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旋轉教學反思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物體就有平移、旋轉、對稱的變換,本單元就是貼近現實尋找數學知識,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抽象出數學模型的過程。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二下旋轉教學反思,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篇一:二下旋轉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二年級已經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學習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后的圖形,發展空間觀念。
成功之處:
1.明確旋轉三要素:旋轉點,旋轉方向,旋轉角度。在教學中要重點使學生弄清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的含義,明確要想表述清楚指針的旋轉,一定要說清“指針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么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這幾點。
2.充分認識旋轉的特征,為畫圖作鋪墊。通過風車旋轉的教學,使學生發現旋轉的特征,特別是讓學生對于對應線段相互垂直,長度相等,旋轉方向要會檢驗。
3.畫法簡潔,便于記憶。
畫法:一找:找出關鍵線段。
二畫:畫出對應線段。
三連:連線。
不足之處:
1.在旋轉特征的教學上用時較少,導致畫法練習時間不充分。
2.部分學生對于用三角板如何放不知所措,不會進行檢驗。
再教設計:
1.重點放在畫法教學上,特別是三角板的放置,可以采取課前預習按照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進行針對性練習,可以提高正確率。
2.重視檢驗,讓學生養成習慣進行自我檢查的習慣。
篇二:二下旋轉教學反思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物體就有平移、旋轉、對稱的變換,本單元就是貼近現實尋找數學知識,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抽象出數學模型的過程。而在研讀教材和實際授課中發現學生對于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和抽象以后的平面圖形不能很清晰的辨別出來,從這里我意識到在教材研讀中,對于“題目”要正確的領悟,本單元的課題就是:圖形的變換,這些變換在實際的物體(也就是立體圖形)能夠實現,并且存在,那么平面圖形也可以經過這些變換得到美觀好看的圖案,特別對于“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學生分辨的不夠清晰,在后續練習課加強。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旋轉的生活實例,如關門、摩天輪、旋轉木馬等,讓學生感知旋轉的含義,通過觀察鐘表和風車的運動進一步理解旋轉,“旋轉”和“平移”一樣,是一種運動的過程,是一個動詞,而“旋轉”強調的是物體繞著某個點或某個軸轉動的過程,“平移”強調的是物體沿著某條直線的移動的過程。
通過觀察鐘表指針的轉動,掌握旋轉的三個要素:點、方向(包括順時針和逆時針)、角度,并學會將這三個要素合并起來描述一個物體的旋轉情況。
難點就是讓學生能夠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度的.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啟發思考,討論交流,然后教師示范。進一步指導學生練習鞏固,練習層層遞進,先畫一條線段的旋轉,再畫一個簡單圖形的旋轉。
本節課成功的地方就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到了學習的內容,復習鋪墊很到位,基本上將上節課遺漏問題解決,并成功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方法上的基礎,備課和課堂教學中體現以課本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圍繞教材進行備課和教學。
遺憾的就是沒有進行高濃度的課堂總結,課堂把控時間上有待提高,盡量規范和精簡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對于學生的把握不足,好的學生吃的不夠,基礎差一點的學生又沒有很好的照顧到,另外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不足,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所以在課堂上盡量留時間讓學生想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希望今后教學中能夠因材施教,真正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數學上有所發展。
【二下旋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旋轉》的教學反思05-25
《旋轉》教學反思06-01
旋轉的教學反思04-06
旋轉教學反思05-01
《旋轉》的教學反思07-02
旋轉的教學反思精選06-14
《旋轉》教學反思09-12
旋轉教學反思03-25
《旋轉》的教學反思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