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定位
l.誦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3.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敘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二、課前預習
字詞疏通
1. 讀準下列加點字音:可汗(hán ) 韉(jiān )胡騎(jì ) 戎機(róng )
朔氣(shuò ) 金柝(tuò )
2.通假字
對鏡帖花黃 帖:tiē 貼,貼上。
火伴皆驚忙 火:huǒ 伙,伙伴
1. 積累詞語:
旦辭爺娘去 旦:早晨 愿為市鞍馬 市:買
東市買駿馬 市:市場 木蘭當戶織 當:對著
關山度若飛 度:過 賞賜百千強 強:有余
大意疏通
1.《木蘭詩》是一首什么題材的詩?作品時代怎樣?
《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樂府民歌。它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后魏,這詩產生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后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民,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才廣泛,格調雄頸、熱烈、質樸。
2.《木蘭詩》按什么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的?全詩可分為幾部分?各部分都寫了什么內容?以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的時間為序。詩的正文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敘述木蘭的身份,交代從軍的緣由,以及寫木蘭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和征途上的見聞、感受。第二部分(第4段),寫木蘭萬里長征,十年轉戰凱旋的生活。第三部分(第5-6段)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功成不受賞,請求還故鄉,以及爺娘姐弟迎接木蘭、木蘭和親人團聚的情形。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為喻,贊美木蘭。
三、 課中探究
重點講解
本詩寫木蘭從軍的全過程,全詩共寫了幾件事?哪些詳?哪些略?這樣的詳略安排突出了木蘭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寫了木蘭決定代父從軍,準備行裝奔赴戰場,12年征戰生活,辭官還鄉與家人團聚。其中代父從軍、辭官與家人團聚是詳寫。詳寫這些內容突出了木蘭深明大義,勇于獻身,不慕功名,熱愛祖國和家鄉的中國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難點突破
全詩結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結尾一段用兔比喻,說明在“十年征戰”的生活中,識別不出木蘭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蘭在艱苦的戰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隱瞞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樣英勇無畏,為國立功,一個聰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四、課后鞏固
五步點擊:
認識一個字: 杼zhù
①筘②古代也指織布的梭:機梭。木部左右結構。注意與“抒情”的“抒”字區別。
掌握一個詞: 但
①僅;只是: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之水鳴濺濺②只是;不過。歐陽修《賣油翁》;無他,但手熟爾。③徒然;白白。班固的《漢書食代志下: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人工商之貢但賒之。④只管;盡管。《孔雀東南飛》: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品味一句話: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這兩句詩渲染了軍中悲壯,嚴酷的氣氛,用環境描寫烘托了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
揣摩一個點: 情節曲折動人
這首敘事詩充滿傳奇色彩,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富有戲劇性。比如,那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奇思、那十年征戰浴血疆場的建功、那拒拒賞辭官還鄉團聚的淳樸、那伙伴見木蘭是女郎的驚忙,等等。這些情節結構扣人心弦,讓人時而擔擾,時而緊張,時而感嘆不已,時而忍俊不禁,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背誦一聯詩:自恨羅衣格詩句,舉頭空勞榜中名--晚唐詩人魚玄機《游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
她并非無能之為“使一男子,必有用之才”(《唐才子傳》可是,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只是給男子提供了發揮才智的機緣,而羅衣女子無論有何等才學,也不能夠攀貴折枝,有所作為,無奈落得望洋興嘆。此詩表面上是怨恨自己不能身為男子而參加科舉,內里卻蘊含著對那個埋沒女子聰明才智的社會現實的怨怒,其深刻的含義,一般圍怨之作無可比擬。
中考鏈接
1.考題示例 根據下面各句的內容或提示,概括出相應的成語( )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B.《扁鵲見蔡桓公》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蔡桓公的悲劇是由于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C.《桃花源記》結尾寫劉子驥打算尋訪桃花源,“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后人據此概括出一個成語為____________________。
D.《木蘭詩》結尾:“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為一個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辨清真相。
選自《200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試題》
2.考題分析:此題既考查了對詞義的理解,又考查了成語積累,同時考查學生對學過的文言詩文的理解。
3.考題答案 A項的成語是:三顧茅廬。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B項的成語是:諱疾忌醫。C項的成語是:無人問津。D項的成語是:撲朔迷離(或迷離撲朔)。
揚基東
[木蘭詩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木蘭詩教案
3.木蘭詩七年級下冊
6.木蘭詩的教案
9.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鄧稼先》教案
10.《木蘭詩》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