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識字7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識字7教學反思1
最近對識字的教學做了如下幾點的嘗試:
一、培養(yǎng)學生我愛識字的習慣
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
可是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在輕松、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
二、倡導學生我的識字能力最棒
由于學前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已經認識不少字了,但有的學生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學習能力的差異,如果要統(tǒng)一地從頭學起、從零開始,學生一定不喜歡,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能不能將認識較多字的學生作為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讓他們成為我們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呢?我進行了嘗試:
1.培養(yǎng)合作能力,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現(xiàn)在的小孩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現(xiàn)在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與他人交往。但是通過半年多的培養(yǎng),學生已初步形成合作習慣。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借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小組里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小組成員就可以實現(xiàn)異質互補,會的教不會的,達到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后,可以讓小組里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并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2.請小老師,實現(xiàn)多元評價。
課堂上我要在短時間里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識字情況是很難的。于是我采用請小老師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剛學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對于確實讀得好的,就請他為小老師,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的同學都可以為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后,就積極地到老師、小老師處認讀生字,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三、鼓勵學生我是識字小能手
比如可讓學生把自己最愛看的動畫片里的人物的名字認下;把自己家的生活用品認下;把愛吃的蔬菜、水果等名稱記下;把自己家的小區(qū)認下等等,在班會時間舉行各種形式的課外識字大比武,以此激發(fā)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這樣,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
以上幾點是我總結的個人教學經驗,讓我在識字教學中能取得一點效果。
識字7教學反思2
本課是形近偏旁比較識字。我先出示圖,讓學生說說圖上畫得是什么?,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詞語。當一組詞語都出示以后,要求學生找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同一個偏旁。然后再了解這個偏旁的演變過程,觀察圖與古文字字之間的聯(lián)系:圖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最后再來理解這幾個詞語。就按照這樣的方式學習以下的幾組詞串。當然,我重點抓住了生字的教學,有音——意——形,層層深入,扎實有效,同時注重給予學生比較充足的時間自學生字,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我覺得如果能在學習生字的時候開展一些比賽,在游戲中學習將會更有意義,也更有情趣一些。
上下來的感覺:學生掌握得還是不錯的。只是在生字掌握的還不好,礻字旁和衣字旁的字特別混淆,這該怎么辦啊?
小耗子老師和彤彤老師都給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辨析的空間,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得以落實,兩位老師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學習。
本課的詞義都比較簡單,都是學生熟悉的事物,難點是偏旁的辨析,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圍繞詞語展開教學,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辨析不同偏旁表示的意思也不同。通過理解講述《嫦娥奔月》、《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加深學生對詞語所指事物的直觀感受,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礻”字旁的意思。另外,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我通過指導學生結合圖上的事物、情境練習說話,用上所學的詞語,建立了字、詞、句的聯(lián)系,進一步區(qū)分生字的偏旁,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書寫生字時,學生的正確率就比較高了。
識字7教學反思3
指導寫字,筆筆到位:人教版教材字詞手冊每課都安排了筆順表,可見非常重視漢字的書寫過程。因此,我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筆畫順序來書寫,同時還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鼓勵他們運用各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如在教學生字“量、最”時,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看看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都是上下結構,都是日字頭)歸納出來后讓學生看字詞手冊上的筆順表,邊說筆畫名稱邊書空,然后對關鍵筆畫進行點撥,最后讓學生描紅、臨寫。寫前先唱寫字歌,擺好寫字姿勢。我在巡視過程中適當指點,并給學生寫得好的字畫個小紅星,這對學生起到較大的激勵作用。
識字7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節(jié)二年級上冊的識字課。本課是由幾組與冬天(氣候、植物、動物、運動)相關的詞語構成的詞串。課后,兩位導師和學員們對我的這節(jié)課進行了交流研討,大家對教學中的亮點給予了肯定,同時還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聽了胡云紅和王仁元兩位導師的評課,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對照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再回顧自己的這堂教學實踐課,確實感到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說話訓練不適時,并缺乏指導。
在教學完“寒流、大雪、北風”這組詞串后,教學預案中安排的“用這組詞串來說說冬天的氣候有什么特點”這一環(huán)節(jié)被我忘掉了。教完第二行詞串(臘梅、翠竹、蒼松)時突然停電了,課件無法使用,我利用暫時停電的空檔,引導學生從氣候和植物方面來介紹冬天。學生卡殼了。我?guī)ьI學生又讀了讀書上的兩行詞串,然后讓學生繼續(xù)說話訓練,學生還是不知道怎么說。我提示可以用一個詞語也可以用幾個詞語,可以從一個方面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等了好一會兒,才有一個學生站起來用“大雪”說了一句話。這里耗費了很多時間。如果教學完第一行詞串后,就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用這一行詞串來介紹冬天的氣候有什么特點,可能難度會小些。后面每學完一行詞串,就用這行詞串來介紹冬天。最后在總結全文的時候,讓學生從幾個方面來介紹冬天。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符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教學也會更扎實有效。如果在學生卡殼時,我給學生作一個說話示范,學生完成這個說話訓練的難度也會減小些,教學效果可能會好些,教學過程會更實些。
二、朗讀訓練不到位。
在教學中我只注意到指導學生把詞串讀正確、流利。這12個詞分開看,是排列整齊的幾個詞串,連起來讀,押韻上口,我沒有多花時間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押韻,培養(yǎng)語感。另外,有感情的朗讀指導不到位,學生還沒有讀出臘梅、蒼松、翠竹的生機勃勃和不畏嚴寒的精神。總之,因為教師的朗讀指導不到位,學生沒有讀出詞串的韻味和美感。
三、一些環(huán)節(jié)的處理缺乏藝術和技術。
例如在學習第一行詞串“寒流、大雪、北風”時,我一開始就出示天氣預報的課件,然后由我來播報,由于自己準備不充分,照著內容讀,降低了教學信度,而且學生也不知道我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用來干什么的。我原想通過這個設計來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寒流,結果繞了一個大彎子,學生也沒有完全弄明白,還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的時間。如果我改變一下,先讓學生讀讀這行詞串,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已經懂的詞語,如果有學生指導“寒流”是怎么回事,就讓他說說。如果學生不懂,再出示課件,讓學生在天氣預報中獲得有關寒流的信息,對寒流有個初步的認識,接著啟發(fā)學生回憶生活經歷: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為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做寒流,這時學生對寒流一詞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再引導學生運用這一行詞串進行說話訓練,介紹冬天的氣候。這樣,教學就會更扎實有效。再如:在“歲寒三友”的導入時不夠自然,花的時間也太多,如果由學生的生活經驗導入,再通過課件展示圖片資料,最后進行說話訓練,效果會更好。
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細節(jié)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改進。反思是痛苦的,因為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解剖;反思也是快樂的,因為在反思中我收獲著,成長著……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正因為它永遠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所以才有無限的魅力,讓人不斷的追尋。愿我和小語脫產班的學員們在語文的路上執(zhí)著前行,找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的小語之路。
識字7教學反思5
在一上教學《識字3》時,生字“水、火、山、木、馬”也都是象形字,那時我給孩子們找了這幾個象形字的演變,所以在本課教學時,我以之前的字為切
入口,通過復習舊知,導入新課,以識詞為中介,最后再以誦讀兒歌來鞏固識字、識詞的成果。
課堂上,我借助多媒體,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識讀部分采用整體感知,自讀課文,自讀生字,自讀兒歌的形式。本課的“實物——古文字——今文字”是孩子很感興趣的一種識字方法,由此也可以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培育孩子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
情感。
這冊書在識字量上比起上學期,任務是非常重的。在記字、寫字部分我采用自學筆順、自己觀察掌握如何把字寫好看等過程,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對難讀準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對難記、難寫的“燕”字加以指導,在學“燕”這個字時,引導學生說清用燕子的外形來記這個字,并適時引導學生也想著燕子的樣子,邊說兒歌(一寫草頭橫,二寫中間口,三寫兩遍北,四寫四點底)邊用手在桌上寫“燕”字,一個難字在孩子們熟悉的生活體驗中輕松地記住了,詞也讀好了。
【識字7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識字7教學反思07-04
識字7的教學反思11-11
《識字7》教學反思07-09
《識字7》教學反思01-30
《識字7》教學反思07-09
《識字7》教學反思03-16
《識字7》教學反思10-19
識字7的教學反思11-11
《識字7》教學反思范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