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三年級語文上冊《寓言》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30 11:46:4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上冊《寓言兩則》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寓言兩則》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上冊《寓言兩則》的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上冊《寓言兩則》的教學設計1

        教學重點:理解兩則寓言的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

        誰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教師小結:寓言故事中都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教師舉例說明)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則寓言故事。首先我們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二、學習新課

        1、自讀《揠苗助長》,學習生字

        2、檢查自學生字的效果。

        3、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讀生字。

        4、再讀課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根據寓言內容,思考問題,讀懂課文。

        (1)種田人見到自己田里的莊稼總是不長,他的心情怎樣?在文中畫出最能表現心情的詞語(焦急)引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把種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現出來)

        (2)種田人怎樣做的?指名朗讀課文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6、小組討論:種田人覺得這種做法怎樣?你覺的他這種做法怎樣?

        從總算一大截理解種田人的心情。

        7、這則寓言最后的`結果怎樣?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組交流,指名在班上說一說)

        三、拓展學習

        你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像故事中種田人那樣的人?你想對那個種田人說點什么?

        (先在小組里說說,再在全班交流。)

        四、小結課文。

        引導學生總結這則語言的含義。

        (凡事都有它的自身發展的規律,如果違反了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就會把事情弄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揠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

        2、說說《揠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學習第二則寓言《亡羊補牢》。

        1、自由讀課文。

        根據題目大致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理解亡丟失。牢這里指羊圈。

        2、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3、朗讀課文,探究學習。

        那個養羊人為什么丟了兩次羊?后來為什么沒再丟羊?

        同桌互相說全班交流。

        4、評一評:你對這個牧羊人有何評價?

        5、感情讀故事。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接下來讓我們有感情地讀讀這個故事。

        養羊人丟了羊他什么態度?我們在朗讀時怎樣把他滿不在乎的樣子讀出來?第二次丟了羊他非常后悔,并意識到了自己所犯的錯誤,決定改正過來,怎樣把他這種后悔的心情讀出來?

        (學生自己體會,教師加以點撥)

        三、用自己的話講一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可以先在小組里講,再派代表在全班講。

        四、拓展活動

        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出現類似的問題是怎樣想、怎樣做的。

        (小組內展開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況講給小組同學聽,并提出改進設想。

        五、總結。

        教后小結:

        我們主張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包括時間、空間和鍛煉的機會等。具體到語文課堂上,包括讀的權利,寫的權利,交流的權利、討論的權利、評價的權利等。在這節課上,我讓學生評價那個牧羊人,學生談得頭頭是道,對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這種效果遠比問學生:你懂得了什么學生感興趣得多。教育的方式很多,我們要做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選擇最佳方案,保證教學扎實有效。

        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把一個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煉、生動的故事里。它是人民智慧、經驗和知識的結晶。來源于古代人民的口頭創作,借助某種自然(動物、植物、無機物)或人的活動現象,來表現對某種人或社會現象的理想、評價、贊揚、批判或嘲諷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樸實的思想,閃耀著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表現了人民優越的藝術才能和幽默風趣。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寓言才成為一種獨特的文體,它主要的特點是:

        (1)一般用一個假托的故事來隱喻,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大量采用擬人化手法。

        (3)具有強烈的夸張和諷刺的意味。

      三年級語文上冊《寓言兩則》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8個,積累詞語8個。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盜鈴”兩個詞語的意思。積累句子若干。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4、使學生明白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詞,更不應該自欺欺人。

        教學重點:

        讀文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盜鈴”兩個成語的寓意。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矛盾是什么意思”、“那個盜鈴人的想法錯在哪里”等問題來體會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錄音、寫有句子的幻燈片

        教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小朋友,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還記得它所告訴我們的道理嗎?

        2、板書課題,齊讀24 寓言二則

        3、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常常通過一個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二、自學生字,練習讀《自相矛盾》

        1、自己讀讀課文,要求:字字音準,文通句順

        2、自學

        3、小組交流檢查

        4、檢查

        (1)讀詞語:矛盾銳利戳穿夸口堅固自相矛盾啞口無言

        (2)理解詞義

        (3)交流讀文

        三、理解寓意,熟讀課文

        1、讀了課文后,你認為“矛”和“盾”是指什么?矛盾又是什么意思?

        2、找找有關句子讀讀

        3、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

        4、再讀課文

        四、用上述方法來學《掩耳盜鈴》

        1、讀詞語:鈴鐺掩耳盜鈴(掩耳盜鈴中“掩耳”是什么意思?“盜鈴”呢?)

        2、讀文,找出那個偷鈴時是怎么想的?結果呢?

        3、你覺得這個想法錯在哪兒?

        4、揭示寓意: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做事不要自欺欺人(自己欺騙自己)。

        5、讀這則寓言

        五、擴展閱讀

        1、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2、介紹《伊索寓言》

      【三年級語文上冊《寓言兩則》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2-27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24

      三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人教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模板12-29

      三年級上冊語文高效教學設計五篇12-27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2篇02-25

      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2-18

      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2-18

      三年級語文上冊《七色花》教學設計12-24

      三年級語文上冊《七色花》教學設計12-24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思思热在线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看天天在线精品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