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29 16:04:4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4、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感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培養探究性學習能力;

        5、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

        2、探究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具準備:課件、多媒體設備

        學具準備:水果卡片(不同的水果),鮮花卡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請同學們運用已經學過的找規律的知識,用學具設計一個規律,然后告訴老師,你是怎么擺的,接下來你想讓老師猜幾號學具,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誰來考考老師?

        2、學生擺、問老師、老師答。

        二、探究新知

        1、觀察圖意,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的校園情景,認真想一想哪些使可以用除法來解決問題的?(課件展示)

        學生提出問題

        2、實際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a、利用課件演示例1:國慶節到了,同學們打算將聯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

        b、動手操作:

        c、提問思考:

        d、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e、你能說說列豎式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嗎?

        (2)教學例題2。

        a、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b、仿照例一的方法進行探究,發現有什么不同?

        c、認識余數:23里面最多有幾個5?這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余數)

        d、嘗試列式:23÷5=4(組)……3(盆)

        e、適時小結: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f、小組討論: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g、列出豎式:

        (3)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

        三、觀察比較

        觀察一組列式,你能發現什么?

        a、課件展示

        b、小組討論

        c、全班交流

        d、小結: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叫余數;

        2、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四、鞏固拓展

        1、猜猜看:課件展示,學生猜

        2、拓展題:

        現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所擺的學具是什么了嗎?

        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圖形是什么嗎?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

        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一、激情導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那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吧?請看屏幕,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們可以任意說出其中一個五角星的號碼?老師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不信,誰來試試?

        生:………

        師:神奇吧?你們想不想學到這個本領?

        (生齊答:想。)

        師: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們就學到這個本領了。

        好,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有余數的除法》。

        我們先從分東西開始吧……

        二、新授:

        師:請看這里有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

        生:可以擺3盤。

        1、質疑: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6÷2=3(盤)

        2、質疑:結合草莓圖誰來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3盤。)在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你們還記得嗎?

        看來大家對之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非常不錯,我來出一道稍難一點的:(出示課件)

        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生:比剛才多了1個草莓,是7個草莓。

        (1)如果有7個草莓,還是每2個擺一盤,你還會擺嗎?

        帶著問題請看今天的第一個學習任務:

        1、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你發現了什么?

        2、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過程。

        3、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

        (2)接下來,咱們就小組討論一下,用你們的學具按要求來擺一擺,看哪個組的同學擺得快又對。

        我們請一個組的同學上臺展示一下你們組是怎樣擺的?

        用老師的草莓擺(課件出示7個草莓,擺好的圖)

        (3)質疑: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兩次擺的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的6個草莓正好擺完,7個的草莓沒有擺完,有剩余。)

        師:我們把這種有剩余的除法就叫有余數的.除法,那剩余的`這個數就是————余數。

        師:剩下的這1個草莓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算式的?

        課件出示——————7÷2=3(盤)……1(個)我們通常把商和余數之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

        1、結合草莓圖誰來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了3盤,還剩1個。

        2、你知道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

        3、誰來讀一讀這個算式。

        擺正方形:

        過度:其實,有余數的除法里邊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同學們請看……

        (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

        (2)用9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9÷4=2(個)……1(根)

        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余1根小棒,如果是10根、11根、12、13、14……根小棒又會出現什么情況?

        請看今天的第二個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二:

        1、小組合作接著邊擺邊列出算式。

        2、觀察每道題的除數和余數,你發現了什么?

        接下來,咱們就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看看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人擺小棒,一人把擺的結果及所列的算式寫在記錄單上。

        2、觀察對比,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1)現在,王老師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2)質疑:為什么余數總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數?

        (3)猜想并驗證:余數可能是4或5嗎?為什么?

        生2:余數按照1、2、3出現,它們都比除數4小。

        師:你真善于觀察。余數總比除數小,誰能說說這是為什么?

        生:如果余數等于除數,那就又可以擺一個正方形了。

        教師板書:

        余數<除數

        (4)歸納小結:

        余數既不能比除數大,也不能和除數相等,也就是余數必須比除數怎么樣?

        余數<除數

        (我們已經認識了有余數的除法,你會用它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我來考考你們,請同學們翻到課本60頁,完成做一做第1題圈一圈,填一填。)

        6、隨例練習。圈一圈,填一填。

        (1)17個☆,2個2個地圈。…………

        四、猜想運用,加深理解

        1、猜一猜:

        (1)下面老師用一堆小棒擺五邊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會剩幾根?誰來猜一猜?

        (2)質疑:為什么只有這幾種可能性?說說你的理由?

        (3)如果擺三角形,可能會剩幾根?

        五、前后照應,釋疑解惑:

        師:現在可以揭開猜彩星星的秘密了。老師就是根據這些星星的顏色和余數多少的規律猜的,任意選一個球的號碼數,除以3,如果余數是1,就是紅色。如果余數是2,就是黃色。如果沒有余數,就是藍色。

        孩子們,今天的數學課堂你的收獲是什么?

        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分小棒、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借助直觀操作和有趣的習題,使學生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并喜歡數學。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能夠正確地運用表內乘除法進行計算,并且能夠熟練地解決有關乘除法問題。本節課課前已經讓學生準備學具和預習,已經對有余數的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這個環節,讓學生理解“從總數分走了一些,還剩的不能繼續分,只能剩余”,從而理解余數的產生和意義。還要讓學生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即余數必須小于除數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探究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2、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復習表內除法

        表內除法口算

        師:同學們已經學過表內除法了,并且學的非常棒,老師這里有幾道沒有寫得數的除法口算題,想請同學們一起來回答一下,讀算式并直接說出它的得數。(鼓勵)

        2、復習表內除法的含義

        教師:下面我們來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同學們喜歡吃草莓嗎?兒童節到了,有一個班的同學們打算在班級聯歡會上擺一些果盤,他們買了一些草莓,準備每2個草莓放一盤,現在有6個草莓,可以擺幾盤呢?同學們可以用小棒代替,擺一擺。6根小棒,每兩根分一份,能分幾份?(巡視指導)

        教師:同學們是不是像屏幕上這樣分的,那同學們能不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請把算式寫在練習本上。(請兩名同學到黑板示范)

        教師隨學生匯報板書,6÷2=3(盤)(強調單位的書寫、算式每個部分的名稱)

        教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選擇用除法來列式呢?

        生:因為是平均分。

        教師:6÷2=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這個算式表示“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三盤”

        (二)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有剩余的情況。

        教師:同學們在擺果盤的時候發現原來有7個草莓,現在每2個擺一盤,能擺幾盤呢,請同學們再次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7根小棒,每兩根分一份,能分幾份呢?(巡視指導)

        在擺的過程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剩一個草莓。

        教師:這一個草莓為什么不能擺到盤子里?

        生:因為題目中要求每2個擺一盤,剩下1個不夠擺1盤。

        師:我們把不能再分的數叫做余數。(板書:余數)

        (2)平均分時有剩余,引出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教師:你們能把剛才擺的過程再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請寫在練習本上。(請兩名同學到前面示范)

        生:學生寫出除法算式。7÷2=3(盤)……1(個)

        教師:省略號后的數字,我們把它叫余數。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的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教師:誰來把剛才寫出來的算式讀給大家呢。

        生:學生匯報。(大家再一起讀一遍)

        師:那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呢?

        生:這個算式表示“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三盤,剩余一個”

        (3)通過習題鞏固認知

        p60

        (三)探索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1、觀察課件,找出規律

        有的同學用小棒擺出了這樣的規律圖,請你接著寫出13根,14根,15根的算式。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1)除數都是多少?

        余數都是多少?

        余數可能是4嗎?余數可能比4大嗎?

        為什么?說說你的想法。

        (2)余數和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板書:余數小于除數

        (3)拓展———擺五邊形,三角形

        2、通過習題鞏固認知(課件)

        (四)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59~60有關余數的除法。

        學習目標:

        1、通過情境感知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的除數算式。

        教學重點:

        感知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數。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教學準備:

        草莓圖、小棒

        一、激趣定標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第59頁情境圖,觀察引出活動:同學在做什么?想不想參加這個活動?

        2、讓學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擺一擺。

        3、揭示課題: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學習活動(一):感知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學習方式:師生互動

        學習內容:課本第59~60頁的例1。

        1、(出示6顆草莓圖)這是什么?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小棒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引導學生說出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學生自由回答。

        4、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6÷2=3(盤)。

        引導學生說出各個數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稱及讀法。

        學習活動(二):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學習方式:動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現有剩余的情況。

        學習內容:出示7顆草莓圖。

        1、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擺一擺)

        說一說,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學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出示算式:7÷2=3(盤)……1(個)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讓學生回答

        3、師: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強調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及讀法。

        4、比較歸納。

        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數。

        三、測評訓練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

        (1)讓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據圈的結果填空,完成練習。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略

        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 “有余數的除法”例1,例2。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已有知識,教學豎式計算表內除法,掌握除法豎式中的各部分含義。

        2、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含義。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4、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將表內除法列成豎式來計算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具、學具:

        小方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老師說算式,學生搶答。

        54÷6 = 42÷6 = 72÷9=

        2、最大能填幾?

        ()×4<25 ()×7<60 ()×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提出問題,引出筆算。

        學校運動會開幕式即將就要舉行了,需要布置會場。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

        (2)動手操作:請同學上講臺進行分一分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里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加法和減法中,我們都能用豎式來計算,那么除法如何列豎式來計算呢?

        (6)(課件出示:豎式)仔細閱讀課本P50頁,看看這個豎式中的每一個數和符號表示什么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7)練習:豎式計算(并說出各部位的名稱)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打算將班級聯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23盆花平均每組擺5盆,用什么方法來計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動手操作:讓學生小組合作,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看看每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認識余數: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我們就把這3盆叫做余數,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6)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發現了當余數是0,也就是沒有余數,剛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數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結余數的含義

        余數就是不夠再分而剩余下來的數,就像分5盆一組,3盆因為不夠分成一組,而是剩余下來的,所以余數要比除數小(板書:余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完成51頁做一做。

        2、現在從小袋子中拿出50個小方塊,平均分給8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剩余幾個?你會列算式和列豎式嗎?(學生小組合作完成)

        四、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板書設計

        略

      【人教版二年級下《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相關文章:

      有余數的除法課后教學反思(通用9篇)12-28

      有余數除法的應用說課稿11-05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5-06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最新模板02-23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1-12

      人教版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12-22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模板12-27

      人教版教學設計《山雨》12-25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模板12-22

      人教版英語初二下冊的教學設計五篇01-04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dvd日本欧美精品 | 欧美日本亚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