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救媽媽》課堂教學反思
教學《愛迪生救媽媽》后,我有這樣一些零碎的教后感:
1、將重難點詞語的理解和文本品讀結合起來,會收到理想的效果。本課有“恍然大悟”一詞,屬于本文的重難點詞語。在同學初讀課文后,我讓他們自主提出自身不理解的詞語,師生一起解答,有生提出“恍然大悟”這個詞,我當時也請了一些同學嘗試回答,但發現他們答非所問,于是我放棄了對這個詞語的解釋,因為這樣只能是灌輸式了。于是,我提出把這個詞語放到后面去理解。在重點教學第四自然段后,我在讓同學充沛感知“爸爸”對愛迪生的誤會和愛迪生想法之妙后,順勢對話,“愛迪生想出方法,使得病床一下子亮堂起來,這時,爸爸——”生接“恍然大悟”,師:“醫生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在具體的語境中,同學就能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本文涉和到“鏡子聚光”的科學常識,這也是理解難點,我并沒有通過實物演示來向同學解釋其中道理,只是在黑板上進行簡單的繪畫講解,解釋鏡子的聚光作用,我覺得,在語文課上,還是讓同學重點感悟愛迪生想法之妙,能進一步理解愛迪生愛動腦筋的品質。但從同學課后作業來看,同學對愛迪生具體想了什么方法還是說不清楚,有些還說什么“鏡子里發出光來”,真讓人啼笑皆非。那么,在語文課堂上,確實要通過實驗的方法來向同學解釋其中的科學道理嗎?
3、理解感悟愛迪生愛動腦筋是本文的.重點,但親情也滲透在語言文字中的,我嘗試過讓同學在具體的詞句中感悟這一點,我說:“爸爸立刻騎馬去請醫生,愛迪生又一溜煙似的跑去想方法,從中能看出什么呢?”同學的回答是“說明當時情況很緊急。”我也就放棄了深究的想法,不去自身的感悟了,這樣的處置是否妥帖呢?
【《愛迪生救媽媽》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愛迪生救媽媽的教學反思09-05
《愛迪生救媽媽》教學反思08-09
《愛迪生救媽媽》的教學反思11-09
《愛迪生救媽媽》教學反思04-11
愛迪生救媽媽的教學反思07-22
《愛迪生救媽媽》教學反思11-21
《愛迪生救媽媽》教學反思12-25
《愛迪生救媽媽》教學反思范文12-23
愛迪生救媽媽的教學反思范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