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小籃球隊統計》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事例,學會復式分段統計的方法,并能根據分段統計的結果作出分析與判斷。
體會復式分段統計在對事物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時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對數據的進行整理分析。
教學方法:
引導,整理,分析,對新知識的學習。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師:小教練為了對紅、藍兩個籃球隊員的各項情況作進一步的分析,搜集到兩個隊隊員縱跳成績。(出示兩隊的成績單)教材中
生:學生觀察情境圖,比較兩隊縱跳成績單。
師: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學生提問題)
活動二
探索新知
師:用什么辦法能比較出哪個隊的彈跳力好呢?
生:(學生獨立思考)可能提出的方法
1、計算每隊的總成績。
2、計算每隊的平均成績進行比較。
3、將數據整理,數一數各隊跳45厘米的有幾人、46厘米的有幾人……
師:你們哪個學習小組來交流一下你們小組的想法?
生:(小組討論,知道用統的方法整理數據更科學)。
師:為了便于學生整理,老師為每個學習小組提供了三種不同的表格(單式、復式、復式分段),請你們小組商量一下,選擇一種統計表將各隊的彈跳成績整理一下。
生:(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尋找處用復式統計表整理比較科學,尋找比較簡單)。
師:把你們整理的結果向大家展示(每個學生小組代表自己的小組發表各自的'整理結果)。
師:剛才同學們發現從復式統計表中能比較容易地看出兩個隊的彈跳力水平。那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個統計表是怎樣進行統計的。
生:(引導學生根據每個小組的交流意見,逐步統一到復式分段統計表上來)。
活動三
師:從復式分段統計表中,你們認為哪個隊的彈跳力好。
生:(學生交流自己的分析結果)。
師:小結
我們通常把這種統計方法稱為復式分段統計,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
師:同學們做一做教材P104頁的第二題。
生:(學生獨立整理數據完成統計表)。
【四年級上冊《小籃球隊統計》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課程《小籃球隊統計》教學設計08-10
四年級上冊《小籃球隊統計》教案01-05
四年級上冊《小籃球隊 統計》青島版說課稿08-02
青島版(五年制)四年上冊《小籃球隊統計》的教學反思08-14
《統計》的教學設計12-11
統計教學設計04-09
《統計》教學設計08-13
《統計》教學設計07-06
統計教學設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