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錯位與脫節教學反思

      時間:2021-07-09 19:21:5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錯位與脫節教學反思

        作為園長,身在現場,我很清楚,曉宇老師想要幫助兒童獲得的認知是:大米磨出來的是大米粉。而曉宇老師的實驗是讓兒童比較兩種白色粉末的不同。即使兒童知道大米磨出來的粉末是與面粉不同的,也無法獲得大米磨出來的是大米粉的認知。

      錯位與脫節教學反思

        因為對于大米粉的認知屬于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是關于"是什么"的知識,不是通過探究就能夠獲得的。就像如果我們不知道"杯子"叫"杯子","杯子"這個知識的獲得是不可能通過探究獲得的。最簡單的直接獲得認知的方式就是有人直接告訴我們,它叫"杯子"。

        通過比較兩個東西的不同來獲得概念是不行的。兒童的認知過程應該是先知道這兩個東西的概念,然后再比較區分兩者的不同,建構對兩者概念的深入理解。

        另外,兒童通過直接操作、感知獲得的是經驗不是知識。知識是被概括、總結、普遍化和反復驗證的經驗。經驗又分為物理經驗和邏輯經驗。

        案例中,兒童把大米磨成粉末的過程,獲得的是物理經驗:大米經過研磨可以變成粉末。而知道大米磨出來的是大米粉、黃豆磨出來的是黃豆粉,什么東西磨出來的是什么粉,這是邏輯經驗。

        案例中,孩子的興趣其實還停留在物理經驗上。孩子此時就是對磨的動作、過程感興趣,至于磨出來的.是什么,孩子其實并不太關心。

        孩子根據經驗,認為白色的粉末就是面粉,于是在磨出粉末后,非常激動、愉快地說磨出"面粉"了。他們只是用"面粉"這么一個詞,表達當時激動的心情,并不關心磨出來的東西叫什么。此時,孩子的興趣還沒有發展到邏輯經驗上面去,而老師的目標是讓孩子獲得邏輯經驗。

        因此,教師的目標與兒童的興趣之間錯位了,教師的目標與比較實驗之間也是脫節的,沒能幫助兒童建構起新經驗。

      【錯位與脫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脫節的國度散文09-13

      《錯位的圖片》教學設計范文01-28

      不會脫節的火車作文05-08

      命運的錯位07-26

      錯位詩歌12-27

      人生的錯位01-11

      錯位的感覺美文10-09

      錯位的情感散文01-05

      錯位的優雅美文01-01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 日韩国产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精品尤物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