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06 18:15:57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精選】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總體目標

        本學期,我校語文教研工作將認真落實市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和學校有關教育教學工作指導意見,繼續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堅持突出學科特點,強化學科教學中的文學性、文化性,進一步改善教學研究方式。堅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學方式優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研方向,加強教學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教育的均衡發展,穩步提升我校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和品位。

        二、工作目標及主要內容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能力。

        1.組織全體語文教師深入學習一本教育教學論著(如胡根林的《追求高品質的語文教學》,上海教育學院中文系編著的《語文學習心理奧秘探索》);訂閱并認真通讀一種語文教學研究刊物(如《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或利用一個網站(如“育星教育網”或“中學語文教學網”),從而提高教育理論素養與教學實踐能力。

        2.開展多種形式的觀課和議課活動,以“研究課”促進教師自我反思,引導日常教學,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逐步提升教師觀課、議課的水平和能力。

        3.利用多種途徑,學習先進學校和老師的教學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避免經驗固化,教學僵化現象的蔓延。

        (二)規范研訓,落地生根,提升品質。

        1.積極參加市級和基地的學科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

        2.加強理論學習,學習新經驗,傳遞新信息,交流新收獲。為教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豐富而高質的資源。

        3.安排每位教師的研究課,要求每位老師上出不同的課型,在研究中不斷進步。

        4.進一步增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意識,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5.認真、規范組織好學科基本功競賽活動。

        (三)抓好課題研究。

        1.積極參與學校課題《如何提高城郊中學學生的學習能力》的研究,并整理號資料臺賬。

        (四)群策群力抓好畢業班教學工作。

        1.做好20xx年中考質量分析和總結工作,為20xx年中考畢業年級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加強初三年級任課教師的培訓工作,布置并安排好新學期畢業班學科教學思路。

        三、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師發展中心下發的《中學語文研訓工作計劃》。

        2中考語文質量分析會,其他各年級語文期末檢測質量分析。

        3.積極參與市教研室組織的初一年級教學研究課。

        4.提醒教師著手準備語文年會論文。

        5.做好學科常規檢查工作。

        十月份:

        1.做好學科常規檢查工作。

        2.各年級積極準備參加“xx市作文大賽校級評比”

        十一月份:

        1.做好學科常規檢查工作。

        2.評選作文大賽校級獎。

        十二月份:

        1.做好學科常規檢查工作。

        1.組織教師參加市中語會及論文評比。

        2.“美文閱讀”“古詩詞創作”校級比賽。

        元月份:

        1.研討并制定期末復習計劃。

        2.期末考試及考試情況分析。

        3.完成其他工作。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進入二年級后,在識字方面基本突破識記的難關,他們識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識字量加大,有時會出現同音字混淆的情況。孩子們主動識字的愿望非常強烈,書寫比較規范、端正。孩子們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他們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大部分孩子具有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于觀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語句較連貫。但是也有極少數學生學習態度差,學習能力低,基礎差,需要重點加以訓練。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八個單元,32篇課文,4篇識字,8個語文園地。每單元由課文、課后習題、語文園地三部分組成,課文內容的安排選文新穎,題材廣泛,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符合兒童認知心理的發展,且各有不同側重點。課后題注意閱讀能力的培養、詞語的理解和積累,注意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把握;語文園地則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形式活潑多樣,有選詞寫話、猜字謎、擴句練習等,安排了閱讀、口語交際、語文生活等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全冊要求常用字會認450個,會寫350個,識字方法仍然采用隨文識字的方式進行。尤其是語文生活安排的內容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三、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練習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5.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體會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增強愿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9、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學習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學習寫日記。

        四、教學重點、難點與關鍵

        1 、教學重點

        識字教學;口語交際;擴大學生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識字速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 、教學難點

        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3 、教學關鍵

        在學生課堂生成的資源中尋找契機,根據學生實際水平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教學措施

        1、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維為指導,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多開展語文生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3 、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標準。面向全體學生,扎實地進行語言訓練。

        4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展開語言積累。

        5 、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鼓勵學生敢于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大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每個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六、教學時間與內容安排

        周 次具體時間教學內容安排課時安排

        第1周9.1-9.3識字1、第1課7

        第2周9.6-9.10第2課、第3課、第4課、語文園地一9

        第3周9.13-9.17識字2、第5課、第6課、第7課9

        第4周9.20-9.24第8課、語文園地二、識字39

        第5周9.27-9.30第9課、第10課、第11課、第12課3

        第6周10.1-10.7國慶放假

        第7周10.8-10.10語文園地三、識字43

        第8周10.11-10.15第13課、第14課、第15課、第16課9

        第9周10.18-10.22第17課、語文園地四、識字5、9

        第10周10.25-10.29中段復習9

        第11周11.1-11.5第18課、第19課、第20課、第21課9

        第12周11.8-11.12語文園地五、識字6、第22課、第23課9

        第13周11.15-11.19第24課、第25課、語文園地六9

        第14周11.22-11.26識字7、第26課、第27課、第28課9

        第15周11.29-12.3第29課、語文園地七、識字89

        第16周12.6-12.10第30課、第31課、第32課9

        第17周12.13-12.17第33課、第34課、語文園地八9

        第18周12.20-12.24復習9

        第19周12.27-12.37復習5

        第20周1.4-1.8復習、考試9

        七、扶優輔后計劃

        優生:

        后進生:

        措施:

        (一)優等生。

        1 、拓展課外閱讀量,拓寬知識面,促進其能力持續發展。

        2 、鼓勵參與班級管理,并結成一幫一的小對子。

        3 、鼓勵多寫話,多在報刊上發表自己的作品。

        (二)學困生

        1 、教給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醒其專心學習,多幫助他們。

        2 、作業有錯面批面改,直至理解為止。

        3 、展開“一幫一”以優帶差活動,有進步及時表揚,切實提高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八、檢測與評價

        1 、以平時評價為主,以期中評價為輔;

        2 、以綜合性評價為主,以單項測試評價為輔。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語文教研工作繼續貫徹省市文件精神,以區“智慧教育”總體思路為指導,結合區綜合發展評估行動方案的要求,緊扣學校“國際理解提升智慧,品質教育成就夢想”的主題,立足規范、堅持創新、把握重點、關注發展,準確把握學科教學本質,不斷探索學科教學規律,提升各層次教師隊伍的學科素養與教學水平,讓全體學生樂學、會學、趣學,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扎實有序、充分持續地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堅持一個中心,即以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

        2.追求兩個有效,即有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與專業水平;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

        3.突出三個加強,即加強各年級教學質量的過程管理與監控;加強教研組、備課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語文學科實踐活動的策劃與組織。

        三、具體措施

        (一)探索不同課型“少教多學”教學策略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主渠道,是各類教學研究的核心環節、重中之重,教師業務能力的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歸根到底都要落實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在于,以輪教課、教研課、公開課等活動契機,人人參與,上出精品,探索不同課型中落實學校“少教多學”的整體教學策略。

        1.繼續輪教課活動,提升課堂教學的水平

        輪教課活動是學校常規語文教研活動形式。本學期,學校繼續要求每位教師至少承擔一節教學研究的公開課或教研課,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對比性,增強研究的有效性,備課組內可以“同題異構”的形式開展“輪教課”活動,緊扣學校“少教多學”的整體教學策略,通過相同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探討提高課堂效益的密碼。

        教研活動的質量其實就是課堂教學的質量。每一位教師要高度重視輪教課活動,不因這項工作的常規性、重復性而自我降低要求,認真對待,潛心研究教材教法,杜絕“拿來主義”;備課組內要從嚴把關,課前積極組織討論,共同制訂教學目標,探討教學流程,尤其對組內青年教師多指導、多幫助,努力讓每一位老師的輪教課上成自己的成名課,上成自己打得響的代表作。教研組也將通過輪教課活動來發現苗子,并為其搭建更高平臺。

        2.開設專題教學周,研究整體策略的落實

        當前各級各類語文教研課、公開課還是閱讀教學為主,對于閱讀教學的研究同樣也比較深入、廣泛。然而,語文教學不只有閱讀教學,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并不完全等同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相反,習作教學、練習課、復習課等教學還存在廣闊的研究空間,特別是“少教多學”策略的選擇與實施,還值得深入研究。為了全面提高語文教學效益,掃除語文課堂中的短板,本學期,我們將分別組織開展習作教學、復習課教學的專題研究周,各備課組至少開設一節相關課型的輪教課教學,合理安排,集中研究。復習課教學要適當提前教學時間,提高指導示范的效果。要特別注重教后探討交流的環節,倡導講真話、講實話、講有用的話,通過深入的研討活動,梳理習作課、復習課的常規教學策略,全面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3.致力網絡化研討,共享教學研究的成果

        網絡化教研是已成為我校常規教研途徑。我們要繼續充分利用好學科組教研博客平臺,執教老師要及時上傳教學設計稿,聽課老師要積極參與回帖評課。每位老師還可以及時上傳自己教學的中的心得、反思與困惑,通過網絡平臺與全體老師進行交流碰撞,從而更好地以網絡教研的形式讓大家在評析課堂教學中對比學習。教研組也將利用網絡平臺,選擇適當專題、內容或話題,組織老師進行討論交流,在互幫互助中共同成長,共享教研的成果。

        (二)提高不同班級語文學科教學質量

        語文組是學校人數最多、發展潛力最大的一個教研組,同時也是責任重大、任務艱巨的一個教研組,其中的核心任務就是學科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質量面前,班班平等。每一位老師在牢固樹立“教學質量就是生命線”的觀念時,還是充分認識整體提升的重要性,“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集體沖鋒,實現組內均衡發展。

        1.教研組:緊抓常規,確保“規范”

        當前,園區教育的發展正處于二次創業、過渡發展的時期,落實“規范”工作尤其重要。教研組一方面將及時傳達各級教學要求,認真組織學習各級規范精神,通過不同形式讓“規范”深入人心;一方面將積極落實“常項”督導與“專項”調研的措施,有針對性地對薄弱年級、薄弱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調研、督導,內容包括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等方面。對于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將會及時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展開研討,大家一起幫助查找不足,尋找問題的根源,制定改進的措施。

        2.備課組:突出重點,確保“有效”

        備課組是保證教學質量整體提高的最有效的集體,備課組每位老師要充分認識“集體沖鋒”的價值,杜絕單槍匹馬。備課組長要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備內活動的不變主題,突出重點,特別是要以下三個方面組織組內老師認真研究。

        (1)練習命題研究。要認真研究歷年真題,中高年級突出能力、運用考核,知識性考核要適當降低比例。不出偏題、怪題、無用題,提高練習的針對性。所有練習卷均要收齊、整理好,作為學生期末復習整理的資料。所有練習卷要增加命題人、復核人姓名,提高命題人的責任意識,堅決杜絕簡單下載。

        (2)輔導學生研究。特殊學生對班級整體質量的影響是重大的。備課組內要集體研究特殊學生的輔導工作,要請組內經驗豐富、成績顯著的'老師進行經驗介紹,講究藝術,變蠻干為巧干,形成正面輔導、積極輔導的氛圍。

        (3)有效作業研究。影響各班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教師的作業設計。除學校統一的作業外,個性作業、回家作業往往成為教師的個人行為。什么樣的作業是有效的,什么的作業是無效的、甚至是負效的,備課組要積極組織探討,研究“減負”背景下高效的作業設計,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重在提高學生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3.課題組:縱深推進,確保“高效”

        課題要給為教學服務,課題研究要樹立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意識。目前,語文組教師已先后申報立項了十多項不同級別的研究課題,絕大部分語文教師參加了學科課題的研究工作。本學期,各個課題主持人要帶領課題組成員從遇到的困惑出發,積極探尋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實解決了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教研組還特別鼓勵老師研究信息化教學的途徑,積極參與“電子白板”的教學研究,讓信息技術手段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推動不同層次教師隊伍業務發展

        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教師隊伍的持續發展。當前語文組的教師隊伍,已經形成了一支由骨干教師引領、成熟教師支持、青年教師為主的“金三角”形的教師梯隊。教研組將通過“分層發展”行動,努力為不同層的老師找尋平臺,實現業務水平的人人提升。

        1.青年教師:高起點,入“規范”

        青年教師是語文組的主力軍,也必將成為學校未來語文教學的生力軍。對于青年教師的發展,高質量完成各項教學“七認真”常規工作是成長的第一步。為了使“七認真細則”落到實處,學校采取組長負責制,要求每單周備課組開展組內互查互學,每雙周教研組開展抽查或普查,相應的檢查人為共同負責人。對于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積極指導整改。教研組還將以《教學事故認定二十條》文件為指導,要求大家嚴格遵守課堂行為規范,以高尚的師德師風積極營造和諧溫馨的學習環境。繼續組織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領會語文教學的新理念、新方向。工作中關注細節,注重點滴,不打“擦邊球”,不踩“高壓線”,讓每一位青年教師平衡起步。

        2.成熟教師:立目標,突瓶頸

        對于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老師來說,具備了相應教學經驗的同時往往也意味著高原期的到來。教研組將結合老師的實際情況,引導老師擬定自我發展的目標,在業務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幫助,積極參與每一次論文、案例評比競賽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評優展示活動。積極開展以課后反思為主的教學研究,用反思促成長,用反思促進步。對于參加相關賽課、評比活動的老師,教研組將組織學校骨干隊伍進行打磨指導;對于表現積極、成績顯著的成熟老師,教研組也將積極推薦申報各類榮譽稱號。

        3.骨干教師:創平臺,展成果

        骨干教師是學校富貴的資源。對于這一群體,學校將通過各級各類教學展示、比賽活動,區小語名師共同體等途徑,搭建展示其教學成果的平臺,提高相關教師在區域內的知名度,引領全體語文教師隊伍的發展。

        (四)豐富不同年段學生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為了給學生童年的語文生活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就要讓學生的童年里飄溢書香,就要讓書香構筑美好的夢想。

        1.精心策劃書香節活動,充分享受閱讀樂趣

        “書香節”是學生一年一度期盼的盛大節日,也是學生充分享受讀書、走近書本的節日。活動效果的高低關鍵關于組織策劃的質量。各備課組要結合不同年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思考,動靜結合。活動要力求實效,確保人人參與。各班要豐富圖書角、完善班級借閱制度等,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書香節”核心工作就是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教研組也將結合活動的開展創設讀書環境,活動結束將結合實際情況評選書香班級、閱讀之星、書香家庭等,把書香延續到全學期、全年的學習中。

        2.精心打造經典誦讀活動,彰顯學生獨特個性

        本學期我們繼續以學校的主課題《國際理解教育提升學生素養的實踐研究》為引領,積極開展“誦讀經典”特色項目推進工作。一方面,在學校的活動課程中開設經典誦讀課,指導學生讀經典、吟經典、品經典。另一方面,組織學生開展每日誦讀經典活動。要求各班語文老師認真制訂經典誦讀目錄,并在班級開辟“經典誦讀”欄目,及時更新內容,指導學生晨誦、午讀、暮省。學期中,各班要以“經典誦讀”為主題開展一次班級讀書活動。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科的特色項目中,傳承經典、品味文化、彰顯個性、發展素養。

        3.精心組織競賽活動,積極轉化讀書成果

        本學期,各備課組要發揮集體的智慧,在不增加工作負擔的前提下,創設一些有意義的班級、年級學科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知識體驗,得到文化的熏陶。同時,學校還會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征文、競賽、考級等活動。為展示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提升學校的整體實力提供發展的平臺。只有通過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得到了鍛煉,語文學習生活才會愈發的精彩快樂。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第一學期語文的教學工作計劃09-22

      小學語文教學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8-01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總結10-28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總結05-18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2-30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09-24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精選07-31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1-12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1-15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1-10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 亚洲视频视频在线 | 亚洲黄金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第一页 |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