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
一、游戲引入激發探索欲望
本節課,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用學生與老師比記憶力的形式引入新課,游戲是孩子們十分喜愛的活動,這樣做,既為學生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學生發現老師每次都能猜對時,會產生好奇與疑問,當老師告訴大家學了這節課的知識也會像老師一樣猜出來時,更加產生了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已具備的表內除法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有余數的除法的學習。
二、改編教材降低學習的難度
教材上的兩道例題是通過學校舉行活動同學們幫忙擺盆花的生活情境引入的,其實這個活動對于學生來說很熟悉,引入新課也很不錯,但我考慮到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整除和有余數除法豎式的寫法及豎式的含義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嶄新的,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我力求減少每一步的'難度,因此在這節課上我采取了直接擺小棒的做法,我認為這樣做更能使學生將擺小棒的過程和豎式每一步的含義結合起來,直觀了當的讓學生去理解除法豎式的含義。另外在數字的大小上我也降低了難度,兩道例題被除數都是10,而通過改除數的大小從而串聯了整除與有余數的除法兩道例題,我認為除法試商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而試商問題需要學生在學會了除法豎式的基礎上慢慢去練習體會,從而達到很快試出商的目的。
三、注重操作,理解除法豎式的含義
在整節課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聯系擺小棒的過程理解除法豎式的含義,以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從擺小棒展開教學到學生看除法豎式聯系小棒說含義再到教師課件展示小棒和豎式相結合的演示過程,都是力求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理解算理,突破重難點。
反思整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
1、在介紹豎式寫法時,教師說的過多,語言不夠精煉。
2、在課堂上的生成資源調控的不及時不到位,對于學生的發言評價的不夠準確具體。
【三年級上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6-03
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09-18
《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反思09-25
有余數除法的教學的反思01-09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2-22
《有余數除法》教學反思01-07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1-04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8-22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1-03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