋追先帝之殊遇 籠蓋四野

        D.以塞忠諫之路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4.下列關于課文第一節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的“益州”指蜀漢,“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

        B.作者分析形勢先說不利的主觀條件,后說有利的客觀條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先從正面說,再從反面說。

        D.本段的主旨句是“誠宜開張圣聽”,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建議。

        四、拓展練習

       �。ㄒ唬�2015江蘇鹽城)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1-4題。(15分)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①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②,歲滿不持一硯歸。

        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

        【注釋】①緣貢:趁著進項的機會。②才足貢數:僅僅滿足進項數量。③峭直:嚴厲剛直。

        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4分)

       �。�1)此悉貞良死節之臣(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4)平居無私書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晏子使楚》)

        B.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趙普》)

        C.故人、親黨皆絕之當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

        D.奉命于危難之間謹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

        3、翻譯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譯文:

       �。�2)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譯文:

        4、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5分)

       �。�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敘了什么內容?請簡要概括。(2分)

       �。�2)兩文同述為政與做人之道。諸葛亮建議后主要。包拯告誡后世子孫要。(各用一個四字短語回答)(2分)

       �。�3)請用【甲】文中一個詞語(短語)概括包拯這個人物形象。(1分)

       �。ǘ�(2015江蘇鎮江)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選段),完成5-8題。(共13分)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乙】公①無事,帶一書一役,挨村講鄉約,參以時事,民皆樂聽,淺直易從,無窒礙②難行者。遇孝慈節義之人,立即表揚,且為之咨嗟嘆賞曰:“我所不及�!狈搏@小偷到案,則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為此?”偷曰:“小人為貧所迫耳�!惫唬骸笆遣浑y。為利之最厚者,莫如紡織,且人人能為之�!彪S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偷在堂右,教以紡花之法。曰:“能,即釋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蓖翟杆籴�,無不留心學習,數日間,即能為矣。公曰:“此貲③本不過數百錢耳,今數日內,循環例換,已贏余若干,除汝飯食外,尚剩有數百錢,汝回去執業。倘再犯,不恕汝也�!蓖灯ィ倪^遷善者多。間有犯,則杖而后教之,在堂上紡花一月。三犯,則曰:“是不能改矣�!笔苟蹝吨毙星Р剑詿岽坠嘀�,一碗飲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則嗽終身不愈,不能作賊矣,仍紡花以沒世④。

        【注釋】①公:陸稼書:清朝康熙年間曾任嘉定]靈壽兩縣知縣。②窒礙:阻礙。③貲:通“資”。④沒(mò)世:死。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2)隨命仆市棉花斤余:

       �。�3)間有犯,則杖而后教之:

        (4)是不能改矣:__

        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句句子的意思。(4分)

        (1)陟罰臧吾,不宜異同。

        譯文:

        (2)偷泣而去,改過遷善者多。

        譯文:

        7、請用自己的話說說【乙】文中陸知縣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獨到之處。(3分)答:

        8、【甲】【乙】兩文都表達了無論為君還是為官都應做到____的觀點,在此基礎上,【甲】文還委婉批評后主有“”(用文中一詞)的行為錯誤。(2分)

       �。ㄈ�)、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9-12題。(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出師表》節選)

        【乙】信①數與蕭何②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鄙显唬骸叭羲氛哒l何?”曰:“韓信也�!鄙蠌土R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卧唬骸爸T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焙卧唬骸靶疑��!庇谑峭跤傩虐葜:卧唬骸巴跛芈裏o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蓖踉S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注釋]①信:韓信。②蕭何:劉邦的丞相。③上:帝王,這里指劉邦。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節選)

        9、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

       �、俪急静家拢ǎ谙鹊鄄灰猿急氨桑ǎ�

       �、酆温勑磐觯ǎ芡踉S之()

        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偃櫝加诓輳]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譯文:

       �、诖四诵潘匀ヒ病�

        譯文:

        11、【甲】段中,諸葛亮為什么向劉禪追敘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許國的經過?(4分)

        答:

        12、【甲】【乙】兩段中,先帝劉備與蕭何在對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4分)

        答:

        教學反思:

        《出師表》參考答案

        強化練習

        1、D2、D3、B4、B

        拓展練習

        1、(4分)(1)為……而死(2)身份地位,出身低下(或見識淺陋)

        (3)給予,送給(4)書信

        2、(2分)C

        3、(4分)(1)(只希望)在亂世里茍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2)包拯打開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直接到他面前陳述是非曲直,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騙。

        4、(5分)(1)先帝知遇之恩(或三顧茅廬)諸葛亮以身許國(或臨危受命)

        (2)親賢遠佞;廉潔自律(或清正廉潔)(3)賢臣(或貞良死節之臣)

        【附譯文】

        包拯字希仁,是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進士。(包拯)轉到端州當知府,升為殿中丞。端州出產硯臺,此前的知府趁著進貢大都斂取是貢數幾十倍的硯臺,來贈送給當朝權貴。包拯命令制造的硯臺僅僅滿足貢數,當政滿一年沒拿一方硯臺回家。

        按舊規矩,凡是訴訟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遞交狀子)。包拯打開官署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到跟前陳述是非,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瞞。

        包拯性情嚴峻剛直,憎惡辦事小吏苛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也斷絕往來。雖然地位高貴,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他)曾經說:“后代子孫當官從政,假若貪贓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聽從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孫。”

        5、(1)“顯示”或“表明”(2)買(3)偶爾(4)“這”或“這種人”“這人”(一個1分)【解析】此題考查文言詞語的解釋。涉及的同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解答時要聯系上下文.根據語境作出判斷。

        6、(1)升降官吏,評論人物,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府中而異(不同)。(2分)(2)小偷哭著離開,改掉偷盜的毛病變好的人很多。(2分)【解析】此題考查句子的翻譯。解答時要聯系上下文,重視句式的選擇、特殊用法和句中關鍵詞的意思。(1)關鍵詞“陟罰臧否”“異同”。(2))關鍵詞“去”“者”。

        7、重視感化教育;教以謀生之法;斷其做賊后路,致其終生無法偷盜。(共三點,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時即可)【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解答時,先從文中找出知縣改造小偷的方法,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表述。

        8、賞罰得當(1分,賞罰分明.有獎有罰,賞罰公平等意思都對)偏私(1分)【解析】此題為比較閱讀。甲文是諸葛亮對君主劉禪的勸諫,要他做到賞罰公平,同時委婉地道出他對后宮“偏私”的錯誤行為;乙文中'寫到了知縣對孝順仁慈有節操講道德的人進行表彰宣揚,對小偷進行一定的懲罰,做到了有獎有罰。

        【附譯文】

        陸知縣空閑時.(常常)帶一本書和一差役,一村一村結合時事講解鄉規民約,百姓都很喜歡聽,(他講的)通俗易懂、理由充分,容易(讓人)遵從,沒有阻礙和難以做到的。(陸知縣)遇到孝順仁慈有節操講道德的人,立即表彰宣揚,并且為了他感嘆贊賞說“我比不上啊�!狈彩亲サ叫⊥�,就(會對他)說:”你也是有人心的人啊,何至于做這種事7”小偷回答:“小人(這是)被貧窮逼迫罷了。”陸知縣說:“這不難(解決)。獲得利益最豐厚的事,沒有什么比得上紡棉織布,.而且人人能做這事。”隨即命令仆人買一斤多棉花在公堂的右側,把紡棉的方法教給小偷。又說:“學會了,就放了你,學不會,就是你懶惰,加倍懲處�!毙⊥迪M芸毂会尫�,沒有不專心學習的,幾天時間,就學會紡棉了。陸知縣說:“這本錢只不過幾百錢,現在幾天之內,已經賺取了許多,除去你的伙食錢外,還剩余幾百錢,你回家就從事這個職業。如是再-犯,是不會饒恕你的�!毙⊥悼拗x開,(像這樣)改掉偷盜的毛病變好的人很多。偶爾又犯的,就先打他(一頓),然后再教導他,并罰他在公堂上紡一個月棉花。屢教不改的,就說:“這種人不能改變了�!保ㄈ缓螅蓛蓚€差役用胳膊夾住他,急速走上一千多步,用熱醋(從他口中)灌入,當一碗醋喝到一半的時候,讓一人突然拍他的背部,(小偷)就會咳嗽不止,一輩子治不好,再也不能做小偷民.(只好)仍舊紡棉,一直到死。

        9、⑴平民,(2)身份低微(3)聽說(4)答應解析:此題考查文言詞語的含義。

        題目中的詞語都為文言實詞,要注意詞語的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

        10、(1)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拿當代的大事來詢問我1(2)這就是韓信離開的原因。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文的翻譯。要注意關鍵詞語的落實和特殊句式的運用。(1)關鍵詞“顧”“咨”和倒裝句式。(2)關鍵詞“所以”“去”。

        11、表明自己的忠心,(1分)啟發劉禪明白創業的艱難,(1分)從而發憤圖強,不負先帝遺愿,(1分)實現出師的目標,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業(1分)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回答時要聯系全文明確諸葛亮寫這篇“表”的目的。

        12、愛惜人才,(2分)知人善任。(2分)解析:此題為比較閱讀。甲段中劉備對待人才的態度,從諸葛亮的追敘本志中可以看出;乙文中蕭何對待人才的態度,從蕭何與韓信的對話中可以看出。

        [附譯文]

        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認為韓信是個奇才。隊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達幾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睗h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拜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高興,責備他說:“你逃跑,是為什么?”蕭何回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睗h王說:“你去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是韓信�!睗h王又責備道:“軍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來計算,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笔捄握f;“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薄皾h王說:“派他做個將軍吧�!笔捄握f:“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睗h主說:“那么讓他做大將�!笔捄握f:“太好了。”當下漢王就想叫韓信來拜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禮,現在任命大將,就像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是韓信離開的原因。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漢王答應了。那些軍官們聽說了,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等到任命大將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出師表》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出師表》的復習教案(通用10篇)02-21

      物態變化復習教案03-19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03-19

      關于認識自我復習教案03-20

      整式的乘法小結與復習教案03-20

      高三數學的復習教案03-19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10-26

      關于科技作品閱讀復習教案03-19

      《分數除法整理與復習》教案范文(精選10篇)10-19

      復習必修三課本的教案03-20

      在线咨询
      用戶協議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在线精品亚洲观看不卡欧 | 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男同gay片可播放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20 | 亚洲综合另类欧在线美 |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

        《出師表》復習教案

        《出師表》復習教案

        《出師表》復習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

          2、學習本文從容不迫、條分縷析的寫法。

          3、了解諸葛亮忠心輔佐兩朝的赤忱,了解他的政治主張,特別是對后主劉禪的勸勉。

          教學重點:目的1、2

          教學難點:目的2、3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基礎復習

          1、請在括號里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⑴。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士之氣,⑵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⑶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⑷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⑸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⑹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⑺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ǎ�,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⑻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⑼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⑽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⑾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⑿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2、請依次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拧�

          ⑵、

          ⑶、

         �、取�

         �、�、

         �、�、

         �、�、

         �、獭�

         �、�、

         �、巍�

         �、�、

         �、�、

          二、要點回顧

          1、作者: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

          2、表:古代奏議的一種。用于向君主陳說作者的請求和愿望。

          3、理解性背誦:

         �。�1)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3)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4)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5)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圣聽;②嚴明賞罰;③親賢遠

          佞。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

          (6)諸葛亮在劉備幾乎全軍覆沒的處境下,出任軍師,追隨劉備創業。他在《出師表》中寫到: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7)表達了作者對劉氏父子深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4、你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怎樣的賢臣?

          諸葛亮是一位知恩圖報、忠誠堅貞、盡心盡職的賢臣

          5、結合《出師表》全文,說說諸葛亮為什么要在出師之前竭力規勸劉禪任用賢能?

          答案要點:①為了解除后顧之憂②為了漢室之隆

          6、本文主要表達了什么情感?

          蘊含著作者對先帝的感恩圖報之情,表達其竭力效忠劉備父子的心愿。

          7、下面的一副對聯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列出的六項中任意選出兩項,寫出具體所指。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顧:三顧茅廬

         �。�1)六出: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獲(3)東和:東和孫吳(4)北拒:北拒曹魏(5)收二川:收取東川、西川(6)排八陣:擺設八陣圖

          三、強化練習

          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古今沒有發生變化的一項是()

          A.誠宜開張圣聽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D.茍全性命于亂世

          2.下列句中加點字與“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B.河曲智叟亡以應。

          C.亡命天涯

          D.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3.下面兩句話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危急存亡之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無敵國外患者

          C.蓋追先帝之殊遇 籠蓋四野

          D.以塞忠諫之路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4.下列關于課文第一節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的“益州”指蜀漢,“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

          B.作者分析形勢先說不利的主觀條件,后說有利的客觀條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先從正面說,再從反面說。

          D.本段的主旨句是“誠宜開張圣聽”,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建議。

          四、拓展練習

         �。ㄒ唬�2015江蘇鹽城)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1-4題。(15分)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①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②,歲滿不持一硯歸。

          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

          【注釋】①緣貢:趁著進項的機會。②才足貢數:僅僅滿足進項數量。③峭直:嚴厲剛直。

          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4分)

         �。�1)此悉貞良死節之臣(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4)平居無私書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晏子使楚》)

          B.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趙普》)

          C.故人、親黨皆絕之當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

          D.奉命于危難之間謹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

          3、翻譯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譯文:

         �。�2)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譯文:

          4、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5分)

         �。�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敘了什么內容?請簡要概括。(2分)

         �。�2)兩文同述為政與做人之道。諸葛亮建議后主要。包拯告誡后世子孫要。(各用一個四字短語回答)(2分)

         �。�3)請用【甲】文中一個詞語(短語)概括包拯這個人物形象。(1分)

         �。ǘ�(2015江蘇鎮江)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選段),完成5-8題。(共13分)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乙】公①無事,帶一書一役,挨村講鄉約,參以時事,民皆樂聽,淺直易從,無窒礙②難行者。遇孝慈節義之人,立即表揚,且為之咨嗟嘆賞曰:“我所不及�!狈搏@小偷到案,則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為此?”偷曰:“小人為貧所迫耳�!惫唬骸笆遣浑y。為利之最厚者,莫如紡織,且人人能為之�!彪S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偷在堂右,教以紡花之法。曰:“能,即釋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蓖翟杆籴�,無不留心學習,數日間,即能為矣。公曰:“此貲③本不過數百錢耳,今數日內,循環例換,已贏余若干,除汝飯食外,尚剩有數百錢,汝回去執業。倘再犯,不恕汝也�!蓖灯ィ倪^遷善者多。間有犯,則杖而后教之,在堂上紡花一月。三犯,則曰:“是不能改矣�!笔苟蹝吨毙星Р剑詿岽坠嘀�,一碗飲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則嗽終身不愈,不能作賊矣,仍紡花以沒世④。

          【注釋】①公:陸稼書:清朝康熙年間曾任嘉定]靈壽兩縣知縣。②窒礙:阻礙。③貲:通“資”。④沒(mò)世:死。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2)隨命仆市棉花斤余:

         �。�3)間有犯,則杖而后教之:

          (4)是不能改矣:__

          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句句子的意思。(4分)

          (1)陟罰臧吾,不宜異同。

          譯文:

          (2)偷泣而去,改過遷善者多。

          譯文:

          7、請用自己的話說說【乙】文中陸知縣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獨到之處。(3分)答:

          8、【甲】【乙】兩文都表達了無論為君還是為官都應做到____的觀點,在此基礎上,【甲】文還委婉批評后主有“”(用文中一詞)的行為錯誤。(2分)

         �。ㄈ�)、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9-12題。(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出師表》節選)

          【乙】信①數與蕭何②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鄙显唬骸叭羲氛哒l何?”曰:“韓信也�!鄙蠌土R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卧唬骸爸T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焙卧唬骸靶疑��!庇谑峭跤傩虐葜:卧唬骸巴跛芈裏o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蓖踉S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注釋]①信:韓信。②蕭何:劉邦的丞相。③上:帝王,這里指劉邦。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節選)

          9、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

         �、俪急静家拢ǎ谙鹊鄄灰猿急氨桑ǎ�

         �、酆温勑磐觯ǎ芡踉S之()

          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偃櫝加诓輳]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譯文:

         �、诖四诵潘匀ヒ病�

          譯文:

          11、【甲】段中,諸葛亮為什么向劉禪追敘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許國的經過?(4分)

          答:

          12、【甲】【乙】兩段中,先帝劉備與蕭何在對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4分)

          答:

          教學反思:

          《出師表》參考答案

          強化練習

          1、D2、D3、B4、B

          拓展練習

          1、(4分)(1)為……而死(2)身份地位,出身低下(或見識淺陋)

          (3)給予,送給(4)書信

          2、(2分)C

          3、(4分)(1)(只希望)在亂世里茍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2)包拯打開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直接到他面前陳述是非曲直,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騙。

          4、(5分)(1)先帝知遇之恩(或三顧茅廬)諸葛亮以身許國(或臨危受命)

          (2)親賢遠佞;廉潔自律(或清正廉潔)(3)賢臣(或貞良死節之臣)

          【附譯文】

          包拯字希仁,是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進士。(包拯)轉到端州當知府,升為殿中丞。端州出產硯臺,此前的知府趁著進貢大都斂取是貢數幾十倍的硯臺,來贈送給當朝權貴。包拯命令制造的硯臺僅僅滿足貢數,當政滿一年沒拿一方硯臺回家。

          按舊規矩,凡是訴訟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遞交狀子)。包拯打開官署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到跟前陳述是非,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瞞。

          包拯性情嚴峻剛直,憎惡辦事小吏苛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也斷絕往來。雖然地位高貴,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他)曾經說:“后代子孫當官從政,假若貪贓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聽從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孫。”

          5、(1)“顯示”或“表明”(2)買(3)偶爾(4)“這”或“這種人”“這人”(一個1分)【解析】此題考查文言詞語的解釋。涉及的同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解答時要聯系上下文.根據語境作出判斷。

          6、(1)升降官吏,評論人物,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府中而異(不同)。(2分)(2)小偷哭著離開,改掉偷盜的毛病變好的人很多。(2分)【解析】此題考查句子的翻譯。解答時要聯系上下文,重視句式的選擇、特殊用法和句中關鍵詞的意思。(1)關鍵詞“陟罰臧否”“異同”。(2))關鍵詞“去”“者”。

          7、重視感化教育;教以謀生之法;斷其做賊后路,致其終生無法偷盜。(共三點,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時即可)【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解答時,先從文中找出知縣改造小偷的方法,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表述。

          8、賞罰得當(1分,賞罰分明.有獎有罰,賞罰公平等意思都對)偏私(1分)【解析】此題為比較閱讀。甲文是諸葛亮對君主劉禪的勸諫,要他做到賞罰公平,同時委婉地道出他對后宮“偏私”的錯誤行為;乙文中'寫到了知縣對孝順仁慈有節操講道德的人進行表彰宣揚,對小偷進行一定的懲罰,做到了有獎有罰。

          【附譯文】

          陸知縣空閑時.(常常)帶一本書和一差役,一村一村結合時事講解鄉規民約,百姓都很喜歡聽,(他講的)通俗易懂、理由充分,容易(讓人)遵從,沒有阻礙和難以做到的。(陸知縣)遇到孝順仁慈有節操講道德的人,立即表彰宣揚,并且為了他感嘆贊賞說“我比不上啊�!狈彩亲サ叫⊥�,就(會對他)說:”你也是有人心的人啊,何至于做這種事7”小偷回答:“小人(這是)被貧窮逼迫罷了。”陸知縣說:“這不難(解決)。獲得利益最豐厚的事,沒有什么比得上紡棉織布,.而且人人能做這事。”隨即命令仆人買一斤多棉花在公堂的右側,把紡棉的方法教給小偷。又說:“學會了,就放了你,學不會,就是你懶惰,加倍懲處�!毙⊥迪M芸毂会尫�,沒有不專心學習的,幾天時間,就學會紡棉了。陸知縣說:“這本錢只不過幾百錢,現在幾天之內,已經賺取了許多,除去你的伙食錢外,還剩余幾百錢,你回家就從事這個職業。如是再-犯,是不會饒恕你的�!毙⊥悼拗x開,(像這樣)改掉偷盜的毛病變好的人很多。偶爾又犯的,就先打他(一頓),然后再教導他,并罰他在公堂上紡一個月棉花。屢教不改的,就說:“這種人不能改變了�!保ㄈ缓螅蓛蓚€差役用胳膊夾住他,急速走上一千多步,用熱醋(從他口中)灌入,當一碗醋喝到一半的時候,讓一人突然拍他的背部,(小偷)就會咳嗽不止,一輩子治不好,再也不能做小偷民.(只好)仍舊紡棉,一直到死。

          9、⑴平民,(2)身份低微(3)聽說(4)答應解析:此題考查文言詞語的含義。

          題目中的詞語都為文言實詞,要注意詞語的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

          10、(1)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拿當代的大事來詢問我1(2)這就是韓信離開的原因。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文的翻譯。要注意關鍵詞語的落實和特殊句式的運用。(1)關鍵詞“顧”“咨”和倒裝句式。(2)關鍵詞“所以”“去”。

          11、表明自己的忠心,(1分)啟發劉禪明白創業的艱難,(1分)從而發憤圖強,不負先帝遺愿,(1分)實現出師的目標,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業(1分)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回答時要聯系全文明確諸葛亮寫這篇“表”的目的。

          12、愛惜人才,(2分)知人善任。(2分)解析:此題為比較閱讀。甲段中劉備對待人才的態度,從諸葛亮的追敘本志中可以看出;乙文中蕭何對待人才的態度,從蕭何與韓信的對話中可以看出。

          [附譯文]

          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認為韓信是個奇才。隊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達幾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睗h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拜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高興,責備他說:“你逃跑,是為什么?”蕭何回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睗h王說:“你去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是韓信�!睗h王又責備道:“軍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來計算,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笔捄握f;“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薄皾h王說:“派他做個將軍吧�!笔捄握f:“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睗h主說:“那么讓他做大將�!笔捄握f:“太好了。”當下漢王就想叫韓信來拜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禮,現在任命大將,就像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是韓信離開的原因。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漢王答應了。那些軍官們聽說了,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等到任命大將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