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古代寓言二則《鄭人買履》《刻舟求劍》(之三) 教案

      發布時間:2017-12-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古代寓言二則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 

      2、了解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4、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3、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教學設想;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在熟讀的基礎上,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讀懂課文大意,學習文中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創設情境,共同探討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我國寓言故事很多,請同學選擇一兩個講給同學們聽聽。(課前搜集我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盜鈴、拔苗助長等)

      2、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較深的道理,以進行勸喻或諷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張、擬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點:語言簡潔、凝練

      二、作家、作品

      1、韓非:戰國后期哲學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韓國貴族。曾與李斯一起受學于荀子。因見韓國日益削弱,上書韓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國強兵,韓王不聽,退而著書十萬余言。書傳至秦國,秦王大為賞識,于是發兵攻韓,迫使韓國送韓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韓非被拘入獄,后被李斯毒死于獄中。

      2、《鄭人買履》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韓非子》是戰國韓國貴族韓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論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三、疏通字詞字義

      1、字音、字形

      lǚ   履   suì  遂  nìng 寧  度:duó量長短  dù  量好的尺碼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語句

      (1)鄭人有欲買履者,“定語后置”句,現在順序應為:有欲買履(的)鄭人。

      (2)寧信度,無自信也。倒裝句,實際上為:“寧信度,無信自也。

      4、復述故事

      5、準確翻譯,做到字字落實

      6、你怎樣看待“鄭國人”,怎樣看待“鄭人買履”。

      7、文章寓意

      (1)從鄭人相信尺碼的角度來看,其寓意在于告誡人們做人做事應從實際出發,不應固守習慣、墨守成規。

      (2)從鄭人返家取尺碼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為遇事不可太機械,而應隨機應變,靈活機動地處理各種變化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課學習的內容,齊背《鄭人買履》。

      二、查字典,讀準字音。

      sshè  涉  jù遽    qì  契  yǐ  矣    ruò  若    

      三、作家、作品

      1、呂不韋,秦莊襄王及秦王嬴政時,為丞相,封文信侯,門下有賓客三千。

      2、《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察今》,《呂氏春秋》,也稱《呂覽》,是戰國末期秦國的相國呂不韋的門客編寫的一部書,是雜家的代表著作。此書語言精練,《史記呂不韋列傳》說,書寫成后,“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來形容文辭高妙,不可更改。

      四、重點語句

      1、楚人有涉江者,“定語后置”句,現在順序應為:有涉江(的)楚人。

      2、2、是吾劍之所從墜。

      注:(1)是,指示代詞,這兒。(2)所者, 的地方(3)所從墜,(劍)墜落的地方。

      意思是:這是我的劍墜落的地方。

      3、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注:(1)若,像。(2)“不亦……乎?” 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4、對文中一些字詞的理解。

      “墜”寫出楚人的慌亂,“遽”寫出楚人反應速度之快,“入”“求”又寫出其行為的愚蠢。

      5、寫法評析:對比、反問揭其錯誤實質。結尾“舟行”與“劍止”對比,指出“求劍若此”不僅找不到劍,而且太糊涂了。看來不應靜止地看問題。

      四、討論

      1、你有什么辦法找到這把劍?

      2、鄭國人和楚國人錯在哪里?

      3、兩則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

      諷刺了那些因循守舊、固執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客觀實際采取靈活對策的人。

       

      譚義專

      [古代寓言二則《鄭人買履》《刻舟求劍》(之三) 教案]相關文章:

      1.有關古代藝術品的教案

      2.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3.《古代詩歌五首》教案

      4.高考古代文學常識教案

      5.高考古代詩歌鑒賞教案

      6.鄭人買履文言文翻譯

      7.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

      8.《鄭人買履》原文及翻譯

      9.《刻舟求劍》原文賞析

      10.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韩精品a√在线 | 欧美婷婷综合网 | 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美女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在线午夜视频网站 | 色多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