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學反思參考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學反思參考
本節課的在考綱中屬于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內容部分,能力要求是II,即理解所列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在較復雜的情境中綜合運用其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評價。
一、根據考綱的要求,我對這節課作出如下的處理:
1.利用清晰的板書,呈現本節的知識框架和重難點內容。我一直認為PPT呈現的知識點因為幻燈片的切換而不連貫,這樣一節下來學生不能把整節課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內在的知識框架,導致知識的遷移能力不夠,到高三最綜合性的大體比較吃力。所以平常上課我堅持利用板書把整節課的內容以知識框架的形式呈現,并把重要的考點用紅筆標出。幫助學生建立每節課的小知識框架并養成構建知識框架的習慣。本節課我的板書知識框架是:
2.利用PPT把圖片、視頻和相關資料信息對教材的內容進行補充,增加課堂有趣性的同時能把重難點更形象直觀的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的記憶和理解重難點。本節補充到的相關資料有:制備細胞實驗操作截圖、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圖、膜蛋白圖、癌癥篩查報告單、精卵結合圖、胞間連絲顯微照片、生命的起源視頻等。充分利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讓知識不拘泥于的課本,擴充學生的視野。
3.以題帶點,養成細讀教材的習慣。本節的每一部分內容的講解都是先安排學生做典型例題、小組討論答案、提問學生提供判斷分每個選項的正誤的依據(在教材中照,具體到第幾頁第幾句話)、教師總結板書,變式訓練。這樣以題帶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做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研讀教材的能力,慢慢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變式訓練能當堂利用所學知識點對現實情景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評價。
二、課后情況反饋:
1.課堂的任務的執行情況:基本能完成教學任務,但由于班級音響問題,導致課堂時間不足40分鐘,課堂教學節奏較快,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內容沒能完全講透, 大家建議把體驗制備細胞膜操作步驟簡化,把時間挪到細胞的功能處。
2.學生掌握情況分析:大部分學生完成了課前預習部分,在課堂上能跟上老師的節奏,能快速準確答題,做題的正答率挺高,課后問了幾個學生的反饋都說最后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部分內容不是很明白,導致這一原因是課堂時間不夠,以后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各教學內容的時間安排。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學反思參考】相關文章: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參考02-22
《沃爾塔瓦河》教學反思參考02-02
《常見天氣系統——鋒》教學反思07-13
6-10的認識教學反思參考03-20
《小貓釣魚》教學反思參考(精選15篇)05-25
《認識公頃》教學反思參考(通用10篇)09-20
《和時間賽跑》教學反思參考(通用11篇)11-27
麋鹿教案參考范文及反思03-19
演講教學設計參考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