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務工作中實施《關于提高藏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研究》
雙流棠湖中學:劉勇、左自偉
2002年秋季棠湖中學首次面向西藏招收了一個初中英語特長班,我有幸成為這個班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班學生均來自于藏族地區,由于語言文字、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與內地學生相比較而言,語文學習水平較低。因此,整合教育教學資源,積累內地文化,在教育教學中確立“大語文”教學觀顯得尤為重要。我在班務工作中實施《關于提高藏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創造美好環境,感悟多彩生活,重視心理健康,并努力培養學生自信樂觀、積極進取的良好心理,從而建立起一種創新性、實效性很強的教育教學新體系,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讓他們身邊充溢著濃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圍,在其中濡染陶冶,在其中徜徉飛翔……
一、創造班級環境,美化語文學習文化氛圍
1、精心營造以視角為主的環境,讓學生在無聲的世界里,受到濃郁的內地文化背景的感召和沖擊,擁有積極、自信的心態。
教室前方黑板上側,張貼“民主、團結、進取、創新”八字班訓。正對教室門的墻壁上,掛著醒目的一聯:“跨進五班半步,身肩五班榮辱。”激勵學生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室后面一橫幅:“喚醒沉睡腦細胞,天生我才必有用。”激發學生強烈的自信心。
前黑板內開辟“我喜歡的名言警句”欄,全班學生輪流推薦;后黑板一期一個主題,分小組輪流主辦,定期推薦詩詞和優秀作品并展示學生習作。借助窗戶、墻壁等地方張貼學生作品以及手抄周報,達到彼此觀摩的目的。班級“雛鷹”文學社定期出版文學刊物--《雪域雄鷹》,促進學生敞開心扉,交流思想情感,讀寫結合,充分展示自我才華。
在班級內設置新書展示架和圖書角,并訂閱《讀者》、《意林》、《格言》、《中學生讀寫》、《語文報》等報刊雜志,散發出濃郁的書香,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個文明、整潔、優美的無聲世界,隨時映入學生眼簾,啟迪著心智,催人奮進。潛移默化中,創設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
2、用心創設以聽覺為主的環境,讓學生在聽讀的有聲世界里,洋溢在濃郁的內地文化氛圍之中。
誦班訓
每周星期一進行班訓背誦,由值日班長主持,班主任參加。擬定班訓內容為:
①我們班級的奮斗目標:成為最優秀的班級
我們個人的奮斗目標:成為最優秀的學生
讓班級、個人的的奮斗目標在每一位學生的血液里流淌和沸騰,增強了班級凝集力、戰斗力以及學習的內驅力。
②當遇到困難時,要對自己說:“天生我才必有用”;當遇到挫折時,要對自己說:“失敗是成功的階梯”;我們應該保持的心態:“沉著、理智、進取”。
讓學生正確地對待困難、挫折與失敗,獲得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以利于藏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挑戰學習困難。
讀作品
我充分地利用語文課、班會課和課余時間為學生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師生輪讀、讀讀議議、讀讀寫寫。七、八年級我為學生閱讀了《繁星春水》、《童年》、《城南舊事》、《魯濱孫漂流記》、《文化苦旅》、《安徒生童話故事選》、《海底兩萬里》、《愛的教育》、《花季、雨季》、《鳳凰琴》、《男生賈里》、《名人傳》等,有些比較淺顯的作品,往往只讀一半或由學生推薦閱讀,然后再由學生課余去讀。在郭敬明風靡校園時,我也將他的作品引入課堂:品味《幻城》的語言風格,詞語運用的大肆鋪張渲染,以及卡索所經歷人生的一再錯過,命運的嘲弄,留下的只是文字中氤氳出的悲涼和深深的感動;品評《夢里花落知多少》的人物形象,林嵐的外強中干,聞婧的狂傲,微微和火柴的精通世道,姚姍姍的孤高,李茉莉的奸狡,顧小北的懦弱,白松的大氣,陸敘的敢作敢為,武長城的細致入微……
中學生通過擁抱文學擁抱生活,是最容易被文學作品感動的廣大的讀者群。著名作家郁達夫說過:“中學時代讀的書卷,是一生到死也不會忘記的基本知識。”學生迷戀閱讀,從大部頭小說到精典散文,以致于一份雜志、一張舊報紙,甚至一頁廣告都百看不厭,津津樂道,愛不釋手,這是語文教育的一片碧海藍天。
做講演
每日語文課上值日生向大家推薦名人警句,做三分鐘“我的座右銘”、“這就是未來的我”或品論時事的演講。學生敞開心扉,展示個性,在掌聲中獲得了成就感。每周班會上,值周班長對上周做總結,本周值周班長進行就職演說,加強學生間橫向的正確引導,取代班主任一言堂訓人的模式。每學期利用一節自習課,由各小組代表進行《我們是最有進步的一組》或《我們是最有理想的一組》的演說,全班進行評比。演講者搜集并宣傳組里成員的閃光點,特別是老師疏漏的學生亮點,激勵了成員們的自信心,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和競爭力,獲得了樂觀進取的良好心境,外化為良好的學習行為,春風化雨般地提高語文素養。
二、感悟班級生活,優化語文學習文化氛圍
1、設立小組學習區
為進行合作學習,桌椅以小組的方式排列,男女合組,每周交換一次位置。分組時,在學生自愿組合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職責。并堅持可變性原則,合理流動,培優補差,提高競爭力和競爭興趣,整體推進,全面提高。組長每月輪流擔任,讓每一個同學都能有服務他人并學習做事方法的機會。
2、自我評價學習生活
提供評價指標:①勤動口:討論投入,積極回答;②勤動手:做好筆記,認真練習;③勤動腦,質疑好問,批判創造;④勤寫作:仔細觀察,真情實感。
要求學生每堂課后,審視自己,表現好劃“√”,表現差劃“×”。一天之內,一周之內,學生得到的“√”總比“×”多,獲得了成就感,在老師的肯定、小組同學的認可中,增強了語文學習自信心,更加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舉行簡單的生日慶祝活動
班長主持,請過生日的同學上臺講演,班長代表全班贈送賀卡并祝福語,大家齊唱生日歌表示祝賀(生日在假期里的同學,在第一周班會課上集中過)。營造其樂融融的氛圍,讓學生學會了關心別人,同時也得到別人的關心和祝福。和諧了人際關系,讓學生產生了熱愛生命、提高生命質量的激情和沖動,為語文學習搭建七彩之橋。
三、師生平等對話,強化語文學習文化氛圍
1、設立《班級日記》
班里設置《班級日記》,由值日生輪流記錄。以記錄發生事件為線索,以抒發自己真實感受為契機。讓它成為師生互訴衷腸的談心亭,成為見證班級成長的文字相冊,成為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梁。同學們在這里可以進行班級焦點訪談,熱點討論,實話實說。可以記錄學生學習的苦與樂,球迷的喜與憂,老師的得與失,干部的勤與律。《班級日記》配合班級的活動,栩栩如生的描繪,點點滴滴的渲染,成了我班班級建設與語文教育相互滲透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語文學習的拓展與升華。
2、公開班主任電子信箱
向學生公布電子信箱,讓學生與老師交流時可以用真名,也可匿名。我自信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是真誠的、坦蕩的,同時也自信自己平時處理一些問題是公正和無私的。用電子信箱可以讓學生丟棄了顧及和猜疑,使師生的交流更加真誠,班級內的任何一個同學都敢于講真話,講實話,也為學生提供了寫作平臺。
從文化學的角度實施班級管理,一定會別有洞天。用文化的理念統領班級工作,用文化的氛圍來薰染學生,用文化的互動來影響學生,最終使學生養成一定的文化素養,實現學生素質的提高。實踐證明:這種辦法是切實可行而且事半功倍的,我班學生的語文成績在不斷的提升,而且班級建設也頗顯成效:棠湖中學校園網以《讓孩子們的心靈自由地飛翔(圖文)》為題報道;《棠中校園報》確立我班的專欄《高原雄鷹成長足跡》系列;《春曉》雜志--《西藏孩子在棠中》特刊。《雙流報》于2003年3月25日的“特稿專刊” 欄,以《棠中的天空,架起藏漢情感彩虹》為題,報道了我班的班級建設,雙流電視臺于2003年4月5日及4月6日三個時間,以專題片《時代廣場我的未來我設計》實錄了我班的主題班會活動,孩子們暢談理想和未來,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才藝。
有集體共同追求又有個人心靈自由放飛的豐富多彩的班級生活,是語文教育的一方沃土,一汪清泉,一片藍天。
[創造環境,感悟生活,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教師生活隨筆感悟
4.心情說說感悟生活
6.生活隨筆感悟
7.感悟生活句子
10.感悟說說生活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