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示范項目建議書

      時間:2022-01-23 18:19:52 建議書 我要投稿

      示范項目建議書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建議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建議書是個人或者單位有關方面為了開展某項工作,完成某項任務或進行某種活動而倡議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建議時使用的一種文體。那么你有了解過建議書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示范項目建議書,歡迎大家分享。

      示范項目建議書

        項目名稱:**縣桑園冬季間套種馬鈴薯技術研究和示范項目

        申報單位:**縣農業區劃辦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法人代表:

        聯系電話:

        電子信箱:

        主管部門: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電子信箱:

        項目申報時間:XX年8月29日

        一、項目摘要:

        項目名稱:**縣桑園冬季間套種馬鈴薯技術研究和示范

        建設地點:**縣鄉鎮村。

        建設年限:XX年12月~XX年12月。

        建設規模:建設試驗面積12畝,建設示范面積100畝。

        建設性質:該項目由省**縣農業區劃辦、**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擔。

        二、項目建設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1、農作物間套種是近時期**地區農業增效的有效措施

        農作物相互間套種是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高效農業生產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的間套種研究,是事關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的戰略問題,也是近來農業技術研究的熱門課題。

        2、**地區冬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研究取得初步進展

        從XX年開始,**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在**開展冬季間套種馬鈴薯的試驗,取得初步成功,在**縣果園冬季連片間套種馬鈴薯的試驗示范中,畝產量達到1500公斤以上,為**地區冬季間套種馬鈴薯打下了較好的研究基礎。

        3、根據《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XX-20xx》中的布局規劃,馬鈴薯是我國第五大糧食作物,糧菜飼兼用,加工用途多,產業鏈條長,增產增收潛力大,因其營養豐富,被譽為“地下蘋果”和“第二面包”。近年來,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穩步提高,在增加食品營養源、豐富市場食品種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但是,我國馬鈴薯生產也面臨著優質高產品種缺乏、脫毒種薯供應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機械化水平低、貯藏技術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約,亟需提升生產、加工、貯藏、流通水平,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東北、華北、西北、西南、**5個優勢區。其中,**馬鈴薯優勢區包括**、**、**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東部地區,主要包括82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鮮食用薯和出口鮮薯品種。

        4、以**縣為主要代表的**地區桑園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間和時間適宜進行馬鈴薯間套種植,增收效應將十分明顯

        **地區桑園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間和時間適宜進行馬鈴薯間套種植的。**縣的桑園面積在**萬畝左右,間套種植馬鈴薯每畝產量可達1000公斤左右,每畝增收1000元(按1.0元/公斤計算)計算,如果全縣桑園全部進行馬鈴薯間套種,種植面積按一半進行統計,預計全縣**萬畝桑園(實際面積為**萬畝)可多增加生產收入*億元。

        5、在我縣開展冬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的研究和示范,拓寬我縣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體系,符合國家農業七大體系建設和**省錢糧雙增的農業產業政策,該項技術的`推廣,將給**地區桑蠶生產增加產值奠定更好的基礎。

        6、本項目的技術依托單位**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是省綜合研究實力三強所之一,長期進行馬鈴薯的育種、栽培、免耕及間套種技術研究,XX年通過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馬鈴薯品種3個,“**冬種馬鈴薯新品種篩選和春夏繁種技術研究”通過XX年**科技廳研究成果鑒定。現本單位又是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的實施單位。有過強過硬的技術支持本項目的研究工作。

        因此,在**縣開展冬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的研究,建立示范基地,推廣項目技術成果,帶動**地區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產業發展,增加農民和農業的收入,意義十分重大,符合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農業七大體系建設的產業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以**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的作為技術依托單位,本項目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

        三、項目建設地點及建設條件分析

        四、馬鈴薯市場供求分析及預測

        馬鈴薯作為我國第五大糧食作物,可以作為糧食、蔬菜和加工等各種用途,市場容量非常大。**地區秋、冬、春季栽培的馬鈴薯,多以鮮食和加工的早熟、優質馬鈴薯為主,尤其是沿海城市、東盟國家的居民特別喜歡**地區馬鈴薯,市場前景非常好。

        另外,國內的主產區馬鈴薯以加工型品種為主,且集中上市,價格相對偏低,多在0.5~0.7元/公斤;而**的馬鈴薯均已優質、早熟品種為主,時間上填補了國內主產區產品在季節時間上的空白,所以價格一直較高,價格均在1.0~1.5元/公斤左右,經濟效益顯(!)著,市場競爭力也非常強。

        五、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

        六、項目技術方案

        1、本項目的生產技術路線:

        引進新品種→品種篩選試驗→適應性試驗→生產性試驗示范→鑒定驗收→技術總結→技術推廣。

        2、項目技術來源:

        項目技術主要來源于**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該研究所是**農業科研實力三強之一,馬鈴薯研究技術達到全國同行先進水平,位居省馬鈴薯研究前茅。

        七、項目建設目標:

        在**縣開展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品種篩選研究,建設**縣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生產示范基地,為**地區發展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提供理論指導依據。

        八、項目建設規模和內容

        1、建設規模:

        篩選馬鈴薯新品種1~2個,供生產推廣應用;在**縣鎮村建設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生產示范基地100畝。

        2、建設內容:

        (1)在**縣開展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品種篩選研究,篩選出適宜在**縣桑園冬春季生態環境進行間套種的馬鈴薯新品種;

        (2)利用篩選出的馬鈴薯新品種,在**縣桑園春季進行馬鈴薯間套種生產性試驗;

        (3)**縣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生產與示范;

        (4)總結研究示范技術數據,為**縣推廣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九、資金估算和資金籌措

        經費來源預算(萬元)

        經費支出預算(萬元)

        合計

        30

        合計

        30.00

        單位自籌

        儀器、設備購置費

        2.00

        部門提供

        材料及能源費

        12.00

        銀行貸款

        試驗外協費

        6.00

        申請資助

        30

        資料、印刷費

        0.50

        調研、差旅費

        3.00

        場地、設備租用費

        4.50

        人員費

        其他費用

        2.00

        項目所需資金通過申請省農業區劃辦專項財政經費資助。

        十、建設期限和實施的進度安排

        項目實施期限:XX年12月1日— XX年12月1日。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1、XX年12月――XX年3月,引進早熟脫毒馬鈴薯品種,進行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品種篩選研究,篩選出適合在**縣桑園冬春季生態環境進行間套種的馬鈴薯新品種;

        2、XX年12月――XX年3月,利用篩選出的馬鈴薯新品種,進行桑園春季間套種馬鈴薯開展生產性試驗與示范工作,鑒定與驗收;

        3、XX年3月――XX年12月,分析研究試驗和示范技術數據,并總結出結題報告。

        十一、項目組織管理和運行

        嚴格按照**省農業區劃辦項目和項目合同的要求組織實施,接受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根據實際需要修改試驗研究方案,按時通報項目進展情況,項目完成后,及時做好項目總結工作。

        十二、效益分析和風險評估

        1、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1)增加地方稅收

        應用本項目研究篩選的馬鈴薯新品種在**縣開展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相對于傳統的桑樹種植,在同樣的季節時間上多收了一造馬鈴薯,將增加我市特色農業產業的種植效益,增加農民和農業收入,帶動桑蠶生產,增加地方稅收。

        (2)增加農業生產總值

        農民種植效益方面,經初步估算,應用本項目研究、選育的馬鈴薯新品種進行高效間套種栽培,每畝增加收入1000元,我縣桑園種植區將增加*億元的總收入。

        (3)增加桑農生產性純收入

        按每畝投資500元計算,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畝增加純收入500元,我縣**萬畝桑園全部進行間套種,將為桑農增加純收入****萬元。

        2、項目社會效益分析:

        (1)產業效益:本課題研究將在**帶動和培養一批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研究和種植技術人員,增加桑園種植效益,改善和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實現農業和農民錢糧雙增收。

        (2)農業人力資源效益: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培訓一大批桑園間套種馬鈴薯的技術人員,為今后農業發展打下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3)桑園間套種馬鈴薯的產業發展,在農資供應、產品技術服務、產品流通和運輸等各個環節增加就業人數,在很大程度上擴大項目發展的受益人群,

        3、生態效益:

        在我縣進行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充分利用了桑園生產的時間和空間,可以起到水土保持和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改善桑園生態環境,對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4、項目風險評估

        (1)本項目的研究成果是篩選出馬鈴薯間套種的新品種,以及桑園冬春季節間套種馬鈴薯的技術模式、技術示范,資金全部應用與試驗和示范工作,不存在資金風險的問題。

        (2)項目實施過程中,不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化肥,不對農業環境造成污染,不存在環境風險。

        十三、結論

        1、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農業產業政策和農業發展趨勢,農村和桑蠶行業也需要新的技術模式來促進蠶桑業綜合效益的提高,所以本項目研究意義重要重大;而且本項目以**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和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南寧試驗站為技術依托單位,在技術上是可靠的,操作上是現實可行的。

        2、建議**省農業區劃辦對上述項目的立項予以研究,批準立項。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示范項目建議書】相關文章:

      關于申報項目的請示范文08-28

      關于申請項目資金的請示范文07-04

      項目建議書規程12-17

      酒店項目建議書12-15

      項目建議書的批復范文08-16

      關于項目建議書的批復06-15

      景觀規劃項目建議書12-25

      有關農業項目建議書范例12-17

      建筑工程項目建議書12-24

      項目建議書的基本內容12-15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有码日韩激情中文视频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在线观看国产二级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示范項目建議書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建議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建議書是個人或者單位有關方面為了開展某項工作,完成某項任務或進行某種活動而倡議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建議時使用的一種文體。那么你有了解過建議書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示范項目建議書,歡迎大家分享。

        示范項目建議書

          項目名稱:**縣桑園冬季間套種馬鈴薯技術研究和示范項目

          申報單位:**縣農業區劃辦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法人代表:

          聯系電話:

          電子信箱:

          主管部門: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電子信箱:

          項目申報時間:XX年8月29日

          一、項目摘要:

          項目名稱:**縣桑園冬季間套種馬鈴薯技術研究和示范

          建設地點:**縣鄉鎮村。

          建設年限:XX年12月~XX年12月。

          建設規模:建設試驗面積12畝,建設示范面積100畝。

          建設性質:該項目由省**縣農業區劃辦、**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擔。

          二、項目建設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1、農作物間套種是近時期**地區農業增效的有效措施

          農作物相互間套種是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高效農業生產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的間套種研究,是事關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的戰略問題,也是近來農業技術研究的熱門課題。

          2、**地區冬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研究取得初步進展

          從XX年開始,**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在**開展冬季間套種馬鈴薯的試驗,取得初步成功,在**縣果園冬季連片間套種馬鈴薯的試驗示范中,畝產量達到1500公斤以上,為**地區冬季間套種馬鈴薯打下了較好的研究基礎。

          3、根據《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XX-20xx》中的布局規劃,馬鈴薯是我國第五大糧食作物,糧菜飼兼用,加工用途多,產業鏈條長,增產增收潛力大,因其營養豐富,被譽為“地下蘋果”和“第二面包”。近年來,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穩步提高,在增加食品營養源、豐富市場食品種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但是,我國馬鈴薯生產也面臨著優質高產品種缺乏、脫毒種薯供應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機械化水平低、貯藏技術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約,亟需提升生產、加工、貯藏、流通水平,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東北、華北、西北、西南、**5個優勢區。其中,**馬鈴薯優勢區包括**、**、**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東部地區,主要包括82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鮮食用薯和出口鮮薯品種。

          4、以**縣為主要代表的**地區桑園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間和時間適宜進行馬鈴薯間套種植,增收效應將十分明顯

          **地區桑園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間和時間適宜進行馬鈴薯間套種植的。**縣的桑園面積在**萬畝左右,間套種植馬鈴薯每畝產量可達1000公斤左右,每畝增收1000元(按1.0元/公斤計算)計算,如果全縣桑園全部進行馬鈴薯間套種,種植面積按一半進行統計,預計全縣**萬畝桑園(實際面積為**萬畝)可多增加生產收入*億元。

          5、在我縣開展冬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的研究和示范,拓寬我縣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體系,符合國家農業七大體系建設和**省錢糧雙增的農業產業政策,該項技術的`推廣,將給**地區桑蠶生產增加產值奠定更好的基礎。

          6、本項目的技術依托單位**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是省綜合研究實力三強所之一,長期進行馬鈴薯的育種、栽培、免耕及間套種技術研究,XX年通過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馬鈴薯品種3個,“**冬種馬鈴薯新品種篩選和春夏繁種技術研究”通過XX年**科技廳研究成果鑒定。現本單位又是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的實施單位。有過強過硬的技術支持本項目的研究工作。

          因此,在**縣開展冬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的研究,建立示范基地,推廣項目技術成果,帶動**地區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產業發展,增加農民和農業的收入,意義十分重大,符合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農業七大體系建設的產業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以**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的作為技術依托單位,本項目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

          三、項目建設地點及建設條件分析

          四、馬鈴薯市場供求分析及預測

          馬鈴薯作為我國第五大糧食作物,可以作為糧食、蔬菜和加工等各種用途,市場容量非常大。**地區秋、冬、春季栽培的馬鈴薯,多以鮮食和加工的早熟、優質馬鈴薯為主,尤其是沿海城市、東盟國家的居民特別喜歡**地區馬鈴薯,市場前景非常好。

          另外,國內的主產區馬鈴薯以加工型品種為主,且集中上市,價格相對偏低,多在0.5~0.7元/公斤;而**的馬鈴薯均已優質、早熟品種為主,時間上填補了國內主產區產品在季節時間上的空白,所以價格一直較高,價格均在1.0~1.5元/公斤左右,經濟效益顯(!)著,市場競爭力也非常強。

          五、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

          六、項目技術方案

          1、本項目的生產技術路線:

          引進新品種→品種篩選試驗→適應性試驗→生產性試驗示范→鑒定驗收→技術總結→技術推廣。

          2、項目技術來源:

          項目技術主要來源于**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該研究所是**農業科研實力三強之一,馬鈴薯研究技術達到全國同行先進水平,位居省馬鈴薯研究前茅。

          七、項目建設目標:

          在**縣開展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品種篩選研究,建設**縣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生產示范基地,為**地區發展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提供理論指導依據。

          八、項目建設規模和內容

          1、建設規模:

          篩選馬鈴薯新品種1~2個,供生產推廣應用;在**縣鎮村建設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生產示范基地100畝。

          2、建設內容:

          (1)在**縣開展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品種篩選研究,篩選出適宜在**縣桑園冬春季生態環境進行間套種的馬鈴薯新品種;

          (2)利用篩選出的馬鈴薯新品種,在**縣桑園春季進行馬鈴薯間套種生產性試驗;

          (3)**縣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生產與示范;

          (4)總結研究示范技術數據,為**縣推廣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九、資金估算和資金籌措

          經費來源預算(萬元)

          經費支出預算(萬元)

          合計

          30

          合計

          30.00

          單位自籌

          儀器、設備購置費

          2.00

          部門提供

          材料及能源費

          12.00

          銀行貸款

          試驗外協費

          6.00

          申請資助

          30

          資料、印刷費

          0.50

          調研、差旅費

          3.00

          場地、設備租用費

          4.50

          人員費

          其他費用

          2.00

          項目所需資金通過申請省農業區劃辦專項財政經費資助。

          十、建設期限和實施的進度安排

          項目實施期限:XX年12月1日— XX年12月1日。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1、XX年12月――XX年3月,引進早熟脫毒馬鈴薯品種,進行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品種篩選研究,篩選出適合在**縣桑園冬春季生態環境進行間套種的馬鈴薯新品種;

          2、XX年12月――XX年3月,利用篩選出的馬鈴薯新品種,進行桑園春季間套種馬鈴薯開展生產性試驗與示范工作,鑒定與驗收;

          3、XX年3月――XX年12月,分析研究試驗和示范技術數據,并總結出結題報告。

          十一、項目組織管理和運行

          嚴格按照**省農業區劃辦項目和項目合同的要求組織實施,接受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根據實際需要修改試驗研究方案,按時通報項目進展情況,項目完成后,及時做好項目總結工作。

          十二、效益分析和風險評估

          1、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1)增加地方稅收

          應用本項目研究篩選的馬鈴薯新品種在**縣開展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相對于傳統的桑樹種植,在同樣的季節時間上多收了一造馬鈴薯,將增加我市特色農業產業的種植效益,增加農民和農業收入,帶動桑蠶生產,增加地方稅收。

          (2)增加農業生產總值

          農民種植效益方面,經初步估算,應用本項目研究、選育的馬鈴薯新品種進行高效間套種栽培,每畝增加收入1000元,我縣桑園種植區將增加*億元的總收入。

          (3)增加桑農生產性純收入

          按每畝投資500元計算,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畝增加純收入500元,我縣**萬畝桑園全部進行間套種,將為桑農增加純收入****萬元。

          2、項目社會效益分析:

          (1)產業效益:本課題研究將在**帶動和培養一批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研究和種植技術人員,增加桑園種植效益,改善和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實現農業和農民錢糧雙增收。

          (2)農業人力資源效益: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培訓一大批桑園間套種馬鈴薯的技術人員,為今后農業發展打下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3)桑園間套種馬鈴薯的產業發展,在農資供應、產品技術服務、產品流通和運輸等各個環節增加就業人數,在很大程度上擴大項目發展的受益人群,

          3、生態效益:

          在我縣進行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充分利用了桑園生產的時間和空間,可以起到水土保持和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改善桑園生態環境,對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4、項目風險評估

          (1)本項目的研究成果是篩選出馬鈴薯間套種的新品種,以及桑園冬春季節間套種馬鈴薯的技術模式、技術示范,資金全部應用與試驗和示范工作,不存在資金風險的問題。

          (2)項目實施過程中,不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化肥,不對農業環境造成污染,不存在環境風險。

          十三、結論

          1、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農業產業政策和農業發展趨勢,農村和桑蠶行業也需要新的技術模式來促進蠶桑業綜合效益的提高,所以本項目研究意義重要重大;而且本項目以**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和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南寧試驗站為技術依托單位,在技術上是可靠的,操作上是現實可行的。

          2、建議**省農業區劃辦對上述項目的立項予以研究,批準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