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教案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教案

      時間:2024-10-11 01:55:46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精品教案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精品教案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精品教案

        第一課時: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上)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到學生克服盲目從眾的思想和行為

        2、能力:提高獨立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3、知識:知道從眾心理是青少年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到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從眾心理。

        2、教學難點:避免盲目從眾。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P2:閱讀教材故事,思考問題:

        產生從眾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2、P4: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情景,思考下列問題.

        (1)你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從眾的影響是積極地,它的積極影響是什么?

        (2)蒙蒙的行為是否值得,理由是?

        3、P4:看圖(見八年級上冊課本)回答問題:

        (1)圖片中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

        (2)圖片中的情景造成生么影響,我們身邊是否有這種行為并舉例?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故事欣賞導入:富爾頓用新測量方法測量固體氦的熱傳導度,這種比傳統理論要高出500倍。由于高地太多,他擔心別人會認為他標新立異、嘩眾取寵,就沒有伸張。而年輕的人也得出和富爾頓相似的結論并伸張出去了,引起科學界的關注。富爾頓說:如果當時我摘掉名為“習慣”的帽子,而戴上“創新”的帽子,那個年輕人絕不可能搶走我的榮譽。

        思考:導致富爾頓錯失良機的原因有哪些?

        從而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討論交流,讓學生領會知識點:生么是從眾心理?列舉生活中德事例加以說明。

        (從眾心理幾乎人人都有,它是支個體在社會群體的悟性的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行為的心理現象。)

        2、學生討論解決“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故事”根據材料提問學生討論回答。

        3、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從眾心理的心理現象。組織討論:聯系上述情景,談談從眾心理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

        2、自學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學生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同桌交流,回答問題,

        3、引到學生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展示圖片完成教材要求回答問題教師點評

        (三)總結全課、鞏固練習。

        具體流程:學生自由發言,談學習收獲教師總結,出示板書。

        六:板書設計:從眾心理的定義

        從眾心理從眾行為產生的原因

        從眾行為的影響

        七、補充課文正文

        1、從眾的表現形式?

        (1)是表面服從,內心也接受,所謂口服心服。

        (2)是口服心不服,出于無奈只得表面服從,違心從眾。

        (3)是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

        2、什么是“真從眾”和“假從眾”?

        "真從眾"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無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數人在一起不會錯"的隨大流思想。"假從眾"則往往是礙于情面或者免受群體的指責和懲罰。例如有的同學不吸煙,也不想吸煙,但伙伴中許多人都抽煙,為使自己與大家協調一致也只得抽上了。這種違心的從眾現象,在學生中還是比較多的。

        3、從眾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從眾心理的積極影響: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的社會風氣形成。從眾心里的消極影響:盲目從眾、隨波逐流是危險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

        生活中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一課《做自己主人》

        第二課時: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下)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正確認識好奇心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既要珍惜和重視好奇心,又要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2、能力:提高和發展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養好奇心,把握好好奇心方向。

        3、知識:正確認識好奇心理。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懂得好奇心的可貴

        2、教學難點: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P5:請大家閱讀教材上“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故事”,思考問題。

        (1)法布爾對昆蟲的觀察如此入迷,你知道什么原因嗎?

        (2)對昆蟲的強烈的好奇心最終使得法布爾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什么是好奇心?

        2、P6向學生展示材料“雞蛋是大頭還是小頭先出來的探究過程”,思考問題

        3、P6:請學生們閱讀教材知識卡片,思考問題:

        (1)科學家的成功與好奇心有什么關系?

        (2)為什么許多中學成為了小小的發明家?

        4、多媒體展示材料“成功的倫普上尉成為英國人俘虜的故事”,思考下列問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P7欣賞圖片,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問題:

        (1)你認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產生了“進去看看”和“來一支嘗嘗”的念頭?

        (2)談談你對“培養好奇心,要把握好方向”有什么新的認識?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展示故事——《蘋果里的五角星》

        問題:請同學們談感想。然后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引導學生解決問題1

        具體流程: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完成教材要求,學生會帶,老師點評教師引導學生領會什么是好奇心。

        2、自學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展示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同桌交流,回答問題學老師點評得出結論:好奇心與成功的關系。

        3、學生閱讀教材: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閱讀教材完成教材要求回答問題教師點評:看學生是否掌握好奇心與成功的關系。

        4、多媒體展示材料:解決問題4:

        具體流程:提出問題小組討論交流問題教師出示答案: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5、學生自學解決問題5:

        具體流程:閱讀材料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不健康好奇心帶來的危害。

        (三)總結全課、鞏固練習。

        具體流程:學生自由發言,談學習收獲教師總結,出示板書。

        六:板書設計:

        什么叫好奇心

        正確認識好奇心理

        好奇心的重要性

        怎樣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七、補充課文正文

        1、好奇心的概念:好奇心是指人們面臨新奇剌激情況時,產生驚奇而要探明現狀與原因的一種傾向。

        2、好奇心的意義和作用:

        ①“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是創造的起點,科學的發明和創造很大程度上起因于發明創造者好奇的個性。②許多中學生因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因好奇而不斷探索,善于觀察,開動腦筋,勇于創新,成了小小發明家。③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要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長,如果不注意,有時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3、青少年(中學生)培養好奇心,如何把握好方向?

        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首先要明辨是非,區分什么是良莠的好奇心;其次要發展好些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有利于培養高尚情操與品行,有利于智力與能力提高的好奇心;再次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4、如何正確認識好奇心理?

        ①“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是創造的起點,科學的發明和創造很大程度上起因于發明創造者好奇的個性。

        ②許多中學生因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因好奇而不斷探索,善于觀察,開動腦筋,勇于創新,成了小小發明家。

        ③有的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與最初沒有正確認識從眾和沒有把握好好奇的方向有關。因此,提高和發展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青少年辨別是非善惡、抵制誘或、杜絕不良嗜好。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要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長,如果不注意,有時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人的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唯有健康的好奇心,才能幫你消除無知,讓你發現奇跡。而不健康的好奇心則會使你誤入歧途。但我們對生活也不能沒有好奇心,那樣你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當你面對世界不再好奇心時,你不是在變大,而是在變老。風華正茂的我們應該抖擻精神,對生活充滿興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若引誘了我們的好奇心,我們或許也能夠創造一個奇跡。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教案】相關文章:

      我的情緒我做主心理健康教案(通用12篇)04-25

      心理報告格式06-01

      貝弗里奇報告的重點內容和概括02-22

      小學生三年級心理健康的教案(精選17篇)01-17

      心理健康教育總結10-21

      心理案例報告如何寫03-19

      心理健康課教學反思(精選14篇)06-09

      心理咨詢師案例報告范文08-22

      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總結范文三篇03-19

      心理健康協會學期工作計劃范文03-28

      用戶協議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在线看天美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密桃 | 视频一区手机视频 | 亚洲中文丝袜精品网 |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精品教案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精品教案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精品教案

          第一課時: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上)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到學生克服盲目從眾的思想和行為

          2、能力:提高獨立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3、知識:知道從眾心理是青少年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到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從眾心理。

          2、教學難點:避免盲目從眾。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P2:閱讀教材故事,思考問題:

          產生從眾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2、P4: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情景,思考下列問題.

          (1)你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從眾的影響是積極地,它的積極影響是什么?

          (2)蒙蒙的行為是否值得,理由是?

          3、P4:看圖(見八年級上冊課本)回答問題:

          (1)圖片中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

          (2)圖片中的情景造成生么影響,我們身邊是否有這種行為并舉例?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故事欣賞導入:富爾頓用新測量方法測量固體氦的熱傳導度,這種比傳統理論要高出500倍。由于高地太多,他擔心別人會認為他標新立異、嘩眾取寵,就沒有伸張。而年輕的人也得出和富爾頓相似的結論并伸張出去了,引起科學界的關注。富爾頓說:如果當時我摘掉名為“習慣”的帽子,而戴上“創新”的帽子,那個年輕人絕不可能搶走我的榮譽。

          思考:導致富爾頓錯失良機的原因有哪些?

          從而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討論交流,讓學生領會知識點:生么是從眾心理?列舉生活中德事例加以說明。

          (從眾心理幾乎人人都有,它是支個體在社會群體的悟性的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行為的心理現象。)

          2、學生討論解決“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故事”根據材料提問學生討論回答。

          3、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從眾心理的心理現象。組織討論:聯系上述情景,談談從眾心理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

          2、自學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學生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同桌交流,回答問題,

          3、引到學生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展示圖片完成教材要求回答問題教師點評

          (三)總結全課、鞏固練習。

          具體流程:學生自由發言,談學習收獲教師總結,出示板書。

          六:板書設計:從眾心理的定義

          從眾心理從眾行為產生的原因

          從眾行為的影響

          七、補充課文正文

          1、從眾的表現形式?

          (1)是表面服從,內心也接受,所謂口服心服。

          (2)是口服心不服,出于無奈只得表面服從,違心從眾。

          (3)是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

          2、什么是“真從眾”和“假從眾”?

          "真從眾"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無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數人在一起不會錯"的隨大流思想。"假從眾"則往往是礙于情面或者免受群體的指責和懲罰。例如有的同學不吸煙,也不想吸煙,但伙伴中許多人都抽煙,為使自己與大家協調一致也只得抽上了。這種違心的從眾現象,在學生中還是比較多的。

          3、從眾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從眾心理的積極影響: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的社會風氣形成。從眾心里的消極影響:盲目從眾、隨波逐流是危險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

          生活中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一課《做自己主人》

          第二課時: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下)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正確認識好奇心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既要珍惜和重視好奇心,又要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2、能力:提高和發展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養好奇心,把握好好奇心方向。

          3、知識:正確認識好奇心理。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懂得好奇心的可貴

          2、教學難點: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P5:請大家閱讀教材上“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故事”,思考問題。

          (1)法布爾對昆蟲的觀察如此入迷,你知道什么原因嗎?

          (2)對昆蟲的強烈的好奇心最終使得法布爾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什么是好奇心?

          2、P6向學生展示材料“雞蛋是大頭還是小頭先出來的探究過程”,思考問題

          3、P6:請學生們閱讀教材知識卡片,思考問題:

          (1)科學家的成功與好奇心有什么關系?

          (2)為什么許多中學成為了小小的發明家?

          4、多媒體展示材料“成功的倫普上尉成為英國人俘虜的故事”,思考下列問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P7欣賞圖片,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問題:

          (1)你認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產生了“進去看看”和“來一支嘗嘗”的念頭?

          (2)談談你對“培養好奇心,要把握好方向”有什么新的認識?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展示故事——《蘋果里的五角星》

          問題:請同學們談感想。然后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引導學生解決問題1

          具體流程: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完成教材要求,學生會帶,老師點評教師引導學生領會什么是好奇心。

          2、自學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展示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同桌交流,回答問題學老師點評得出結論:好奇心與成功的關系。

          3、學生閱讀教材: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閱讀教材完成教材要求回答問題教師點評:看學生是否掌握好奇心與成功的關系。

          4、多媒體展示材料:解決問題4:

          具體流程:提出問題小組討論交流問題教師出示答案: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5、學生自學解決問題5:

          具體流程:閱讀材料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不健康好奇心帶來的危害。

          (三)總結全課、鞏固練習。

          具體流程:學生自由發言,談學習收獲教師總結,出示板書。

          六:板書設計:

          什么叫好奇心

          正確認識好奇心理

          好奇心的重要性

          怎樣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七、補充課文正文

          1、好奇心的概念:好奇心是指人們面臨新奇剌激情況時,產生驚奇而要探明現狀與原因的一種傾向。

          2、好奇心的意義和作用:

          ①“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是創造的起點,科學的發明和創造很大程度上起因于發明創造者好奇的個性。②許多中學生因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因好奇而不斷探索,善于觀察,開動腦筋,勇于創新,成了小小發明家。③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要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長,如果不注意,有時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3、青少年(中學生)培養好奇心,如何把握好方向?

          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首先要明辨是非,區分什么是良莠的好奇心;其次要發展好些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有利于培養高尚情操與品行,有利于智力與能力提高的好奇心;再次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4、如何正確認識好奇心理?

          ①“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是創造的起點,科學的發明和創造很大程度上起因于發明創造者好奇的個性。

          ②許多中學生因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因好奇而不斷探索,善于觀察,開動腦筋,勇于創新,成了小小發明家。

          ③有的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與最初沒有正確認識從眾和沒有把握好好奇的方向有關。因此,提高和發展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青少年辨別是非善惡、抵制誘或、杜絕不良嗜好。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要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長,如果不注意,有時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人的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唯有健康的好奇心,才能幫你消除無知,讓你發現奇跡。而不健康的好奇心則會使你誤入歧途。但我們對生活也不能沒有好奇心,那樣你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當你面對世界不再好奇心時,你不是在變大,而是在變老。風華正茂的我們應該抖擻精神,對生活充滿興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若引誘了我們的好奇心,我們或許也能夠創造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