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3-22 19:13:4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七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太陽是大家的》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首兒童詩。詩歌用擬人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里,和不同國家的孩子一起游玩,傳遞著世界各國小朋友之間的友誼。大家共享一片藍天,分享太陽的溫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會的安寧。

        教學理念:

        通過多種閱讀方式,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太陽是大家的, 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學習方式以朗讀、感悟、聯想等為主導,以詩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導學生感受、理解、升華對太陽的熱愛,激發學習語文和創作詩歌的欲望。

        教學目標:

        1、會認“彤、陪”兩個生字,會寫“彤、陪”等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情感地朗讀全詩,并進行背誦。

        3、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快樂氣氛,體會全世界人民的團結友愛。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引領學生理解詩歌含義,體會作者的擬人寫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我知道同學們特別喜歡猜謎語。現在老師說一條謎語,大家來猜,好不好?“有位長壽老公公,天亮從東來出工?他把光明給世界,還把溫暖灑人間。要問公公在哪里,請你抬頭看天空。”

        2、學生猜謎,教師引導。 (出示“太陽”圖)

        (設計意圖:用猜謎語導入新課,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的引入新課。)

        3、有人說太陽是個神奇的魔術師,也有人說太陽是個技藝高超的畫家,還有人說太陽是個辛勤的園丁。在詩人眼中,太陽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詩人薛衛民的一篇關于太陽的詩歌。(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請同學趕緊拿起手中的課本,自由地讀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都讀通順后再停下來。

        2、這么美的詩你喜歡嗎?把最喜歡的那個小節大聲地讀給你的同桌聽。

        3、同學們讀得真認真,我很高興。讓大家也來分享你喜歡的小節吧。誰來把你喜歡的小節讀給大家聽聽。

        4、喜歡不同小節的同學各選一名代表輪讀,讀完后請同學自我評價,教師相機給予指導。

        (設計意圖: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達到讀得正確、流利。再指名讀,逐節檢查朗讀情況,為下面有重點地學習生字詞和理解課文打下基礎。最后讓學生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把自已當成學習的主人。)

        5、小組內同學互相說一說讀了這首詩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共同研究。

        6、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情況相機指導,引導學生初步感悟詩句中蘊含的意思。

        (設計意圖:詩歌的文辭很簡單,但含義卻不易領悟,教師在幫助學生疏通文字、初讀課文后,可讓學生了解詩歌的結構層次和淺顯的含義。)

        三、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2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看誰識字快,方法好,學會后,同桌互相考考。

        2、誰能把自己好的識字方法與大家交流?(指名匯報) 3、(課件出示4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個字,在書寫時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學生自主學習,提出書寫要點,教師指導學生正確、美觀的書寫生字。

        5、教師有意識的挑選幾份學生書寫作品進行展示。

        第二課時

        一、 欣賞歌曲,激趣導入

        1、同學們,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播放歌曲《七色光之歌》)

        2、伴隨著動聽的音樂,我們一起走入課文《太陽是大家的》。 (設計意圖:伴隨著《七色光之歌》的音樂進入課堂,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很自然地為“揭題”效勞。)

        二、精讀感悟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反復練讀。

        2、把你喜歡的詩句讀給大家聽聽,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1)第一節:指導朗讀“彤,紅彤彤”。

        ① “彤”在平常讀第二聲,組成ABB型疊詞時讀第一聲。

        ②“彤”在字典中的解釋就是紅,三個表示紅的字連在一起會是什么感覺?一起讀出它的味道來。

        (2)第二節:體會擬人寫法,感受太陽帶給大家的溫暖。 ①回想太陽在一天中,為我們做了哪些好事?

        ②假如你是這些鮮花、小樹還有小朋友,太陽暖烘烘地照著你,你的心情怎樣?把你的高興送到句子中讀一讀,讓別人聽出高興,把你的舒服送到句子中讀一讀,讓別人聽出溫曖。

        (設計理念:朗讀也是有層次的,此處讓學生在想象說話、在評讀范讀中,領悟詩歌的節奏──舒緩,感悟詩歌的韻味─

        ─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讀出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所描繪的畫面。)

        ③同學們,太陽帶給鮮花、小樹、小朋友的不僅僅是快樂、舒服。它還帶來了暖暖的愛!這樣的愛流淌在細節中,要靠同學們去發現!請你們再用心默讀第二小節,想想從哪個字,哪個詞中發現了太陽的這份愛?(“灑”、“拔”、“陪著”、“看”)從這個詞可以看出詩人把太陽當成()來寫,運用了()的手法,把太陽寫活了。

        ④你們喜歡這樣的太陽嗎?那就把你對太陽的喜歡之情表達出來吧。和同桌比一比讀第二小節,看誰更能讀出你對太陽的喜愛之情?如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⑤除了詩中寫到的,太陽還為大家做過哪些好事?小組交流。

        請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把自己說的編成詩句寫在書上第二節后面,比一比誰是優秀的小詩人。

        (設計理念:抓住文章的空白點,讓學生想象說話,從而變封閉式閱讀為開放性閱讀。既幫助學生更好地充實了對詩歌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了語言,發展了學生的語言。還訓練了學生的寫話能力,努力體現教學的“有效性”。)

        (3)第三節:

        大家和太陽相處的日子是多么快樂!可是一天過去了,太陽就要從西山落下啦!她要去哪兒?用詩中的語告訴我。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閱讀理解課文第一~三段。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引導抓住重點語句閱讀理解

        1.經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窮人》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要抓住重點語句來閱讀思考。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畫出了哪些重點語句?還有哪些不懂的語句?請提出來。

        2.學生提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語句,大家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二、指導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從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樣?(生活很艱難。)怎么看出來的?

        (學生讀講有關的語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艱難,課文中為什么說“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呢?

        (從兩個方面來體會:首先,“溫暖而舒適”是對照屋外的寒風呼嘯來說的;第二,這個“溫暖而舒適”是靠漁夫冒著生命危險和桑娜的勤勞能干來維持的。)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桑娜在把兩個孩子抱回家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她沒有怎么想)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個句子中看出來的。)

        3.從“非這樣做不可”這幾個字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非這樣做不可”,就是應該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桑娜抱回兩個孩子的時候,想也沒想,只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充分表現了桑娜善良和樂于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4.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覺得沒法對丈夫說,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會揍她。)她為什么這樣想?(因為生活實在太艱難了,丈夫的擔子實在大重了,再增加兩個孩子,這不是鬧著玩的。桑娜這樣想,是為丈夫擔心。)

        5.從“嗯,揍我一頓也好”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桑娜想“揍我一頓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兩個孩子,肩己寧愿挨揍。從這里、我們叉一次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和樂于助人。)

        四、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漁夫聽說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趕快把他們抱來。)

        3.從“我們總能熬過去的”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這個“熬”字,說明漁夫準備過更艱苦的生活。從“總能熬過去”可以看出,漁夫已經下了決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難,也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這說明漁夫和桑娜一樣,很善良。樂于幫助別人。)

        五、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練習要求:把整篇文章連起來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在練習本上,把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寫一寫。

        2.學生按要求練習概括中心思想。(課文通過漁夫和桑娜主動收養鄰居西蒙死后留下的兩個孩子這件事,贊揚了漁夫和桑娜勤勞、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

        3.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地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寫了桑娜家生活的艱難,漁夫出海打魚冒著風險,再講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的舉動和她的心理活動,最后講漁夫決定撫養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這樣一層一層講下來,就使我們看到了這兩個窮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看到了他們勤勞、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

        六、布置作業

        1.想一想,漁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后會怎么樣。

        2.看看“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準備聽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寫一篇讀后感

      2、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真實的感想和體會。

        【教學重難點

      讀后感的“感”必須是從原文引發出來的感想、體會,要聯系實際,敘議結合。

        【教學過程】

        一、明確習作要求

      讀一讀本次的習作要求,然后找學生說:我們本次的習作內容是什么?(讓學生獨立審題,明確習作要求)

        二、解題指導

      這次習作要求我們寫自己讀完的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感想、體會和收獲。

        要注意的是:

      1、認真讀懂原文。

      2、為自己的讀后感起好題目,例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學習要專心致志──讀《學弈》有感。

      3、在讀后感中要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內容。

      4、要抓住作品中感受最深的部分,聯系自己生活實際寫體會,要有真情實感。最好能有事例,這是讀后感的重點內容,一定要寫具體。

      5、切忌寫成檢討或過多地抄原文。

        三、出示提示,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

      1、學生默讀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提前下發)。畫出令你感動的地方。 2、 圍繞思考題在組內討論: ① 你要寫的讀后感的題目是什么? ② 組內幾位同學互相交流,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哪些內容令你激動,你的感受是什么? ③ 指名發言,針對童話中的一點,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體會,要說具體。 ④ 除《賣火柴的小女孩》以外,我們學過的課文《秋天的懷念》、《地震中的父與子》或課外的書籍都可以說一說令你感動的地方。

        四、師生互相交流范文

      1、老師讀一篇范文──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邊讀邊點評。

        天漸漸黑了,我打開臺燈,靠在暖氣旁,讀起了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自然導入式的開頭比較新穎,打破了一般讀后感的開頭模式。) 在一個又冷又黑的大年夜,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頭上賣火柴,一天了,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多可憐的小女孩呀,寒冷和饑餓威脅著她。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漸漸地模糊了。我是多以同情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她在那寒冷的大街頭上奔波,沒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而我卻在溫暖的小屋里看書。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啊!(能夠把原文的內容同自己的內心感受十分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我揉了揉濕潤的雙眼,繼續讀下去……(照應上文,過渡自然)哧!一根火柴燃燒起來,冒出紅色的火焰。女孩把手攏在火焰上,感到非常溫暖,然而,她剛把腳伸過去,火柴卻滅了。一根火柴的溫暖太小了,可它在小女孩的心中卻像一個大火爐。小女孩劃燃了火柴,她看見燒鵝向她走來,看見了美麗的圣誕樹,看見了慈愛的奶奶。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命運是多么悲慘,在大年夜的晚上沒有禮物,沒有吃的,缺少歡樂與疼愛,連家也不敢回。我真想飛到她的身邊,送給她一件棉衣,讓她不再受凍;送給她兩塊蛋糕,讓她趕去饑餓。(這種感受符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小作者善良而又純真的童心。讀來真實而又讓人感動。) 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帶著微笑離開了這個世界,在臨死前,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原文內容與感受交替出現,巧妙融匯,引人入勝。) 這時,媽媽叫我吃飯,我眼里含著淚珠,坐到飯桌前,望著滿桌的飯菜,我思緒萬千,(眼里含著淚珠這一神態描寫,既照應了上交,又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我是在愛的氛圍中長大的,我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給了我享不盡的快樂。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學校,我有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愛,有同學們熱情的幫助。當我在明亮的教室,聽著教師講課時,賣火柴的小女孩卻連生存的起碼條件都沒有。讀書對她來說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同樣是少年兒童,命運怎么會這樣不公平!(用自己的幸福生活與小女孩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命運的不公平,這是發自小作者內心的疑問,同時也為文章結尾作了鋪墊。) 晚上,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同樣的年齡,不同的命運,只是因為我們生長在不同的國家。我會更加熱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更加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結尾點中心,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立意很深。)

      2、學生在小組里讀一篇自己找的有關范文。

        五、學生習作

        附:板書設計

        讀后感

        一、簡介作品內容

        二、重寫感受、體會

      1、要聯系自己實際生活

      2、重點內容寫具體

      3、切忌寫檢討或抄原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到過樹林里嗎?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鳥多美呀,你們了解小鳥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一位父親和鳥的故事。

        二、識字寫字

        1、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學生隨讀文初步識字,邊讀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自已進行小組學習。

        3、檢查學生是否認得準,記得熟,因“字”而異,進行重點提示與指導。如,提示“喃”、“濃”的聲母都是鼻音“n”,“騰”是后鼻音(提示:“騰”在“熱騰騰”一詞中變讀為一聲);“味”與“妹”與“惜”“借”的字形,教給學生一些記字的方法,如“味”為什么是口字旁,“獵”為什么是反犬旁。

        4、重點指導學生寫好橫的變化。

        首先,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可以將“并、喜、重、群”等字通過課件放大,并將字的短橫用藍色顯示、長橫用紅色顯示,從而讓學生發現下面的書寫規律:(1)一個字中有多個橫畫,排列的距離應當大致相等;(2)每個字中只能有一個長橫(可以沒有)。接著,就可以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字的寫法。建議教師示范書寫“喜、重”二字,讓學生觀察、體會,進一步感悟前邊發現的兩條寫字規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真地讀一讀父親和鳥的故事。

        二、朗讀感悟

        1、學生讀,形式應多樣,可以自由讀、同桌合作讀、找伙伴讀,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朗讀,激發朗讀興趣,激活朗讀熱情。

        2、教師范讀,充分發揮學生的聽覺作用,注意體會教師朗讀時表達的情感和相應的語氣。

        3、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二人讀作者旁白,一人讀父親的話,一人讀“我”的話,注意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指導語出適當的語氣。如,“父親喃喃地說”,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導學生用輕、慢的語氣讀父親說的話。

        5、選讀得好的小組表演讀。

        三、實踐活動

        1、說句子:從課后練習“我會讀”中自選詞語練習說話,鼓勵學生展開思維,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說話練習。

        2、通過上網、看書或向長輩打聽,了解有關鳥的知識。把自己查詢到的資料整理好,在班上進行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預設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云朵的品質。

        2、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不同方式的學習,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課前準備】

        雪與云相互變化的錄像帶或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前4幅圖片,要求:仔細看圖,想想,說說每幅圖上畫了什么?

        2、指名說說。

        3、小白兔睡著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學生自由想象

        4、帶著問題,邊看圖邊聽老師講故事

        5、你能給這個故事加個題目嗎?再看看編書的叔叔阿姨給這個故事取了個什么名字。

        6、板書雪孩子,學習孩字。

        二、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看著圖再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后正音

        1、注意讀準生字詞尤其是:

        讓、往、燒、知。

        2、會讀:

        累、息、柴、救、卻以及多音字著(zhao)

        四、讀讀議議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⑴指名讀讀文中的句子

        ⑵指導朗讀第八段(讀出贊美、喜愛之情)。

        ⑶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

        (利用課件讓學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發后形成云這一常識。適當擴展:衣服曬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見了都是水分蒸發的結果。)

        3、讀讀課文想一想:

        雪孩子還會回來嗎?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繼續看課件: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

        五、朗讀指導

        1、你喜歡雪孩子嗎?你想對雪孩子說什么?

        2、把你的這種感情用朗讀表現出來。

        六、續編故事

        想象小白兔與雪孩子再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七、字詞練習

        1、認記生字:

        把所有的生字詞寫到卡片上分發給學生。教師讀一個詞語,學生從卡片中找到該詞語讀一讀。

        2、完成課后讀讀說說:

        ⑴填寫課后的詞語。

        ⑵你能說幾個這樣形式的詞語嗎?

        八、指導寫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可愛的草塘教案

        課題:語文第 9 冊 5 可愛的草塘

        教學目標 A1了解北大荒草塘優美的景色,豐富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思想感情。

        A2練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A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自豪激情造句。

        A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北大荒草塘優美的景色,豐富物產,

        教學難點 練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擴展學習 ●讀寫結合 仿照第5自然段寫景,用上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

        ●補充閱讀

        ●實踐活動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完成目標 A1、A2、A4

        第二課時完成目標 A2、A3

        第 1 教時

        1.揭題 從課題看,這篇文章寫什么?關鍵詞是什么?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想知道草塘有什么可愛?)

        作者為什么要寫可愛的草塘? 注意了解學生對草塘的理解。(草塘≠小池塘)

        2.初讀,整體感知,

        范讀,提問,引導讀后回憶。

        草塘在哪里?給你什么印象?與你的猜想有何不同之處?

        草塘有什么可愛?草塘里都有些什么? 根據聽讀內容在腦海構想畫面。

        回憶。

        帶問題自由輕讀課文。

        繼續回憶感知課文內容。

        自讀預習要求,了解背景知識。

        3.再讀課文,搞清結構 出示課后思考題1。

        (前兩問。)

        引導明確本文的分段主要方法(按問題分)

        幫助學生明確每一段的起訖。(見教參) 對照思考題自讀課文。

        找出思考題相關的段落。

        4.學習課文

        第一段作者初到北大荒是什么心情?為什么會這樣?

        我還能怕?是什么意思?指名讀第一段畫出句子。

        討論問題,理解課文。

        第2教時

        1.學習第二段

        你覺得草塘有哪些特點?仔細體會表現特點的詞句。

        這一句全都是說草塘的大嗎?

        茫茫是什么意思

        作者是從哪個角度寫草塘的美的呢?

        引導體味意境(知道作者的觀察細致,表達確切,在表達中滲透自己的感情。)

        講解色差的成因。

        指明朗讀§5

        你對出現的草塘圖有什么感受?作者見到草塘時是什么心情呢?

        默讀第二段,

        反復帶問題閱讀,批劃找出相關語句。

        邊讀邊議體會意境。

        草塘一望無邊,很遼闊。向遠看去,看不清楚,模模糊糊一片綠色。先找出句子品味出圍繞綠寫

        理解寫法:從寫顏色(靜態描寫。)到草動(動態描寫)

        練習朗讀。

        聽讀,看圖或大家閉上眼,邊聽邊想。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畫出句子,理解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分層,練習朗讀,背誦。 這么大這么美 ,走了進去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樣//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才是說草塘大。//浪花翻滾著是說草塘美。一層又一層跟藍天相接浪花翠綠翻滾著。發光、鮮亮~太陽光照

        擬人句歡笑著這個詞可以看出作者這時候很高興,聽到草動的聲音就覺得草跟人一樣,在歡笑。仔細瞧墨綠色

        強調朗讀,通過再造想象培養語感

        2.指讀第三段

        小麗給我講了哪幾件趣事?

        小麗是帶著怎樣的語氣講述的?

        她為什么感到自豪地?這時作者是什么心情?

        學生自讀,揣摩教師的提問,理解課文。

        根據理解練習朗讀。 把握物產豐富。

        非常好玩。

        3. 仿照第二段學法,自學第四段。

        提示自學:按兩層,先看逮魚,再學河景。

        逮魚

        波光粼粼是什么意思?只是說陽光照射水面發光嗎?

        河景

        討論知道:

        寫了草塘魚多的特點,

        不單單說水發光,還有魚在水面上擠擠挨挨,魚鱗也一閃一閃發光。說明魚多得擠到水面上。

        反復朗讀,體味景色的特點,及作者的表達。

        畫出寫作者心情的詞句。

        朗讀課文,教師指導。 仔細一看,擠擠挨挨的都是魚// 我驚叫。

        連忙脫掉拾

        前后聯系想詞句的意思就能理解深些 用工整的排比句式寫出了清凈河景的清凈。

        4. 回到整體,明確暗線,揭示中心。

        2.明確課文暗線。(作者的感情變化)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揭示中心,回扣題目。

        理出描述我思想感情的詞句。

        體會其感情的變化。

        理解變化的原因。

        欣賞錄音。

        用段意合并法。

        引導理解作者的想法中包含的對景色的感情。

        5. P283布置作業

        仿照第5、7自然段寫景,用上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

        造句:自豪激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 教學知識點

        1、 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的過程,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系.

        2、 理解二次函數與 x 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關系,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根和沒有實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 =h 交點的橫坐標.

        二、 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 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2、通過觀察二次函數與x 軸交 點的個數,討論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學生共同觀察和討論,培養合作交流意識.

        三、 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 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2、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系.

        2.理解何 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根和沒有實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 =h 交點的橫坐標.

        教學難點

        1、探索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系的過程.

        2、理解二次函數與x 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討論探索法

        教學過程:

        1、 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已學過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數y =kx+b (k0)的關系,你還記得嗎?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當一次函數中的函數值y =0時,一次函數y =kx+b就轉化成了一元一次方 程kx+b=0,且一次函數的圖像與x 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現在我們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數,它們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呢?本節課我們將探索有關問題.

        2、 新課講解

        例題講解

        我們已經知道,豎直上拋物體的高度h (m )與運動時間t (s )的關系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拋出時的高度,v 0(m/s )是拋出時的速度.一個小球從地面被以40m/s 速度豎直向上拋起,小球的高度h(m)與運動時間t(s)的關系如下圖所示,那么

        (1)h 與t 的關系式是什么?

        (2)小球經過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幾種求解方法?

        小組交流,然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交流:(1)h 與t 的關系式是h =-5 t 2+v 0t +h 0,其中的v 0

        為40m/s,小球從地面拋起,所以h 0=0.把v 0,h 0帶入上式即可

        求出h 與t 的關系式h =-5t 2+40t

        (2)小球落地時h為0 ,所以只要令 h =-5t 2+v 0t +h 0中的h=0求出t即可.也就是

        -5t 2+40t=0

        t 2-8t=0

        t(t- 8)=0

        t=0或t=8

        t=0時是小球沒拋時的時間,t=8是小球落地時的時間.

        也可以觀察圖像,從圖像上可看到t =8時小球落地.

        議一議

        二次函數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圖像如下圖所示

        (1)每個圖像與x 軸有幾個交點?

        (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 x2-2x+1=0有幾個根?解方程驗證一下, 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嗎?

        (3)二次函數的圖像y=ax2+bx+c 與x 軸交點的坐標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根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后,解答如 下:

        (1)二次函數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圖像與x 軸分別有兩個交點、一個交點,沒有交點.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有兩個根0,-2 ;x2-2x+1=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1或一個根1 ;方程x2-2x +2=0沒有實數根

        (3)從圖像和討論知,二次函數y=x2+2x與x 軸有兩個交點(0,0),(-2,0) ,方程x2+2x=0有兩個根0,-2;

        二次函數y=x2-2x+1的圖像與x 軸有一個交點(1,0),方程 x2-2x+1=0 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1或一個根1

        二次函數y=x2-2x +2 的圖像與x 軸沒有交點, 方程x2-2x +2=0沒有實數根

        由此可知 ,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小結:

        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交點有三種情況:有兩個交點、一個交點、沒有焦點.當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有交點時 ,交點的橫坐標就是當y =0時自變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基礎練習

        1、判斷下列各拋物線是否與x軸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點的坐標.

        (1)y=6x2-2x+1 (2)y=-15x2+14x+8 (3)y=x2-4x+4

        2、已知拋物線y=x2-6x+a的頂點在x軸上,則a= ;若拋物線與x軸有兩個交點,則a的范圍是

        3、已知拋物線y=x2-3x+a+1與x軸最多只有一個交點,則a的范圍是 .

        4、已知拋物線y=x2+px+q與x 軸的兩個交點為(-2,0),(3,0),則p= ,q= .

        5. 已知拋物線 y=-2(x+1)2+8 ①求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坐標;②求拋物線與x軸的兩個交點間的距離.

        6、拋物線y=a x2+bx+c(a0)的圖象全部在軸下方的條件是( )

        (A) a0 b2-4ac0(B)a0 b2-4ac0

        (B) (C)a0 b2- 4ac0 (D)a0 b2-4ac0

        想一想

        在本節一開始的小球上拋問題中,何時小球離地面的高度是60 m?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交流:在式子h =-5t 2+v 0t +h 0中v 0為40m/s, h 0=0,h=60 m,代入上式得

        -5t 2+40t=60

        t 28t+12=0

        t=2或t=6

        因此當小球離開地面2秒和6秒時,高度是6 0 m.

        課堂練習 72頁

        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如下內容:

        1、若一元二 次方程ax2+bx+c=0的兩個根是x1、x2, 則拋物線y=ax2+bx+c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分別是A(x1,0 ), B( x2,0 )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與二次三項式ax2+bx+c及二次函數y=ax2+bx+c這三個二次之間互相轉化的關系.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3、二次函數y=ax2+bx+c何時為一元二次方程?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七篇01-08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七篇01-1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七篇03-02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七篇02-12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九篇02-19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五篇02-08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02-2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七篇02-05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七篇01-30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七篇01-27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亚洲中文Av高清中文Av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 亚洲2021AV天堂国内精品久久久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