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別裁》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別裁》作者是南懷瑾老先生,老先生在開篇便提到了讀書做學問重在學以致用、注重如何將知識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我們做人、做事的境界。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生活中的某一個側面,相互之間很難達到一個全面、通透的交融,難免別人不了解或者不理解自己的做法。在引航工作中更是如此,不同國籍的船長,有著不同種族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航海經歷,甚至他上個航次經歷了什么,上個港口的引水對他及他的船舶產生了什么,我們也不大了解,船長對我們亦是如此。所以他們有可能對我們引航員自己覺得對的、通常的做法表示質疑。我們要學會包容、學會理解、學會換位思考。如果因為船長的不理解、質疑而強烈反彈甚至“不慍”,那還是君子么?
子曰:“觀過而知仁”。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的生活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所以孔子說“觀過而知仁”,我們看見別人犯了錯誤,自己便要深思、反省,不要再犯這個錯誤。當我們在安全會上或者生活的閑聊中,聽別人講起、分析他遇到的尷尬情況、險情甚至事故時,我們更要深刻的反思、總結,在吸取他人經驗教訓的同時,時刻提醒自己,謹慎操作,不可魯莽,不可大意,不要在同樣的情況下犯相同的錯誤,真正的做到“觀過而知仁”。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作為長期無法在父母身邊盡孝的孩子,我們該如何去孝順父母?打錢給父母是一種方式,但我想這絕不是僅有的一種方式,也許父母更想聽聽你的聲音,見見你的樣子,可憐天下父母心!有空的時候可以多給父母打打電話、視頻一下,多多溝通,拉拉家常,讓父母心安。避免給父母“色難”,避免無意識的給父母難看的臉色。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是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了別人,而將自己最壞的一面留給了最關心自己的家人,真的不應該。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畢竟是圣人,我們常人無法做到,但是否可以返過來講:“不逾矩而從心所欲”。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按照規章、規范去做,如果修養到了一定程度,做到在規章、規范內“從心所欲”。例如寧波港區航道有順水時16節的限速規定,我們大可以在規范的限制內、安全的前提下,走14節或者15節而“從心所欲”。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規范,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不必執著于、抱怨于規范帶來的不適感,而是要著眼于提高自己的內心修養、養成積極、優良的心理狀態,真正做到“不逾矩而從心所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平時應該多向高級別的師傅們學習,向船長學習,向同級別的同學學習,也可向低級別的徒弟學習,每個人都有其閃光點,專長的項目,只有調整好心態,虛心好學,“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引航技術才會不斷地進步,才會更加安全的引航。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讀書人要有胸懷,特別是從事航海職業的讀書人更要有海一樣的胸懷。讀書人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氣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剛毅,有決斷,要看得準、拿得穩,對事情處理有見解。作為引航員,是每天站在十幾層樓高的駕駛臺,面對著廣袤的大海,要處理各種繁雜的海上交通局面、保障重大財產安全的男人,更要有著廣闊的胸襟和大的格局。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
【《論語別裁》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06-21
關于論語別裁讀書筆記09-14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6篇01-19
關于論語別裁讀書筆記范文03-25
《論語別裁》優秀讀書筆記范文06-24
關于論語別裁讀書筆記(通用5篇)07-01
論語別裁讀后感06-21
《論語》別裁讀后感06-14
論語別裁讀后感范文04-01
《論語別裁》讀后感范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