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時間:2022-03-01 08:23:5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二年級古詩二首《詠柳》教學設計(通用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古詩二首《詠柳》教學設計(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古詩二首《詠柳》教學設計(通用8篇)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會認“詠、柳、碧、垂、似、剪”六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會認“詠、柳、碧、垂、似、剪”六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啟發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聽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贊美春天的詩。

        2、板書課題

        柳樹可喜歡春天了,它總是輕輕搖擺那長長的柳條,告訴我們春天來了。快讓我們來聽聽詩人是怎樣歌頌柳樹贊美春天的。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2、自己試讀課文。

        3、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4、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1、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2、指名學生讀詩句。

        (請讀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么?

        3、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過渡:在這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柳樹垂下了姑娘長發似的柳條,一陣春風輕拂,那柳條隨風擺動,碧玉似的葉子在春光中,仿佛一個個小生命在顫動,多么迷人的春天啊!

        1、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2、指名學生背誦。

        3、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4、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1、你還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關的故事?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2、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當當小詩人或是小作家,說幾句贊美春天的詩句吧。

        板書設計:

        詠 柳

        賀知章

        碧 玉 妝 成 一 樹 高,

        萬 條 垂 下 綠 絲 絳。

        不 知 細 葉 誰 裁 出,

        二 月 春 風 似 剪 刀。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詠柳》這是一首詠早春楊柳的詩。“碧玉”, 本是美女的通稱, 首句便將嫩柳比喻成美人。“一樹高”,有亭亭玉立之意, 言其姿態美好。萬條柳絲,自然就是她的裙帶了。一個“高”字, 一個“垂”字, 狀寫了她動人的風姿。轉向設問, 顯得自然,全句是形象化的回答,把這不可捉摸的春風比作能工巧匠手中的剪刀, 是它裁出了楊柳的新葉。全詩構思新穎, 語言清婉,形象鮮明,讀來饒有趣味。

        學情分析:本班同學在課外閱讀中多次接觸古詩文,已經有較濃厚的古詩閱讀興趣,因此對這首古詩感覺并不陌生,學習起來并不會很困難。只是要體會詩中的意境還要能夠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護、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目標:

        1、會寫“詠、碧、妝、裁、剪”5個生字,會寫“詠、絳”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等詞語。

        2、背誦古詩。

        3、能夠根據注釋理解詞句,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點:背誦古詩,能夠根據注釋理解詞句,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能夠根據注釋理解詞句,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圖片,在大自然中尋找春天的足跡。

        2、(教師)寫關于嫩柳的一段文字。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和方法:

        一、導入。

        教師讀下水文:

        那天我看到一株柳樹從花園里伸出來,細細的柳絲蓬蓬松松,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團煙霧,走近一看才發現長發一般的柳絲上開始長出了一個個小苞苞,嫩黃嫩黃的,美麗極了。一陣風吹來柳絲擺動,就像在向人們輕輕招手。

        這時我想,再過幾天這柳樹又是什么樣的呢?

        學生自由說自己的發現。并出示收集的圖片。

        是啊,是什么樣的呢,唐代偉大詩人賀知章早就寫了。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釋課題。理解“詠””的意思。(師導:根據課題你知道了什么?詩人覺得嫩柳像什么?)

        二、初讀課文,體會意趣。

        1、試讀古詩,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給把握不準的字做上記號。(如:“似剪刀”中的“似”讀“sì”。)

        2、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學生做小老師上臺說說并說說怎樣記其中的某個生字的。教師引導學生區別“妝—壯”、“裁—載、栽”

        3、師范讀古詩。

        4、練習讀練習讀,把課文讀正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三、再讀課文,讀懂古詩。

        1、自由讀古詩,整體感知古詩內容。讀后課件出示問題檢查:你知道詩人筆下柳樹又是什么樣的呢?詩人把它比作什么?你從哪兒知道的?詩人看到了細細的柳葉想到了什么?(不強求全部回答,只求激發學生思考。)

        2、學生結合注釋,逐句理解古詩。教師相機點撥。

        四、有感情朗讀古詩,體會詩中包含著的思想感情。

        1、練習有感情朗讀古詩。

        2、想象賀知章適中的嫩柳的風姿,學生自由說說。

        3、背誦古詩。

        五、作業。

        1、學習了本詩后你有什么感想,即興寫兩句。

        2、說說你見到的春天。

        板書設計:

        詠柳

        柳絲像……

        柳葉呢……

        課后反思:

        古詩教學離不開朗讀、背誦,抑揚頓挫,瑯瑯上口的朗讀為本節課的教學渲染了一定的氣氛,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詩中的意境也只有在不斷的朗讀中才能夠得到體會,本節課孩子們有較濃厚的的朗讀讀興趣。

        本課教學中,同學們還不能反復玩味詩中的語言,自己悟出的東西較少。也許和本人教學中引導有關系,今后教學中應以改善。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1、觀察春天來了柳樹的變化。畫一畫。

        2、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老師準備課件。

        教學重點:

        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就是蘇醒,就是溫暖,就是繁榮,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鳥的天堂,是詩的故鄉。春天如此美好,有許多詩人都用優美的詩句贊美春天的可愛,你能背出1-2首你學過的與“春”有關的詩嗎?然后指名背《春曉》等詩。聽了這優美的旋律,老師仿佛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你聽,窗外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著。多好的享受啊!接下來,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畫面,看看哪位同學觀察地最仔細,想得最深入

        1、初讀古詩,了解大意(邊讀邊出示ppt,邊朗誦)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師范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出示ppt,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學習第一、二句。

        (1)、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4)、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3)、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4)、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3、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板書設計:

        遠觀:一樹高綠絲絳

        詠柳近看:細葉熱愛春天

        奇想:誰裁出

        結論:二月春風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潛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創新目標: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潛力。

        4、德育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寫字,寫話練習。

        教學步驟:

        一、導引目標、激發興趣

        1、啟發談話:同學們,從圖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節?畫的是什么?

        2、解題:“詠”,透過寫詩作文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

        3、那么,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學生看圖思考并回答問題。

        二、創設條件、自主參與

        1、出示字卡,指名讀生字。

        2、檢查朗讀。

        3、看插圖或幻燈片,讀課文,想一想每句是說的意思是什么?

        4、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然后提出不懂得詞語。

        三、組織研究、體驗發現

        1、互相討論解釋不懂的詞語:“碧玉”、“妝”、“絲絳”。

        2、細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中說的是什么?

        3、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

        1、觀察春天的柳樹,說一說春天的柳樹是什么樣的?

        (1)、說柳樹的顏色。

        (2)、說柳枝和柳葉的樣貌。

        2、寫春天的柳樹。

        (1)、先寫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樹。

        (2)、寫柳樹的顏色、柳枝、柳葉的樣貌怎樣美。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寫話后進行評議,優秀的可在全體同學面前朗讀或展出。

        六、研究性作業

        研究春天的景色還有什么特點,寫一寫,畫一畫。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資料: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第9課《詠柳》。

        教學目標:

        1、透過對詩歌資料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

        2、繼續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自能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自學潛力和欣賞美的潛力。

        4、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1、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揭題解題,簡介作者:這節課,我們就帶著愉快的情緒一齊來學習一首

        寫春天的詩——《詠柳》。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詩人賀知章你們明白嗎?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3、課件出示春柳圖,使學生初步感知柳樹的美。

        4、過渡:柳樹真美啊,連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課件出示詩歌)師:同學們已經按課文的預習要求預習了課文,接下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把這首詩再朗讀幾遍,等一下向老師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潛力好嗎?讀的時候要注意找出能體現柳樹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個記號。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

        1、生自由朗讀。

        2、檢查朗讀狀況。

        3、檢查自學狀況:透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

        4、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讀懂的地方。

        5、看來大家透過預習,都能自己理解詞語跟句子的意思。學到那里,大家發現這棵柳樹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樹高、綠;枝多;葉細)

        7、小結: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齊讀一遍好嗎?(學生齊讀)

        三、質疑問難交流朗讀——品味美。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資料,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3、交流朗讀:(主要運用課件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透過反復讀及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的美及柳樹的美)

        (1)、出示第一句詩課件,體會用“碧玉”來比喻柳樹新長出的嫩葉,寫出了柳樹顏色翠綠、生機勃勃的特點,讓人感覺柳樹的顏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詩課件,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貌很美。

        (3)、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齊讀全詩。

        4、小結過渡:透過剛才的交流,我們能夠明白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貌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四、想象意境,熟讀成誦——欣賞美。

        1、學生閉目想象意境。后先讓學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再指名描繪意境。

        2、出示本詩配歌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

        3、吟誦本詩:此刻,你們應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能夠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能背下來的同學還能夠背一背。

        4、學生吟詩,背詩,互相評價。

        五、選讀詩歌,拓展思維——豐富美。

        1、大家吟詩的時候多投入啊,可見這一首詩寫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讀一些這樣的好詩呢?

        3、課件出示與本詩相關的幾首古詩,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選讀。

        六、自主作業,遷移潛力——延伸美。

        學了這首詩后,你回去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可找一些描述春天的詩來朗誦;可畫一幅春天的畫,能夠《詠柳》為題寫一篇作文。)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生字,理解字詞,讀懂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學生自學潛力和欣賞美的。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朗讀/交流欣賞中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詩古資料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詩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感悟詩的意境。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詩句,品味詩歌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們中國向來以詩為自豪,在幾千年的文化史上,,唐代的詩歌成就最高,唐詩不僅僅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此刻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

        唐代的詩人個性多。這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多人。他們留下了許多壯麗的詩篇,為后人所傳頌。這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詠柳》。

        簡介作者:教參14頁。

        理解題目。用贊美的語氣讀題目。

        你還想明白什么?

        二、理解詞句,感悟詩意。

        1、初讀古詩,圈出生字。

        2、理解詞語。(結合書下注釋或查工具書,能夠小組討論,也能夠向老師請教)

        碧玉妝綠絲絳裁

        學生交流。

        把柳樹說得像玉石一樣綠,仿佛是碧玉裝扮的美女,誰來讀讀這句,你有什么感受?

        萬條真是有一萬條嗎?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婀娜多姿多姿的柳條在和煦的春風中搖曳)

        你認為是誰的功勞呢?所以書上說(二月春風似剪刀)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4、你覺得這首詩寫得怎樣樣?從哪看出來的?

        5、用贊美的語氣來讀古詩。

        師小結:作者的想象多么豐富,從滿樹的新葉想到“碧玉”,從隨風飄蕩的柳條想到“綠絲絳”,多么貼切而生動呀,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大膽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風”想象成手執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風寫“活”了,也把柳樹寫“活”了。

        三、想象意境,體會情感。

        找一名同學讀這首詩,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閉眼傾聽,在你的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詩人把柳樹寫得如此之美,那么是誰給了柳樹婀娜多姿的身姿?(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不能不讓人驚嘆,那么,詩人是借贊美柳樹來贊美誰呢?

        再讀這首詩,說說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我們能夠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種感受呢?(表演,為柳樹或春天寫幾句話,畫畫,朗讀)

        四、總結全詩,回憶學法。

        1、這首詩寫的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的?(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3、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運用比喻,寫出了柳樹的美,獨具匠心,別出心裁,讓我們不禁想到大自然這位能功巧匠,也讓我們體會到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首詩的妙處還不僅僅于此,請同學們看,詩人從“樹”寫到“枝”,再到“葉”,然后想到春風。詩人(整體)到(部分)先觀察后(想象)的順序來寫,顯得有條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詩,卻充分的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構思,這也許便是“詠柳”傳唱至今的緣故吧。

        五、布置作業。

        背誦古詩。

        搜集描述柳樹或春天的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在交流中掌握識字方法,工整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

        二、識記生字。看看已經記住了哪些字,還沒有記住了字,自己想想用什么辦法能夠記住它?如果有困難,能夠和同桌合作,也能夠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三、指導書寫。

        四、賞析古詩。

        12頁積累。

        五、課堂小結。

        詩寫得精彩是因為作者觀察仔細,能抓住柳樹的特點善于運用比喻手法,抒發真情,才使得我們對柳樹,對春天的也產生了喜愛之情。期望同學們也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敏感的心靈,去觀察身邊的一切,領略身邊的美景!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讀3個新字。

        2.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大致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指導學生寫春天柳樹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理解詩句意思及描寫柳樹的美的特點是難點。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讀錄音磁帶;到戶外觀察柳樹。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打開掛圖(或放幻燈),激發興趣

        放詩歌的朗讀錄音,在學生對詩歌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板書課題。

        解題。學生試說“詠”的意思。教師小結:“詠”的本義是歌詠,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作者借贊美柳樹來贊美春天。

        作者簡介: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會稽永興(今浙江省蕭山縣人)。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進士,做過禮部侍郎等職。晚年不拘禮節,酒后作詩文,神采飛揚。今存詩19首,除《詠柳》外,《采蓮詩》、《回鄉偶書》也很有名。

        二、指導看圖

        圖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先一個一個說,再連起來說一遍)

        同學們看了圖,想一想詩人是怎樣描繪自己所見到的情景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聽錄音,看看課文有幾句話。(標出句子)

        2.看音節卡片,開火車讀。

        bì chuí sī cái sì jiǎn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4.分組讀課文,男女生各讀一句。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的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去掉音節讀。(注意“垂、似”的讀音)

        3.識字、記憶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組觀察、討論。利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識記字形。

        (3)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師生評議)

        (4)教師重點指導:

        碧,bì,上下結構,注意寫好上面的部分,“王”的底下一橫要變成提。

        垂,chuí,讀準翹舌音,8筆,注意寫好中間的部分。

        絲,sī,5筆,要讀準平舌音,注意上面的寫法。

        裁,cái,12筆,讀準平舌音,注意里面的寫法,和“栽”要區別開。

        似,sì,6筆,讀準平舌音。

        剪,jiǎn,11筆,上下結構。

        4.鞏固練習(做游戲)。

        (1)做找朋友游戲,找對了全班齊讀三遍。

        (2)組詞練習。

        五、課堂練習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漢字卡片。

        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1.引導學習第一句。

        (1)自由讀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能說一點就說一點)

        (2)齊讀第一句。

        (3)指導朗讀(注意輕重音和停頓):

        碧玉 / 妝成 // 一樹 / 高,萬條 / 垂下 // 綠 / 絲絳。

        教師范讀,學生仿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4)教師小結:

        妝,打扮。一樹,滿樹。“一”在這里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的意思。萬條,柳樹枝條多。在古詩中“百”、“千”、“萬”經常泛指數量多。絲絳,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子,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從樹上垂下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2.引導學習第二句。

        (1)自由讀,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指導朗讀:

        不知 / 細葉 // 誰 / 裁出,二月 / 春風 // 似 /剪刀。

        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3)教師精講:

        細葉,指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來的啊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7個會寫的生字;熟讀成誦并將古詩背誦下來,

        理解詩句表達的含義。讓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學習中得到提高。

        2、通過朗讀加深感悟,在課堂內討論交流使詩義不講自通。

        3、春意盎然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大意,學習詩中出現的7個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古詩《詠柳》嗎?誰能背誦下來呢?

        二、復習古詩,理解詩意。

        1、指名背誦古詩。

        2、翻開語文書第11頁,齊讀古詩。

        3、邊讀邊體會詩意。

        4、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詩的含義。

        大意:

        這首詩構思奇巧,通過柳來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高高的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裊娜多姿,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你可知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鋒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5、根據你對古詩的理解,畫一幅畫。

        6、展示同學們為古詩配的畫。

        三、學習生字:

        詠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

        詞語:歌詠 詠嘆

        柳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

        詞語:柳樹 柳條 柳枝 柳葉 柳眉

        妝 左右結構 左聲右形

        詞語:化妝

        綠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

        詞語:綠色 綠化 草綠 綠燈

        絳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

        詞語:絲絳

        裁 半包圍結構 內形外聲

        詞語:裁定 裁減 裁決 裁軍 裁判 裁員

        剪 上下結構 下形上聲

        詞語:剪裁 剪彩 剪刀 剪輯 剪影

        四、作業:

        背誦并默寫古詩,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詞匯積累:

        詠嘆 碧綠 化妝 垂柳 洗滌

        春風 裁剪 細葉 剪刀 吟詠

        教學反思

        《詠柳》一詩,世人通過寫初春二月柳樹、柳葉、柳條,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繼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春天景色的贊美。

        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對《詠柳》一詩,我作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

        1、熟讀并能背誦這首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意思。

        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過誦讀、男女互讀,同桌互讀的形式讓學生熟悉詩句,結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學生雖然對古詩詩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學生已經初步具備理解詩句的能力,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簡單地寫下來。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把詩意理解作為一個小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讀與寫的兩相配合下,細細品味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繼而理解題眼“詠”的意思,揣摩詩歌所要表達的歌頌、贊美之情。

        《詠柳》一詩,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學中,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二年級古詩二首《詠柳》教學設計(通用8篇)】相關文章:

      詠柳古詩翻譯11-03

      詠柳教學設計(15篇)12-21

      《詠柳》教學設計(合集15篇)12-23

      《詠柳》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23

      詠柳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21

      《詠柳》教學設計(合集15篇)12-23

      曾鞏《詠柳》 古詩12-05

      古詩《詠柳》曾鞏10-28

      曾鞏詠柳古詩10-27

      曾鞏《詠柳》古詩10-25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 在线视频亚洲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亚洲欧洲国产日产综合 | 鲁丝片A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二年級古詩二首《詠柳》教學設計(通用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古詩二首《詠柳》教學設計(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古詩二首《詠柳》教學設計(通用8篇)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會認“詠、柳、碧、垂、似、剪”六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會認“詠、柳、碧、垂、似、剪”六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啟發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聽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贊美春天的詩。

          2、板書課題

          柳樹可喜歡春天了,它總是輕輕搖擺那長長的柳條,告訴我們春天來了。快讓我們來聽聽詩人是怎樣歌頌柳樹贊美春天的。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2、自己試讀課文。

          3、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4、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1、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2、指名學生讀詩句。

          (請讀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么?

          3、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過渡:在這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柳樹垂下了姑娘長發似的柳條,一陣春風輕拂,那柳條隨風擺動,碧玉似的葉子在春光中,仿佛一個個小生命在顫動,多么迷人的春天啊!

          1、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2、指名學生背誦。

          3、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4、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1、你還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關的故事?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2、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當當小詩人或是小作家,說幾句贊美春天的詩句吧。

          板書設計:

          詠 柳

          賀知章

          碧 玉 妝 成 一 樹 高,

          萬 條 垂 下 綠 絲 絳。

          不 知 細 葉 誰 裁 出,

          二 月 春 風 似 剪 刀。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詠柳》這是一首詠早春楊柳的詩。“碧玉”, 本是美女的通稱, 首句便將嫩柳比喻成美人。“一樹高”,有亭亭玉立之意, 言其姿態美好。萬條柳絲,自然就是她的裙帶了。一個“高”字, 一個“垂”字, 狀寫了她動人的風姿。轉向設問, 顯得自然,全句是形象化的回答,把這不可捉摸的春風比作能工巧匠手中的剪刀, 是它裁出了楊柳的新葉。全詩構思新穎, 語言清婉,形象鮮明,讀來饒有趣味。

          學情分析:本班同學在課外閱讀中多次接觸古詩文,已經有較濃厚的古詩閱讀興趣,因此對這首古詩感覺并不陌生,學習起來并不會很困難。只是要體會詩中的意境還要能夠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護、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目標:

          1、會寫“詠、碧、妝、裁、剪”5個生字,會寫“詠、絳”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等詞語。

          2、背誦古詩。

          3、能夠根據注釋理解詞句,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點:背誦古詩,能夠根據注釋理解詞句,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能夠根據注釋理解詞句,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圖片,在大自然中尋找春天的足跡。

          2、(教師)寫關于嫩柳的一段文字。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和方法:

          一、導入。

          教師讀下水文:

          那天我看到一株柳樹從花園里伸出來,細細的柳絲蓬蓬松松,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團煙霧,走近一看才發現長發一般的柳絲上開始長出了一個個小苞苞,嫩黃嫩黃的,美麗極了。一陣風吹來柳絲擺動,就像在向人們輕輕招手。

          這時我想,再過幾天這柳樹又是什么樣的呢?

          學生自由說自己的發現。并出示收集的圖片。

          是啊,是什么樣的呢,唐代偉大詩人賀知章早就寫了。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釋課題。理解“詠””的意思。(師導:根據課題你知道了什么?詩人覺得嫩柳像什么?)

          二、初讀課文,體會意趣。

          1、試讀古詩,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給把握不準的字做上記號。(如:“似剪刀”中的“似”讀“sì”。)

          2、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學生做小老師上臺說說并說說怎樣記其中的某個生字的。教師引導學生區別“妝—壯”、“裁—載、栽”

          3、師范讀古詩。

          4、練習讀練習讀,把課文讀正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三、再讀課文,讀懂古詩。

          1、自由讀古詩,整體感知古詩內容。讀后課件出示問題檢查:你知道詩人筆下柳樹又是什么樣的呢?詩人把它比作什么?你從哪兒知道的?詩人看到了細細的柳葉想到了什么?(不強求全部回答,只求激發學生思考。)

          2、學生結合注釋,逐句理解古詩。教師相機點撥。

          四、有感情朗讀古詩,體會詩中包含著的思想感情。

          1、練習有感情朗讀古詩。

          2、想象賀知章適中的嫩柳的風姿,學生自由說說。

          3、背誦古詩。

          五、作業。

          1、學習了本詩后你有什么感想,即興寫兩句。

          2、說說你見到的春天。

          板書設計:

          詠柳

          柳絲像……

          柳葉呢……

          課后反思:

          古詩教學離不開朗讀、背誦,抑揚頓挫,瑯瑯上口的朗讀為本節課的教學渲染了一定的氣氛,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詩中的意境也只有在不斷的朗讀中才能夠得到體會,本節課孩子們有較濃厚的的朗讀讀興趣。

          本課教學中,同學們還不能反復玩味詩中的語言,自己悟出的東西較少。也許和本人教學中引導有關系,今后教學中應以改善。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1、觀察春天來了柳樹的變化。畫一畫。

          2、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老師準備課件。

          教學重點:

          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就是蘇醒,就是溫暖,就是繁榮,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鳥的天堂,是詩的故鄉。春天如此美好,有許多詩人都用優美的詩句贊美春天的可愛,你能背出1-2首你學過的與“春”有關的詩嗎?然后指名背《春曉》等詩。聽了這優美的旋律,老師仿佛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你聽,窗外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著。多好的享受啊!接下來,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畫面,看看哪位同學觀察地最仔細,想得最深入

          1、初讀古詩,了解大意(邊讀邊出示ppt,邊朗誦)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師范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出示ppt,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學習第一、二句。

          (1)、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4)、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3)、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4)、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3、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板書設計:

          遠觀:一樹高綠絲絳

          詠柳近看:細葉熱愛春天

          奇想:誰裁出

          結論:二月春風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潛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創新目標: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潛力。

          4、德育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寫字,寫話練習。

          教學步驟:

          一、導引目標、激發興趣

          1、啟發談話:同學們,從圖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節?畫的是什么?

          2、解題:“詠”,透過寫詩作文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

          3、那么,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學生看圖思考并回答問題。

          二、創設條件、自主參與

          1、出示字卡,指名讀生字。

          2、檢查朗讀。

          3、看插圖或幻燈片,讀課文,想一想每句是說的意思是什么?

          4、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然后提出不懂得詞語。

          三、組織研究、體驗發現

          1、互相討論解釋不懂的詞語:“碧玉”、“妝”、“絲絳”。

          2、細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中說的是什么?

          3、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

          1、觀察春天的柳樹,說一說春天的柳樹是什么樣的?

          (1)、說柳樹的顏色。

          (2)、說柳枝和柳葉的樣貌。

          2、寫春天的柳樹。

          (1)、先寫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樹。

          (2)、寫柳樹的顏色、柳枝、柳葉的樣貌怎樣美。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寫話后進行評議,優秀的可在全體同學面前朗讀或展出。

          六、研究性作業

          研究春天的景色還有什么特點,寫一寫,畫一畫。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資料: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第9課《詠柳》。

          教學目標:

          1、透過對詩歌資料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

          2、繼續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自能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自學潛力和欣賞美的潛力。

          4、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1、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揭題解題,簡介作者:這節課,我們就帶著愉快的情緒一齊來學習一首

          寫春天的詩——《詠柳》。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詩人賀知章你們明白嗎?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3、課件出示春柳圖,使學生初步感知柳樹的美。

          4、過渡:柳樹真美啊,連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課件出示詩歌)師:同學們已經按課文的預習要求預習了課文,接下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把這首詩再朗讀幾遍,等一下向老師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潛力好嗎?讀的時候要注意找出能體現柳樹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個記號。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

          1、生自由朗讀。

          2、檢查朗讀狀況。

          3、檢查自學狀況:透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

          4、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讀懂的地方。

          5、看來大家透過預習,都能自己理解詞語跟句子的意思。學到那里,大家發現這棵柳樹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樹高、綠;枝多;葉細)

          7、小結: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齊讀一遍好嗎?(學生齊讀)

          三、質疑問難交流朗讀——品味美。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資料,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3、交流朗讀:(主要運用課件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透過反復讀及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的美及柳樹的美)

          (1)、出示第一句詩課件,體會用“碧玉”來比喻柳樹新長出的嫩葉,寫出了柳樹顏色翠綠、生機勃勃的特點,讓人感覺柳樹的顏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詩課件,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貌很美。

          (3)、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齊讀全詩。

          4、小結過渡:透過剛才的交流,我們能夠明白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貌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四、想象意境,熟讀成誦——欣賞美。

          1、學生閉目想象意境。后先讓學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再指名描繪意境。

          2、出示本詩配歌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

          3、吟誦本詩:此刻,你們應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能夠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能背下來的同學還能夠背一背。

          4、學生吟詩,背詩,互相評價。

          五、選讀詩歌,拓展思維——豐富美。

          1、大家吟詩的時候多投入啊,可見這一首詩寫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讀一些這樣的好詩呢?

          3、課件出示與本詩相關的幾首古詩,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選讀。

          六、自主作業,遷移潛力——延伸美。

          學了這首詩后,你回去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可找一些描述春天的詩來朗誦;可畫一幅春天的畫,能夠《詠柳》為題寫一篇作文。)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生字,理解字詞,讀懂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學生自學潛力和欣賞美的。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朗讀/交流欣賞中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詩古資料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詩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感悟詩的意境。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詩句,品味詩歌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們中國向來以詩為自豪,在幾千年的文化史上,,唐代的詩歌成就最高,唐詩不僅僅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此刻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

          唐代的詩人個性多。這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多人。他們留下了許多壯麗的詩篇,為后人所傳頌。這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詠柳》。

          簡介作者:教參14頁。

          理解題目。用贊美的語氣讀題目。

          你還想明白什么?

          二、理解詞句,感悟詩意。

          1、初讀古詩,圈出生字。

          2、理解詞語。(結合書下注釋或查工具書,能夠小組討論,也能夠向老師請教)

          碧玉妝綠絲絳裁

          學生交流。

          把柳樹說得像玉石一樣綠,仿佛是碧玉裝扮的美女,誰來讀讀這句,你有什么感受?

          萬條真是有一萬條嗎?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婀娜多姿多姿的柳條在和煦的春風中搖曳)

          你認為是誰的功勞呢?所以書上說(二月春風似剪刀)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4、你覺得這首詩寫得怎樣樣?從哪看出來的?

          5、用贊美的語氣來讀古詩。

          師小結:作者的想象多么豐富,從滿樹的新葉想到“碧玉”,從隨風飄蕩的柳條想到“綠絲絳”,多么貼切而生動呀,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大膽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風”想象成手執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風寫“活”了,也把柳樹寫“活”了。

          三、想象意境,體會情感。

          找一名同學讀這首詩,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閉眼傾聽,在你的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詩人把柳樹寫得如此之美,那么是誰給了柳樹婀娜多姿的身姿?(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不能不讓人驚嘆,那么,詩人是借贊美柳樹來贊美誰呢?

          再讀這首詩,說說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我們能夠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種感受呢?(表演,為柳樹或春天寫幾句話,畫畫,朗讀)

          四、總結全詩,回憶學法。

          1、這首詩寫的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的?(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3、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運用比喻,寫出了柳樹的美,獨具匠心,別出心裁,讓我們不禁想到大自然這位能功巧匠,也讓我們體會到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首詩的妙處還不僅僅于此,請同學們看,詩人從“樹”寫到“枝”,再到“葉”,然后想到春風。詩人(整體)到(部分)先觀察后(想象)的順序來寫,顯得有條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詩,卻充分的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構思,這也許便是“詠柳”傳唱至今的緣故吧。

          五、布置作業。

          背誦古詩。

          搜集描述柳樹或春天的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在交流中掌握識字方法,工整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

          二、識記生字。看看已經記住了哪些字,還沒有記住了字,自己想想用什么辦法能夠記住它?如果有困難,能夠和同桌合作,也能夠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三、指導書寫。

          四、賞析古詩。

          12頁積累。

          五、課堂小結。

          詩寫得精彩是因為作者觀察仔細,能抓住柳樹的特點善于運用比喻手法,抒發真情,才使得我們對柳樹,對春天的也產生了喜愛之情。期望同學們也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敏感的心靈,去觀察身邊的一切,領略身邊的美景!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讀3個新字。

          2.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大致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指導學生寫春天柳樹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理解詩句意思及描寫柳樹的美的特點是難點。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讀錄音磁帶;到戶外觀察柳樹。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打開掛圖(或放幻燈),激發興趣

          放詩歌的朗讀錄音,在學生對詩歌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板書課題。

          解題。學生試說“詠”的意思。教師小結:“詠”的本義是歌詠,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作者借贊美柳樹來贊美春天。

          作者簡介: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會稽永興(今浙江省蕭山縣人)。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進士,做過禮部侍郎等職。晚年不拘禮節,酒后作詩文,神采飛揚。今存詩19首,除《詠柳》外,《采蓮詩》、《回鄉偶書》也很有名。

          二、指導看圖

          圖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先一個一個說,再連起來說一遍)

          同學們看了圖,想一想詩人是怎樣描繪自己所見到的情景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聽錄音,看看課文有幾句話。(標出句子)

          2.看音節卡片,開火車讀。

          bì chuí sī cái sì jiǎn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4.分組讀課文,男女生各讀一句。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的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去掉音節讀。(注意“垂、似”的讀音)

          3.識字、記憶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組觀察、討論。利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識記字形。

          (3)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師生評議)

          (4)教師重點指導:

          碧,bì,上下結構,注意寫好上面的部分,“王”的底下一橫要變成提。

          垂,chuí,讀準翹舌音,8筆,注意寫好中間的部分。

          絲,sī,5筆,要讀準平舌音,注意上面的寫法。

          裁,cái,12筆,讀準平舌音,注意里面的寫法,和“栽”要區別開。

          似,sì,6筆,讀準平舌音。

          剪,jiǎn,11筆,上下結構。

          4.鞏固練習(做游戲)。

          (1)做找朋友游戲,找對了全班齊讀三遍。

          (2)組詞練習。

          五、課堂練習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漢字卡片。

          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1.引導學習第一句。

          (1)自由讀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能說一點就說一點)

          (2)齊讀第一句。

          (3)指導朗讀(注意輕重音和停頓):

          碧玉 / 妝成 // 一樹 / 高,萬條 / 垂下 // 綠 / 絲絳。

          教師范讀,學生仿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4)教師小結:

          妝,打扮。一樹,滿樹。“一”在這里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的意思。萬條,柳樹枝條多。在古詩中“百”、“千”、“萬”經常泛指數量多。絲絳,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子,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從樹上垂下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2.引導學習第二句。

          (1)自由讀,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指導朗讀:

          不知 / 細葉 // 誰 / 裁出,二月 / 春風 // 似 /剪刀。

          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3)教師精講:

          細葉,指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來的啊

          二年級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7個會寫的生字;熟讀成誦并將古詩背誦下來,

          理解詩句表達的含義。讓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學習中得到提高。

          2、通過朗讀加深感悟,在課堂內討論交流使詩義不講自通。

          3、春意盎然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大意,學習詩中出現的7個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古詩《詠柳》嗎?誰能背誦下來呢?

          二、復習古詩,理解詩意。

          1、指名背誦古詩。

          2、翻開語文書第11頁,齊讀古詩。

          3、邊讀邊體會詩意。

          4、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詩的含義。

          大意:

          這首詩構思奇巧,通過柳來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高高的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裊娜多姿,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你可知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鋒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5、根據你對古詩的理解,畫一幅畫。

          6、展示同學們為古詩配的畫。

          三、學習生字:

          詠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

          詞語:歌詠 詠嘆

          柳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

          詞語:柳樹 柳條 柳枝 柳葉 柳眉

          妝 左右結構 左聲右形

          詞語:化妝

          綠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

          詞語:綠色 綠化 草綠 綠燈

          絳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

          詞語:絲絳

          裁 半包圍結構 內形外聲

          詞語:裁定 裁減 裁決 裁軍 裁判 裁員

          剪 上下結構 下形上聲

          詞語:剪裁 剪彩 剪刀 剪輯 剪影

          四、作業:

          背誦并默寫古詩,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詞匯積累:

          詠嘆 碧綠 化妝 垂柳 洗滌

          春風 裁剪 細葉 剪刀 吟詠

          教學反思

          《詠柳》一詩,世人通過寫初春二月柳樹、柳葉、柳條,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繼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春天景色的贊美。

          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對《詠柳》一詩,我作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

          1、熟讀并能背誦這首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意思。

          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過誦讀、男女互讀,同桌互讀的形式讓學生熟悉詩句,結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學生雖然對古詩詩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學生已經初步具備理解詩句的能力,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簡單地寫下來。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把詩意理解作為一個小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讀與寫的兩相配合下,細細品味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繼而理解題眼“詠”的意思,揣摩詩歌所要表達的歌頌、贊美之情。

          《詠柳》一詩,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學中,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