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時間表》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息時間表》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息時間表》的教學反思1
《作息時間表》這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生活情境,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的區別和聯系,會根據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經歷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時間觀念與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教學重難點是能說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接觸時間,但他們對時間的認識卻是點點滴滴,零零碎碎的。因此在引入新課時,我先播放歌曲《時間像小馬車》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課件出示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說說從表中看出了什么?目的在于讓學生看出一節課所經過的時間,以及早讀課,課間操或課間休息的時間。但學生對于問題的提出不能理解,所以剛開始不知怎么回答,于是我引導學生發現從開始時間到結束時間之間經過了多長時間,并借助鐘面模型撥一撥,數一數分針走了幾大格,就是幾分,有的同學很快就能理解。接著在練習鞏固時,我組織學生借助學具動手實踐、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最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制作自己周六上午的作息時間表,比較順利。通過制作作息時間表,學生的興趣會充分調動起來,參與意識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一個自主選擇活動內容的空間,讓學生體會和建立了較長的.時間觀念,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同時也教育學生做一個懂得合理安排時間和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還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問題的提出指向不夠明確,在發散學生的思維上做得還不夠,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下足功夫,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中。
《作息時間表》的教學反思2
本節課引入新課時,采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上課的時間表,我把我們的早讀課、第一節課、課間操、第二節課、眼操、第三節課、放學時間的時間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算一算每一節用了多長時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隨后在制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評價等環節的設計過程中,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引導、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學生掌握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方法,能正確數出從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經過了多長時間。在這節課中已讓學生體會到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歸納出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可以用數格的方法數出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所經過的時間,也可以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用減法求出經過了多長時間。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發現班里有幾位學生課外知識很豐富,知道站在數學的角度去回答數學問題,比如說在回答“昨天1:30--4:30這段時間你在做什么時,”有人提出疑問是下午的嗎,還是凌晨的?這問題提得很好。這時小李同學舉手說“因為一天有24小時,鐘面上只表示出12個小時,所以時針一天要走兩圈,因此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下午,一種是凌晨,但我覺得下午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是凌晨這段時間大家都在睡覺,這個問題就沒什么意思的。”通過學生他提出疑問,學生自己解答,很好的解決了這個數學問題。在以后的課堂要多創造類似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智慧.
【《作息時間表》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作息時間表》教學反思04-16
《作息時間表》教學反思09-13
《作息時間表》的教學反思08-31
《作息時間表》教學反思6篇04-16
《作息時間表》優秀教學設計06-29
二年級數學上冊《作息時間表》教學反思09-09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03
作息時間表的教案01-04
《反思反思》教學反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