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地形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9 14:53:4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地形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形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形教學設計

        地形教學設計1

        一、課標要求

        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二、教材分析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與義務(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第二章第三節第二課時,主要包括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概念,等高線的特點,地形圖和等高線地形圖判斷。

        三、學情分析

        在第一課的基礎上,學生已經了解了世界地形類型的五種基本類型。山地是其中之一,對第二課時學習山地不同的部位識別有一定的基礎借鑒意義。該屆學生總體來說基礎比較差,平均分一般就40左右,而且對學習熱情不大,特別是地理的學習。因此,我的教學內容不會涉及太難,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內容就可以了。

        四、教學目標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頂、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2、學會利用等高線地形圖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判斷坡度陡緩。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①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

        ②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體的各部位

        教學難點:①等高線的繪制原理;②山脊和山谷的區別

        六、教學方法:

        1、利用模型初步學會繪制等高線地形圖。

        2、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中識別坡度的陡緩。

        七、教學準備:PPT,山體模型、A4紙、鉛筆

        八、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教學環節

        我們是生活在山區,可以說是“開門見山”。也可以說是大山養育了我們。那么我們對山了解多少呢。這節課我將與同學們一起對山作進一步的了解,甚至能夠在平面圖上識別出山的各種形態。

        【講授新課】

        [板書]一、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概念

        [出示海拔示意圖]

        [請學生看圖思考]先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一幅圖,圖上的這幾個數據表示什么意義呢?

        【活動】

        ① A、B、C、D、E各點的海拔大約是多少?

        ② A、B兩點和D、E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度分別是多少?

        [承轉]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海拔高度與相對高度兩個概念,知道地球表面表示高低起伏可以用海拔高度與相對高度兩種方式表示,那么地球表面這種高低起伏的狀態如何在平面圖表面出來呢?

        二、等高線的含義

        在地圖上,將陸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叫等高線。

        【出示等高線地形圖一張】

        三、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形態

        [出示圖片,讓學生指出山體不同部位的形態]

        出示模型:

        老師這有一個山體模型,請你們來說說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分別在哪。

        出示與模型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

        提問:這是這個山體模型的等高線地形圖,看圖說說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分別在哪。

        【活動】先讓學生根據模型繪制等高線,并思考問題:

        (1)山脊、山谷、山峰、鞍部、陡崖等部位的等高線是怎樣表示的?

        (2)陡坡和緩坡的等高線哪個更密集、哪個更稀疏?

        小結:通過同學自己的實驗探究活動學會了繪制等高線地形圖,并能在等高線圖上識別高低起伏,坡度陡緩。通過實驗操作體會到學習地理知識必須有科學的方法。

        地形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地殼的運動,從而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過程與方法:

        閱讀資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樣改變地形地貌的。

        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想象和理解地球內部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著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斷變化著的。

        【教學重點】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它們是由于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教學難點】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板塊運動,板塊運動影響和改變著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有關火山和地震的資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塊、彩色筆等。

        教師演示:火山和地震對地形地貌影響的圖片或課件、反映地殼板塊運動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生變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發生變化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嗎?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嗎?

        2、師生共同交流收集來的關于火山和地震的資料。教師著重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書本上的三個相關事例。

        3、通過剛才的交流和學習,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火山和地震會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發生變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內部的運動

        1、教師介紹。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我們知道,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嗎?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溫度就越來越高,壓力也越來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質就像一鍋煮熱的粥,在不斷的運動,驅動地球的表層運動,造成地球表層的變化。

        2、學生閱讀資料。

        許多科學家認為,組成地球外殼的巖石圈原來是一個整體,后來地球內部運動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幾塊,形成了現在的大陸板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熱粥上的柚皮塊,這些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分離、平移,從而導致地表的巨大變化。如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還會引發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

        3、教師課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塊,以及六大板塊間的相互碰撞、分離、平移等運動方式。

        4、指導學生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

        實驗一:幾塊不同顏色的毛巾折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用手從毛巾的兩端向中間擠壓。模擬板塊的擠壓會形成褶皺。

        實驗二:幾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用手從兩端往外拉,橡皮泥斷裂。模擬巖層斷裂和錯位。

        實驗三:一塊長方形泡沫塑料塊,側面染出不同的層次表示地層,在上面畫出一條河,然后從中間斜著切開。模擬兩塊巖層的上下錯動、水平錯動等不同的錯位方式。

        5、小結。

        四、總結延伸

        1、地球上海陸的形成和分布、陸地上大規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地殼運動的結果。

        2、地殼內部的運動能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有的猶如火山、地震一樣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般緩慢而令人難以察覺。

        3、地球內部的運動能引起地形地貌發生改變,但還有另外一種緩慢的,在短期內難以察覺的力,也在影響著地形地貌的變化。那就是流水、風、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們是怎樣影響著地球表面的呢?我們將在以后的學習中進行探究。

        五、課后活動

        注意繼續收集并和同學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地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國的地勢與地形教學反思04-21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4-02

      絕句教學設計(《絕句》杜甫教學設計)04-15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地形和地貌的區別是什么10-12

      《白楊》教學設計12-06

      《白鵝》教學設計05-17

      橋教學設計04-06

      《植樹》教學設計04-03

      池上教學設計03-07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韩一级大片一中字幕 | 欧美韩国日本国产v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色先锋久久久久久资源 |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