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時間:2022-06-17 12:02:11 課件 我要投稿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精選10篇)

        劉禹錫的《浪淘沙》寄托了他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劉禹錫《浪淘沙》課件,歡迎查看。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精選10篇)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2、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黃河雄偉壯美的氣勢。

        3、能品悟古詩,體會詩人奮發有為的精神和豪邁浪漫的氣魄。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

        我們經常聽大人說“我們是喝著黃河水長大的!钡拇_如此,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們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我們也經常到黃河邊去游玩,那么站在黃河邊上你會想起哪句古詩呢?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再次走進黃河。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二、自主學習

        1、打開語文書32頁《浪淘沙》,在學古詩之前,我請同學來回顧一下古詩的學習方法。

        解詩題 知作者——誦古詩——抓字眼,明詩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出示自學提綱

        1、“浪淘沙”怎樣理解?互相交流資料,了解作者劉禹錫。(1分)

        2、將古詩讀正確、流利。(3分)

        3、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2分)

        ①九曲:

        ②簸:

       、厶煅模

       、苤鄙希

        4、結合重點詞語說說古詩大意。(4分)

        三、合作學習

        1、浪淘沙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稱劉柳,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邁,決不向惡勢力低頭。他的詩也寫得很有豪氣,白居易因而稱他“詩豪”。他的七律和七絕都有許多名篇,而用民歌體裁來寫七絕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點,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2、指名朗讀古詩。

        3、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

        ①九曲:形容黃河非常曲折。

       、隰ぃ褐赣捎陲L大,黃河水顛簸搖蕩,波濤滾滾。

       、厶煅模禾爝。

        ④直上:逆流而上。

        4、學生連起來說說詩意。九曲黃河,挾帶泥沙,波濤滾動,奔騰萬里,仿佛來自天邊。如今我要迎著從天涯來的黃河浪潮,逆流直上,到達銀河,并和黃河一同到牽牛織女家中做客。

        四、質疑探究

        1、品讀,深化理解。

        名句賞析——“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牽?椗恒y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

        這首絕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家,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現詩人奮發有為的精神和豪邁浪漫的氣魄。

        五、小結檢測。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們的雙腳踏遍了祖國山川河流,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寫下無數千古不朽的名篇。課余請大家再收集有關的古詩讀一讀,去領略中華民族特有的古詩古韻!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并能做到正確書寫、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兩首古詩。

        3、感受兩首詩的不同風格,積累與水有關的古詩。

        4、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西湖美麗的風景圖片并為朗誦配音)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了解唐朝詩人白居易和宋朝詩人蘇軾的生平,收集、背誦學過的他們寫的詩。

        一、導游介紹,激趣導入

        1、談話:假期中,我們班的×××同學在家人的帶領下到杭州的西湖游玩,那里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就請他來當導游帶我們一起去游覽一番。(學生邊介紹邊出示課件,帶領學生領略西湖的美麗風光)

        西湖美嗎?從你們專注的眼神,驚異的表情,老師已經感受到了。面對西湖的山光水色,我們只感到語言的貧乏,可古時候的詩人們,卻能用寥寥數語勾勒出西湖的美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了解他嗎?(交流蘇軾的資料)

       。ǔ鍪径嗝襟w課件)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對后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于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

        3、理解題目: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功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于是詩人揮筆寫下了這首《飲湖上初晴后雨》。

        你現在能明白題目的意思了嗎?(指名解題,注意調整詞序:“飲湖上”應為“湖上飲”,題目可調整為“雨后初晴湖上飲”,把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飲(酒)時(看到的景象))

        4、過渡:900多年來,此詩婦孺皆能成誦,成為詠西湖詩中的名篇,為什么人們最喜歡這首詩呢?讓我們先來讀一讀吧。

        二、質疑解疑,理解詩意

        1、學生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糾正字音及不恰當的停頓。

        3、學生自讀、質疑,將不懂的詞、句標出。

        4、學生自讀感悟。鼓勵學生借助工具書、結合西湖美景圖片了解詩文大意。

        5、小組交流學習體會: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6、集體交流不理解之處。(注意“瀲滟”、“空濛”、“西子”、“總相宜”的意思)

        三、吟誦品讀,深入感悟

        1、(課件出示古詩的前兩句)指名讀,談感受。

        2、從這兩句詩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領略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美。)

        3、體會作者看到這般美景的心情。指導學生朗讀,建議放慢語速去讀。

        4、學生練習,指名讀,范讀,齊讀。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麗,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個美女西施,發出如此感慨。

        6、(課件出示古詩后兩句)指名讀。為什么作者拿西施來比西湖呢?(學生首先會想到兩者都有個“西”字,更要引導學生理解兩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無論是化淡妝穿素衣,還是涂濃妝穿錦衣,總是美麗迷人。西湖無論是晴天的波光蕩漾,還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讓人流連忘返。還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時期的越國人。那時越國的地域與后來及現在所稱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當。杭州及西湖正處在西施的故鄉一帶。蘇軾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來與西湖相比。)

        7、因為這巧妙的比喻,使這兩句詩成為傳世名句;也因為這傳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感受這美妙的詩句。

        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兩句。

        8、小結:寥寥數語卻能勾畫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來,人們每每來到西湖都要吟誦這優美的詩句。讓我們也來回味一下,配樂(如《平湖秋月》)朗誦古詩,并配以西湖優美畫面。

        四、總結學法

       。ㄕn件出示:質疑解疑,理解詩意;吟誦品讀,深入感悟)

        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二首描寫大海景象的古詩《浪淘沙》,

        五、學習《浪淘沙》

        1、了解作者:白居易是唐朝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常常狀物抒情,表達深刻含義,讓我們看看作者借這首詩來告訴我們什么。

        2、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讀理解,遇到困難在學習小組中共同交流、啟發,對于“淘不住”“遂令”等詞語,教師要給予講解。

        教師巡視,關注后進學生,參與小組交流之中,查找問題,適時點撥。

        3、集體交流學習情況:指名讀一讀詩,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品味“遂令東海變桑田”蘊含的深刻道理。

        4、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六、比較兩首詩的不同風格

        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七、作業:

        1、搜集與“水”有關的古詩。

        2、喜歡《飲湖上初晴后雨》的同學可以繼續搜集有關西湖的風光圖片、文字資料;喜歡《浪淘沙》同學,可以找到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讀一讀。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3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古詩的內容,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把對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結合起來,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1、課前收集有關作者及其作品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1、上課前,我們一起觀看一段關于黃河的錄像。播放課件:黃河波濤洶涌、奔流不息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黃河的風采神韻吧!

        3、板書課題:浪淘沙。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交流資料。

        1、通過預習,你有什么收獲?

        2、誰愿意為大家讀一讀這首詩?個別讀、集體讀同桌對讀

        3、檢查自學生字情況。

        三、精讀古詩,理解詩句。

        1、學習第1、2句。

       。1)出示詩句“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2)指名讀、全班齊讀詩句。

       。3)分小組學習、交流。

        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學習匯報。教師隨機答疑。(板書:浪淘風簸)

        (5)咱們可以用什么詞概括黃河給你留下的印象?(板書:氣勢雄偉)

        (6)同學們,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黃河的這種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的力量美表現出來吧!自由朗讀、指名讀、分組讀。

        2、學習第3、4句。(出示3、4句詩)

       。1)全班齊讀。

       。2)詩人想直上銀河去做什么呢?(板書:直上銀河)

        (3)讓我們隨著詩人的腳步,沿著黃河順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銀河之畔,探訪牛郎和織女。男、女生讀詩句。(板書:想象寫實)

        3、指導朗讀。

        4、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5、嘗試背誦。(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護黃河。

        1、詩人向我們展示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的黃河。黃河歷經千年,如今怎樣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黃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樣?

        3、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為保護我們的母親河獻計獻策。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2個生字,能借助注釋和插圖等感知古詩的大意,想象詩歌描繪的壯麗景色,感受黃河磅礴的氣勢和作者豐富的想象。

        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古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的意境,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借助注釋知道古詩的大意,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嘗試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學生課前一分鐘演講(黃河——母親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古往今來,無數人贊美她、歌頌她。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劉禹錫借黃河之勢抒發自己情感的詩——《浪淘沙》(板書)齊讀。

        二、檢查預習

        1、介紹作者;

        2、漢武帝派張騫尋找黃河源頭典故;

        3、牽牛、織女。

        師:《浪淘沙》是唐代一種曲子的名稱,后用為詞牌名。《浪淘沙》為一組詩,共九首,這是其中一首。這是一首七言詩。

        回顧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

        初讀先感知——朗讀曉詩韻——研讀解詩意——美讀悟詩情——品讀拓詩境

        三、出示學習目標

        1.我能借助注釋、插圖和小組合作學習,感知古詩的大意;能夠想象詩歌描繪的壯麗景色,體會詩人的情感。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吟誦古詩,并能背誦、默寫古詩。

        四、自主學習

        出示導讀綱要:

        1.自由讀詩,借助注釋、插圖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同桌互讀,糾正讀音,讀出詩的韻律。

        3.朗讀古詩,體會古詩的韻律和節奏感。(畫出詩的節奏。)

        學生匯報:

        1.指名讀。(指導讀:曲、簸)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2.男、女分讀。

        3.齊讀。

        五、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點:

        1.借助注釋、插圖,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銀河

        2.先說每句詩的意思,再說全詩的意思。

        3.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5.詩人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小組匯報。

        全詩的大意:彎彎曲曲的黃河流經萬里,夾帶著大量泥沙,波濤洶涌,來自天邊。今天我要沿著黃河之水直上天河,與它一同到達牛郎織女的家。

        通過張騫窮河源遇牛郎織女的典故,描寫黃河的源頭可追溯到天上去,把人們從地下引到天上,從現實世界進入到神話世界。

        詩人劉禹錫用精練的語言,將現實中洶涌的黃河與想象中靜謐的銀河相融,寄托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

        六、總結寫法

        1.這首詩運用了什么手法描寫黃河及追溯黃河之源的?(夸張、想象、)

        浪漫主義手法: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

        這首詩以夸張的手法描寫黃河之源遠流長、氣勢雄偉;以神奇的想象追溯黃河之源,將現實與神話完美結合,令詩人筆下的黃河雄壯而神奇。

        2.朗讀時注意詩的緩和疾。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詩,你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七、美讀古詩(配樂)

        1.指名讀這首詩。你為什么這么讀?

        2.小組讀。

        3.男、女分讀。

        4.齊讀。

        5.打節拍朗讀古詩。

        6.閉目,想象畫面讀(背誦)。

        7.吟誦古詩。

        八、總結全課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古人用他們的雙腳踏遍了祖國的山川河流,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寫下無數千古不朽的名篇。課余時間請大家收集有關劉禹錫的古詩讀一讀,去領略中華民族特有的古詩古韻吧!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5

        教學內容:

        學習劉禹錫的《浪淘沙》。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涼州詞》。指名背誦《涼州詞》。評價并導入,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劉禹錫的《浪淘沙》。

        二、學習新課

        1、介紹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中唐詩人。出仕后,其主張革新,被貶。后復用,至禮部尚書。《全唐詩》編其詩十二卷。其詩高亢激昂、意氣縱橫,語言剛健,筆鋒犀利。晚年與白居易酬唱頗多。所作《楊柳枝詞》、《竹枝詞》、《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轉,語調清新,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頗有新意!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薄皷|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薄八故锹遥┪岬萝!敝两駨V為傳唱。

        2、浪淘沙:唐代一種曲子的名稱。

        3、直上銀河:傳說漢武帝派張騫(qiān)尋找黃河的源頭,經過一個多月,張騫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見到織女。

        4、牽牛、織女:即牽牛星、織女星。古代神話把這兩顆星宿說成牛郎、織女,他們結成夫妻,因觸怒天帝,被分隔在銀河兩岸,每年只許他們在農歷七月初七相會一次。

        5、朗誦詩歌,初步感知詩意。用齊讀、分組讀、自由讀等方式,讓學生對詩歌內容初步掌握。

        6、感知詩歌內容。這首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黃河的雄偉瑰麗。

        7、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從而深入詩的意境,體會思想感情。

        8、請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明理由。

        本詩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中詩人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三、教師小結,體會思想感情。

        四、推薦閱讀

        1、劉禹錫的《陋室銘》。

        2、劉禹錫的詩歌《西州樂天楊州初逢》《竹枝詞》《烏衣巷》。

        五、拓展訓練

        1、交流搜集到的有關黃河的詩句、傳說、諺語、歌曲。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黃河。

        作業設計:

        背誦并默寫古詩二首

        板書設計:

        浪淘沙

        黃河壯闊雄偉的景象

        博大的生命力

        偉大的精神

        達到美好境界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讀懂《浪淘沙》,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感受古詩意境。

        2.培養學生熱愛黃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偉大的祖國,山川秀麗,風景如畫。這節課我們要到黃河邊上,去聽聽黃河的濤聲,去看看黃河的氣勢。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唐代詩人劉禹錫作的詩《浪淘沙》!境鍪菊n件2】(板書:浪淘沙)

        二、自主學習

        1.在學古詩之前,請同學來回顧一下古詩的學習方法!境鍪菊n件3】

        解詩題,知作者——誦古詩——抓字眼,明詩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課件4】自學提綱

        1.“浪淘沙”怎樣理解?互相交流資料,了解作者劉禹錫。

        2.將古詩讀正確、流利。

        3.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

       、倬徘

       、隰ぃ

       、厶煅模

        ④直上:

        4.結合重點詞語說說古詩大意。

        三、合作學習

        1.《浪淘沙》是由九首詩歌構成的一組詩,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

        劉禹錫(772年-842年),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稱劉柳,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邁,決不向惡勢力低頭。他的詩也寫得很有豪氣,白居易因而稱他“詩豪”。

        2.指名朗讀古詩。

        3.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

        ①九曲:彎曲,形容黃河彎彎曲曲的樣子。

       、诶藵L簸:波浪滔天,大風顛動。

       、厶煅模禾爝叀

        ④直上:一直到達。

        4. 學生連起來說說詩意。

        (彎彎曲曲的黃河洶涌奔騰,卷來萬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風怒吼,仿佛來自天涯。如今可以沿著黃河直上九天銀河,一起走進牛郎織女的家。)

        (適時板書:黃河雄偉壯美的景象)

        5.【出示課件5】課文配套圖片 借用圖片理解。

        四、質疑探究

        1.【出示課件6】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2.品讀,深化理解。

        牽?椗褐概@尚呛涂椗。神話傳說中把它們說成牛郎和織女兩個人。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這首絕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生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女家,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現詩人奮發有為的精神和豪邁浪漫的氣魄。

        (適時板書:奮發有為的精神 豪邁浪漫的氣魄)

        五、小結檢測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們的雙腳踏遍了祖國山川河流,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寫下無數千古不朽的名篇。課余請大家再收集有關的古詩讀一讀,去領略中華民族特有的古詩古韻!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感受詩人博大豪放的情懷

        2品讀意象,理解詞中壯闊雄渾的意境

        3探究詞句,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朗讀詩歌,感受詩人博大豪放的情懷

        2品讀意象,理解詞中壯闊雄渾的意境

        教學難點:探究詞句,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1誦讀法2導讀法3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播放“北戴河風光”,介紹毛主席游此并留詞經過,激發學生興趣。

        二、復習提問:

        1、什么是詞?詞牌?詞題?

        2、你所知道的詞牌有哪些?

        3、詞有哪兩大流派?代表人分別是?

        三、鑒賞詩歌:

        采用四步曲,引導學生按四個步驟鑒賞詩歌:

        (一)作者簡介,寫作背景。

        由學生交流,補充作者情況,

        教師明確,并補充背景資料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時任大將軍的曹操為清除邊患,鞏固后方,率大軍北征烏桓。八月大破烏桓于柳城(今遼寧朝陽市南)后凱旋回師,途經渤?诟浇赖聥屖,乘興登臨,以一首千古傳頌的《觀滄!吩,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大海圖景,抒發了詩人削平割據、統一中國的宏愿和自強不息、叱吒風云的豪情。

        1954年,毛澤東在北戴河,一日時逢海濱風雨大作,浪濤翻涌,他頓起擊水之興,不顧身邊警衛人員的勸阻,下海游泳,于風浪搏斗。上岸后意猶未盡,有縱筆揮毫,寫下了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海》更鮮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

        (二)朗讀詩歌初知大意

        1、朗讀要求:

        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

        2、字詞質疑:

       。1)標拼音:幽燕、碣石、蕭瑟

       。2)釋詞義:

        幽燕 碣石

        魏武 都不見

        蕭瑟秋風 人間

       。3)感知詞的大意

        (三)賞析詩句領悟意境

        探究思考:

        1、通過誦讀,你感知這首詞寫了什么景?抒發了詩人怎樣情感?上、下闋有什么不同?

        明確:這首詞一開始就給人們展現出雄渾壯闊的自然景觀。“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來,給人以雨聲如鼓勢如箭的感覺;繼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氣勢,寫出浪聲如雷形如山的洶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飛落,一騰起,相觸相激,更兼風聲如吼,翻云掃雨,推波助瀾,真是聲形并茂氣象磅礴,這情景較之曹詩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晴日所見更令人驚心動魄。上闋寫景,望中所見,說的是空間;下闋抒懷,心中所想,詠的是時間。

        2、上闋寫景,都描寫了哪些景物(意象),整幅畫面有什么特點?

        明確:“大雨”、“幽燕”、“白浪”“打漁船”。整幅畫面雄渾壯闊,很有氣勢。

        3、在寫景上詩人運用了哪些寫景的方法?

        明確:借景抒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4、你認為哪些詞用得好?說明理由。

        明確:學生可自由回答,見仁見智,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認為“落”和“滔”用得好。“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來,給人以雨聲如鼓勢如箭的感覺;繼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氣勢,寫出浪聲如雷形如山的洶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飛落,一騰起,相觸相激,更兼風聲如吼,翻云掃雨,推波助瀾,真是聲形并茂氣象磅礴。

        5、下闋先寫了什么?詞人這樣寫的目的是?

        明確:詞的下片先發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轉時空,展現歷史的畫面。

        毛主席這時面對大海,想到了這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往事,想到了曹操——又一個“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主席的眼前除大海之外,有大雨、有涼風、有濤聲,還有幻覺中曹操的雄姿,古戰場、古將士及古代的詩篇……而這一切全凝結在:“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這二行之中。

        6、你是怎樣理解“換了人間”?

        明確:今天又逢蕭瑟秋風,那吹送了上千年的代代秋風,但一切都變了呀,一種新的美已經出現。新中國已誕生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積累生字詞,理解寫作背景,整體把握詞的內容。背誦全詞,把握詞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自主朗讀、合作交流、教師指導。

        3情感價值觀: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品讀詞,體會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預習展示目標 1積累生字詞,理解寫作背景,整體把握詞的內容。

        2展示重點難點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導學提綱 導學提綱內容 教法學法

        1作者及背景。

        2積累生字詞,朗讀背誦。

        3理解詞意。

        4整體感知:

        詞的上下闋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5問題探究:

        (1)體會詞中“落”“白”的妙處?

        (2)讀下闋你會聯想的曹操的哪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3)賞析文章寫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6拓展:比較兩首詞的異同

        預習

        反饋 碣石 蕭瑟 幽燕

        展示內容 見預習提綱

        第一展示任務:1、2

        第二展示任務:3

        第三展示任務:5

        第四展示任務:4、6

        展示總結 展示中學生善于思考,敢于向文章的難點進行挑戰。

        反饋檢測 背誦課文。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 1 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能借助注釋,結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黃河磅礴的氣勢和豐富的想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在多形式的誦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挖掘積累:小朋友們誰會背誦古詩?由朗朗背書聲,營造學詩氛圍,自然過渡,板書課題。

        2、觀察描繪: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能把觀察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在此基礎上引入學詩?纯垂糯娙耸侨绾蚊枥L的?

        二、初讀

       。ń柚匆,自讀詩句,達到正確流利,培養識讀能力。)

        1、出示詩句,讓會讀 的學生領讀,教師相機指導。

        2、抓住生字和難點音,強調讀準。

        3、自由練讀, 把句子讀通,讀熟。

        三、細讀

        1、引導學生自讀質疑,讀懂了什么還有哪兒沒讀懂?

        2、根據學生的質疑師生互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

        教師應在充分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古詩誦讀浪淘沙氣勢磅礴 直沖云霄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 篇10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簸”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

        學習借助注釋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詩的意境、節奏、韻律美,養成課外積累名家名篇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借助注釋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雙邊教學活動方案預設預設修改或生成情況。

        一、復習舊知導入。

        1、同學們,你們學過有關劉禹錫的哪些詩呢?誰來給大家背誦一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他的另一首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

        1、請同學們觀察書上的插圖,指名說圖意,釋題。

        2、學生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多讀幾遍。

        3、指名認讀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讀古詩,讀中正音。

        5、同桌互讀。

        再讀古詩,借助注釋和圖理解詩意。

        三、細讀古詩,感受詩的意境、節奏、韻律美。

        1、指名讀第一行。

        (1)說說“九曲”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2、指名讀第二行。

       。1)說說“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3、指名讀第三行。

        (1)說說“上、銀河”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4、指名讀第四行。

        (1)說說:“同”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5、學生自讀古詩,想想整首詩的意思。

        6、分組讀、男女生讀詩。

        7、說說這首詩反映了什么?從哪句體會到的?感情朗讀。

        8、學生各自背誦古詩

        四、拓展。

        請學生回家后再查找劉禹錫的詩進行背誦。

        板書設計:

        浪淘沙。

        景: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萬丈)。

        作業設計:

        背誦并默寫古詩、課外查找李禹錫的詩進行背誦。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相關文章:

      劉禹錫《浪淘沙》課件3篇10-31

      劉禹錫浪淘沙11-29

      劉禹錫的《浪淘沙》10-25

      《浪淘沙》劉禹錫10-25

      劉禹錫《浪淘沙》11-06

      浪淘沙劉禹錫11-05

      劉禹錫的浪淘沙10-29

      劉禹錫 浪淘沙賞析12-01

      劉禹錫寫的浪淘沙10-08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不卡 | 午夜福利短视频在线 | 思思久热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