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七年級數學《命題》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6 12:29:0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七年級數學《命題》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數學《命題》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數學《命題》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找出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因為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對該命題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對命題理解能力是我們今后研究數學必備的能力,也是研究其它學科能力的基礎.

        難點: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因為理解和掌握一個命題,一定要分清它的題設和結論,所以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但有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不明顯.例如,“對頂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一些沒有寫成“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題,學生往往搞不清哪是題設,哪是結論,又沒有一個通用的方法可以套用,所以分清題設和結論是教學的一個難點.

        (二)教學建議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或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結合學生熟悉的事例,來理解命題的概念、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并能判斷一些簡單命題的真假.

        2、命題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雖然高中階段我們還要學習,但對于程度好的A層學生還要理解:

        (1)假命題可分為兩類情況:

        ①題設只有一種情形,并且結論是錯誤的,例如,“1+3=7”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

        ②題設有多種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種情形的結論是錯誤的.例如,“內錯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這個命題的題設可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都等于90°,這時兩直線平行;第二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不都等于90°,這時兩直線不平行.整體說來,這是錯誤的命題.

        (2)是否是命題:

        命題的定義包括兩層涵義:

        ①命題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②這個句子必須對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斷.即命題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語法上,這樣的句子叫做陳述句,它由“題設+結論”構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陳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過直線AB外一點作該直線的平行線.”疑問句“∠A是否等于∠B?”感嘆句“竟然得到5>9的結果!”以上三個句子都不是命題.

        (3)命題的.組成

        每個命題都是由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命題常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用“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用“那么”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有些命題,沒有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題設和結論不明顯.對于這樣的命題,要經過分折才能找出題設和結論,也可以將它們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另外命題的題設(條件)部分,有時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題的結論部分,有時也可用“求證……”或“則……”等形式表述.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命題、真命題、假命題等概念有所理解.

        2.使學生理解幾何命題的組成,能夠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兩部分,并能將命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會判斷一些命題的真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的重點和難點是: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分析語句,理解命題

        1.教師讓學生隨意說一句完整的話,每個小組可以派一名同學說,如:

        (1)我是中國人。

        (2)我家住在北京。

        (3)你吃飯了嗎?

        (4)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5)畫一個45°的角。

        (6)平角與周角一定不相等。

        2.找出哪些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

        學生答:(1),(2),(4),(6)。

        3.教師給出命題的概念,并舉例。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中,每句話都判斷什么事情.所謂判斷,就是肯定一個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在數學課中,只研究數學命題,請學生舉幾個數學命題的例子,每組再選一個同學說.(不要讓說過的再說)

        如:的句子,叫做命題,分析(3),(5)為什么不是命題.

        教師分析以上命題

        (1)對頂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一條射線把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一定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4)如果a>0,b>0,那么a+b>0。

        (5)當a>0時,|a|=a。

        (6)小于直角的角一定是銳角。

        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說出以下兩個例子,并問這是不是命題。

        (7)a>0,b>0,a+b=0。

        (8)2與3的和是4。

        有些學生可能給與否定,這時教師再與學生共同回憶命題的定義,加以肯定,先不要給出假命題的概念,而是從“判斷”的角度來加深對命題這一概念的理解。

        4.分析命題的構成,改寫命題的形式。

        例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l)分析此命題的構成,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成立的條件,后一部分是在前一部分條件下所得的結論.已知事項為“題設”,由已知推出的事項為“結論”。

        (2)改寫命題的形式。

        由于題設是條件,可以寫成“如果……”的形式,結論寫成“那么……”的形式,所以上述命題可以改寫成“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請同學們將下列命題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

        ①對頂角相等。

        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那么它們相等。

        ②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如果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內錯角相等。

        ③等角的補角相等。

        如果兩個角是等角,那么它們的補角相等。(注意不僅僅限于兩個角,如果多個角相等,它們的補角也相等。)

        以上三個命題的改寫由學生進行,對(2)要更改為“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內錯角相等。”

        提示學生注意:題設的條件要全面、準確.如果條件不止一個時,要一一列出。

        如:兩條直線相交,有一個角是直角,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可改寫為:

        “如果兩條直線相交,而且有一個角是直角,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二、分析命題,理解真、假命題

        1.讓學生分析兩個命題的不同之處。

        (l)若a>0,b>0,則a+b>0

        (2)若a>0,b>0,則a+b<0

        相同之處:都是命題.為什么?都是對a>0,b>0時,a+b的和的正負,做出判斷,都有題設和結論。

        不同之處:(1)中的結論是正確的,(2)中的結論是錯誤的。

        教師及時指出:同學們發現了命題的兩種情況。結論是正確的或結論是錯誤的,那么我們就有了對命題的一種分類:真命題和假命題。

        2.給出真、假命題定義

        真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么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真命題。

        假命題:如果題設成立,結論不成立,這樣的命題都是錯誤的命題,叫做假命題。

        注意:

        (1)真命題中的“一定成立”不能有一個例外,如命題:“a≥0,b>0,則ab>0”。顯然當a=0時,ab>0不成立,所以該題是假命題,不是真命題。

        (2)假命題中“結論不成立”是指“不能保證結論總是正確”,如:“a的倒數一定是”,顯然當a=0時命題不正確,所以也是假命題。

        (3)注意命題與假命題的區別.如:“延長直線AB”.這本身不是命題.也更不是假命題。

        (4)命題是一個判斷,判斷的結果就有對錯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題,強調真假命題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題。

        3.運用概念,判斷真假命題。

        例請判斷以下命題的真假。

        (1)若ab>0,則a>0,b>0。

        (2)兩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

        (3)如果n是整數,那么2n是偶數。

        (4)如果兩個角不是對頂角,那么它們不相等。

        (5)直角是平角的一半。

        解:(l)(4)都是假命題,(2)(3)(5)是真命題.

        4.介紹一個不辨真偽的命題.

        “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們可以舉出很多數字,說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而且至今沒有人舉出一個反例,但也沒有一個人能證明它對一切大于4的偶數正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已證明了“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與兩個質數之積的和”.即已經證明了“1+2”,離“1+1”只差“一步之遙”.所以這個命題的真假還不能做最好的判定。

        5.怎樣辨別一個命題的真假。

        (l)實際生活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數學中判定一個命題是真命題,要經過證明。

        (3)要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一個反例即可。

        三、總結

        師生共同回憶本節的學習內容。

        1.什么叫命題?真命題?假命題?

        2.命題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

        3.怎樣將命題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初步會判斷真假命題.

        教師提示應注意的問題:

        1.命題與真、假命題的關系。

        2.抓住命題的兩部分構成,判斷一些語句是否為命題。

        3.命題中的題設條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寫“如果”時應寫全面。

        4.判斷假命題,只需舉一個反例,而判斷真命題,數學問題要經過證明。

        四、作業

        1.選用課本習題。

        2.以下供參選用。

        (1)指出下列語句中的命題.

        ①我愛祖國。

        ②直線沒有端點。

        ③作∠AOB的平分線OE。

        ④兩條直線平行,一定沒有交點。

        ⑤能被5整除的數,末位一定是0。

        ⑥奇數不能被2整除。

        ⑦學習幾何不難。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真命題。

        ①若a=b,則a2=b2。

        ②連結A,B兩點,得到線段AB。

        ③不是正數,就不會大于零。

        ④90°的角一定是直角。

        ⑤凡是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3)將下列命題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①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②若a2=b2,則a=b。

        ③同號兩數相加,符號不變。

        ④偶數都能被2整除。

        ⑤兩個單項式的和是多項式。

      【七年級數學《命題》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教學設計01-17

      數學必修四教學設計范文01-04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03-08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03-03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02-15

      七年級數學教學設計(通用9篇)03-29

      小學數學方程教學設計12-30

      數學圖形教學設計案例02-1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說課稿04-07

      高中數學必修5教學設計范文01-28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五月婷六月丁香之综合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黑人专区 | 色综合久久综合香蕉色老大 | 伊人五香丁香婷婷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