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9-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了解作者。

      2、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重點)

      3、體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培養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什么叫苦?什么叫快樂?說說你對苦與樂的認識吧! 板書課題《最苦與最樂》。

      二、展示自我

      1、走近作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維新派代表人物,1895年隨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鴻章傳》等。

      2、讀準下面重點詞語的字音:

      如釋(shì)重負       契(qì)約      悲天憫(mǐn)人      

      3、理解詞義。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釋,放下。

      三、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思考下面的問題:

      1、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2、人生當___________ ,而不能____________。

      3、用最精練的語言概括中心論點。

      4、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請分別概括其主要內容

      點撥:第一部分(第1-3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四、研讀課文

      (一)談苦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    )。    

      2、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最苦呢?

      3、作者舉了哪些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呢?有何作用?

      4、作者認為責任有種種,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哪幾種責任嗎?

      (二)論樂

      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來形容盡責任之后的樂呢?請找出來,并講講它們的含義和作用。

      2、作者認為這種樂的決定權在誰呢?結合文中語言談談你的理解。

      (三)擔責任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這些話的含義以及要證明什么。

      2、作者為什么說“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是樂而不是苦呢?

      3、最后一段證明了什么內容呢? “卸卻責任”和“解除責任”有什么不同?

      五、合作探究

      1.文章的題目叫做《最苦與最樂》,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別呼應了“最苦”和“最樂”?

      2.文中運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

      3.本文還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

      1、展示課前收集的關于責任心的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孔子

      天下興亡,匹夫有。       --顧炎武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梁啟超

      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         --毛姆

      自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                             --阿來

      2、閱讀下面材料,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對人生的看法,說說作為學生應盡到什么責任。

      材料: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改變心情。您雖不能改變容貌,但您可以展現笑容。                  

      您雖不能逃避現實,但您可以勇敢面對。您雖不能樣樣如意,但您可以事事盡力。   

      七、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理解了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樂。作者對責任與苦樂關系的辯證認識,體現了他的智慧和曠達,啟迪我們當責任向我們走來時,我們要勇擔責任、銘記責任,因為“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八、課堂作業

      1.摘抄本文中你覺得富有哲理的語句,并銘記于心。

      2.收集有關勇擔責任的小故事,與同桌分享。

      3.試著談談自己對生活的苦與樂的認識,寫一篇小短文。

      政哥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最苦與最樂》讀后感三篇

      2.七年級下冊英語人教版課件

      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傷仲永課件

      4.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社戲》教案

      5.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鄧稼先》教案

      6.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真正的英雄》教案

      7.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教學計劃

      8.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課件

      9.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狼》教案

      10.人教版七年級下冊5英語課件

      在线咨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国语中文字幕理论片 | 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播放免费 |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了解作者。

        2、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重點)

        3、體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培養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什么叫苦?什么叫快樂?說說你對苦與樂的認識吧! 板書課題《最苦與最樂》。

        二、展示自我

        1、走近作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維新派代表人物,1895年隨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鴻章傳》等。

        2、讀準下面重點詞語的字音:

        如釋(shì)重負       契(qì)約      悲天憫(mǐn)人      

        3、理解詞義。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釋,放下。

        三、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思考下面的問題:

        1、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2、人生當___________ ,而不能____________。

        3、用最精練的語言概括中心論點。

        4、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請分別概括其主要內容

        點撥:第一部分(第1-3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四、研讀課文

        (一)談苦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    )。    

        2、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最苦呢?

        3、作者舉了哪些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呢?有何作用?

        4、作者認為責任有種種,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哪幾種責任嗎?

        (二)論樂

        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來形容盡責任之后的樂呢?請找出來,并講講它們的含義和作用。

        2、作者認為這種樂的決定權在誰呢?結合文中語言談談你的理解。

        (三)擔責任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這些話的含義以及要證明什么。

        2、作者為什么說“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是樂而不是苦呢?

        3、最后一段證明了什么內容呢? “卸卻責任”和“解除責任”有什么不同?

        五、合作探究

        1.文章的題目叫做《最苦與最樂》,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別呼應了“最苦”和“最樂”?

        2.文中運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

        3.本文還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

        1、展示課前收集的關于責任心的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孔子

        天下興亡,匹夫有。       --顧炎武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梁啟超

        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         --毛姆

        自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                             --阿來

        2、閱讀下面材料,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對人生的看法,說說作為學生應盡到什么責任。

        材料: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改變心情。您雖不能改變容貌,但您可以展現笑容。                  

        您雖不能逃避現實,但您可以勇敢面對。您雖不能樣樣如意,但您可以事事盡力。   

        七、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理解了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樂。作者對責任與苦樂關系的辯證認識,體現了他的智慧和曠達,啟迪我們當責任向我們走來時,我們要勇擔責任、銘記責任,因為“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八、課堂作業

        1.摘抄本文中你覺得富有哲理的語句,并銘記于心。

        2.收集有關勇擔責任的小故事,與同桌分享。

        3.試著談談自己對生活的苦與樂的認識,寫一篇小短文。

        政哥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最苦與最樂》讀后感三篇

        2.七年級下冊英語人教版課件

        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傷仲永課件

        4.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社戲》教案

        5.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鄧稼先》教案

        6.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真正的英雄》教案

        7.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教學計劃

        8.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課件

        9.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狼》教案

        10.人教版七年級下冊5英語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