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三國演義讀書感想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

      時間:2024-10-26 23:59:48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

        小的時候,受戰爭電視劇的影響,我竟然產生了渴望戰爭的想法——打仗的時候,那些劇中的主人公多么英勇啊!一個人殺了幾十個敵人,威風凜凜。我信奉的,是亂世出英雄。

        我懷著這種心理,翻開了《三國演義》。

        ……

        看完后,我覺得心冷冷的。《三國演義》就是以東漢末年的戰亂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世紀的風云變幻。在整部小說中,我最喜愛的人物非曹操莫屬了。雖然整部小說擁劉反曹的意思十分明顯,可我覺得,曹操是一個英雄,他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基本平定了北方諸候割據的戰亂局面。對于奸詐,那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所必須具備的,這總比那個滿口仁義,內心奸詐的偽君子劉備強。

        我讀到那些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時,心里十分激動,可是后來,書中描寫了戰爭之后的場面——“流民無數,尸橫千里,百里不聞雞鳴狗叫”。我的心被觸動了。這讓我聯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用了兩千多萬人的生命為代價,取得了戰爭的最后勝利。兩千多萬人,這是什么概念,我們有什么權利去剝奪別人的生命?

        從這時開始,我厭惡戰爭了。懷著一種新的心情看下去。到赤壁之戰了。我希望曹操可以擊敗孫權、劉備,統一中國,停止戰爭。結果還是不盡人意,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諸葛亮在這時出山了,曹操大敗,退回北方。

        孔明的出山其實是一場悲劇。這在孔明出山前作者就已經寫下前奏,作者借用了諸葛孔明之師司馬徽說了一句:“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果然,諸葛亮后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寸土未得,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孔明的出山使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了,這只能使曹操統一中國的步伐慢下來,但這時,北方統一南方的局勢已定,孔明還是沒能擋住歷史的車輪。

        《三國演義》最后定了三國歸晉,向我們講述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在《三國演義》一百年的戰亂中,無辜的百姓是死得最多的,就因為三個國家的矛盾,出現了多少人永遠分離,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歷史悲劇。

        我讀完整本《三國演義》,我希望世界上沒有戰爭,取而代之的是和平,因為我回首了戰爭,所以更珍愛現在的和平。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相關文章:

      《水滸傳》讀書感想(精選18篇)03-15

      高爾基童年讀書感想(通用16篇)10-14

      小學生讀書感想范文(精選56篇)04-25

      陪孩子讀書感想怎么寫(通用12篇)04-30

      臺灣旅游感想03-19

      環境調查感想03-19

      感想怎么寫12-08

      公司年會感想03-19

      《草原》教學感想01-15

      植樹帶來的感想03-19

      用戶協議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主播欧洲一区 | 日本道二区免费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 在线免费在线观看的a | 中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

          小的時候,受戰爭電視劇的影響,我竟然產生了渴望戰爭的想法——打仗的時候,那些劇中的主人公多么英勇啊!一個人殺了幾十個敵人,威風凜凜。我信奉的,是亂世出英雄。

          我懷著這種心理,翻開了《三國演義》。

          ……

          看完后,我覺得心冷冷的。《三國演義》就是以東漢末年的戰亂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世紀的風云變幻。在整部小說中,我最喜愛的人物非曹操莫屬了。雖然整部小說擁劉反曹的意思十分明顯,可我覺得,曹操是一個英雄,他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基本平定了北方諸候割據的戰亂局面。對于奸詐,那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所必須具備的,這總比那個滿口仁義,內心奸詐的偽君子劉備強。

          我讀到那些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時,心里十分激動,可是后來,書中描寫了戰爭之后的場面——“流民無數,尸橫千里,百里不聞雞鳴狗叫”。我的心被觸動了。這讓我聯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用了兩千多萬人的生命為代價,取得了戰爭的最后勝利。兩千多萬人,這是什么概念,我們有什么權利去剝奪別人的生命?

          從這時開始,我厭惡戰爭了。懷著一種新的心情看下去。到赤壁之戰了。我希望曹操可以擊敗孫權、劉備,統一中國,停止戰爭。結果還是不盡人意,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諸葛亮在這時出山了,曹操大敗,退回北方。

          孔明的出山其實是一場悲劇。這在孔明出山前作者就已經寫下前奏,作者借用了諸葛孔明之師司馬徽說了一句:“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果然,諸葛亮后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寸土未得,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孔明的出山使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了,這只能使曹操統一中國的步伐慢下來,但這時,北方統一南方的局勢已定,孔明還是沒能擋住歷史的車輪。

          《三國演義》最后定了三國歸晉,向我們講述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在《三國演義》一百年的戰亂中,無辜的百姓是死得最多的,就因為三個國家的矛盾,出現了多少人永遠分離,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歷史悲劇。

          我讀完整本《三國演義》,我希望世界上沒有戰爭,取而代之的是和平,因為我回首了戰爭,所以更珍愛現在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