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烏鴉喝水的教學反思
《烏鴉喝水》一課內容通俗易懂,很適合閱讀。教學中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烏鴉喝水的教學反思,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烏鴉喝水是一篇幾經修改仍保存下來的課文,教學此文應注重朗讀,從學文中體會課文的道理,教學這篇課文,我有如下幾點收獲,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教師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采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生字的識記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孩子們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自己學習生字就不那么困難了。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節課時,我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認字、寫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象記憶“辦”,我編了個順口溜“一個大力士留下兩滴汗”,學生在不經意間記住了字形,與學生一起玩把房子搬走這個的游戲,學生興趣極高,不愛發言的孩子也勇敢的舉起手,機會瞬間即逝,及時的鼓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體會到了識字的樂趣。
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來,學生光憑借感官是不夠的,借助教具的演示,學生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比枯燥無味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驗證了烏鴉做法的正確性,培養了學生親身實踐的能力。
在教學結束時,留給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雖然一篇課文所學的內容有限,但一組課文結束,學生的.收獲也會變豐富的。
篇二:《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烏鴉喝水》一課內容通俗易懂,很適合閱讀。教學中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同時,教育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將烏鴉如何喝到水設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在教學這篇課文之前,我怕孩子們會出現覺得烏鴉的這個辦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緒。如果這樣,就阻礙了學生去認真體會文本。所以在教學中我并沒有急于讓孩子們發散自己的思維,提出像“說說你還會想出什么好辦法?”“如果你是這個烏鴉你會怎么做?”這一類的問題。而是與學生一起,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去感受這只烏鴉的高明之舉。
在學完“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后,學生明白了烏鴉能喝著水在于它的仔細觀察、愛思考,另外拓展問題“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請大家幫烏鴉想想辦法,想到的請舉手。”兩分鐘后,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用吸管吸。” “讓瓶子斜倒下來,就能喝到水了。”“把瓶子打破上部,就能喝到了。”“把瓶子踢倒,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學生們的辦法各種各樣, 孩子們的想法總是富有創新意識的,我想這堂課上我不僅與孩子們一起體會到了文中那個小烏鴉的聰明才智,更讓我感受到學生們的智慧。
當然,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指導朗讀不到位;由于時間安排欠合理,導致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匆忙進行。
【小班烏鴉喝水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08-05
烏鴉喝水的教學反思05-11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08-11
《烏鴉喝水》的教學反思05-26
烏鴉喝水的教學反思02-13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04-03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06-02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08-21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