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時間:2023-03-07 12:09:16 煒玲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精選12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精選12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1

        活動目標:

        1.能將媽媽和自己的照片貼在愛心里。

        2.用語言、肢體動作表達對媽媽的思念,舒緩內心的不適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1冊第2~5頁

        2.《美工》第1頁

        3.掛圖《我和媽媽在一起》

        4.音樂CD(舒緩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媽媽,寶寶好想你

        1.觀察并表述幼兒用書第2~5頁的畫面。

        ——第一幅圖上有誰?媽媽在為寶寶做什么?(講故事)你喜歡聽媽媽給你講故事嗎?

        ——看看旁邊的圖,媽媽和寶寶在一起做什么?(玩玩具)寶寶和媽媽看起來怎么樣?(很開心)

        ——我們把書翻過來看看,現在媽媽在給寶寶干什么?(洗澡)看看旁邊的圖,起床了,媽媽在給寶寶干什么?(穿衣服)

        二、媽媽,我們在一起。

        1.觀察并描述掛圖《我和媽媽在一起》

        ——圖上有一顆大大的、紅紅的什么?——愛心里有誰?寶寶和寶寶相互怎樣?你喜歡和媽媽這樣抱抱嗎?

        2.說說自己的媽媽。

        ——看著自己和媽媽的`照片,你想對媽媽說什么?——打開《美工》第1頁,按圖示折出立體相框。再吧自己和媽媽的照片貼在相框上,就像媽媽和我們開開心心地在一起,你愿意嗎?覺得開心的小朋友,我們一起拍拍手!

        3.觀察教師粘貼照片。

        ——我們都想和媽媽在一起,但是媽媽要去上班,所以暫時把小朋友送到哪里?下班了媽媽會怎樣?——我們把自己和媽媽的照片貼在立體相框上,就像我們和媽媽抱得緊緊的一樣。

        3.自主嘗試粘貼照片

        ——想和媽媽在一起的小朋友,我們來動手試一試吧!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2

        生成背景:

        中秋節快到了,為了讓幼兒能夠了解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我組織了一次做月餅的美術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幼兒說一說以前是怎么過中秋節的,在幼兒的回答中發現大多數幼兒都說“和媽媽一起過節吃月餅”,“媽媽買月餅給我吃”等等,足以看出幼兒對媽媽的情感,于是就想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媽媽,抒發自己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進一步了解媽媽的欲望。

        2、知道媽媽的節日:母親節和三八婦女節。

        3、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請幼兒帶一張媽媽的照片來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自由講述

        請每個幼兒都拿出媽媽的照片,和同伴交流,說說自己的媽媽。

        二、集中談話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媽媽的情況

        2、問:你們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么時候生日的嗎?

        媽媽最喜歡吃什么呀?

        媽媽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呀?

        那媽媽最煩惱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3、引導幼兒回家以后問問自己的媽媽,增加對媽媽的了解。 三、了解有關媽媽的節日

        問:你們知道媽媽有什么節日嗎?(三八婦女節、母親節)

        那你們想怎么給媽媽過節呢?(送媽媽禮物,對媽媽說節日快樂)

        四、制作禮物

        請小朋友畫一幅好看的圖畫送給媽媽,并對媽媽說“我愛你。”

        活動效果:幼兒充滿了對自己媽媽的感情,但是缺乏對媽媽的了解,介紹自己的媽媽時僅僅局限在照片上的場景,內容非常的單調,對于老師提出的關于媽媽的問題也多半回答為不知道,但是他們對做禮物送給媽媽還是很感興趣的,畫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想要送給媽媽。

        活動反饋:在這次活動中,主要是激發幼兒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媽媽,但是對于老師的提問,幼兒似乎都不怎么了解自己的媽媽,所以在這次活動之前,應該讓幼兒先對自己的媽媽作一次訪問,增進對媽媽的了解,豐富幼兒的認知。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3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設置“看全家福”、“介紹家庭成員”、“交流生活中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開心事”等環節,指導幼兒學習運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一家。在看看、聽聽、講講中,讓幼兒體驗到家庭成員間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進一步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濃濃的愛。

        活動目標:

        1、了解家庭中的成員,感受家的溫暖。

        2、能用簡單的語言完整、連貫地講述一家人在一起的快樂事。

        3、體驗家庭成員間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簡單了解父母的工作。

        2、幼兒自帶全家福1張。

        3、教師用全班幼兒的全家福電子版自制課件“幸福一家人”,配溫馨、舒緩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導人活動,引發幼兒興趣。

        提問:課件中都有誰?怎么能看出他們是幸福的一家人?

        小結:小朋友都有一個溫暖的家。家里有你,有爸爸、媽媽,或許還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其他成員。大家相親相愛,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2、組織幼兒自主講述自己的`一家人。

        (1)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帶的全家福。

        提問:你的照片上有誰?你們在做什么?你的心情怎樣?

        (2)請個別幼兒嘗試用簡單的語言當眾講述。

        教師及時捕捉幼兒講述中的亮點,鼓勵幼兒相互學習。

        4、引導幼兒嘗試用較豐富、連貫的語言講述照片,體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1)教師出示自己小時候和父母一起的照片,示范講述,幫助幼兒學習連貫表達。

        例如:我的媽媽是一個老師。她經常給我講故事。我的爸爸是一名醫生。他經常和我一起做游戲。我最喜歡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玩。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很開心。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2)鼓勵幼兒模仿講述,嘗試用完整的語言按要求講述。

        要求:說出爸爸、媽媽的工作,講述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發生的開心事。

        (3)請個別講得好的幼兒示范講述,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分享講述中的亮點,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家人對自己的愛。

        活動延伸:

        用幼兒帶的全家福自制圖書,投放到語言閱讀區,供幼兒區域活動時繼續講述。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活動的趣味和愉悅,能堅持到底的進行活動。

        2、練習邊爬邊用頭向前頂球的動作。

        3、掌握爬和頂球的技能。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已經能夠熟練的爬行

        2。物質環境準備:塑料充氣彩球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備好的木地板或者地毯

        活動過程:

        一、做模仿操,進行熱身活動。

        1、教師扮演媽媽帶領幼兒進入場地,練習爬行。

        教師:天氣涼了,孩子們跟著媽媽鍛煉身體,做早操吧。

        2、幼兒跟著"媽媽"做模仿操:拍球、吹泡泡、騎自行車、吃竹葉、跳舞等,然后自由練習手、膝著地爬行。

        二、練習手、膝爬行。

        1、出示彩球,讓幼兒練習玩球,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玩法。

        2、教、師示范不同的玩球方法,引導幼兒嘗試練習邊爬邊用頭頂球的動作。

        教師:我們可以用手滾球,用腳踢球,還可以用頭頂球呢!大家想不想試一試、玩一玩邊爬邊用頭頂球的游戲?

        3、幼兒分散探索練習頂球爬行的動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分散找空的地方,不要擁擠碰撞。

        4、請動作完成較好的幼兒示范。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并演示:手、膝著地,一邊向前爬行,一邊用頭向前頂球,再爬行再向前頂球。

        5、幼兒分散繼續練習爬行頂球的動作。教師個別指導幼兒頂球和爬行找球的動作,鼓勵幼兒堅持到底。

        三、游戲:"媽媽在哪里"小熊貓聽到口令"媽媽在哪里,寶寶快來找",要迅速從場地一端出發,邊爬邊用頭頂球至媽媽處。教師應不斷交換幼兒的爬行方向,并逐漸加長的爬行距離。

        四、放松游戲,結束活動。

        1、玩"拋球下蹲"的身體放松游戲。

        2、活動評價。表揚幼兒聰明、能干、愛鍛煉。

        3、幼兒抱球跟著媽媽回家。

        延伸活動:

        1、幼兒園:在自由活動中可引導幼兒繼續練習頂球的.方法。

        2、家庭:鼓勵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頂球的游戲。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離開成人的視線會發生很多危險。

        2.外出時能夠緊隨成人、不亂跑。

        活動準備:

        1.體教學資源《離開大人真危險》。

        2.用書第34—37頁。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喚起經驗。

        請小朋友們說一說,最喜歡爸爸、媽媽帶自己到什么地方去玩?為什么喜歡去這些地方?引導幼兒描述超市、商場或公園里熱鬧的場景。

        2、閱讀幼兒用書第34—35頁,或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離開大人也真危險》。組織幼兒討論,了解離開成人實現的危險。

        觀看圖片1,提問:媽媽在銀行取錢的.時候,樂樂離開媽媽跑到了哪里?在銀行門口他撿到了什么放到嘴里?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觀看圖片2,提問:爸爸打電話時,樂樂跑到一邊和誰玩?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觀看圖片3,提問:爸爸在買報紙的時候,樂樂跑到了哪里?獨自跑到馬路上玩會發生什么危險?

        觀看圖片4,提問:樂樂離開媽媽做了什么?這樣做危險嗎?

        小結:外出時,如果離開爸爸、媽媽的視線會發生很多危險,所以要拉著大人的手,緊緊跟在他們身邊。想去自己喜歡的地方時,不要獨自離開,一定要有大人的陪伴。

        3、結合幼兒用書講故事:《我和媽媽一起走》。

        提問:丫丫跟媽媽去超市時看到了什么?他有沒有離開媽媽自己去看娃娃?媽媽讓丫丫自己先去玩一回時,丫丫是怎樣說,又是怎樣做的?我們在外出時,能不能做得和丫丫一樣好?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慶祝活動,在歌頌媽媽的樂曲中,邀請媽媽們入座。說明:座位安排,可讓媽媽坐在舞臺前,幼兒集體表演《我的好媽媽》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目。

        2、了解媽媽的工作和媽媽的喜好,喜歡媽媽。

        3、通過表演節目和媽媽一起游戲,表達對媽媽的祝賀。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和難點:知道三八節,并用各種方式向媽媽表示祝賀。

        活動準備

        一些歌曲音帶,如〈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出活動

        (二)慶祝活動媽媽游戲——搶椅子集體表演《我的好媽媽》關心媽媽:讓孩子剝糖和橘子給媽媽吃,體現孩子對媽媽的愛送禮物

        (1)祝賀,送禮物說明:幼兒在送禮物中,體會和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2)給媽、/媽說一句悄悄話。教師可一道幼兒說些祝賀的話,如:我送媽媽連衣裙,祝媽媽永遠漂亮。

        1.幼兒在活動中講述了媽媽平時是如何照顧自己的,媽媽在家里要做許多許多的事情,在講述中,幼兒體驗到了媽媽的辛苦,表達了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2.孩子們在活動中,表演了許多的節目,媽媽看到了孩子們精彩的演出,全都熱烈的鼓掌。

        3.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都能大膽的上臺表演節目

        4.孩子們和媽媽一起做游戲,在和媽媽共同游戲中,體驗到了快樂。孩子們在觀看媽媽做“搶椅子”的游戲中,一直為媽媽加油,每個孩子都希望媽媽能夠獲勝。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母子情感得到了升華。

        5.在送禮物的環節中,孩子們都為媽媽送上了自己制作的一份小禮物,并說了一句祝福的話,每個媽媽的臉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

        1.由于是家長來園參與親子活動,幼兒比較興奮,一直和媽媽講話,紀律較為松散,幼兒“聽”的習慣比較差。

        2.媽媽沒有參與親子活動的幼兒顯得比較孤單,因此,有的幼兒開始哭鬧、有的幼兒開有的幼兒開始埋怨,嘟起了小嘴。教師比較關注和媽媽一起的幼兒,對于其他幼兒比較疏忽。雖然,我們教師在后來的活動中,采取了一些措施,請媽媽沒有來的孩子也參加了游戲,但是,對這些孩子來說,今天損失的不僅僅是沒有參加游戲這么簡單了。這也是我們教師工作沒有做到細致之處。

        教學反思

        回顧本節的教學活動,下面我談一談自己的體會:本節活動可以歸納一下幾點:

        (1)、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積極性高

        (2)、幼兒全員參與活動——自信心強

        (3)、幼兒高興的游戲。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7

        活動目標:

        鍛煉手的團捏能力,發展手指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兩種顏色的縐紙各5張。

        活動玩法:

        1、爸爸(媽媽)先拿一張縐紙,說:“寶寶,我們一起來包糖果吧!”爸爸(媽媽)用力團捏,邊團捏邊說;“用紅色紙寶寶捏捏、團團。”“用力捏,使勁團。”“圓圓的'糖做好啦!再拿一張綠色紙把糖包起來。”“糖果做好啦,真好看!”“寶寶一定也會包糖果,讓我們一起來做吧!”

        2、孩子包糖果,爸爸(媽媽)從旁指導和幫助。全部完成后,把“糖果”放在小盤里,數一數有幾粒,看看哪一粒包得最好。爸爸(媽媽)隨時鼓勵孩子。

        活動建議:

        1、包糖果用的紙可以就地取材,如吃完糖果后的包裝紙;做糖用的紙必須要柔軟,如餐巾紙。

        2、包糖果的數量可以自由決定。

        3、孩子在操作過程中,家長不要替代他,而是指導、鼓勵他。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8

        教學目標:

        1、鍛煉幼兒的單音聽辨能力。

        2、引導幼兒探索皮影戲的動作。

        3、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教學準備:

        音樂cd;《俏夕陽》皮影戲視頻;手工紙。

        教學過程:

        1、音樂進場。

        小朋友,你們看那是什么?(影子,原來影子也會跳舞,你們也想參加嗎?)

        好,那我們一起出發去電影院吧(放背景音樂)

        2、幼兒自由做影子動作。

        好,表演就要開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請小朋友音樂,老師會幫你們照相,看誰的表演最棒?

        3、小結:

        剛才小朋友都很棒,你們做了什么動作啊?(請幼兒個別表演,2~3個)

        太棒了,我們一起來欣賞我們剛才的表演

        4、看老奶奶的皮影表演。

        看了自己的表演,我們也來看看老奶奶的皮影舞表演,看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放視頻)

        5、學習視頻的.動作。

        提問:誰來表演老奶奶剛才跳舞的動作(2~3個)第一次放音樂跳舞

        6、繪畫。

        兩人一組,剛才小朋友都表現很棒,現在老師要求2人一組。一個做皮影人做動作,另外一個來記錄,教師示范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9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自己和媽媽在一起的照片。

        2、吹塑紙,5B鉛筆。

        活動目標

        1、在創作、制版中,嘗試表現出人物的大小、主體與背景的關系。

        2、知道愛惜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及繪畫工具。

        3、通過觀察,表現媽媽和自己在一起的情景,感受親情的溫暖。

        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討論,感受母子的親情。

        教師:說一說,照片上的你和媽媽在干什么?你愛媽媽嗎?你們的表情是怎樣的?

        2、觀察照片,感受人物太小的關系。

        (l)教師:誰是媽媽?誰是孩子?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我們在繪畫時怎樣才能畫出大人和孩子的區別?

        (2)教師小結:在畫面中要把媽媽畫大些,孩子畫小、畫矮些。

        3、引導幼兒了解用疏密的方法表現主體和背景的關系。

        (l)教師:在全是線條的畫面中,怎樣才能讓人一眼就看到“我和媽媽”?

        (2)教師小結:可以嘗試選擇主體或背景的其中一個,將其線條描繪得密密的或松松的,將背景和人物分開。

        4、幼兒創作。

        (1)注意畫出媽媽和孩子的大小關系。

        (2)能在畫面中注意線條的粗細、疏密的變化。

        5、展評幼兒作品。

        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建議

        1、日常活動 欣賞母子親情的'圖片或照片。

        2、區角活動 開展線描畫的活動,在創作中積累對線條的感受和運用能力。

        3、家園共育 將母子親情的照片帶入園,進行談話交流活動,感受親情的美好。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10

        【活動背景】

        親子瑜伽是一種適合幼兒與家長共同練習的時尚運動。伴隨著舒緩輕柔的音樂,家長和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一起練習瑜珈,不僅能提高幼兒的身體免疫能力,提升其運動智能和身體協調性、靈活性,還有助于幼兒注意力、自控能力和初步合作意識的培養。通過初步嘗試,這確實是一項能愉悅幼兒和家長身心并有效融合親子感情的健康運動。為此,我們從幼兒喜愛小動物的特殊情感入手,并利用我園家長中瑜珈教練的專業優勢資源,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動物模仿親子瑜珈,增強幼兒和媽媽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2、根據已有經驗嘗試模仿表現幾種動物典型特征的動作,感受學習親子瑜珈的樂趣。

        3、體驗和媽媽一起練瑜伽的溫馨與快樂,能用語言表達練習親子瑜珈的感受。

        【活動準備】

        1、了解親子瑜珈對身心健康的作用,有練習親子瑜珈的'初步感受。

        2、親子瑜珈音樂、瑜珈墊、“森林之旅”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森林之旅”情境,教師帶領幼兒和媽媽共同復習已學過的親子瑜珈動作。

        1、助教母子以“森林公主”和“森林寶寶”身份出場,進行瑜珈式行禮。

        2、復習瑜珈式呼吸和伸展動作。

        二、通過幼兒觀察模仿、自由探索、助教示范和教師引領學習動物模仿親子瑜珈。

        1、學習新動作:頭頸部(天鵝式)——上肢(大象式)——身體、下肢(獅式)—休息術(烏龜式)

        2、媽媽和幼兒在音樂伴隨下完整練習整套動作。

        三、幼兒和媽媽用語言表達練習親子瑜伽的感受,教師小結。

        四、親子音樂游戲:開心游樂場

        五、幼兒和媽媽共同收拾瑜珈墊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1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進一步了解媽媽的欲望。

        2、知道媽媽的節日:母親節和三八婦女節。

        3、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請幼兒帶一張媽媽的照片來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自由講述

        請每個幼兒都拿出媽媽的照片,和同伴交流,說說自己的媽媽。

        二、集中談話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媽媽的情況

        2、問:你們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么時候生日的嗎?

        媽媽最喜歡吃什么呀?

        媽媽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呀?

        那媽媽最煩惱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3、引導幼兒回家以后問問自己的媽媽,增加對媽媽的了解。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 篇12

        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感受家人的愛和辛苦,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地做家務勞動。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常見菜的種類。

        2.體會家人的愛和辛苦,激發學生對家務勞動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活動設計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二、創設情景,組織活動

        活動一幫媽媽分菜

        1.看圖,說一說

        (1)課本第47頁的圖中,小明和媽媽在干什么?

        (2)你能幫媽媽分一分嗎?

        (3)觀察圖中的菜類,看看應該怎樣分類。

        2.議一議:在四人小組中說說圖中的菜類應該怎樣分類。

        3.比一比。

        (1)分類練習,看誰分得又快又好。

        (2)投影學生的分類,看誰分得最正確。

        4.教師。

        活動二幫媽媽分菜

        1.觀察并表達。

        (1)課本第48頁的圖中,媽媽正在洗菜,小明在干什么?

        (2)想一想:他為什么要幫媽媽洗菜呢?你幫媽媽洗過菜嗎?

        (3)算一算:媽媽做飯要多長時間?

        2.模擬洗菜、配菜、炒菜。(按要求做游戲,比一比誰做得多。)

        游戲一:聽口令,做動作。

        游戲二:四人小組到講臺上表演。讓學生體驗媽媽做飯的辛苦。

        3.教師。

        活動三培養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1.情景描述“吃飯前”。

        小明和媽媽一起把飯做好了。請你告訴我們吃飯前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學生看圖回答,再補充。說說講衛生有什么好處和必要性

        3.情景描述“吃飯時”。

        ⑴“吃飯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看圖回答,再補充。說說吃飯時怎樣做到不挑食、不偏食等等。只要學生大膽參與了,就給予表揚。

        ⑵想一想,我們今后吃飯時要注意些什么?

        給出一個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問,能答出就給予表揚。

        4.情景描述“吃飯后”。

        ⑴吃飯后小明在干什么?(幫媽媽收拾碗筷和剩菜)說說小明是個怎樣的孩子。

        ⑵指名說說吃飯后要哪些事情:做你在家有沒有幫媽媽做過這些事情?還做過哪些事情?如:收拾碗筷和剩菜━抹桌子━洗碗……

        通過本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了幾種常見菜的種類。通過和媽媽一起做晚餐,感受到家人的愛和辛苦,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地做家務勞動。激發了學生對家務勞動的興趣和熱情。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和我的媽媽】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爸爸媽媽和我教案06-28

      媽媽和我小班教案06-26

      小班語言《我的媽媽》教案07-22

      小班語言我的媽媽教案06-11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你和我,我和你》07-15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 :媽媽抱抱我08-25

      我的媽媽小班語言教案01-05

      小班語言教案《我的媽媽》08-23

      小班語言《我愛媽媽》教案02-26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无毒AV在线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在线官网观看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 日本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