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良(北京教育研究院潛能研究中心)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應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來綜合考慮,這兩個基本點是:自身的成績、個人的潛能特點。通過前者可以先圈定報考的院校,通過后者可以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很多學生在填報志愿時,可能是受到家長的影響,一心盯著熱門專業,認為熱門專業以后容易就業。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一方面,社會變化那么快,誰敢保證幾年后熱門專業就不會變成冷門專業?
冷門專業明顯升溫
根據2002年就業率的統計,發現以下專業就業率比較高:護理學類、教育學類、交通運輸類、數學類、紡織類、儀器儀表類、熱能核能類、法學類、材料類、生物科學類、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土建類、電工類、機械類、環境類、電子與信息類、化工與制藥類、管理工程類、新聞學類、輕工糧食食品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工商管理、經濟學類。從中可以看出,前幾年明顯比較熱門的專業,如:會計類、廣告類、外語類等就業率有所降低,而以往認為冷門的專業如護理學類、數學類、教育學類明顯升溫。
不能只盯熱門專業
另一方面,隨著北大等院校開始實行大分類招生,以后定有更多的院校做這方面的嘗試,也就是說讓學生憑自身特點選專業會成為一種趨勢,在這種情勢下,只盯住熱門專業不放是不理智的。目前在校學生可跨院(系)攻讀輔修專業、雙專業、雙學位。一些原本攻讀冷門專業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第二專業。這也可以避開熱門專業激烈的競爭,增大被錄取的幾率。
除了考慮增大錄取幾率外,我們的建議要重點考慮自身特點,自己更適合學習什么專業,什么專業更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發展?要找到符合個人潛能特點的專業,最好從以下四個方面追問自己:考慮自身特點選專業
1.所考慮的專業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嗎?它能使你對所學專業心向神往,樂此不疲嗎?假如不能確定,可以考慮第二方面;
2.所考慮的專業符合你的生涯動機嗎?或者說,你自己心中的理想是什么?想成為文學家、企業家、政治家還是科學家?或者說,做什么你真的感到它有意義、有價值,值得終身去為之奮斗?假如還不能確定,還可以考慮第三個方面;
3.所考慮的專業符合你的能力優勢嗎?你具有比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還是具有比較前的語言能力?你具有比較強的自省能力,還是具有比較強的人際能力?每個專業都有自身要求的主要能力,如果比較吻合,你就更容易取得成就。假如還不能確定還可以考慮第四個方面;
4.所考慮的專業符合你的個性特點嗎?首先你了解你的個性或秉性嗎?了解多少?或了解多少個層面?你的個性能在比較適合的專業或職業領域內得到發揮,你會感到一種舒心和順心,潛能自然容易得到發揮。
當然,以上四個方面最好都比較符合,但一般是符合的情況越多越好。這樣選出來的專業,你才愿意真心去學,而且愿意在你所學的領域內有所建樹。而不是朝三暮四,總羨慕別人學的。北京教科院潛能中心開發的易邁步潛能測試更能準確地幫助發現自己的潛能特點。
因此,根據自己的成績決定院校,根據自身的潛能特點選專業是比較明智的,假如這之間有沖突,在保證錄取的情況下,不想舍棄院校,可以選擇相關專業,如果會計專業的相關專業是財務管理。但決不要為了上某院校,而選擇自己“背道而馳”的專業,如喜歡英語,卻選擇了數學。
摘自《北京晚報》
[填報高考志愿兩個基本點:高考成績+個人潛能]相關文章:
10.潛能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