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 2003-01-14 記者胡博理
【新聞背景:連續4年高校擴招,讓千軍萬馬擠高考獨木橋的局面有了改觀,但與高校擴招形成反差的是我省高中段教育發展相對滯后,原來高考時的激烈競爭已提前至中考。鑒于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調整教育結構”,在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中更明確提出要“搞好高中擴招”!
王笑原是平山縣一名初三學生,她的愿望是今年考上重點高中。但一想起重點高中那種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情景,她的父母就發愁:“現在高中招生人數少,甭說重點高中,就是普通高中,競爭也很激烈,我真替孩子擔心!
王笑原父母的擔心說出了不少學生家長的心里話,也成為記者今年“兩會”上求解的一個題目。
高中為何成“瓶頸”
省政協委員、省教育廳廳長劉永瑞:應該說,近年來,我省高中段教育進步很大,2002年底全省擁有普通高中791所,比上年增加39所,在校生達到94.8萬人;2002年新增了16所省級示范性高中。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出現了恢復性增長。全省高中段教育在校生達到了170萬人。盡管取得了這樣的成績,但與日益增長的接受優質高中教育的需求,與建設現代化河北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勞動力相比,還有差距。
省委研究室副主任張曉剛:從在校生人數說,我省教育可以形象地稱為“丁尺型”結構,頭輕、身細、根底淺。至1999年末,我省小學、初中的在校生為1248.8萬人,高中段在校生驟減為104萬人,普通高校在校生為18萬人。從升學率來說,到2001年,小學畢業生升學率是99%,初中畢業生升學率是51%,高校招生錄取率是65%,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馬鞍型”結構。高中段教育發展相對滯后,已經成為阻礙我省教育全面發展的“瓶頸”。
普及高中路在何方
劉永瑞:黨的十六大在規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時,把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我省將實行均衡戰略,讓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協調發展,促進示范性高中發展與改造薄弱學校、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相結合。還要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進一步擴大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的培養規模,努力保持中等職業教育同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體相當。
張曉剛:調整教育結構、普及高中教育,可以有三種方案,一是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制度,即完成“普九”后,接著普及三年高中教育;二是普及十二年基本義務教育制度,即在“普九”后,實行國家、社會和個人共同投入、合理負擔、以城補鄉的三年高中基本義務教育制度;三是差別補償式普及三年普通高中教育制度,采取有償接受教育的基本方式,依地區差別、城鄉差別、個人富裕程度差別分別設置地區、城鄉、個人有償負擔額和國家專項基礎補貼權重。
明年高中招生增加5萬
劉永瑞: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高中擴招已有計劃,今年全省將新建30所高中,高中段教育招生將達到80萬人,比2002年增加近5萬。到2005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將達到130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和初中后職業培訓在學人數達到145萬人。同時,今后我省將全面推進標準化高中發展,大力加強示范性高中建設,現有完全中學都要逐步實施初高中分離。通過發揮示范性高中辦學優勢,采取實質性合并或聯辦的方式,帶動薄弱高中發展,滿足初中畢業生上優質高中的需要,讓家長和社會滿意。
張曉剛:普及高中段教育,經費投入是關鍵。今后我省應繼續堅持與完善多元化辦學體制和多渠道投資體制,增強高中段教育發展的生機與活力。采取鼓勵政策和優惠措施,以公辦學校為主體,大力支持各種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普通高中;建設一批“國有民辦”、“公辦民助”普通高中,按照民辦學校模式運行。同時要注意解決師資問題,擴大教師培養規模。采取優惠政策,鼓勵非師范類本科院校培養高中教師;積極吸收獲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的非師范類本科畢業生經崗前專門培訓后,充實到高中教師隊伍中來。
[河北調整教育結構 高中要擴招]相關文章:
1.心中要有桿秤課件
3.數據結構試題
4.設備結構課件
5.上海電價調整通知
7.愛的結構(隨筆)
8.結構認識實習報告
9.休假調整通知
10.作息時間調整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