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3-03 12:24:3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方案匯編六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匯編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閱讀,并能簡要地復故事。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里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4、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么是“夢想”。

        師:“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跡都源于夢想,并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并為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么?

        小結:肯定學生的夢想,并激勵他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板書,完成課題)

        3、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閱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4、重點理解以下詞語:

        籌齊:籌集齊全。本課是指瑞恩籌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錢。

        募捐:廣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顛簸:上下震蕩。

        羞澀:難為情,態度不自然。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著。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聲不吭:吭,出聲,說話。“一聲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語,一句話也沒有說。

        5、學生再讀課文,思考: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說一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讀文交流,體會作者情感

        1、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

        想一想,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這些出乎意料之處你想到些什么?從而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出示非洲孩子的生活資料。(錄像、圖片及文字。)

        3、引讀課文,嘗試回答上面的問題:

        引讀課文,深入體會以下句子的含義。

        ⑴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說:“那我來攢錢買鉆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

        這段話與前面寫瑞恩在第一次捐錢時聽募捐項目的負責人說挖一口井得要2000塊錢時的表現形成了對比:那時的瑞恩還不知道2000塊錢是個多大的數目,他只是興奮地說:“那我再多干些活掙更多的錢吧!”從“興奮”到“堅定”,一方面表現了瑞恩在短短的兩個月內,通過籌齊打井的2000塊錢,已經迅速地長大了,他現在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買鉆井機的難度;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瑞恩為了實現“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這一夢想的堅定態度是不可動搖的。

        ⑵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的實現,給安格魯的孩子們送去了關愛,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魯的村民們感激不盡;而安格魯村民們的表現,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無比的激動和幸福。作者在此點題,滿懷深情地闡發議論,以反問句抒發自己的情感,并引發讀者的思考──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

        夢想的'力量在課文中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夢想不僅鼓動著他本人前進的風帆,激勵著他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執著地為達到夢想的彼岸而奮斗;同時也感動并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為現實;這個夢想的實現也使安格魯的村民們對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盡,從而增進了加非人民的友誼。這不就是夢想的力量嗎?

        五、回讀全文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并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題

        1、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可以聯系課文內容來談,還可以擴展開去,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如果你現在就是5000多名非洲孩子中的一位,你會對瑞恩說些什么?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你以后應該怎樣做?

        2、資料展示: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2001年,在加拿大國際發展協會的幫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勛章,10月,他作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這一切來自于他6歲時的一個小小的愿望──為非洲兒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錢是靠他一個人做家務賺來的。然后親戚、朋友、鄰居也加入進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的成年人,幫助瑞恩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人們紛紛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會有七十多萬加元,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到中國做客。瑞恩和他的媽媽通過《實話實說》節目與中國廣大觀眾見面。在這次節目即將結束時,瑞恩說:“我要為取得干凈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設計者:吉林七班胡翠翠

        單 位:長春市綠園區同心幼兒園

        一、活動名稱:會動的小雨滴

        二、活動領域:藝術

        三、活動班級:小班

        四、指導老師:胡翠翠

        五、活動目標:

        1.學習體會滴管繪畫的美術形式和樂趣

        2.體驗幫助別人后的快樂情感

        六、教學重點:滴管繪畫的方法

        七、教學難點:滴管繪畫的方法

        八、設計思路:根據《發展指南》五——藝術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活動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由此根據小班的幼兒年齡段,喜歡感受和發現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對動感的顏色和鮮艷的物品感興趣,以此設計了會動的小雨滴,提供豐富的便于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讓幼兒自主選擇,用適宜的表現方式進行模仿或創作,分享藝術活動的樂趣。

        九、活動準備:調制好的各色顏料、貼有花、草、云朵的畫紙若干、滴管若干、盒子若干

        十、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5分)

        故事導入:太陽公公照得小花、小草熱烘烘的,都沒有了往日的精神頭兒。小花、小草齊聲喊著:“ 我渴,我渴,好渴啊!”太陽公公說:“別急,別急,我請來了云姐姐幫忙,她帶來了許多小雨滴給你們。”頑皮的小雨滴一個接一個地從云朵里跳出來,好像各種好喝的果汁一樣,一點一點地流進小花、小草的身體里。小花、小草又開始開心地、歡快地唱著歌兒了。

        教師用滴管繪畫演示,拿起畫紙的上面兩角,使小雨滴一點一點流進小花、小草的身體里,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活動主題《會動的小雨滴》。

        (二)活動安排(12分)

        1.認識繪畫工具——滴管

        認識滴管工具,使幼兒知道除了畫筆以外,還有很多繪畫工具和形式,產生的效果也是各有特色的。

        2.掌握滴管的使用方法

        給每位幼兒發一支滴管,請幼兒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滴管的氣囊部位,將里面氣體捏出去一部分,然后將吸口伸進顏料中,輕輕松開氣囊,這樣顏料就被吸進滴管里去了。(教師規范并放慢示范動作,并對個別氣囊沒有捏出氣體的幼兒進行指導。)

        3.幼兒作畫,教師給予適當指導。

        ⑴利用廢舊的橡皮泥盒子盛裝各色調制好的顏料,請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顏色作畫。(要求幼兒取顏料時候,一個一個地進行取用。)

        ⑵播放音樂,營造輕松愉快的作畫氛圍,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藝術感受。 ⑶請幼兒在貼有小花、小草和云朵的畫紙上,用滴管自由地滴上顏色。當幼兒將各色顏料都在畫紙上滴好時,和教師一起捏住畫紙的上面兩角,將畫紙輕輕地、慢慢地立起來,(一定要強調動作的輕和慢)就會發現小雨滴從云朵里緩緩地流進小花、小草的身體里面去,感知真實的小雨滴就是這樣從天而落的。

        (三)活動結束(1分)

        小花、小草得到了小朋友們的幫助,喝到了你們做的“果汁”,他們又開心地唱起了歌兒。(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十一、活動延伸:(2分)

        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如果你們是小花、小草,得到了別人的幫助,你會對幫助你們的人說些什么話呢?(體會被別人幫助的感恩心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分析學生】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字和“去”、“里”、“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2個生字,認識“橫”筆畫,會寫“一”“二”“三””這3個字。

        3.知道詩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優美的畫面。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會數數嗎?我們先來個數數比賽,從1到10看誰數得準。

        [設計意圖:了解十個數字的發音情況,重在發音。]

        二、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

        小朋友們看,這十位小朋友正準備練習投籃。[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數字字樣]

        這里有十個籃球,[圖片出示的籃球上面寫有“一”至“十”的漢字字樣]哪位小朋友能把這十個籃球分給十位運動員,使球上的數字和他們身上的號碼相符合?

        [設計意圖:建立數字與漢字的聯系,了解學生對這幾個漢字的認識情況,同時鞏固漢字的讀音。]

        三、學習古詩

        古代有位詩人把這十個數字寫在了一首詩里,知道他是怎么寫的嗎?

        (一)讀準字音,掌握節奏

        1.找找詩中的十個數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在朗讀比較中發現“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深刻。]

        2.師范讀,學生聽,說說老師在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并做上記號。

        3.學生自讀,師生交流,正音,指導,朗讀。

        (二)了解詩意

        1.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

        [設計意圖:培養邊朗讀邊想像的讀書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念經”。]

        2.根據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1)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并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

        [設計意圖:詩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發展學生的多重思維能力。]

        3.請小朋友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4.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設計意圖: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系,并引出當一生讀“一去二三里”時,指圖的學生該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該怎么理解的問題。」

        5.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點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還有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的思維并不是教師能全部預料的,應給予一定的空間。]

        (三)配樂誦讀全詩

        1.給詩加上題目,并指導詩題與詩句之間要停頓的讀法。

        2.背誦全詩,并設問:

        (1)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邊背詩的時候一邊看到了什么呢?

        (2)這個小山村熱鬧嗎?(這是一個靜靜的小山村)

        (3)你來到這個山村,覺得它美嗎?

        (4)師總結:小山村真美啊,請小朋友們一起背,就好像走進了小山村。

        [設計意圖:背誦時再次啟發想像,使記憶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導學生進入詩所描繪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為“我景我情”。]

        四、寫字

        這節課我們來寫三個字(出示“一、二、三”),這三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1.都是由“橫”組成的。

        指導寫好“一”(頓一頓,橫過去,再頓一頓,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觀察“二”字的兩橫有什么不一樣。

        3.觀察“三”的三橫長短變化,并與“二”中兩橫間的距離作比較,得出結論:三橫之間要稍靠緊些。

        4.你是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

        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師自言自語)四就是四橫,五就是五橫。(生發現錯誤)古時候有個故事,那里面有個人就鬧了這么個笑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聽嗎?

        [設計意圖:練寫了三個字,學生略感疲勞,此設計能活躍課堂氣氛,并通過講故事滲透了學習不能想當然、一定要認真的意圖。]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要求:

        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⒈出示九色鹿圖,問:這是什么?觀察,說說九色鹿的樣子,出示句子讀。

        ⒉課文圍繞九色鹿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

        ⒈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

        自讀課文,要求:

        ①用“”畫出描寫九色鹿內在美的句子,

        用“△△△”標出關鍵詞語。

        ②用“”畫出調達被救后的表現的句子,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并用“○○○”標出。

        2.調達是否守信用?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畫出有關句子,用“。。。”標出關鍵詞語.

        三、組織學生匯報。

        學生匯報自學情況,相機指導好朗讀,并結合觀察課文插圖。

        四、學生聽錄音,聽后質疑。

        五、總結:

        請同學說一句想說的話。

        六、想象:

        這件事發生后不久,一天,九色鹿又來到河邊,突然,耳邊傳來“救命啊,救命”的呼喊。九色鹿飛跑過來,發現在洶涌的波濤里掙扎的又是調達……

        七、作業:

        搜集民間故事,準備參加下節課的“民間故事會”活動。

        附:板書設計

        救

        九色鹿

        調達

        抓

        (見義勇為)

        (背信棄義)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3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會第一節課文。

        【重點難點】

        1、認識9個生字,會寫3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烏鴉圖片。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板書烏鴉

        學生看圖介紹烏鴉外形。

        想辦法記住這兩個字。烏──鳥進行區別。

        2、板書喝水教學喝,說說什么時候需要喝水?根據回答教渴與喝比較。

        3、質疑引導學生提有意義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提出要求:

        ⑴ 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想辦法。

        ⑵ 讀通句子,不連貫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⑶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3、分節朗讀,評價。(學生評)

        4、根據反饋教學生字,糾正字音。

        5、區別形近字。

        石──右 喝──喝 辦──力

        三、再讀知意

        1、讀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讀第一節,質疑。

        3、看圖說說,你從哪里看出烏鴉口渴了?

        4、到處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寫字

        1、看板書記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發現。

        3、寫田字格(生說師板書)

        4、展示學生作業,評價后修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懂課文內容,學習烏鴉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懂課文內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實驗器材(小口瓶紅線小石子)

        【課前準備】

        一、復習導入

        1、猜謎:身穿黑袍子,長個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

        2、復習生字。

        3、出示課題。

        二、讀文感悟

        1、自己讀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解疑從課文哪里感悟到?

        3、解決知識點:

        ⑴ 聯系課文,說說烏鴉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導朗讀,合課文插圖想像烏鴉喝不到水的著急樣子。

        ⑵ 做實驗理解烏鴉喝到水的經過

        ① 理解漸漸并仿造說句。

        ② 看插圖想想烏鴉喝水后高興的心情,指導朗讀。

        三、總結全文

        1、理解烏鴉心情變化的心情

        著急──高興──著急──高興

        2、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課文。

        3、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你會夸一夸嗎?

        4、指導背誦。

        四、拓展

        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會有什么辦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寓等10個生字,會寫守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課前準備

        1.多媒體教學軟件:《寓言兩則》全篇演示、農夫拔禾苗的過程。

        2.生字、生詞卡片。

        3.從課外查找有關寓言的知識,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課時

        (學習《揠苗助長》)

        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寓言兩則,由學生根據查找的資料來解釋課題。(寓言是用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托的意思,則的意思就是篇)

        教學《揠苗助長》

        1.播放課件理解課題、了解故事。

        a.學生講解題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b.按照理解題意→了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來進行學習。

        c.播放課件,要求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

        a.范讀課文,聽準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注意指導讀錯的字。

        同桌之間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c.鞏固生字。

        讀生字卡片。(齊讀、指讀、開火車讀)

        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在朗讀中鞏固生字。老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3.感悟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出示四個問題:

        a.種田人看到禾苗幾乎沒長高時,他的心情怎樣?將描寫他心情的詞句畫出來。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隨機理解重點詞語:巴望、焦急。

        出示重點句子,體會種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要讀出種田人的焦急心情。

        b.種田人在這種情況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結果怎樣?

        用軟件演示種田人拔苗的過程,朗讀第2自然段,要讀出那個人賣力拔苗的情景。

        讀第3、4自然段,體會種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來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這則寓言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d.我們已經知道種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種田人的鄰居或親屬,你怎樣幫助他實現自己的愿望?

        4.誦讀全文,復述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守株待兔》)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交代教學目標。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每個寓言都是通過有趣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寓言兩則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寓意,學會生字。

        2.創設情境,播放多媒體動畫《守株待兔》,激發學習興趣。

        現在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守株待兔》這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邊看邊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課題,釋題。

        a.揭示課題,正音。

        b.釋題:問: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段落序號。

        學習課文,理解寓意

        1.學習第1、2自然段。

        a.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那個人為什么會守在樹樁旁邊等待兔子呢。

        b.默讀課文,說說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這只野兔的。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給大家聽。(板書:撿到兔子)

        c.出示生字竄撞,理解意思。(竄亂跑;撞碰)

        d.他撿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齊讀。

        他這樣想可能嗎?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指導有感情地讀句子,指名讀、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第自然3段。

        a.自由讀課文,說說這個人后來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板書:整天坐守莊稼全完了

        b.齊讀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這樣做對不對?錯在哪里?學生討論、交流。

        b.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學生討論、交流。

        c.老師總結寓意。(注意語言要淺顯易懂)

        d.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這種現象呢?舉例說說。

        e.老師總結: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對于偶然得到的東西,我們不應該抱有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取得收獲。

        f.齊讀課文。

        課堂練習

        1.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要求寫的9個字,學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書寫應注意什么問題。

        3.指導寫字。

        4.完成課后練習讀讀想想。

        拓展活動

        把本課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再請他們講一個寓言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匯編六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匯編15篇)04-22

      教學設計方案匯編15篇03-04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匯編10篇03-12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匯編五篇03-12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匯編10篇02-26

      教學設計方案02-28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6篇02-20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九篇02-12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五篇02-07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九篇02-05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本中文字幕大片人成 | 日韩精品在线第一页 | 日韩AV中文在线播放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第30页 | 亚洲综合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