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張纮字子綱》閱讀理解和譯文

      時間:2021-06-13 17:50:40 古籍 我要投稿

      《張纮字子綱》閱讀理解和譯文

        文言文閱讀(19分)

      《張纮字子綱》閱讀理解和譯文

        張纮字子綱,廣陵人,游學京都,舉茂才,大將軍何進,司空荀爽辟為掾,皆稱疾不就,避難江東,孫策創業,遂委質焉。表為正議校尉,纮與張昭井與參謀。后呂布襲取徐州,因為之牧,不欲令纮與策從事。追舉茂才,移書發遣纮,纮心惡布,恥為之屈。策亦重惜纮,欲以自輔,不遣,曰:海產明珠,所在為寶。楚雖有才,晉實用之。英偉君子,所游見珍,何必本州哉?從討丹楊,策身臨行陳,纮諫曰:夫主將,三軍之所系命也,主公不宜輕脫,自敵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無令國內上下危懼。

        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許宮,留為侍御史。曹公聞策薨,欲因喪伐吳。纮諫,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若其不克,成讎棄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欲令纮輔權內附,出纮為會稽東部都尉。

        初,瑯琊趙昱為廣陵太守,察纮孝廉,昱后為笮融所殺,纮甚傷憤,而力不能討。昱門戶絕滅,及纮在東部,遣主簿至瑯琊設祭,并求親戚為之后,以書屬瑯琊相臧宣,宣以趙宗中五歲男奉昱祀,權聞而嘉之。及討江夏,以東部少事,命纮居守,避領所職。權以纮有鎮守之勞,欲論功加賞。纮厚自挹損,不敢蒙寵,權不奪其志。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諷。初,權于群臣多呼其字,惟呼張昭曰張公,纮曰東部,所以重二人也。

        后,權以纮為長史,從征合肥。合肥城久不拔,纮進計曰:古之圍城,開其一面,以疑眾心。今圍之甚密,攻之又急,誠懼并命戮力。死戰之寇,固難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寬之,以觀其變。議者不同。會救騎至,數至圍下,馳騁挑戰。權率輕騎將往突敵,纮諫曰: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權納纮言而止。明年將復出軍,纮又諫曰:今麾下值困厄之際,有扶危之功,宜廣開播殖,任賢使能,務崇寬惠,順天命以行誅,可不勞而定也。于是遂止不行。

        纮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令還吳迎家,道病卒。臨危,授予靖留箋于權,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殷殷。卒時年六十。權省書流涕。

        (《三國志·吳書》,有刪節)

        5.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孫策創業,遂委質焉 委質:呈獻禮物

        B.權不奪其志 奪:強行改變

        C.誠懼并命戮力 戮力:合力

        D.權省書流涕 省:反思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張纮敢于進諫的一組是( )(3分)

        ①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②纮厚自挹損,不敢蒙寵

        ③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 ④宜廣開播殖,任賢使能

        ⑤遣主簿至瑯琊設祭,并求親戚為之后 ⑥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殷殷

        A.12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35⑥

        7.下面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纮才華出眾,大將軍、司空都征召他做屬吏,但他都以身體有病推辭不接受。但是后來避難江東時,在孫策的'禮遇下,出山擔任正議校尉,和張昭一起輔佐孫策。

        B.在曹操想趁孫策去世謀取江東時,張纮以大義勸諫曹操,而曹操也接受了他的建議,并讓張纮出任會稽東部都尉,后來孫權就以東部稱呼張纮。

        C.趙昱被笮融滅門,張纮派人祭奠,還托付瑯琊相臧宣為趙昱找宗族中人繼承香火。臧宜從趙氏族中找了一個五歲男孩來繼承趙昱香火,張纮對此很贊賞。

        D.自孫策去世后,張纮多次對孫權進諫。即使是臨終時,他還不忘寫信囑咐孫權要從善如流。他還曾建議孫權以秣陵為都城,也得到孫權的認同。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英偉君子,所游見珍,何必本州哉?(3分)

        (2)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諷。(3分)

        (3)死戰之寇,固難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寬之,以觀其變。(4分)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張纮字子綱》閱讀理解和譯文】相關文章:

      《張纮字子綱》閱讀答案及譯文06-29

      《張纮字子綱》閱讀答案03-11

      張纮字子綱廣陵人的閱讀和答案05-06

      《張子良傳》閱讀及譯文05-20

      《張祖傳》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05-23

      后漢書張綱傳閱讀理解答案04-02

      關于《后漢書?張綱傳》閱讀理解及答案11-23

      《明史·秦纮傳》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06-30

      《張綱傳》閱讀答案03-14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野狼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色欧美2019最新在线 |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張纮字子綱》閱讀理解和譯文

          文言文閱讀(19分)

        《張纮字子綱》閱讀理解和譯文

          張纮字子綱,廣陵人,游學京都,舉茂才,大將軍何進,司空荀爽辟為掾,皆稱疾不就,避難江東,孫策創業,遂委質焉。表為正議校尉,纮與張昭井與參謀。后呂布襲取徐州,因為之牧,不欲令纮與策從事。追舉茂才,移書發遣纮,纮心惡布,恥為之屈。策亦重惜纮,欲以自輔,不遣,曰:海產明珠,所在為寶。楚雖有才,晉實用之。英偉君子,所游見珍,何必本州哉?從討丹楊,策身臨行陳,纮諫曰:夫主將,三軍之所系命也,主公不宜輕脫,自敵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無令國內上下危懼。

          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許宮,留為侍御史。曹公聞策薨,欲因喪伐吳。纮諫,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若其不克,成讎棄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欲令纮輔權內附,出纮為會稽東部都尉。

          初,瑯琊趙昱為廣陵太守,察纮孝廉,昱后為笮融所殺,纮甚傷憤,而力不能討。昱門戶絕滅,及纮在東部,遣主簿至瑯琊設祭,并求親戚為之后,以書屬瑯琊相臧宣,宣以趙宗中五歲男奉昱祀,權聞而嘉之。及討江夏,以東部少事,命纮居守,避領所職。權以纮有鎮守之勞,欲論功加賞。纮厚自挹損,不敢蒙寵,權不奪其志。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諷。初,權于群臣多呼其字,惟呼張昭曰張公,纮曰東部,所以重二人也。

          后,權以纮為長史,從征合肥。合肥城久不拔,纮進計曰:古之圍城,開其一面,以疑眾心。今圍之甚密,攻之又急,誠懼并命戮力。死戰之寇,固難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寬之,以觀其變。議者不同。會救騎至,數至圍下,馳騁挑戰。權率輕騎將往突敵,纮諫曰: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權納纮言而止。明年將復出軍,纮又諫曰:今麾下值困厄之際,有扶危之功,宜廣開播殖,任賢使能,務崇寬惠,順天命以行誅,可不勞而定也。于是遂止不行。

          纮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令還吳迎家,道病卒。臨危,授予靖留箋于權,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殷殷。卒時年六十。權省書流涕。

          (《三國志·吳書》,有刪節)

          5.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孫策創業,遂委質焉 委質:呈獻禮物

          B.權不奪其志 奪:強行改變

          C.誠懼并命戮力 戮力:合力

          D.權省書流涕 省:反思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張纮敢于進諫的一組是( )(3分)

          ①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②纮厚自挹損,不敢蒙寵

          ③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 ④宜廣開播殖,任賢使能

          ⑤遣主簿至瑯琊設祭,并求親戚為之后 ⑥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殷殷

          A.12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35⑥

          7.下面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纮才華出眾,大將軍、司空都征召他做屬吏,但他都以身體有病推辭不接受。但是后來避難江東時,在孫策的'禮遇下,出山擔任正議校尉,和張昭一起輔佐孫策。

          B.在曹操想趁孫策去世謀取江東時,張纮以大義勸諫曹操,而曹操也接受了他的建議,并讓張纮出任會稽東部都尉,后來孫權就以東部稱呼張纮。

          C.趙昱被笮融滅門,張纮派人祭奠,還托付瑯琊相臧宣為趙昱找宗族中人繼承香火。臧宜從趙氏族中找了一個五歲男孩來繼承趙昱香火,張纮對此很贊賞。

          D.自孫策去世后,張纮多次對孫權進諫。即使是臨終時,他還不忘寫信囑咐孫權要從善如流。他還曾建議孫權以秣陵為都城,也得到孫權的認同。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英偉君子,所游見珍,何必本州哉?(3分)

          (2)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諷。(3分)

          (3)死戰之寇,固難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寬之,以觀其變。(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