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車》教學反思范文
《畫風車》教學反思本課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學習重復命令的嵌套;第二課時安排“實踐園”的上機練習。在學習重復命令的嵌套時,同樣可以用“從繁到簡”的方法,先讓學生分析“風車”的組成,學生肯定都會用單個的重復命令來畫,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簡便的方法來畫,從而引導學生找出新的“重復執行的內容(REPEAT2[FD60RT90FD30RT90]RT90)……重復執行的次數(4)”,得出如下畫“風車”的命令,即在一個重復命令的重復內容中,可以是另外一個重復命令,這就是“重復命令的嵌套”。教學中,教師應該特別強調重復命令的嵌套里面的'內容和外面的內容都必須遵循重復命令的基本格式。在學生掌握了“重復命令的嵌套”基本方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本中最后“實踐園”中畫這些圖案的命令改寫成“重復命令的嵌套”,并在計算機上畫出。
接下來說一說這節課的幾個不足之處:
1.在教學過程中教者對圖形的分析有所欠缺,在畫風車的過程中,雖然強調了重復這一過程,可能沒有逐步的過程沒有演示給學生看,造成了后面一下子出現嵌套格式,讓學生感觸不深。在教學中數學思想滲透的不到位。
2.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知識遺忘的問題,導致部分學生學習起來有難度。想按原計劃讓學生獨立觀察并思考后交流的這一環節沒有做到。可見我在備課時對學生的基本學情還是沒有了解清楚。
3.題目設計上的誤區。在本課中設計了基礎關卡和挑戰關卡,基本上大部分同學的基礎關卡都沒有問題。于是我用了有點難度的拓展任務。而且又花了一定的時間講解。因為學情不同,是否可以把挑戰關卡暫時放一下,助攻基本的,課后可再討論,這樣可以節約上課時間。
4.小組分工不明確。每個組中應有一個相對能力強一點的學生,帶動其他學生一起完成。而本課上可能有個別小組相對薄弱,導致不能完成闖關任務的情況。
是否可以多給點學生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這一環節調整為小組同學討論的方式,讓同學們自己提出假設、猜想、自我驗證,再集體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看清這個圖形的真正面目。通過這種方式倒很快地突破了這個難點,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
【《畫風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戰風車》教學反思12-23
《大風車》教學反思07-02
《荷蘭風車》教學反思范文03-30
《大風車》的教學反思07-29
《做風車的故事》教學反思12-28
我設計的風車教學反思11-24
大風車的教學反思03-30
《風車依呀呀》教學反思09-12
《大風車》教學反思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