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優秀評課稿
有幸聽到了呂老師執教的林海一課,感受到了中青年骨干教師扎實的語文功底以及親切自然的教風,這對自己的語文教學有著很大裨益。
林海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的名篇。老舍是有名的京派作家,用詞考究,注重韻味,在林海一文中也體現出了這一特點。寫出了位于我國北方的大興安嶺的所特有的美與神韻。
在課文的引入中,呂老師播放了林海的多姿多態的美景,配以優美的旋律,給人以美不勝收的感覺,讓學生如癡如醉于林海美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下文繼續學習打下了鋪墊。在課題地引出中,可以適當地突出海字,讓學生感受到大小興安嶺如同大海一樣廣闊無邊,嘆為觀止,讓人感受到林海的雄壯美。見到這樣的'美景,老舍有怎么樣的感受呢?直接引入到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受。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幾處出現了“親切”“舒服”。通過朗讀來感受美景給老舍帶來的“親切”“舒服”。并通過句式訓練來鍛煉口語表達能力,達到了學生對文本重點句的內化。
林海的美令人心曠神怡,那老舍又是怎樣寫出林海的美來的呢?從朗讀中概括出大興安嶺的美景有哪些方面?有效精煉地過渡語穿插,引導學生的思維進入縱深,細讀品味大興安嶺的嶺、樹、花美在哪里?在重點講述嶺美的時候,對重點句進行多層次朗讀,讓學生深入感受嶺的美。并由此把本課的知識點外移,引入生活化的語文學習情景中,呂老師把在旅游時拍攝的江南水鄉的拱橋讓學生觀看,并設計好了練習設計的鋪墊,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由嶺及嶺上的樹與花,進行多方位的全景描寫,輔以配套的練習把文本不斷內化,在朗讀聲中感受嶺與嶺上樹與花的美。
林海的美是一種自然的美,給人以親切與舒服。像這樣寫景的文章,比較多的還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讓學生深入文本,感受大自然的美。
【《林海》優秀評課稿】相關文章:
將心比心評課稿01-20
梯形評課稿01-20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