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除詩歌外體裁不限”成了高考作文一條死規。近年來的高考作文,文體限制開始放開,有考生開始寫詩歌,但從答卷的情況看,得分都不高。今年高考,有一篇題為《選擇》(原文附后)的詩歌作文卻得到閱卷指導委員會的一致好評,得了滿分(60分)。對此,《華西都市報》等社會媒體都對這篇滿分高考詩作作了報道,并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經過我們確認,寫這篇詩作的考生是四川師大附中的毛敏同學。為了探詢這位詩歌才女的風采,了解她在高考場上何以短短時間成就長篇詩作并且得到滿分,筆者對毛敏、參與高考作文閱卷的 有關老師和考生的語文老師做了專訪。
初見毛敏,穿著素雅的她給人秀氣、內向、踏實的感覺。她說她并不內向,交談之中確實快言快語,很有主見,亦有分寸。“毛敏,你高考作文詩歌得了滿分,我們都為你高興。你談一談平時的學習方法。”她顯得很恬靜,微笑著說:“我也沒有想到得滿分。從小學起,就與小說`、童話交上了朋友。看課外書有做筆記的習慣,注重詞語的搜集。喜歡寫作文,老師常把我的作文當范文評講。曾數次參加過作文比賽。看的課外書不少,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基本都讀過;還讀了一些外國小說,如《茶花女》、《前夜》、《少年維特的煩惱》等。現代詩歌讀的較多。較新潮的和文藝性強的雜志,如《讀者》、《青年文摘》、《萌芽》等都喜歡閱讀。到了高中,堅持練寫隨筆。”
“你那首詩歌在考場上是怎樣形成的?”她莞爾一笑,謙和地說:“其實平時很少寫詩。在考場上先打算寫議論文,想一下論據不足,難與別人競爭,才突然決定冒險嘗試詩歌。而對于詩歌的素材,由于平時看的書報雜志多,積累的多,到寫作時,眉頭一皺便可計上心來。至于詩歌的格調和意境,由于我讀的詩多,信手拈來借鑒借鑒也不是問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積累就是平時我的語文老師對我的培養。我們李老師上詩歌單元時,總能讓我受益匪淺。也就是在這之中我才得以從理論上和寫作實踐上系統地掌握詩歌的規律。李老師給我們上詩歌課,她要求我們不僅學會欣賞各種詩歌,而且要同步練寫。現代詩歌較長的要分節,逐節轉換意象,層層遞進,每節的格調和節奏大致相同。立意的問題,老師多次強調,立意要有超越性、深刻性、思維條理性和創新性。正是老師的教誨,讓我在寫《選擇》時明確了方向。《選擇》一詩的意境,動筆前我就有考慮,動筆以后就沒有半點猶豫。對于有些同學擔心的字數問題,雖然高考試題明確要求不少于800字,但我知道老師講過詩歌是按行數算,包括題目和節與節之間的空行,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沒有擔心。我寫作文不習慣打草稿,但腹稿是要的。我大概理了一下頭緒,就決定先寫“小我”(國內),后寫“大我”(國際)。寫國內運筆時想一段寫一段,因為詩歌有跳躍性,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不用過多考慮。先打算寫四節后就寫結尾,但考慮行數不夠離800字的界線還差一點,因此又增加一段。“反對戰爭,酷愛和平”一段,素材來自電影--去年‘9.11’事件后,電視上的悲慘景象在我腦海里打上很深的烙印。寫成這首詩最多花了半小時。寫好后,檢查一遍,沒有差錯,而且卷面很整潔。寫完后,未奢想得高分,更未奢想得滿分。”
可見,毛敏寫這篇詩作,有其偶然性,她平常沒寫多少詩,只是在考場上突然想到寫詩,但考場上發揮得好。然而,偶然中又有很大程度的必然性。第一,老師教過寫詩,而且練過寫詩,平時讀了不少詩歌。第二,語言的積累和駕馭語言的功底較好。第三,作文速度是平時練就的。
為了證實媒體對這首詩歌的評價,筆者采訪了閱高考作文卷的指導委員向偉老師,他說:“近幾年高考作文不限文體,因此,每年都有極少數考生寫詩歌,但水平不高,沒給過高分,更沒給過滿分。對考生寫詩的作文,閱卷指導小組有明確規定:詩歌按行數計算(含題目和小節之間的空行)。絕句和律詩更不受字數限制。凡是詩歌作文,全部集中起來,先給指導委員們傳閱評審,后集體討論,最后定分。當時,把考生的詩歌作文集中起來,全體指導委員先分別審閱,后集體研討,分析比較。大家一致認為,《選擇》這首詩歌最優,行數也夠了,決定給滿分。詩作《選擇》的優點是:第一,有詩意和詩味,情感濃烈熾熱。第二,聯想豐富,內容充實。第三,條理清晰,結構嚴謹。第四,語言流暢,節奏鮮明。第五,意境高尚,蘊意深刻。于是參加討論詩作《選擇》的高考閱卷的指導委員包括大學教授、教科所教研員、中學特級教師,還有作文閱卷監控組的老師均一致認為,可以給滿分。”
為了探訪毛敏同學詩歌滿分的必然因素,筆者在辦公室采訪了毛敏的語文老師李立。“李老師,你教的學生成了‘詩歌狀元’,值得祝賀。”她露出微笑,爽朗地說:“她自己學得活,用得活。我只是一個引路人,‘路’是她自己走出來的。毛敏學習踏實,完成作業認真,參加各種學習活動積極。她喜愛看課外書,積累了不少知識。作文是她的強項。”“李老師,作為特級教師的你,語文教學一定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請你講講語文教學的經驗、特點,尤其是作文教學有什么特色。”她只字不談什么經驗,只言教法。她謙遜地說:“我們語文教材有4本書。”說著便拿出4本書擺放在辦公桌上。接著說:“我們緊扣這4本書進行教學。上古代詩歌就讓學生同步練寫古詩,教現代詩歌就讓學生同步練寫現代詩。總之,教什么就讓學生練寫什么。教戲劇,要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當節目主持人。每告一段落,要求學生評比,如評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最佳編劇和最佳道具等獎項。每周安排一節課外閱讀,讓學生到學校圖書館,進入書海去尋寶貝。課外閱讀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還安排學生有目的地看電視。平時在課堂上,堅持要學生練寫語段,尤其到了高二,注重語言的強化訓練,主要練寫語段。要求語言簡潔、流暢、有文采。語段中必用排比、引用、比喻等修辭法,寫詩歌力求用反復修辭法。練寫語段要限時間。”
李立老師的介紹,筆者悟出她的教學有這幾個特點:第一,突出了素質教育,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踴躍參加各種活動。師生在融洽、愉悅中進行教學。第二,對4本教材的教法不是死灌,說教課本,真正做到了精講多練。第三,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是設計師和導演。這種教學法,學生學得有興趣,運用靈活,掌握牢靠。
從老師的教學特色和從毛敏平時的學習情況看,高考詩作《選擇》得滿分并非偶然。
毛敏高考作文的詩作得了滿分,在此道出了原委。從中得到的啟迪是否可概括為:平時的功底較好,考場決策果斷,平靜而胸有成竹和得心應手的運作。(本刊特約記者 程永明)
附原詩(作者:毛敏)
選擇
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會放棄高高在上,
我選擇化作一滴滴小雨飄落人間。
你要問我為什么,
請看看那些郁郁蔥蔥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會放棄奔流到海,
我選擇化為甘泉流入麥田。
你要問我為什么,
請聽聽農民伯伯喜悅的笑聲,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株靈芝,
我會放棄長命百歲,
我選擇化為一滴滴藥湯灌入人口中。
你要問我為什么,
請看看那位康復病人的笑臉,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塊礦石,
我會放棄平靜安逸,
我選擇熔入爐中化為滾燙的鋼水。
你要問我為什么,
請看看那一座座的高樓大廈,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只白鴿,
我會放棄自由嬉戲,
我選擇永不停息地把橄欖枝銜到
戰爭的國度。
你要問我為什么,
請看看那些飽受戰爭痛苦的兒童
正在快樂地玩耍,
那,就是我的答案。
人生,是一篇做不完的選擇題,
向前?向后?往左?往右?
如果你已迷失方向,瞧瞧你心靈中
的真、善、美吧,
那,就是你的答案。 (來源:《高校招生》)
轉自人民網
[高考詩歌作文《選擇》獲滿分的背后(附原詩)]相關文章:
2.高考滿分散文
4.
6.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6篇
10.高考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