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也要有原則教育隨筆
這天,大班孩子喜歡的結構區響起了一片爭吵聲。我馬上走了過去,孩子們便七嘴八舌地嚷開了:“老師,這里人太多了!是我們先來的,小佳是后來的,應該出去!”還沒等我說話,又一個聲音說:“我好久沒在結構區玩了,我想在這里玩!”原來孩子們是在為爭取進區的資格而吵鬧。看大家僵持著,誰也無法玩,我就說:“要不,你們再商量一下,
表演區還需要有人扮演小花狗呢!”話音剛落,明明和葉葉就馬上站起來說:“那我們去表演區吧。”明明和葉葉重新選了活動區,其他孩子也都高興地玩了起來。
問題似乎圓滿地解決了,但這件事引發了我深層次的思考。第一,我心里清楚,明明和葉葉早就選好了區角,該退出來的不應該是他們。這讓我想起在孩子們的游戲和交往中,一旦出現需要協商和謙讓的'情景時,讓步的總是這幾個孩子。長此以往,其他孩子會不會覺得這幾個孩子就應該謙讓,而不懂得理解別人的需要、尊重別人的權利呢?那些沒有遵守規則的孩子下次會不會繼續等著同伴讓步呢?而對那些總是謙讓的孩子,我們是不是應該讓他們知道不能一味地無原則地謙讓,有時也要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呢?第二,我們早已規定了選區規則,可為什么還會有孩子違反呢?
想到這里,我覺得這是一個教育契機。活動結束后,我先找到明明和葉葉:“其實你們倆今天都早早地選了結構區,后來發生了什么事?”“嗯,小佳是后來的,非要進來玩!”然后,我又找到小佳:“今天,結構區的人已經滿了,你是后來的,為什么一定要在結構區玩呢?”小佳說:“因為我吃飯吃得慢,每次選區角活動時總是落在后面,我想玩的區角全部人滿了。我已經很久沒在結構區玩了,所以今天很想玩。”“原來是這樣啊,那你下次爭取吃得快一點,這樣就能選到想玩的區角活動了。”
了解了情況后,我讓孩子們自己來討論該如何解決選區問題,最后大家達成了共識:選擇區角活動時大家要遵守先來先玩的原則,如果人已經滿了,還有小朋友想進去玩,那就要和同伴協商,如果有同伴愿意把機會讓出來,那也是可以調整的。幼兒可以根據情況和自己的意愿決定是否謙讓,即既要懂得謙讓,也要維護自己的權利。
通過這一事件,我體會到:對待幼兒間的沖突不能簡單化,不能為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而要看到其中的教育價值,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有針對性地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謙讓也要有原則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做事要有原則散文09-12
做人要有骨氣,做事要有原則美文02-04
要有論點的隨筆03-07
孩子也需要發泄教育隨筆11-24
我也感冒了教育隨筆06-20
家也需要謙讓小學作文10-19
幫孩子要有度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0-14
靠舵也靠槳的教育隨筆11-25
讓搗蛋的孩子也乖起來教育隨筆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