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時間的腳印》教案設計(來自論壇)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梅子

      教學目標

      1明確說明對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說明順序中邏輯順序。

      3. 體會本文生動有趣的語言。

      4.認識巖石記錄時間的功能,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說明的層次。

      2.學習本文生動有趣的語言。

      3.掌握說明順序。

      教學難點:

      1.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說明的層次。

      2.掌握說明順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先來欣賞圖片,第一張“恐龍化石”、第二張“三葉蟲化石”、第三張自然界中的沉積巖。(屏幕顯示)。我們看到的這些巖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時,還記下了時間的痕跡。那么,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時間的腳印》。(屏幕顯示標題)

      二、識記字詞

      腐蝕(shí) 渾濁(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爛(kū)

      粗糙(cāo) 龜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們大聲齊讀一遍。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打開書63頁。《時間伯伯》這首小詩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緊扣題目。我們一起來看正文。請同學們給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標上序號。

      明確:全文共31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提綱如下:(屏幕顯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話題: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又分為兩層:

      第一層(5-21)巖石的厚度和順序可以記錄時間。

      第二層(22-29)巖石保存了歷史的痕跡。

      第三部分(30-31)讀懂巖石記錄的意義。

      2.課文的第一部分告訴我們,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的重要方式。那么,巖石是如何記錄時間的呢?看我們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獨句成段,引出下文。從結構上講,這是一個過渡段。

      請大家推薦一位朗讀水平較高得同學讀第六自然段。 讀得好極了。

      本段點明了物質時刻都在運動著這一普遍規律。巖石的運動規律是什么?

      被破壞--被搬運、被堆積--重新生成巖石。這是總起段。

      巖石從被破壞到生成新的巖石, 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請同學們四個人一組,研讀課文8至18自然段。看巖石是如何從毀滅走向新生的。邊讀邊討論并用筆勾畫出其中的重要環節。

      巖石→小石子→沙礫、泥土→沉積→重壓→膠結→新巖石

      (學生復述、點擊,顯示流程圖)

      這是一幅沉積巖的圖片,巖石像書頁一樣平臥著,一層一層疊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據層與層的順序,我們就可以知道過去的年月。

      現在,請同學們思考。我們研究巖石的形成過程是為了說明什么?

      巖石的厚度及生成順序記下了時間的蹤跡。

      這是巖石記錄時間的第一種方式。

      3.巖石記錄時間的第二種方式是它保存了許多的歷史痕跡。請大家分組討論并閱讀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問題:巖石保存了哪些歷史的痕跡?

      ①巖石記錄了地殼的活動 ②巖石記錄了氣候的變化(插入說明方法:舉例子)

      ③巖石記錄了古代生物狀況 ④巖石記錄了地球歷史的發展過程

      ⑤巖石記錄了自然界轉瞬即逝的活動(學生總結,屏幕顯示)

      小結:普普通通的巖石上,竟有著如此豐富的歷史記錄。可以說,巖石是一部無字的史書。

      4.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巖石有了新的認識,了解這些內容對現實生活有什么意義? (教師朗讀最后一段)大家邊聽邊找出答案。

      明確:增加知識、尋找寶藏,造福人類(屏幕顯示)

      總結:文章從巖石可以記錄時間寫到巖石怎樣記錄時間,最后寫了讀懂巖石記錄的重大意義,這種依據事物內在聯系、逐層進行說明的順序,就是邏輯順序。

      四、品味說明語言

      1.說明文以向人們傳授知識為主,所以,說明文的語言必須準確、嚴密。請同學們找出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如: “據計算,大約3000-10000年的時間,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巖石”。

      (大屏幕顯示。插入說明方法:列數字)

      如果去掉“大約”,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巖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時間。事實上,人類讀懂巖石的年齡,不論方法有多精確,也不論有多科學,都是推測出來的。所以,“大約”一詞,恰恰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和嚴密。(大屏幕顯示)

      2.為了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文的語言也力求生動、形象。本文就多處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的沙礫越能旅行到遙遠的地方。

      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笨重的石塊想跑也跑不動,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礫卻能隨心所欲的走向很遠的地方,生動、形象(點擊,顯示)的語言,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

      請你找出文中的擬人句,并用“我喜歡……句(段),是因為……”的句式說話。(屏幕顯示,適時點評)

      五、拓展遷移訓練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塊看似普通的巖石,就能記下時間的痕跡,保存歷史的記錄。可以說,

      巖石是一部無字的史書。巖石是大自然的語言。

      巖石還可以比作什么?請你用“巖石是……”的句式仿寫一個句子(顯示)

      六、結束語

      大家說出的這些比喻句,新穎、貼切、生動、形象。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巖石記錄時間、保存歷史痕跡的功能。其實,除了巖石,大自然還有許多記錄時間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學們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努力讀懂大自然這本無字之書,更好地造福人類!

      七、作業

      1.找出本文的過渡段并簡要說明其作用。

      2.根據你對巖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爛”為題,寫一篇短文。

      附:相關網站:

      ①陶世龍個人主頁五柳村http://www.taosl.net

      ②時間的腳印網http://www.wh27ms.ah163.net/jyky/kgjj/xj/sjdjy/

      ③中國科普博覽http://www.kepu.ac.cn

      ④探索天地http://vip2.63dns.com/z86/tansuo/tansuo.htm

      編輯 2004/05/27 10:53pm IP: 已設置保密 [本文章共 4786 字節] 

      梅子

      信息:

      威望: +5 投票

      魅力:

      經驗:

      現金: 100 瑞文幣

      存款: 59916 瑞文幣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保密 

      在線: 344 時 10 分 49 秒

      總發貼數: 1182 篇

      精華貼數: 0 篇

      注冊日期: 2003/10/04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郵件 復制 引用 回復  [第 2 樓]

      《時間的腳印》說課稿

      初中語文第四冊有三個單元的說明文,每個單元都有各自的教學重點。

      第一單元讓學生重點掌握說明特征以及說明文準確、簡明的語言特點。

      第二單元讓學生重點掌握常用的說明方法。

      第三單元要求學生了解科技說明文的特點,并重點掌握說明順序。

      第三單元的說明文,與本冊前兩個單元所選文章有所不同。前兩個單元的說明對象比較具體,比較熟悉,而本單元的說明對象比較抽象,比較陌生,這就決定了本單元的說明順序一般都采用邏輯順序。而邏輯順序對剛接觸說明文的初二學生來說較難理解和把握。所以,如何讓學生把握說明順序成為教學重點和難點之一。

      本文介紹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深奧,又因為它的讀者主要是青少年和非專業人士,為增加閱讀興趣,在準確、嚴密的前提下,作者多處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所以,品味說明語言也成為本文的教學重點。

      想讓學生把握說明順序,就要理清文章的內容和層次。

      巖石從毀滅到新生的過程較難把握,在讓學生閱讀、討論的基礎上,我采用了圖示法,這樣,學生對巖石的生成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然后,用更為直觀的圖片加以印證說明,進而讓學生明白:巖石從毀滅到新生的過程就是記錄時間的過程。理清了文章的內容,說明順序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擴展遷移訓練,是本課的亮點之一。讓學生仿寫比喻句的活動,既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為配合教學內容而設計的課件,條理清楚,容量較大。考慮到學生對教材不夠熟悉,我充分利用了學生入場到上課的這段時間,播放了部分課文錄音,讓學生盡快了解學習的內容。后半部分插入的音樂,為課堂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

      本次講課,使我明白,說明文教學并不全是枯燥無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說明文教學也同樣會受到學生的歡迎。這對日后的語文教學將有極大的幫助!

      本課最大的遺憾是,對科學精神的滲透只停留在表面上。擴大視野,提高自身素質將成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時間的腳印》教案設計(來自論壇)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時間的腳印教案

      2.蟬的教案設計

      3.閣夜教案設計

      4.《草》教案設計

      5.寫作教案設計

      6.《春曉》的教案設計

      7.大地的話的教案設計

      8.《稱象》教案設計

      9.師說的教案設計

      10.《看電視》教案設計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午夜爽爽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思思热国产视频观看 | 伊人网国产一本高清 |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国产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二区 |