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我國創新教師教育模式

      發布時間:2016-12-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光明日報     2003-11-28     記者 夏欣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 我國教師教育體系正在由過去的獨立、封閉轉向開放、靈活;由定向培養模式轉向非定向培養模式。其特征是: 

         --將改變一次教師資格認證定終身的狀況,積極建立教師資格再認證制度,同時建立教師教育機構的資質認證制度以及教師教育課程、質量標準,推動制度創新; 

         --將改變教師培養和教師培訓系統長期分離的狀況,加速一體化進程,使所有符合資質條件的大學而不光是師范院校,都能承擔中小學教師教育方面的責任; 

         --將改變單一的教師培養模式,實現學科教育水平和教師教育水平同步提升,在學制、學歷、專業設置、課程內容等方面嘗試一系列的改革創新,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 

         這是記者在今天召開的“教師發展學校研討會”上了解到的。教師歷來被認為“聞道在先,術有專攻”,但自身發展并未真正完成。“教師發展學校”是在現行中小學建制內進行的一種功能性建設,即由大學和中小學建立伙伴關系,使中小學校具有拉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功能。這是借鑒國外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模式,結合我國教師教育實踐的產物,是幾年前由首都師范大學教科院率先提出并在北京一些區域開展實驗的。 

         教育部師范司負責人在講話中肯定了“教師發展學校”全新的、卓有成效的嘗試和推廣價值,認為這一模式有助于推動教師教育和教師培養的一體化,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的一體化。同時認為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學也擔負起責任;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教育予以支持。 

         他在講到上述一些觀點時解釋說,嚴格實施教師、教師教育機構的資格、資質準入制度,是時代對教師和教師教育的要求。如果沒有教師教育機構的資質認證制度和教育監管制度,所有學校都來培養教師未必是一件好事。開放教師教育體系,目的不是培養更多數量的教師,而是在全社會范圍內選擇動員優質的教師教育資源,培養高素質的教師。比如在教師進修學校的基礎上,整合教育資源,建立區域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由大學將其作為教師教育的分院或進修學院、培訓中心,提供業務指導,在有條件的地方進行校本培訓。他在談到教育部有關主管部門的職能變化時說,教育部師范司的職能不再是管理師范院校,而是管理教師教育事業,目的是為了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監管,提高教師教育的水平,把教師教育做大做強。 

      [我國創新教師教育模式]相關文章:

      1.寓言與創新教育論文

      2.創新教育論文

      3.創新教育論文題目

      4.

      5.

      6.教師教育名言格言

      7.

      8.音樂教師的教育故事

      9.

      10.我國素質教育論文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08粉嫩 | 中文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不卡tv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 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 |

                        光明日報     2003-11-28     記者 夏欣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 我國教師教育體系正在由過去的獨立、封閉轉向開放、靈活;由定向培養模式轉向非定向培養模式。其特征是: 

           --將改變一次教師資格認證定終身的狀況,積極建立教師資格再認證制度,同時建立教師教育機構的資質認證制度以及教師教育課程、質量標準,推動制度創新; 

           --將改變教師培養和教師培訓系統長期分離的狀況,加速一體化進程,使所有符合資質條件的大學而不光是師范院校,都能承擔中小學教師教育方面的責任; 

           --將改變單一的教師培養模式,實現學科教育水平和教師教育水平同步提升,在學制、學歷、專業設置、課程內容等方面嘗試一系列的改革創新,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 

           這是記者在今天召開的“教師發展學校研討會”上了解到的。教師歷來被認為“聞道在先,術有專攻”,但自身發展并未真正完成。“教師發展學校”是在現行中小學建制內進行的一種功能性建設,即由大學和中小學建立伙伴關系,使中小學校具有拉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功能。這是借鑒國外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模式,結合我國教師教育實踐的產物,是幾年前由首都師范大學教科院率先提出并在北京一些區域開展實驗的。 

           教育部師范司負責人在講話中肯定了“教師發展學校”全新的、卓有成效的嘗試和推廣價值,認為這一模式有助于推動教師教育和教師培養的一體化,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的一體化。同時認為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學也擔負起責任;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教育予以支持。 

           他在講到上述一些觀點時解釋說,嚴格實施教師、教師教育機構的資格、資質準入制度,是時代對教師和教師教育的要求。如果沒有教師教育機構的資質認證制度和教育監管制度,所有學校都來培養教師未必是一件好事。開放教師教育體系,目的不是培養更多數量的教師,而是在全社會范圍內選擇動員優質的教師教育資源,培養高素質的教師。比如在教師進修學校的基礎上,整合教育資源,建立區域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由大學將其作為教師教育的分院或進修學院、培訓中心,提供業務指導,在有條件的地方進行校本培訓。他在談到教育部有關主管部門的職能變化時說,教育部師范司的職能不再是管理師范院校,而是管理教師教育事業,目的是為了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監管,提高教師教育的水平,把教師教育做大做強。 

        [我國創新教師教育模式]相關文章:

        1.寓言與創新教育論文

        2.創新教育論文

        3.創新教育論文題目

        4.

        5.

        6.教師教育名言格言

        7.

        8.音樂教師的教育故事

        9.

        10.我國素質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