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寧陽一中 劉勝利
寫作是一門藝術這是毫無疑問的。既是藝術,就得有鮮明的個性。寫作應象百花園里的花一樣姿態萬千,才能獨具一格,艷麗迷人。只有放射出個性光芒的文章,才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寫作教學受概念化和形式主義的影響十分嚴重,寫作缺乏個性恐怕已不是個別現象。同樣一個題目,江南小鎮的學生與大漠孤城的孩子可以寫得如出一轍,甚至九十年代的學生與五六十年代的學生寫的文章竟然也有許多雷同之處,這不能不說是寫作教學的悲哀。
為此,我們呼喚寫作個性,讓個性在作文中飛揚!
讓寫作充滿個性,首先就得讓我們的學生充滿個性。我們的中學生,本應是思想最活躍,個性最鮮明的群體。他們有告別少年的喜悅與步入青年的困惑,有花季的憧憬與青春的傷懷,有成功的笑容也有失敗的眼淚,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如此豐富多彩而又色彩斑瀾。然而在目前這種應試教育還未完全轉化為素質教育的氛圍中,中學生活躍的思想和鮮明的個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壓抑。試問,如今的中學生,盡管他們會在題海中漫游或會背幾句政治術語,但他們中有幾個人喜歡思辨,敢于對時事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又有幾個人善于懷疑,敢對教科書,對老師提出質疑?沒有,或者說寥若星辰。如今的中學生大抵都很聽話,你叫他做十道題,他們很少敢于只做九道,你叫他把單詞抄十遍,他們也不敢只抄九遍,他們柔順得就象一只小綿羊,順從得就象一部只會讀書的機器,個性的鋒芒被磨損殆盡。表現在寫作方面,便是清新硬朗的文骨消失得難尋蹤跡。他們或言人所言、步人所步,假話、空話充斥于文章,或淺唱低吟、矯情造作,溫情脈脈洋溢于字里行間,而豪情奮發,充滿個性的文章卻苦無覓處。因此,寫作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便是要喚醒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他們的個性心理素質,讓他們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優勢,想自己之想,言自己之所言。讓性情柔弱的繾綣于斜風細雨中,讓性格剛毅的搏擊于驚濤駭浪里。用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露獨特的心路歷程和思辨過程。只有這樣,作文才能放射出個性的光芒。
讓寫作充滿個性,還應強調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尤其不要受主題的限制。積極向上的主題固然能激勵人心,纏綿哀婉的主旨也能感人肺腑。過分地強調主題的積極性,勢必會造成大話、空話的漫延。比如寫農村生活,為什么只能寫高樓蓋了幾座,工廠建了若干,山鄉如何變城鎮,舊貌怎樣換新顏?當然這樣寫也不是不可以,面對山鄉的巨變,也的確會使人熱血沸騰,但是,為什么就不能寫許多農村在資源受到破壞后,農民的生活實際上陷入了更加窘迫的生活境地?難道寫這些就一定會使人消沉悲觀,難道就不可以考慮也許會使人頭腦更加清醒,思辨更加理智?
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個性和情感個性,讓學生寫出個性飛揚的好文章來。
作者郵箱: lsl1357@sina.com
[讓個性在作文中飛揚(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青春飛揚演講稿
4. 青春飛揚演講稿范文
6.文字曼妙 心舞飛揚
9.文言文中的詞
10.畢業論文中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