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校園綠化面積》教學反思
例題:
流程:
“校園綠化面積”是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26-27頁的內容。課堂上,教師首先呈現下面的例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假如遇到困難可以同桌交流或小組討論。學生開始作業,中途有學生提出能不能用分割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分割的方法,全班共出現三種不同的分割方法和一種“補”的方法(如下圖)。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列式解答。教師巡視,發現能正確解決問題的學生僅占全班的三分之一,于是讓學生板演,板演的學生用的都是分步算式,都得到了正確的答案。以學生的板演為載體,展開解決問題思路的交流和解決方法的交流,形成用一句話或一個算式表示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此基礎上形成綜合算式。然后要求學生用綜合算式表示草坪的面積,反饋的結果不佳,正確的僅占全班的一半。
反思:
教師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同伴交流的形式來掌握計算草坪的面積方法,包括先分割再計算、先補充再計算兩種基本的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想利用綜合算式來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體會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優勢。課堂上沒有讓全體學生或者是接近全班學生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是一種失敗。
自主探究、同伴交流確實是好的學習方式,但需要教師創造良好的自主探究的情景,像今天本班的情況就不能讓學生直接去自主探究,有好些因素制約著自主探究活動的展開,如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真正接觸還是首次,列綜合算式的水平不高等等。所以,教師上課之前要好好地了解學生基礎情況,特別要防止高估學生的知識、經驗水平,更不能想當然去預設學生的基礎情況。
缺少有效的示范,針對本班的情況(三分之二的.學生不能正確解決草坪問題),應該有良好解決問題的示范來幫助這些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水平,這個示范可以提高師生的互動來形成,示范分步計算的過程,示范列綜合的思考過程,溝通兩種方法之間的聯系。有了有效的示范,加上學生的練習就可以較好地達成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反之,像本節課當其中的一個環節產生問題時,會造成不可逆勢的教學失敗。
學生的錯誤產生往往是某個小環節有問題,例如找關鍵數據的方法、解決問題過程形成的方法以及各種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掌握等等,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藥關注這些細節,去疑惑,存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五年級數學《校園綠化面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校園綠化面積教學反思10-05
校園的綠化面積教學反思范文09-24
關于《校園的綠化面積》的教學反思11-11
《校園的綠化面積》教學設計10-13
小學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07-04
《什么是面積》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9-16
《面積和面積單位》數學教學反思09-03
《梯形的面積》數學教學反思02-15
數學面積的含義教學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