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教學設計
《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會發現信息、整理信息、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經歷嘗試解決的過程。
2、掌握筆算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認真檢查仔細驗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3、會用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學會連續進位、退位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明白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自學導航、課堂檢測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田園的小衛士——七星瓢蟲要到菜園里去捉害蟲!我們也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圖)
【設計意圖】由可愛的七星瓢蟲引入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4。
二、學習新知
活動一:發現問題
1、請仔細觀察,從圖中我們能獲取哪些關于白菜的信息?關于七星瓢蟲的有哪些?關于茄子的呢?(學生交流,隨著學生的匯報,逐個在大屏幕出示)
2、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預設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兩塊菜地一共有多少只瓢蟲?還有多少棵茄子沒有檢查?……(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在中將問題補充完整)
3、這節課我們主要來解決這四個問題問題,剩下的問題我們暫且先放到問題口袋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有順序地、有條理地觀察事物,發現信息,整理信息,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組織學生充分交流,利用從情境圖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問題,體會這些信息間的內在聯系。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1、4。
活動二:嘗試解決問題
一、探索連續進位的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1、解決關于白菜的問題
我們先來解決關于白菜的問題,自己先將題完整地讀一遍。誰會列算式?(學生交流,板書算式189+394=)
得數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打開導學案根據要思考的問題試著算一算,做完之后準備小組交流。(生根據導學案提示的問題試著計算)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有問題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一問或請教展示的同學。
(如果學生不提,老師提問:十位的8是怎么來的?百位的5是怎么來的?)
就像大家剛才說的,我們看!(用小棒演示算理)
我們一起梳理一遍剛才的計算過程。(教師邊說邊板演豎式)
【設計意圖】在學生有計算不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教師大膽放手,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與探索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根據遷移規律進行計算。演示算理及梳理計算過程達到進一步理解算理的目的。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1、2、4。
2、生獨立解決關于七星瓢蟲的問題
下面請同學們獨立解決關于七星瓢蟲的問題(兩塊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蟲?)把答案寫在導學案上。(生獨立把答案寫在導學案上)
抽生展示一下做法,全班交流。
3、小結并揭示課題
說說這兩道題和以前學的有何不同?
生可能答:個位相加滿10向十位進1,十位相加又滿10向百位進1;出現了連續進位的加法。
師揭示并板書課題:連續進位加。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兩塊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蟲?”這一問題,既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又強化計算方法。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3。
4、總結連續進位的加法計算法則
你能不能說說在計算這類連續進位的加法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生可能會回答:別忘了進位;數位對齊……)
出示加法法則,生讀。
【設計意圖】觀察總結,找出筆算加法的共同特點,體會“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
二、探索連續退位的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1、解決關于茄子的問題
剛才的學習咱們同學確實發揚了七星瓢蟲積極肯干的精神。下面我們來看關于茄子的問題,誰能給大家讀一讀?(抽生讀)
請你根據提示的問題自己試著把答案寫在作業單上。(學生根據導學案提示的問題自己試著把答案寫在作業單上)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算理和做法。(重點交流:個位5個一減6個一不夠怎么辦?十位用幾個十減7個十,又不夠怎么辦?百位上用幾百減去2個百?)
(用小棒演示算理)
根據剛才電腦的演示我們再一起梳理一遍剛才的計算過程。(師邊說邊板演豎式)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探討的連續退位的三位數減法。(板書:退位)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根據以前學習的知識大膽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1、4。通過互相交流引導學生弄清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的道理。
2、觀察展示學生的驗算算式,交流驗算的方法
(生可能出現的方法有:將差和減數合起來,看能不能等于被減數;用被減數減去差,看能不能得減數。)
小結:看來,驗算是幫助我們檢查的好方法!我們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會驗算的意義,養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好習慣。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2。
3、已檢查的茄子比已檢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生獨立解決,并交流做法)
4、師生總結計算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則
(生可能總結: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不論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都要向前一位借1。)
(出示減法法則,生讀。)
【設計意圖】觀察總結,找出筆算減法的共同特點,體會“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一在本位加10再減”的算理。
三、拓展應用
1、判斷對錯(幫七星瓢蟲檢查蔬菜)
菜園里還有許多蔬菜沒檢查呢,我們去幫助七星瓢蟲好嗎?仔細觀察,這幾棵蔬菜有病嗎?哪里生病了?你能幫它醫治嗎?
2、鞏固練習(幫七星瓢蟲找家)
大家看,辛苦了一天的七星瓢蟲正準備回家呢,它們實在是太累了,你能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嗎?來,動筆算算看,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3、拓展練習(接受七星瓢蟲的挑戰)
這么快就幫七星瓢蟲找到家了,最后他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戰嗎?好!請看大屏幕,想一想:□里填幾合適?
【設計意圖】判斷對錯是對計算易錯之處進行針對性練習。鞏固練習,既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同時也使學生養成細心計算的好習慣。拓展練習,在思考與交流中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練習的設計注意了層次性和坡度,通過本環節達成和檢測目標2、3、4。
四、歸納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等方面進行總結,整理本節課的收獲。
【設計意圖】回顧整理,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總結,提高學生的總結反思能力。不僅有知識上的積累,還有學習方法上的收獲,同時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和價值。
板書設計:
連續進位加 退位減
189 435 435
+394 -276 驗算:-159
583 159 276
【《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不進位乘法教學反思(精選10篇)11-21
《不退位減》課程教學反思(通用7篇)09-24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