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

      時間:2020-12-29 11:20:1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精選5篇)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長輩。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較多,都一些六七歲的孩子,他們都特別活潑好動,他們在課堂上發言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他們集中精力聽課時間較短,愛玩愛動,絕大多數同學識字快特別喜歡分角色讀課文。

        因為本篇課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自我感悟升華課文的主題,并指自己的生活實踐。

        【教學媒體】

        生字卡片、小黑板、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在家里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

        那么小峰家里的人是怎樣關心奶奶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板書課,指讀課題。

        教學設計說明:通過學生對家里人的觀察,導入小峰家發生了什么事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聯系生活實際,學生易接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課文,糾正錯誤。

        3、同桌交流讀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教學設計說明:通過自由讀,同桌互讀對課文有了整體了解,再通過生生的交流,彼此交換了感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三、識字。

        1、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借助拼音讀,因為這些生字就躲在課文中,咱們看看誰先把它們找出來。

        2、自己在課文中把這些字找出來后,讀一讀,然后再讀讀帶有生字的那句話,看看你能不能把它們讀準確。

        3、小組合作識記生字,說一說你識字的方法。

        4、給生字組詞,鞏固生字。

        5、互相考一考。

        教學設計說明:在識字環節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降低識字難度。

        四、學生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

        教學設計說明:在學生認識了生字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既鞏固了生字,又能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領悟。

        第二課時

        一、交流討論、鞏固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開火車多種形式認讀。

        2、讓學生挑選自己會認的字讀給大家聽。

        3、挑選會認的字說詞語:

        說出是怎么知道這個詞的。

        二、研讀課文,感悟內容。

        1、上節課我們和小峰做了好朋友,這節課你們想不想再和小峰牽手,更進一步了解小峰呢?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圍繞以下兩個問題讓學生把課文讀懂:

        ⑴ 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

        (“陽光鉆進棉花里”,棉被更暖和)

        ⑵ 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

        (“棉鞋里也有棉花”,曬過以后,“棉鞋里有好多陽光”)

        3、學生進行交流,感悟課文。

        4、學生分別對以上兩個問題進行匯報,教師適時指導。

        5、學生自由讀:

        讀出奶奶、媽媽,小峰說話時的語氣,體會情感。

        6、小組再練讀:

        以給畫面配音樂的形式分角色朗讀表演讀。

        7、利用多種形式朗讀:

        學生評價。

        教師評價。

        8、全班匯報讀。

        三、理解課文,說話訓練。

        結合理解課文,進行說話訓練:

        1、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

        2、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

        四、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1、今天我們要學習寫好6個字,先讀一讀。

        2、師范寫這幾個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先書空,再寫字。

        4、有能力的同學自己完成所有的字。

        5、學生練寫。

        五、課后作業。

        做一件體貼長輩的事。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2

        教材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第二冊《棉鞋里的陽光》。

        教材分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時,也有年老之日。《棉鞋里的陽光》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這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文章貼近兒童的生活,是兒童身邊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事情。文章語言樸實純真,深受學生喜愛。但文章散發出的濃濃親情,關心長輩與現在獨生子女的行為有一定的差距,學生一下子難以領悟。另外,課文中出現的人物對話較多,且第一次出現了敘述語置后的形式,學生也難以理解。

        學情分析:

        家庭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本文選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學生易進入情景,所以在教學時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教育才會更富有意義。在朗讀時也更易激發學生的感情。本文生字也較容易掌握。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重難點:

        認字和自讀、自悟課文。

        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板書“陽光“問:同學們知道陽光有什么作用嗎?

        生:陽光使人暖和,陽光可以幫助萬物生長……

        師繼續板書“棉鞋里的”,請大家齊讀課題《棉鞋里的陽光》。

        師:當你讀完課題時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棉鞋里怎么會有陽光呢?陽光怎么會進棉鞋里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對課題的好奇入手,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故事,進入課文情境。)

        二、感知閱讀,自學生字。

        師:大家有這么多的疑問,要想弄懂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認真讀課文。

        師:好!那我們快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先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

        生讀文,教師巡視。

        師:大家讀得真認真,誰愿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學生起來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并注意字的讀音。

        師:讀得比較通順,大家的意見呢?

        生:他讀的聲音小,有些字音沒讀準,不注意停頓。

        師:哪些字的讀音不準?

        生:“曬”是翹舌音,還讀的落了“這么”兩個字。

        師:哦,那你把那個句子讀一讀。

        生讀:“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師:很好,這說明剛才大家聽得很認真。接下來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想還有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

        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找。

        (設計意圖:⑴自主識字,通過自己讀,看看哪些會讀,哪些不會讀,對生字有初步的認識;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后進生學習的機會,突出學習的重難點;⑶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的興趣,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張正面教育的理念,不管你會讀幾個,只要能讀出幾個,都是有收獲,都是好的)

        三.集體交流,鞏固識字效果。

        師:誰來說一說?

        生:“照”和“收”也是翹舌音。

        師:對,還要注意“暖和(huo)”不能讀成“暖he”,跟老師讀一遍。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還有“一點兒”要讀出兒化音。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注意了這些字詞的讀音,同學們會讀得更好。(讓學生再讀一讀課文)

        師:詞寶寶們來了,看看你認識他們了嗎?

        (出示:棉花照到曬被蓋上中午收起脫鞋躺下合眼眼睛擺一擺)

        學生先自己讀一讀。

        師:誰能說一說,哪些字的讀音要注意?(找出翹舌音的字再讀一讀)

        師指名讀,學生領讀,齊讀。

        師:看來,同學們回家預習得非常好。接下來請大家在小組中給其他同學讀一讀本課的生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學生小組內合作交流,教師在各組中巡視,解答疑難。)

        師:下面,我們要做一個游戲,把字寶寶送到陽光下。

        (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太陽,誰讀的準、講得好就把對應的字寫到太陽下。教師出示字卡,學生講一講識記的方法,教師鼓勵不同的識字方法。學生每講完一個字就把字寫到黑板的太陽下。)

        生:棉,左右結構,木字旁。左邊是木,右邊是帛,合起來念棉。

        生:曬,左右結構,日加西就等于曬,曬被子的“曬”。

        生:……

        師:大家講得真好,下面聽老師猜幾個字謎吧。“一條白手巾,掛在木頭旁。”(棉)“日落西山”(曬)“家有人一口”(合)“羊尾巴進鍋了”(蓋)

        師:為什么是“蓋”字呢?羊尾巴一進鍋就被鍋蓋蓋住了。這個字是上下結構,上邊的羊沒了尾巴,被下面的器皿蓋住了,所以下面是個皿字底。

        師小結:識字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來認字,還可以猜字謎,但要注意編得字謎要合理。

        教師出示形近字,學生認讀組詞:

        曬—灑被—披午—牛。

        脫—說眼—很睛—清蓋—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這部分教學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自主識字,教師適時的指導、解疑,并注意激勵性評價,更好地形成課堂生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

        四、再讀課文,感悟真情。

        師:認識了這些字寶寶,大家再讀課文的時候會讀得更好,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桌間巡視。

        師:大家讀的真用心,下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都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自愿舉手展示讀。)

        師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問:你能找出對應的段落讀一讀嗎?(學生看一看,找一找,讀一讀。)

        師指名讀課文,要求:最好能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設計意圖:這部分學習為下節課指導朗讀打下基礎。)

        師:你有過關心家里人的事嗎?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學習學習。

        學生說一說,教師適時表揚,并提出更高的希望。

        (設計意圖:通過再讀課文,一方面體會人物品質和文章語言,另一方面感悟尊老敬老的好風尚。)

        五.教師提問,深化內涵。

        (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誰學的?

        (2)奶奶感到幸福嗎?為什么?

        (3)你喜歡小峰嗎?你喜歡小峰的媽媽嗎?如果你是奶奶,你會對小峰說什么呢?

        (設計意圖:深化學習,升華思想。發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語言、發展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我發現一年級孩子雖然已經聽到過一些詞句,但是,看著書面語言,要準確、連貫地讀出來、讀好它是很難的。因此,我在指導朗讀時,注重了詞、句、段、篇以及標點符號的指導。

        2.《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學習課文后,我讓孩子們說說你有過關心家里人的事嗎?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學習學習。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但都千篇一律。當我準備把自己的生活結合教學適時地展示給學生時卻突然發現竟然也就如此。

        細細想來,這兩年,我結婚后就很少和父母住在一塊兒,平時生活成了兩點一線,學校里忙完,忙家里,哪里還有心想父母,照顧父母。我已想不出“為老人做了什么”?啊!這難道就是一個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生活嗎?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為人師表,應以身作則,不光是在課堂上用書本上的內容去熏陶教育學生,教孩子做人,更應該用生活中的言行去潛移默化,去感染學生。

        想到這兒,我知道了下節課該怎么上,更明白了生活中該怎么去做……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寫6個生字:媽、奶、午、合、放、收。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

        熟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著重理解“棉鞋里的陽光”,學會關心長輩、體貼他人。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從媽媽幫奶奶曬棉被的行動感染小峰,小峰也自覺為奶奶曬棉鞋中,悟出尊老敬老的新風尚。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特地為你們帶來一個精彩的謎語,相信你們肯定會喜歡。

        (課件出示謎語)

        看得見,摸不著,白天有,晚上無,晴天有,陰天無,萬物生長全靠它。謎底是:

        2、師: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太陽有關的課文——棉鞋里的陽光,請你們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來寫課題。板書課題:7、棉鞋里的陽光

        二、檢查預習,了解情況。

        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嗎?(學生回答預設:課文主要講了媽媽為奶奶曬棉被,小峰為奶奶曬棉鞋的事。)

        三、學習生字,加深體驗。

        1、(課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媽 奶 午 合 放 收)

        師:小老師帶讀生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生字的?

        (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一說:如:“媽”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記憶,女+馬=媽,

        “合”字是人一口等)

        2、口頭組詞、造句。

        3、書寫生字。

        A、師: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生字的.結構是怎樣的?(學生觀察發言:

        媽、奶、放、收是上下結構;合是上下結構。)

        B、師:下面我們重點來學習“媽”、“合”字的寫法,請同學們看好這兩個字的筆畫順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好嗎?

        (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跟著書空)

        C、學生描紅、寫字,教師指導點撥。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識字、寫字,為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涵打基礎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生字,學習新偏旁衣字旁、皿字底。

        2、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

        【用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與孩子生活貼近。因此可以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會文中的感情。如:同桌互讀,看看誰讀得好;分角色朗讀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分句讀、分段讀、男女分讀;表演讀等。孩子們內心對課文的理解要表達出來,采取小記者采訪,分組討論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在生字詞的學習上,可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動性,安排學生喜歡的活動,如:當小老師、當小檢查員等,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想辦法識記生字,并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檢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出示課件(溫暖的陽光),同學們,你們看,這么溫暖、明亮的陽光照在身上會有什么感覺?

        (學生自由發言)

        陽光鉆進我們的棉鞋里又會怎樣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讀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棉鞋里的陽光》。

        (板書)

        二、自主嘗試,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完兩遍后,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詞讀一讀。

        2、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

        棉 照 曬 被 蓋 午

        收 脫 躺 合 眼 睛 擺

        當好小老師,檢查你的同桌是否讀準字音。

        3、多種方式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指名讀。

        開火車讀。

        搶答。

        4、識字游戲“給生字寶寶送溫暖”:

        準確認讀一個生字,就可以把他送到陽光下。

        比比誰認得字多。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看你是否還認得它?

        6、再次朗讀課文,做到讀正確。

        三、感悟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最喜歡誰的話,可以多讀幾遍:

        課件出示本課圖片,看圖配樂有感情的給同桌朗讀你所喜歡的人的話。

        2、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和問題嗎?先給同桌說一說、提一提。

        3、提出討論,理解課文:

        ⑴ 學生可能提出“媽媽為什么給奶奶曬被子?小峰為什么給奶奶曬棉鞋?

        問題由學生合作解答,并說出從課文中那句話知道的,隨即練習朗讀。

        指導朗讀重在學生自己體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⑵ 教師提出學生可能沒有想到的問題,學生搶答:

        奶奶感到幸福嗎?為什么?

        4、小組內練讀自己喜歡的人物:

        媽媽、小峰、奶奶,要讀出自己的感情,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教師巡回了解情況。

        四、表演,加深理解

        師生表演小記者采訪媽媽、小峰、奶奶,如:

        采訪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也不濕,為什么要曬呢?

        (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回答,進行說話訓練)

        小組內表演。

        五、聯系實際,指導實踐

        1、你家里都有哪些人?他哪方面值得你夸獎?

        2、你有過關心家里人的事嗎?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學習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自讀課文:

        每個人物的話要讀出感情。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評出讀書小能手。

        2、復習生字:

        同桌一起把課文中劃出的生字多讀幾遍。找出自己認為難記的字。

        二、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

        棉 照 曬 被 蓋 午

        收 脫 躺 合 眼 睛 擺

        說說你在課文外的那些地方見過這些字,怎么記住的?

        2、小組內互相討論怎樣識記生字,說出自己的好辦法,教師鼓勵學生給難記的字編兒歌。

        3、集體交流:

        ⑴ 齊讀生字。

        指名讀。

        ⑵ 集體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并認識衣字旁:

        ① 提醒學生采用熟字識記的方法,如:

        給──合

        ② 可以編兒歌,如:

        一條白毛巾,掛在木頭上。──棉

        4、詞語城里找朋友:

        進行擴詞練習。

        5、課件出示去掉生字的注音,打亂順序讀生字。

        6、進行“摘蘋果比賽”同桌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三、學習書寫生字

        1、學習寫字,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媽、奶、午、合、放、收。

        ⑴ 同桌寫寫筆順:

        意見不統一的提出來,教師重點指導“奶”。

        ⑵ 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想一想你認為每個字的哪些筆畫最關鍵?

        注意女子旁和反文旁的書寫。

        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2、練習寫字:

        學生在音樂聲中書寫:

        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評價。

        四、復習鞏固

        重溫詞語、生字,出題考考同桌:

        學生自己出題認字或者寫字、組詞。

        五、實踐活動

        回到家里, 仔細觀察一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的身體健康和工作情況, 想想他們需要哪方面的幫助,做個長輩的小幫手。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5

        【情景說明】

        一年級的教學目標里有一條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特別是有感情地朗讀,許多學生讀起書來沒有輕重之分,拖聲拖調地唱讀。如何讓學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呢?除了范讀、領讀之外,還有別的辦法嗎?我想是不是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的理解來啟發學生如何朗讀呢?于是在課堂上,我注意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和重點句來指導學生朗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棉鞋里的陽光》是一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里的一篇課文。文章記敘了媽媽格外體貼年邁的奶奶,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倆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這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教學的第一課時完成識字;把課文讀正確;并學會寫“午、合、放、收”這四個字。下面具體展示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指導學生朗讀。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體會重點詞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四、教學準備:用小黑板寫好課文中人物的語言以及難讀的長句。

        【教學過程】

        一、 復習生字。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你們都記住了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生字放在課文中,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記生字。]

        2. 以開火車的形式抽卡片認讀生字,注意正音。

        二、 理解課文,朗讀感悟。

        1. 學習1—4自然段。

        (1) 指名讀1-4自然段,其他同學看書中的插圖。

        (2) 小黑板出示媽媽和小峰的對話,指名一位同學上臺用“——”劃出媽媽的話,用“~~”劃出小峰的話。其他同學在書中劃。

        對話如下:

        小峰問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棉被曬過了,奶奶蓋上會更暖和。”媽媽說。

        “為什么呢?”小峰又問。

        媽媽說:“棉被里有棉花,讓陽光鉆進棉花里,你說暖和不暖和?”

        (3) 評議劃得是否正確,并告訴學生人說的話是在兩個引號之間的部分,教師簡介引號的作用。

        (4) 同學們在家里問爸爸媽媽問題時是用什么語氣呀?(好奇、疑問)

        爸爸媽媽又是用什么樣的語氣回答你們呢?(耐心、親切)

        請同學們試著讀讀媽媽和小峰的對話,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5) 指名學生和老師一起讀媽媽與小峰的對話,大家評議。

        (6) 同桌分角色朗讀媽媽和小峰的對話。

        (7) 我發現有的同學在讀媽媽的話時,把“更”字讀得很重,你們為什么要這樣讀呢?(棉被本來就暖和,媽媽一曬就更加暖和了。)

        (8) 你們從“更”字體會出媽媽是個怎樣的人?(細心、體貼)

        [在具體的品詞品句中讓學生感悟到人物的品質。]

        2.學習第5自然段。

        (1) 媽媽把棉被曬過了,奶奶午覺時有什么感覺呢?指名讀第5自然段。

        (2) 請同學們用“==”標出奶奶說的話(“這被子真暖和。”)

        (3) 奶奶躺進被窩時有什么感覺呢?你們能用書上的一個詞來回答嗎?(舒服)

        (4) “舒服地合上眼睛”是怎樣的呀?大家在座位上表演一下。

        [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感覺一下奶奶舒服的感受,學生體會會更加真切。]

        (5) 讓學生帶著“舒服”地感覺讀奶奶的話。

        3. 學習6-8自然段。

        (1) 奶奶睡著了,小峰想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指名讀6自然段。

        (2) 小黑板出示第6自然段,學生回答。(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他輕輕地把奶奶的棉鞋擺在陽光曬到的地方。)

        (3) 小峰想的話后面的六點是什么?(省略號)

        (4) 老師解釋這兒的省略號(這兒的省略號是把小峰還想到的給省略了。)

        (5) 你們猜猜看,小峰還想到了些什么,使他會幫奶奶曬棉被呢?

        (小峰想到早上媽媽給奶奶曬棉被,讓陽光鉆進棉花里,奶奶蓋上更暖和了,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如果讓陽光鉆進棉鞋里,那穿上后也會更加暖和。)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是媽媽的行為影響了小峰,所以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

        (6) 小峰是怎樣給奶奶曬棉鞋的?(輕輕地)

        (7) 為什么要“輕輕地”呢?(生怕把奶奶吵醒了)

        (8) 你覺得小峰是個怎樣的孩子?(關心、體貼長輩,非常細心)

        (9) 你們有沒有像小峰這樣,關心體貼長輩?[聯系生活觸發他們愛老敬老的美好心靈。]

        (10) 奶奶醒了后,說了些什么呢?指名讀奶奶的話。(“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11) 你們猜猜看,奶奶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驚喜,是誰幫我曬了棉鞋呢?)

        (12) 假如你是小峰,你聽了奶奶的話后,會是怎樣的心情?(開心、愉快)

        (13) 請你們帶著開心、愉快的心情讀第八自然段。

        4.總結全文

        (1) 假如小峰現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通過假設的情景,使學生對小峰的贊賞之情得到充分體現,并指導自己的行為。]

        (2) 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3) 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指導寫字

        1. 觀察“媽”、“奶”,找到相同之處。

        2. 說說寫女字旁和“女”字有什么不同之處。

        3. 老師范寫“媽”、“奶”。

        4. 學生臨摹。

        【教學反思】

        《棉鞋里的陽光》這篇課文較長,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較完整的印象,我在第一課時里解決了識字,把課文讀正確,并寫了大部分生字的任務,所以在第二課時里,沒有出現過多的識字環節,只是在開課時復習了一下生字詞,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理解課文和朗讀感悟上。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抓住人物的對話、動作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特別是其中的關鍵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如抓住媽媽和小峰的對話,在勾畫、感情朗讀、評議中體會到媽媽的細心和體貼,為小峰做了一個好榜樣,特別是通過“更”字的體會,深化大家對媽媽的認識。又如抓住小峰給奶奶曬棉鞋時“輕輕地”動作來體會小峰關心體貼長輩。

        另外我還注意從課文留白處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讓學生想象小峰想的話中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又如讓大家想象,聽了奶奶的話后,小峰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把通過讀文的領悟和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在想象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朗讀,教學得心應手,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感情。在感情朗讀中學生也感悟到小峰母子尊老敬老的優秀品質。

        【專家點評】

        葉筍老師這節課緊扣了小峰關心、體貼長輩的這條主線,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小主人翁觀察媽媽的行為,為奶奶曬棉鞋的一舉一動,從而贊揚小峰的美好品質。老師抓住“輕輕地”,體會小峰怕驚醒奶奶午睡。老師抓住“小峰想:”讓學生展開想象,小峰會想什么?小峰由媽媽曬棉被能想到曬棉鞋,體會小峰是個細心、孝順的好孩子。

        老師注意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意思。如:“真暖和”,“舒服地”合上了眼睛,讓學生體會奶奶躺進被窩里,感覺是多么多么的暖和,睡得是多么多么的舒服。學生體會到了,讀才能讀出美好的感覺。

        老師在教學中還十分注重指導朗讀,如,“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一點兒”讀兒化韻。“暖和”讀輕聲。小峰與媽媽的對話,一問一答,讀出語氣。奶奶奇怪地問:“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讀出疑問的語氣。

        整篇課文在讀中理解,理解后再讀,讀出了語氣的變化,讀出了情感。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

      棉鞋里的陽光課文教學片斷賞析12-29

      《棉鞋里的陽光》課文片斷賞析12-29

      《陽光》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18

      《陽光》教學設計合集15篇02-18

      鞋里的細沙哲理故事10-23

      《陽光運動身體好》教學設計04-02

      哲理故事:皮鞋里的靈魂04-25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離騷的精選教學設計12-19

      《月亮灣》的教學設計【精選】03-25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少妇福利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区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亚洲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看片 |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精選5篇)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長輩。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較多,都一些六七歲的孩子,他們都特別活潑好動,他們在課堂上發言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他們集中精力聽課時間較短,愛玩愛動,絕大多數同學識字快特別喜歡分角色讀課文。

          因為本篇課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自我感悟升華課文的主題,并指自己的生活實踐。

          【教學媒體】

          生字卡片、小黑板、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在家里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

          那么小峰家里的人是怎樣關心奶奶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板書課,指讀課題。

          教學設計說明:通過學生對家里人的觀察,導入小峰家發生了什么事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聯系生活實際,學生易接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課文,糾正錯誤。

          3、同桌交流讀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教學設計說明:通過自由讀,同桌互讀對課文有了整體了解,再通過生生的交流,彼此交換了感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三、識字。

          1、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借助拼音讀,因為這些生字就躲在課文中,咱們看看誰先把它們找出來。

          2、自己在課文中把這些字找出來后,讀一讀,然后再讀讀帶有生字的那句話,看看你能不能把它們讀準確。

          3、小組合作識記生字,說一說你識字的方法。

          4、給生字組詞,鞏固生字。

          5、互相考一考。

          教學設計說明:在識字環節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降低識字難度。

          四、學生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

          教學設計說明:在學生認識了生字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既鞏固了生字,又能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領悟。

          第二課時

          一、交流討論、鞏固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開火車多種形式認讀。

          2、讓學生挑選自己會認的字讀給大家聽。

          3、挑選會認的字說詞語:

          說出是怎么知道這個詞的。

          二、研讀課文,感悟內容。

          1、上節課我們和小峰做了好朋友,這節課你們想不想再和小峰牽手,更進一步了解小峰呢?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圍繞以下兩個問題讓學生把課文讀懂:

          ⑴ 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

          (“陽光鉆進棉花里”,棉被更暖和)

          ⑵ 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

          (“棉鞋里也有棉花”,曬過以后,“棉鞋里有好多陽光”)

          3、學生進行交流,感悟課文。

          4、學生分別對以上兩個問題進行匯報,教師適時指導。

          5、學生自由讀:

          讀出奶奶、媽媽,小峰說話時的語氣,體會情感。

          6、小組再練讀:

          以給畫面配音樂的形式分角色朗讀表演讀。

          7、利用多種形式朗讀:

          學生評價。

          教師評價。

          8、全班匯報讀。

          三、理解課文,說話訓練。

          結合理解課文,進行說話訓練:

          1、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

          2、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

          四、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1、今天我們要學習寫好6個字,先讀一讀。

          2、師范寫這幾個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先書空,再寫字。

          4、有能力的同學自己完成所有的字。

          5、學生練寫。

          五、課后作業。

          做一件體貼長輩的事。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2

          教材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第二冊《棉鞋里的陽光》。

          教材分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時,也有年老之日。《棉鞋里的陽光》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這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文章貼近兒童的生活,是兒童身邊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事情。文章語言樸實純真,深受學生喜愛。但文章散發出的濃濃親情,關心長輩與現在獨生子女的行為有一定的差距,學生一下子難以領悟。另外,課文中出現的人物對話較多,且第一次出現了敘述語置后的形式,學生也難以理解。

          學情分析:

          家庭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本文選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學生易進入情景,所以在教學時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教育才會更富有意義。在朗讀時也更易激發學生的感情。本文生字也較容易掌握。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重難點:

          認字和自讀、自悟課文。

          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板書“陽光“問:同學們知道陽光有什么作用嗎?

          生:陽光使人暖和,陽光可以幫助萬物生長……

          師繼續板書“棉鞋里的”,請大家齊讀課題《棉鞋里的陽光》。

          師:當你讀完課題時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棉鞋里怎么會有陽光呢?陽光怎么會進棉鞋里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對課題的好奇入手,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故事,進入課文情境。)

          二、感知閱讀,自學生字。

          師:大家有這么多的疑問,要想弄懂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認真讀課文。

          師:好!那我們快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先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

          生讀文,教師巡視。

          師:大家讀得真認真,誰愿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學生起來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并注意字的讀音。

          師:讀得比較通順,大家的意見呢?

          生:他讀的聲音小,有些字音沒讀準,不注意停頓。

          師:哪些字的讀音不準?

          生:“曬”是翹舌音,還讀的落了“這么”兩個字。

          師:哦,那你把那個句子讀一讀。

          生讀:“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師:很好,這說明剛才大家聽得很認真。接下來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想還有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

          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找。

          (設計意圖:⑴自主識字,通過自己讀,看看哪些會讀,哪些不會讀,對生字有初步的認識;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后進生學習的機會,突出學習的重難點;⑶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的興趣,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張正面教育的理念,不管你會讀幾個,只要能讀出幾個,都是有收獲,都是好的)

          三.集體交流,鞏固識字效果。

          師:誰來說一說?

          生:“照”和“收”也是翹舌音。

          師:對,還要注意“暖和(huo)”不能讀成“暖he”,跟老師讀一遍。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還有“一點兒”要讀出兒化音。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注意了這些字詞的讀音,同學們會讀得更好。(讓學生再讀一讀課文)

          師:詞寶寶們來了,看看你認識他們了嗎?

          (出示:棉花照到曬被蓋上中午收起脫鞋躺下合眼眼睛擺一擺)

          學生先自己讀一讀。

          師:誰能說一說,哪些字的讀音要注意?(找出翹舌音的字再讀一讀)

          師指名讀,學生領讀,齊讀。

          師:看來,同學們回家預習得非常好。接下來請大家在小組中給其他同學讀一讀本課的生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學生小組內合作交流,教師在各組中巡視,解答疑難。)

          師:下面,我們要做一個游戲,把字寶寶送到陽光下。

          (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太陽,誰讀的準、講得好就把對應的字寫到太陽下。教師出示字卡,學生講一講識記的方法,教師鼓勵不同的識字方法。學生每講完一個字就把字寫到黑板的太陽下。)

          生:棉,左右結構,木字旁。左邊是木,右邊是帛,合起來念棉。

          生:曬,左右結構,日加西就等于曬,曬被子的“曬”。

          生:……

          師:大家講得真好,下面聽老師猜幾個字謎吧。“一條白手巾,掛在木頭旁。”(棉)“日落西山”(曬)“家有人一口”(合)“羊尾巴進鍋了”(蓋)

          師:為什么是“蓋”字呢?羊尾巴一進鍋就被鍋蓋蓋住了。這個字是上下結構,上邊的羊沒了尾巴,被下面的器皿蓋住了,所以下面是個皿字底。

          師小結:識字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來認字,還可以猜字謎,但要注意編得字謎要合理。

          教師出示形近字,學生認讀組詞:

          曬—灑被—披午—牛。

          脫—說眼—很睛—清蓋—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這部分教學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自主識字,教師適時的指導、解疑,并注意激勵性評價,更好地形成課堂生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

          四、再讀課文,感悟真情。

          師:認識了這些字寶寶,大家再讀課文的時候會讀得更好,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桌間巡視。

          師:大家讀的真用心,下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都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自愿舉手展示讀。)

          師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問:你能找出對應的段落讀一讀嗎?(學生看一看,找一找,讀一讀。)

          師指名讀課文,要求:最好能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設計意圖:這部分學習為下節課指導朗讀打下基礎。)

          師:你有過關心家里人的事嗎?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學習學習。

          學生說一說,教師適時表揚,并提出更高的希望。

          (設計意圖:通過再讀課文,一方面體會人物品質和文章語言,另一方面感悟尊老敬老的好風尚。)

          五.教師提問,深化內涵。

          (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誰學的?

          (2)奶奶感到幸福嗎?為什么?

          (3)你喜歡小峰嗎?你喜歡小峰的媽媽嗎?如果你是奶奶,你會對小峰說什么呢?

          (設計意圖:深化學習,升華思想。發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語言、發展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我發現一年級孩子雖然已經聽到過一些詞句,但是,看著書面語言,要準確、連貫地讀出來、讀好它是很難的。因此,我在指導朗讀時,注重了詞、句、段、篇以及標點符號的指導。

          2.《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學習課文后,我讓孩子們說說你有過關心家里人的事嗎?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學習學習。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但都千篇一律。當我準備把自己的生活結合教學適時地展示給學生時卻突然發現竟然也就如此。

          細細想來,這兩年,我結婚后就很少和父母住在一塊兒,平時生活成了兩點一線,學校里忙完,忙家里,哪里還有心想父母,照顧父母。我已想不出“為老人做了什么”?啊!這難道就是一個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生活嗎?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為人師表,應以身作則,不光是在課堂上用書本上的內容去熏陶教育學生,教孩子做人,更應該用生活中的言行去潛移默化,去感染學生。

          想到這兒,我知道了下節課該怎么上,更明白了生活中該怎么去做……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寫6個生字:媽、奶、午、合、放、收。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

          熟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著重理解“棉鞋里的陽光”,學會關心長輩、體貼他人。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從媽媽幫奶奶曬棉被的行動感染小峰,小峰也自覺為奶奶曬棉鞋中,悟出尊老敬老的新風尚。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特地為你們帶來一個精彩的謎語,相信你們肯定會喜歡。

          (課件出示謎語)

          看得見,摸不著,白天有,晚上無,晴天有,陰天無,萬物生長全靠它。謎底是:

          2、師: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太陽有關的課文——棉鞋里的陽光,請你們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來寫課題。板書課題:7、棉鞋里的陽光

          二、檢查預習,了解情況。

          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嗎?(學生回答預設:課文主要講了媽媽為奶奶曬棉被,小峰為奶奶曬棉鞋的事。)

          三、學習生字,加深體驗。

          1、(課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媽 奶 午 合 放 收)

          師:小老師帶讀生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生字的?

          (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一說:如:“媽”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記憶,女+馬=媽,

          “合”字是人一口等)

          2、口頭組詞、造句。

          3、書寫生字。

          A、師: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生字的.結構是怎樣的?(學生觀察發言:

          媽、奶、放、收是上下結構;合是上下結構。)

          B、師:下面我們重點來學習“媽”、“合”字的寫法,請同學們看好這兩個字的筆畫順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好嗎?

          (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跟著書空)

          C、學生描紅、寫字,教師指導點撥。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識字、寫字,為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涵打基礎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生字,學習新偏旁衣字旁、皿字底。

          2、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

          【用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與孩子生活貼近。因此可以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會文中的感情。如:同桌互讀,看看誰讀得好;分角色朗讀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分句讀、分段讀、男女分讀;表演讀等。孩子們內心對課文的理解要表達出來,采取小記者采訪,分組討論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在生字詞的學習上,可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動性,安排學生喜歡的活動,如:當小老師、當小檢查員等,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想辦法識記生字,并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檢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出示課件(溫暖的陽光),同學們,你們看,這么溫暖、明亮的陽光照在身上會有什么感覺?

          (學生自由發言)

          陽光鉆進我們的棉鞋里又會怎樣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讀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棉鞋里的陽光》。

          (板書)

          二、自主嘗試,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完兩遍后,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詞讀一讀。

          2、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

          棉 照 曬 被 蓋 午

          收 脫 躺 合 眼 睛 擺

          當好小老師,檢查你的同桌是否讀準字音。

          3、多種方式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指名讀。

          開火車讀。

          搶答。

          4、識字游戲“給生字寶寶送溫暖”:

          準確認讀一個生字,就可以把他送到陽光下。

          比比誰認得字多。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看你是否還認得它?

          6、再次朗讀課文,做到讀正確。

          三、感悟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最喜歡誰的話,可以多讀幾遍:

          課件出示本課圖片,看圖配樂有感情的給同桌朗讀你所喜歡的人的話。

          2、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和問題嗎?先給同桌說一說、提一提。

          3、提出討論,理解課文:

          ⑴ 學生可能提出“媽媽為什么給奶奶曬被子?小峰為什么給奶奶曬棉鞋?

          問題由學生合作解答,并說出從課文中那句話知道的,隨即練習朗讀。

          指導朗讀重在學生自己體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⑵ 教師提出學生可能沒有想到的問題,學生搶答:

          奶奶感到幸福嗎?為什么?

          4、小組內練讀自己喜歡的人物:

          媽媽、小峰、奶奶,要讀出自己的感情,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教師巡回了解情況。

          四、表演,加深理解

          師生表演小記者采訪媽媽、小峰、奶奶,如:

          采訪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也不濕,為什么要曬呢?

          (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回答,進行說話訓練)

          小組內表演。

          五、聯系實際,指導實踐

          1、你家里都有哪些人?他哪方面值得你夸獎?

          2、你有過關心家里人的事嗎?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學習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自讀課文:

          每個人物的話要讀出感情。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評出讀書小能手。

          2、復習生字:

          同桌一起把課文中劃出的生字多讀幾遍。找出自己認為難記的字。

          二、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

          棉 照 曬 被 蓋 午

          收 脫 躺 合 眼 睛 擺

          說說你在課文外的那些地方見過這些字,怎么記住的?

          2、小組內互相討論怎樣識記生字,說出自己的好辦法,教師鼓勵學生給難記的字編兒歌。

          3、集體交流:

          ⑴ 齊讀生字。

          指名讀。

          ⑵ 集體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并認識衣字旁:

          ① 提醒學生采用熟字識記的方法,如:

          給──合

          ② 可以編兒歌,如:

          一條白毛巾,掛在木頭上。──棉

          4、詞語城里找朋友:

          進行擴詞練習。

          5、課件出示去掉生字的注音,打亂順序讀生字。

          6、進行“摘蘋果比賽”同桌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三、學習書寫生字

          1、學習寫字,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媽、奶、午、合、放、收。

          ⑴ 同桌寫寫筆順:

          意見不統一的提出來,教師重點指導“奶”。

          ⑵ 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想一想你認為每個字的哪些筆畫最關鍵?

          注意女子旁和反文旁的書寫。

          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2、練習寫字:

          學生在音樂聲中書寫:

          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評價。

          四、復習鞏固

          重溫詞語、生字,出題考考同桌:

          學生自己出題認字或者寫字、組詞。

          五、實踐活動

          回到家里, 仔細觀察一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的身體健康和工作情況, 想想他們需要哪方面的幫助,做個長輩的小幫手。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5

          【情景說明】

          一年級的教學目標里有一條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特別是有感情地朗讀,許多學生讀起書來沒有輕重之分,拖聲拖調地唱讀。如何讓學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呢?除了范讀、領讀之外,還有別的辦法嗎?我想是不是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的理解來啟發學生如何朗讀呢?于是在課堂上,我注意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和重點句來指導學生朗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棉鞋里的陽光》是一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里的一篇課文。文章記敘了媽媽格外體貼年邁的奶奶,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倆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這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教學的第一課時完成識字;把課文讀正確;并學會寫“午、合、放、收”這四個字。下面具體展示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指導學生朗讀。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體會重點詞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四、教學準備:用小黑板寫好課文中人物的語言以及難讀的長句。

          【教學過程】

          一、 復習生字。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你們都記住了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生字放在課文中,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記生字。]

          2. 以開火車的形式抽卡片認讀生字,注意正音。

          二、 理解課文,朗讀感悟。

          1. 學習1—4自然段。

          (1) 指名讀1-4自然段,其他同學看書中的插圖。

          (2) 小黑板出示媽媽和小峰的對話,指名一位同學上臺用“——”劃出媽媽的話,用“~~”劃出小峰的話。其他同學在書中劃。

          對話如下:

          小峰問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棉被曬過了,奶奶蓋上會更暖和。”媽媽說。

          “為什么呢?”小峰又問。

          媽媽說:“棉被里有棉花,讓陽光鉆進棉花里,你說暖和不暖和?”

          (3) 評議劃得是否正確,并告訴學生人說的話是在兩個引號之間的部分,教師簡介引號的作用。

          (4) 同學們在家里問爸爸媽媽問題時是用什么語氣呀?(好奇、疑問)

          爸爸媽媽又是用什么樣的語氣回答你們呢?(耐心、親切)

          請同學們試著讀讀媽媽和小峰的對話,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5) 指名學生和老師一起讀媽媽與小峰的對話,大家評議。

          (6) 同桌分角色朗讀媽媽和小峰的對話。

          (7) 我發現有的同學在讀媽媽的話時,把“更”字讀得很重,你們為什么要這樣讀呢?(棉被本來就暖和,媽媽一曬就更加暖和了。)

          (8) 你們從“更”字體會出媽媽是個怎樣的人?(細心、體貼)

          [在具體的品詞品句中讓學生感悟到人物的品質。]

          2.學習第5自然段。

          (1) 媽媽把棉被曬過了,奶奶午覺時有什么感覺呢?指名讀第5自然段。

          (2) 請同學們用“==”標出奶奶說的話(“這被子真暖和。”)

          (3) 奶奶躺進被窩時有什么感覺呢?你們能用書上的一個詞來回答嗎?(舒服)

          (4) “舒服地合上眼睛”是怎樣的呀?大家在座位上表演一下。

          [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感覺一下奶奶舒服的感受,學生體會會更加真切。]

          (5) 讓學生帶著“舒服”地感覺讀奶奶的話。

          3. 學習6-8自然段。

          (1) 奶奶睡著了,小峰想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指名讀6自然段。

          (2) 小黑板出示第6自然段,學生回答。(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他輕輕地把奶奶的棉鞋擺在陽光曬到的地方。)

          (3) 小峰想的話后面的六點是什么?(省略號)

          (4) 老師解釋這兒的省略號(這兒的省略號是把小峰還想到的給省略了。)

          (5) 你們猜猜看,小峰還想到了些什么,使他會幫奶奶曬棉被呢?

          (小峰想到早上媽媽給奶奶曬棉被,讓陽光鉆進棉花里,奶奶蓋上更暖和了,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如果讓陽光鉆進棉鞋里,那穿上后也會更加暖和。)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是媽媽的行為影響了小峰,所以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

          (6) 小峰是怎樣給奶奶曬棉鞋的?(輕輕地)

          (7) 為什么要“輕輕地”呢?(生怕把奶奶吵醒了)

          (8) 你覺得小峰是個怎樣的孩子?(關心、體貼長輩,非常細心)

          (9) 你們有沒有像小峰這樣,關心體貼長輩?[聯系生活觸發他們愛老敬老的美好心靈。]

          (10) 奶奶醒了后,說了些什么呢?指名讀奶奶的話。(“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11) 你們猜猜看,奶奶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驚喜,是誰幫我曬了棉鞋呢?)

          (12) 假如你是小峰,你聽了奶奶的話后,會是怎樣的心情?(開心、愉快)

          (13) 請你們帶著開心、愉快的心情讀第八自然段。

          4.總結全文

          (1) 假如小峰現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通過假設的情景,使學生對小峰的贊賞之情得到充分體現,并指導自己的行為。]

          (2) 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3) 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指導寫字

          1. 觀察“媽”、“奶”,找到相同之處。

          2. 說說寫女字旁和“女”字有什么不同之處。

          3. 老師范寫“媽”、“奶”。

          4. 學生臨摹。

          【教學反思】

          《棉鞋里的陽光》這篇課文較長,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較完整的印象,我在第一課時里解決了識字,把課文讀正確,并寫了大部分生字的任務,所以在第二課時里,沒有出現過多的識字環節,只是在開課時復習了一下生字詞,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理解課文和朗讀感悟上。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抓住人物的對話、動作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特別是其中的關鍵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如抓住媽媽和小峰的對話,在勾畫、感情朗讀、評議中體會到媽媽的細心和體貼,為小峰做了一個好榜樣,特別是通過“更”字的體會,深化大家對媽媽的認識。又如抓住小峰給奶奶曬棉鞋時“輕輕地”動作來體會小峰關心體貼長輩。

          另外我還注意從課文留白處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讓學生想象小峰想的話中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又如讓大家想象,聽了奶奶的話后,小峰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把通過讀文的領悟和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在想象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朗讀,教學得心應手,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感情。在感情朗讀中學生也感悟到小峰母子尊老敬老的優秀品質。

          【專家點評】

          葉筍老師這節課緊扣了小峰關心、體貼長輩的這條主線,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小主人翁觀察媽媽的行為,為奶奶曬棉鞋的一舉一動,從而贊揚小峰的美好品質。老師抓住“輕輕地”,體會小峰怕驚醒奶奶午睡。老師抓住“小峰想:”讓學生展開想象,小峰會想什么?小峰由媽媽曬棉被能想到曬棉鞋,體會小峰是個細心、孝順的好孩子。

          老師注意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意思。如:“真暖和”,“舒服地”合上了眼睛,讓學生體會奶奶躺進被窩里,感覺是多么多么的暖和,睡得是多么多么的舒服。學生體會到了,讀才能讀出美好的感覺。

          老師在教學中還十分注重指導朗讀,如,“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一點兒”讀兒化韻。“暖和”讀輕聲。小峰與媽媽的對話,一問一答,讀出語氣。奶奶奇怪地問:“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讀出疑問的語氣。

          整篇課文在讀中理解,理解后再讀,讀出了語氣的變化,讀出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