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實施研究性學習是當前教改的一個重要課題,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是貫穿于學生一切活動之中的。課堂始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因此,研究性學習是課堂學習的主要方式,課堂閱讀教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必然是今后課堂閱讀教學的主要方向。本設計旨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探討新的研究性教學方式,使學生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變成自主式學習。
【設計提要】本設計由4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熟悉課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組明確探究目標;第二課時:小組研討;第三課時:小組探究成果交流。第四課時:完成研究小論文
【設計實施】
【第一課時】1、熟悉課文: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旨在讓學生對小說情節有一個大概了解。2、展示研究方向,明確探究目標:教師將課文分為四個研究課題,每個課題又列若干小課題,具體如下:A、人物鑒賞: a、祥林嫂 b、魯四老爺 c、柳媽 d、衛老婆子 e四嬸 f、祥林嫂的婆婆 g、我 B、情節鑒賞: a、小說情節安排的特點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 C、環境鑒賞a、祥林嫂生活的社會環境 ;b祝福景象的描寫及其作用; c、文中關于雪的描寫及其作用 D、表現手法鑒賞:a、人物刻畫方法;b、以“祝福”為題的意義。以上課題用投影展示出來;為使每個大課題都有人研討,規定每一大組挑選一個大課題。
【第二課時】小組研討: 第一課時完成后,各小組明確了任務,要求課余時間就開始搜集資料,課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選相同子課題的為小組,充分交換意見后,每個大課題組推推舉1-3位同學在下節課內展示本組研究成果。
【第三課時】小組探究成果交流。每個小組推薦1-3名同學上講臺陳述本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發言不超過四分鐘。
【第四課時】課內完成研究小論文。在小組研究成果陳述的基礎上。老師提供下列小論文題目,讓學生當堂完成。題目有: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2、祥林嫂死因探究 3祥林嫂個人簡歷4、文題-“祝福”之我見 5、(祥林嫂、魯四老爺、四嬸、柳媽……)人物形象之我見 6、雪景作用之我見 7、描寫祝福景象的意義 8、祥林嫂生活圈內的人們對祥林嫂的態度剖析 9、祥林嫂內心世界探究 10對祝福人物刻畫的一點看法
【教后小記】以上是我的教學設計,在具體實施中情況有些變化:一是課題的分組。有些組自己重新組合,沒有按老師的指定。二是課題的布置。有些組自選了課題。三是課時安排。計劃一課時陳述研究成果,在實施過程中完成不了,實際操作中增加了一課時。四是研究性小論文。老師雖然提供了一些論文題目,但同學們沒有拘泥于這些題目,如有的寫“論祥林嫂的笑”,有的題目是“祥林嫂眼睛發光的原因”等等。
學生的研究成果,雖然很多體現的是資料的整合,但也有不少獨到的新觀點。課后,我將這些觀點進行整理,成為了我寶貴的教學參考資料。學生的研究小論文言之有據,言之有理,文中不少觀點,閃耀著學生智慧的火花。限于篇幅,恕不列舉。
【教后感觸】1、課堂研究性學習確實改變了學生傳統的被動接受學習的方式,在學習中主動探索,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2、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特殊伙伴,特殊性表現在老師要點撥,要引導,要有中肯的評述。3、研究性教學對老師要求更高了,課內老師講解是少了。但老師的備課要更加細致、全面。4、不要低估學生的學習探討能力。中學生,尤其是高二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思考能力、搜集資料能力、整理資料能力等等,怎樣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這是老師面臨的新課題。
[《祝福》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廣州鐵路一中 陳暾(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