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數學一年上《秋游》教學反思范文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英] 貝爾納
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1、實物演示法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系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了思維方向。再如,在一個圓形(方形)水塘周圍栽樹問題,如果能進行一個實際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2、圖示法借助直觀圖形來確定思考方向,尋找思路,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示法直觀可靠,便于分析數形關系,不受邏輯推導限制,思路靈活開闊,但圖示依賴于人們對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圖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礎上的聯想、想象出現謬誤或走入誤區,最后導致錯誤的結果。比如有的數學教師愛徒手畫數學圖形,難免造成不準確,使學生產生誤解。
3、列表法
運用列出表格來分析思考、尋找思路、求解問題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于分析比較、提示規律,也有利于記憶。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圍小,適用題型狹窄,大多跟尋找規律或顯示規律有關。
比如,正、反比例的內容,整理數據,乘法口訣,數位順序等內容的教學大都采用列表法。
4、探索法
按照一定方向,通過嘗試來摸索規律、探求解決問題思路的方法叫做探究法。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在數學里,難處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證明,而在于沒有公式之前,怎樣去找出公式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們在難以把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基本的、熟悉的.、典型的問題時,常常采取的一種好方法就是探究、嘗試。
5、觀察法
通過大量具體事例,歸納發現事物的一般規律的方法叫做觀察法。巴浦洛夫說:應當先學會觀察,不學會觀察永遠當不了科學家。小學數學觀察的內容一般有:數字的變化規律及位置特點;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關系;題目的結構特點;圖形的特點及大小、位置關系。
6、典型法
針對題目去聯想已經解過的典型問題的解題規律,從而找出解題思路的方法叫做典型法。典型是相對于普遍而言的。解決數學問題,有些需要用一般方法,有些則需要用特殊(典型)方法。比如,歸一、倍比和歸總算法、行程、工程、消同求異、平均數等。
7、放縮法
通過對被研究對象的放縮估計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叫做放縮法。放縮法靈活、巧妙,但有賴于知識的拓展能力及其想象能力。
8、驗證法
你的結果正確嗎?不能只等教師的評判,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要清楚,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評價,這是優秀學生必備的學習品質。
驗證法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是需要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應當通過實踐訓練及其長期體驗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驗證能力和逐步養成嚴謹細致的好習慣。
【滬教版數學一年上《秋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滬教版五上《Me》優秀教學反思08-29
滬教版一上《Numbers》的教學反思08-27
滬教版數學一上《加與減》的教學反思08-01
滬教版《母校》教學反思02-17
滬教版《母校》的教學反思02-18
《Friends》滬教版四上教學反思范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