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青年教師演講稿范文匯編8篇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么,怎么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青年教師演講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青年教師演講稿 篇1
成長是一個過程,成長是一種快樂。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有13個年頭了,我從一個校園里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每當聽到學生們對我說“老師好”的時候,每當看到孩子們的點滴進步,心里便會蕩漾起無邊的幸福。拋開浮躁,靜下心來對自身進行一個仔細的剖析,能夠讓我們更好的發現不足和找準發展的方向。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假如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那么你就必然會發展!如果你對現在的狀態滿足了,就此停下了,那么你就不會成為一個好老師。”
能夠做一名學生心中理想的老師,這是每個教師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在我們的課堂上學生應該不是壓抑的、冷漠的,也不是狂躁的、敵視的,而是開放的、歡快的,能看到孩子們自信的眼神,聽到孩子們生長的聲音。
作為青年教師,為了使自己快速的成長,成為理想的老師,首先要加強自身師德修養。教師職業道德是為人師者的基本。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孩子,我們的點滴都會給他們留下永恒的印記,面對孩子,你呈現給他們的是什么,他們會放大兩倍、三倍、甚至十倍地呈現給你。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作為年輕教師,我要真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不要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有你而留下遺憾。
其次要多讀書,做一個知識淵博的人。“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有廣博知識的教師才會有道德感召力。讀書,能夠改變教師人生匱乏、貧弱、蒼白的狀態。走上課堂,照本宣科,捉襟見肘,多是因為讀書太少。多讀書,教師在課堂上、在生活中,才能引經據典,妙語連珠,給學生以知識的充實和心靈的震撼,才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充滿著創造的快樂。教師擁有了文化底蘊,你才會自如地面對學生,自如地應對各種問題。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完成其教書育人的使命。所以,我要讓學習真正成為自己的一個習慣。
我想,我還應該是一名合格的導演。
我渴望導出充滿時代氣息的戲劇來: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是它的主調;理解,友愛,開拓,創新應當是它的主要內容;愛著這個集體和被這個集體愛著是它的主要故事.作為導演我將要精心設計出生動的情節,典型的角色,迷人的故事奉獻給所有的演員.我也心甘情愿地做一名配角,盡我的力量成為主角服務,效勞.不僅如此,我還要做一名最虔誠的觀眾,為演員們精誠的演出微笑,流淚,鼓掌,吹呼。
生活的目的,不在于顯耀和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實和事業上的成功.沒有戰士誰也當不了將軍;沒有水手,誰也當不了船長;沒有多行多業的分工,就不存在國家和民族.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改革在深入,教育要振興.作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一定會竭盡全力把書叫教好!如果我的學生是蜜蜂,我甘當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學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護花的綠葉;如果我的學生是幼苗,我一定當好稱職的園丁;如果我的學生是衛星,我一定當好把他們送上萬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學生是火箭呢 我一定當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頂著他們踏上輝煌的前程。別為了讓家長認識你,別為了讓老師認識你,最美的發現在孩子們的眼睛里.當我望著孩子百雙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燦爛的星空之中,在這片閃爍的星光里,我將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
同學們,為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讓我們攜手并肩,不回顧,不彷徨,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青年教師演講稿 篇6
彈指一揮間,五年的歲月就在繪聲繪色的講課聲中,就在埋頭批改作業的筆尖,就在上課鈴與下課鈴的交替聲中滑過。
還記得,小的時候,“老師與學生”的游戲是我的最愛。
還記得,上學以后,能歌善舞的老師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
還記得,中學畢業時,志愿欄里毫不猶豫地寫下“師范”。
往事一幕一幕。
15歲,我背著行囊走進師范。在那里,嚴謹的校風,嚴格的基本功訓練,讓我明白了教師這兩個字眼的深刻含義:“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18歲,我帶著一臉稚氣走進這所學校,滿腔熱情地融入到與我年齡相仿的學生當中。望著那些在教育戰線上嘔心瀝血幾十年的老教師仍孜孜不倦,看著他們青絲變白發仍兩袖清風,我突然特別深刻地理解人們為什么總是這樣描寫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我深深地知道:作為教師,光有奉獻是不夠的,振興民族的希望是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特別是世紀之交的青年教師,我們要有一種緊迫感、使命感,必須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適應社會對我們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從1999年至今,我走過了我人生不平凡的五年。
曾先后兩次參加縣英語匯教獲二等獎。并取得了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大專文憑。20xx年5月我被評為“全縣模范青年團員”。去年,參加全國成人高考,被三峽大學成教院英語系本科錄取。最重要的是去年8月,我以全縣第四名的成績被錄用為正式編制教師。
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是那一段黑色的日子:20xx年10月,第一次參加進編考試的我因一分半之差被拒之門外。我失望,彷徨,一度想,要離開,想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但最終我選擇留下來了,我離不開我心愛的講臺,我離不開我心愛的學生,這里有我兒時的夢,這里有我一生的追求。
“一腔熱血溫故土,四季甘霖潤嘉禾”,我無悔我的選擇。
“撐一支長篇,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將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終有一天,我會“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德國詩人席勒在《播種者》中寫道“你把希望的種子交給了大地,等待春天的萌芽,你在時間的犁溝里撒下智慧的種子,讓它悄悄的開花。”如果說教育是一方充滿希望的沃土,那么教師就是那辛勤的播種者,他們守望著青春的歲月,傳遞著不渝的信念。作為其中的一員,我自豪,我在行著高尚的師德足跡,追尋最美的教育人生。
六年前,我踏上三尺講臺,實現了自己的教師夢。初登講臺,當我看到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聽到學生叫我老師時,我
在我們的校園里,常看到一位中年男教師,總是早早的站在校園內,笑容可掬的迎候師生,學生們見到他總是親切的叫一聲“校長好!”他就是我們的胡校長。胡校長治校嚴謹有方,他更關心教師的冷暖,學生的成長。他愛生如子,走在校園里,他會和學生溝通交談,撫摸孩子可愛的笑臉。此時的校長儼然是一位慈祥的父親,讓人覺得是那么的親切。學校的教學樓屋頂瓦面漏雨,校長親自爬上屋頂檢修。飲水井臟了,校長親自下到井底清淤。老師們戲稱“我們的校長能上天入地”。見到校長隨手撿起校園地上的紙片,彎下腰的那一份自然,讓我看到了領導的高尚師德,更為我們年輕教師樹立了榜樣。
教育者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就是對學生的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愛滿天下,愛生如子。”幾十年來譚端心老師始終以一顆慈母般的心,和強烈的責任感,關心愛護引導每位學生。譚老師經常這樣說:“我要讓愛灑滿每個孩子的心田,不讓一個孩子受到傷害。”譚老師今年五十五歲了,她家孩子沒正式工作,丈夫患高血壓不能自理,家里沒房子,住出租屋。譚老師這個月就要退休了。本來去年就可以休息,可她跟校長要求,要教完這一年,即使退休了也會教完這一學期。譚老師,我們問她為什么,她深情地說“愛,舍不得、丟不下”。譚老師從教幾十年,一直擔任一年級的包班教學。今天她還一如是往,大家都知道,一年級包班教學的辛勞,譚老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整天被圍在學生中間。望著她那面帶慈祥的笑容,哈腰撫摸學生的輕盈,舉手投足間飄灑的一縷縷銀發,誰能不浸潤自己的眼睛。我怎能選擇逃避呢。
停下腳步,來看看身邊的人,真正的好老師不是遙不可及,高尚的師德也不是枯燥的理論和高舉的旗幟,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它可以是一種狀態:是陳主任的風風火火和雷厲風行;是李紅元老師的嚴肅認真和精益求精;是江丹鳳老師的朝氣蓬勃和古道熱腸。它還可以是一種行動:是譚芳英老師對學生的濃厚深情和悉心呵護;是彭小鋒老師課下對學生的耐心傾聽和平易近人; 它更是一種精神:是胡校長的兢兢業業和豪邁灑脫。不只是他們,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著獨特的魅力,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溫存的問候,一汪感動的淚水,一次傾心的交流,一番嚴厲的批評,一節精彩的課都在體現著老師們的風采和內涵。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卻在腳踏實地干;沒有望洋興嘆的感慨,卻用滴水石穿的信念在前行;沒有身為人師的驕傲自負,卻在收獲著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
一顆挺拔的樹,是一幅優美的畫,一片秀美的林,繪就一道永恒的風景,這些教師,他們普通、善良、敬業、無私,他們正用自己的無私奉獻和辛勤勞動,實踐著自己的人生追求,為教育事業的抹上濃重的一筆!
人生最美在追求,衷心祝福我們所有的老師們,讓我們在不斷的追求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創造幸福的教育!讓我們一起努力,攜手共進,共同演繹教師的風采!最后,祝愿我們的學校越來越美好!祝大家都一切順利!
青年教師演講稿 篇7
尊敬的xxx:
大家好:
我是來自**市第16中學的一名物理老師。我是師范生畢業,這是我參加工作的第四個年頭。四年前,我忐忑不安地離開母校,走進校園,站上講臺。而如今,我已經是一個會河東獅吼的麻辣班主任了。如果在這個時候有人問我:你如何理解愛崗敬業?我想很認真地告訴他我的答案。
曾經的我懷著滿腔地熱忱,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學校,開始從事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但事實告訴我:理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朋友,我想說,你有過因為緊張,而忘記自己精心準備了很久、想要說出的開場白嗎?你有過絲毫沒有準備而被領導突然推門聽課的經歷嗎?你有過被一個毛頭小孩子氣得眼淚直流的慘痛回憶嗎?你有過加班很晚后獨自走過長長夜路的恐懼嗎?然而,這就是一個青年教師的日常。說實話,從業的辛苦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選擇,我無法熱愛我的工作,我也多次想到過放棄,但記憶中的那件小事改變了我的想法。
剛工作不久,我便擔任了初一的班主任工作,開學不久,我發現班里一個名叫**的女同學,看上去普普通通,性格有些內向。慢慢的我發現,這個小姑娘很難對付。上學遲到的是她,睡覺的也是她,不按時完成作業的還是她。每天早晨會在鈴聲響過三秒后飛奔而來,然后緊張地揉著小手,無辜地看著你,一副可憐楚楚的樣子。我總因她的屢教不改氣不打一處來,然而,很久后的一天,她卻給我心靈的極大震撼與啟發。那是一個烏云密布的上午,筋疲力盡的我上完了最后一節課。正準備回家,突然豆大的雨點從天而降。這才發現,自己沒有帶傘,看看周圍,已空無一人。只能等雨停啦。這時,一聲清脆的"報告"從門外傳來——是**。她不好意思地走進來,眼睛一閃一閃怯怯地問“老師,您還沒有回家,是不是沒有帶傘呀?”“恩,我忘帶了,沒事,雨小些我就回。”“老師,那您用我的傘吧。”她顯得很開心,也很緊張。“那你怎么回?”“老師,我自己有辦法。”像是生怕我要拒絕一樣,她說完拔腿就跑。我心里嘀咕,沒想到這個平日里見了我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的頑皮小姑娘,還這么有心。我收拾好東西,拿著**送來的傘準備回家。無意間,看到窗外校園里三三兩兩的學生,正打著雨傘慢慢地向校門口涌動。在那些彩色的小蘑菇群中,我突然看到了一個飛奔的黑點,那么急,那么快,那么熟悉。我的心,忽然間像是被誰抓了一下——是**!她把校服頂在頭上擋雨,把雨傘卻留下給我!我想喊她回來,可怎么也發不出聲來。一時間,驚訝,內疚,感動……這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徹底淹沒了我。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單純的、善良的,遠不及大人的世界那么復雜,但卻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去體會。我的班級里就是由無數個“**”組成,看上去有人淘氣一些,有人安靜一些,有人活躍一些,有人沉穩一些。孩子們有很好看的眼睛,有腦洞大開的思維,有很不記仇的大心臟,也有讓自己變美好的一顆心。作為他們的老師,也是他們的大姐姐。我會被他們氣地發抖,我也會抱怨他們不太靈光的大腦,我還會嘲笑他們懵懂的荷爾蒙,可他們好像一點都不介意這些。他們依然會還給我尊敬和擁抱,他們會在教師節送我吃不完的巧克力,生病時他們一聲聲的問候,雨天里他們為你撐起小花傘。點點滴滴,這些記憶中的珍寶,永遠留在我的心靈深處。
愛崗敬業,顧名思義,熱愛與尊敬。社會龐大而繁雜,我們渺小而平凡,可是平凡的世界中是否會有一點不一樣的精彩?或許,職業本無高低貴賤之分。你熱愛它,它報你以瓊琚;你敬重它,它回報你以同樣的尊敬;你唾棄它,它可能會棄你而去讓你丟了飯碗。其實,把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居彼崗,想彼位,做彼事。如果你是我的同仁,一位人民教師,我想說,請你用力地去愛你的孩子們。在人生的字典,“愛”一詞最為廣博和深奧。在每個人愛與被愛的生命中,它又顯得那么的單純與具體。我愛這些天真的孩子們,我愛教師這份崇高的職業。我們的生命在學生的身上得以延續,我們的價值在學生身上得以體現。作為教師,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我們需要一種力量去守護我們心中的凈土。我們有信仰,有執念,有堅持。紅燭有淚,師者仁心。
青年教師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竭盡全力,為孩子的成長助航》。
春風化雨育桃李,艷陽普照暖天下,從小我就夢想當一名這樣的教師。師范畢業后,我如愿以償的走上了三尺講臺。當我看到講臺下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時,我堅定這條路適合我。在教師的隊伍中,我努力的探索,實踐,竭盡全力的為每個孩子的成長付出我的力量。
20××年的9月,我第一次來到了嵐山頭街道五聯小學,開啟了我人生新的里程。當時給我安排的任務是四年級的語文、英語及班主任。聽其他老師說,這是一個大家都不愿意教的班。我到教室一了解,果不其然,人數多,紀律差,三年級期末成績語文平均分還不到70分。我第一次進教室就有個孩子對我說:"老師,你教我們多長時間呀?我們已經換了五六個班主任了,有的不到一個月就被我們氣走了。"聽到這些,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的自尊心一下子膨脹了起來,當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班級帶好,一定把他們的成績提上去。
接觸了幾天后,我發現這個班級的學生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孩子們不是不懂事,而是缺少系統的管理。我制訂了一套班規,包括我自己在內,誰都不能違反,如有違反,我們都要接受相應的懲罰。課下,我經常找機會和他們聊天,給他們講愛惜生命、尊重他人、熱愛生活的故事,幫助他們建立正確地人生觀。教他們如何辨別是非善惡。如果你是真的愛你的學生,他們都會有所感知。就這樣,很快我便贏得了他們的認可,和大家融為了一體。
抓紀律的同時,我也沒有忽略知識的傳授。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后,我制定了一套自己的方案。
首先,是基礎知識方面。那時候,學校沒有早讀,課下學生很少有時間讀課文,上課時我總覺得非常吃力。于是,我規定早晨上課前的時間和下午最后一節課為讀書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所有同學必須讀我規定的內容。剛開始,學生的自覺性很差,我不得不將自己兩歲的孩子送到奶奶家,為的就是能夠在早上提前到教室督促他們讀書。就這樣到第二個月中旬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到校就讀書的習慣。
同學們提前把課文讀通,在學習上確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當時他們的基礎太差,也沒有恰當的學習方法,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很難全都掌握。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就利用自習課和其他課余時間和孩子一起做強化練習。當時,我去汾水批發了一百個帶有橫格的語文作業本,每學完一個單元,我都會發給孩子一張紙,讓孩子把這一單元的"看拼音寫詞語"整理出來,按照我的書寫要求抄寫在這張紙上,等我檢查完,學生把出現的錯誤修改后,統一用紙夾夾起來掛到墻上指定的位置。于是每個單元,都會有"看拼音寫詞語""近義詞反義詞""修改病句"等各種題型的活頁作業。通過這些練習,學生掌握了整理復習的方法,也提高了學習成績。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時,47分的基礎知識分就有19名同學得了滿分。
與基礎知識相比,提高閱讀題的成績就不那么容易了。開始時,我發現我班學生做閱讀時根本沒有讀清楚短文,就開始亂寫一氣,根本不講究方法。我曾試著多次向他們講述閱讀題應該怎樣做,怎樣從短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可是效果并不明顯。在經過多次的思考探索后,我又發現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通過學生的實踐,訓練他們的做題思路。我以小學生生活和練習冊里出現的課內外閱讀為例,每一篇都給他們統一講解,然后再讓孩子們做,然后統一批閱,然后讓學生修改,然后再批閱,再修改。為了便于學生修改,我要求他們一律用鉛筆答題,每批完一次作業,我的整個手掌下面這一塊都會變的烏黑發亮。就在這反復的講解、引導、練習中,學生也慢慢的掌握了做題的方法與技巧。
閱讀還不是我最犯愁的,與作文相比其他的那些還真都不是事兒。學生成績不好,不會寫作文我都能理解,關鍵是他們一提起作文兩個字,都會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抵制狀態。我還記得當時有個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實在是不會寫,你還是讓我抄課文吧,抄幾遍都行。" 看著孩子天真的面孔,我真是哭笑不得。
怎樣引導孩子寫好作文呢?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發現學生對我寫的東西比較感興趣。于是,我經常的給學生讀一些我以前教中學時寫的日記,讀我帶學生去爬山時互幫互助的精神;讀發現學生去上網時我的傷心與憤怒;讀學生匯操表演得一等獎時我內心的激動與喜悅。慢慢地學生對寫日記產生了一些興趣。我就從日記入手,讓他們嘗試著去寫,每次他們拿給我看時我都會努力的尋找孩子的進步。一個恰當的詞語,一個生動的句子,我都會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肯定。每次發下日記本時,學生都會迫不及待的打開看我給他們寫的評語。因勢利導,學生的興趣也慢慢地轉移到了作文上來。到了五年級的上學期,班里還有兩名同學的作文在區里的作文比賽中獲了獎呢!
大家一起,努力了很久,付出了很多,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他們五年級的最后一次考試中,全班45人,90分以上的就有24個,超過了一半以上,平均分也達到了88.76分。
兩年的時間,雖忙碌卻充滿快樂,雖疲倦卻讓我倍感幸福。充實的生活讓我更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我并不優秀,也沒有過人的天賦,我能做到的就只有一點——為每個學生的成長竭盡全力!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青年教師演講稿】相關文章:
青年教師演講稿06-23
青年教師的演講稿12-18
青年教師演講稿03-02
青年教師優秀演講稿08-15
小學青年教師演講稿09-03
青年教師責任演講稿10-13
青年教師主題演講稿09-27
青年教師愛國演講稿11-29
青年教師激情演講稿01-19
青年教師論壇演講稿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