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八月十五夜月》原文及評析

      時間:2021-06-13 17:45:49 古籍 我要投稿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評析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評析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此組詩主調(diào)應(yīng)該是悲傷蒼涼的。第一首詩前兩聯(lián)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xiāng)的羈旅愁思。“歸心折大刀”說的是吳剛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樹,杜甫猜想,吳剛也不是情愿砍樹,一心想回到人間來。歸去之心,竟然折斷了砍樹的大刀。“蓬”,蓬草,遇風(fēng)飛轉(zhuǎn),故叫“飛蓬”。這里詩人用“轉(zhuǎn)蓬”遇風(fēng)飛轉(zhuǎn)的形象,比喻自己飄泊不定的生活,隱示自己羈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轉(zhuǎn)篷象征漂泊無依的情感,杜甫空有歸心只可惜無處還鄉(xiāng)的凄涼。“行地遠”指詩人自己當(dāng)時處在偏遠的夔州。詩人借此表達了反對戰(zhàn)亂的思想。后兩聯(lián)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shù)秋毫”極力寫月亮之亮,進一步反襯自己思念遠征的親人,祈愿平息戰(zhàn)爭,國泰民安。末兩句,“直”通“特”,“簡直”的意思。“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意為,這個時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簡直會數(shù)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詩采用了反襯手法,在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亂生涯中的愁悶。

        第二首詩全詩寫景,景中見情。“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描寫的月光給人的感覺是蒼茫的,悲涼的。“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刁斗聲起,讓詩人想起離鄉(xiāng)戍邊的“漢家營”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戰(zhàn)亂中背景離鄉(xiāng)的勞苦大眾。憂己更憂民,這正表現(xiàn)了杜甫的偉大之處。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月十五夜月》原文及評析】相關(guān)文章: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原文09-30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原文及譯文09-14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及賞析07-21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及鑒賞06-18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賞析06-11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譯文09-14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賞析08-20

      《八月十五夜月》鑒賞06-12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得 | 五月天丁香开心婷婷 | 亚洲精品国产丝袜久久 | 伊香蕉大综综综合久久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評析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評析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此組詩主調(diào)應(yīng)該是悲傷蒼涼的。第一首詩前兩聯(lián)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xiāng)的羈旅愁思。“歸心折大刀”說的是吳剛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樹,杜甫猜想,吳剛也不是情愿砍樹,一心想回到人間來。歸去之心,竟然折斷了砍樹的大刀。“蓬”,蓬草,遇風(fēng)飛轉(zhuǎn),故叫“飛蓬”。這里詩人用“轉(zhuǎn)蓬”遇風(fēng)飛轉(zhuǎn)的形象,比喻自己飄泊不定的生活,隱示自己羈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轉(zhuǎn)篷象征漂泊無依的情感,杜甫空有歸心只可惜無處還鄉(xiāng)的凄涼。“行地遠”指詩人自己當(dāng)時處在偏遠的夔州。詩人借此表達了反對戰(zhàn)亂的思想。后兩聯(lián)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shù)秋毫”極力寫月亮之亮,進一步反襯自己思念遠征的親人,祈愿平息戰(zhàn)爭,國泰民安。末兩句,“直”通“特”,“簡直”的意思。“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意為,這個時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簡直會數(shù)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詩采用了反襯手法,在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亂生涯中的愁悶。

          第二首詩全詩寫景,景中見情。“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描寫的月光給人的感覺是蒼茫的,悲涼的。“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刁斗聲起,讓詩人想起離鄉(xiāng)戍邊的“漢家營”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戰(zhàn)亂中背景離鄉(xiāng)的勞苦大眾。憂己更憂民,這正表現(xiàn)了杜甫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